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時空走私1859

正文 第一零三章 你這算是勸進麼? 文 / 莊不易

    李永吉在外人面前雖然要先論官品再講其他,不過如果進了私宅,那就不必再講究官場的那套,可以更自由點的論親敘舊了。

    然而,由於李永吉目前的身份畢竟不同,因此在家裡的地位,是跟自己的父親平級,也就是說,他可以跟父親平座論交,不必像過去一樣,要在下首回話。

    當然,那是跟父親在正堂對答的套路,如果是跟父母在廂房說話,那就又有所不同,可以更親密,更自由。

    怎麼說呢,這也是因為李永吉一家如今成了大戶人家,自然而然的就多了許多規矩,不能再跟之前小門小戶那樣生活了,由此可見,晚清的等級制度,是無處不在的。

    雖然感覺家裡多了許多規矩,讓李永吉略微有些不適應,不過他的身份擺在那裡,這個宅子裡除了自己的父母,其他所有人都是看自己的眼色行事,所以也沒什麼特別的不自在。

    而且他看得出來,自己的父母對自己還是關懷備至,跟自己說話的時候,一開始問的也不是什麼大事,而是問自己身體如何,最近過的好不好之類的。

    這讓李永吉感到了一絲久違的溫暖,忽然覺得自己之前太過冷落這個時代的父母,似乎也是有點不對。可惜李永吉一旦面對親情,就立刻口拙舌笨,所以也說不出什麼特別感人的話,只能是不停的說我過的很好,沒有危險,然後你們也多保重之類的。

    說完了讓李永吉又不適又不捨的親情之後,接下來去面對自己的哥哥說正事兒的時候,感覺就放鬆的多,因為他這個哥哥面對自己的時候,既不是唯唯諾諾,也不是故作姿態,而是毫無架子,顯得十分溫和。

    重生後的這段時間裡,儘管在商業運營上,或者說在進貨與賣貨的渠道上,李永吉後來都是讓自己的父親當一把手全權負責,不過畢竟李正祥是自己的父親,像匯報工作這樣的事情,是不可能讓自己的父親給自己匯報的,只能是讓自己平輩人,也就是自己的哥哥李永昌來做這個。

    現在的李永昌,早就調去李正祥身邊當幫辦,也就是隨身秘書兼副總經理了,因此對於李氏集團最近的內部運營情況,他也是門清,比李永吉瞭解的還多。

    從理論上講,這個李氏集團中,李永吉是一把手,李正祥是二把手,而這個三把手,就是李永昌了,可以說是典型的家族企業,看似龐大,實際的核心管理層就這仨人。至於李永吉的外公王天重,雖然也知道內情,但他基本不參與決策,只是一門心思玩那個什麼精武鏢局,所以不算核心決策層成員。

    好在李永昌性格內斂,為人敦厚,雖然不是很聰明,讀書不是很好,反應也不是很快,但卻少年老成,十分的穩重,而且也沒有什麼不良嗜好,再加上他的身份,因此他來當這個第三把手幫助掌舵,那也是順理成章。

    其實李氏集團這個說法,是知**對李家所控制的各個商號集合體的俗稱,類似於某某系,正規來說,對外是沒有李氏集團這個叫法的。

    如果要細分,李氏集團應該是以李家人直接掌控的戴夢得珠寶,中信錢莊,長福記糧行以及精武鏢局這四大商號為核心,通過永吉基金以及其他親屬關係間接控制的由王氏一族等其他親屬興辦的產業為外延,所構成的一個家族式聯盟。

    自從李永吉開始時空交易起,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大半年,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不僅是張信達賺成了超級富豪,李永吉搞出了個奇葩的精武軍,李氏集團也在李永吉的現代物品跟精武軍的保障下,混的風生水起。

    在過去,李永吉基本把心思撲在教育跟練兵上,商業的事情都是大撒把,也就是只負責進貨出貨,價格方面除了一開始的時候是他自己定價外,後來都是讓下面的人隨行就市,他只在需要物資的時候問兩邊要就行。

    因此,在這種模式下,李永吉還真不知道自己這邊賺了多少錢,他只知道自己的精武軍從來沒缺過東西。從商人的角度看,李永吉其實是不合格的,說句不好聽的,他過去的行為,充其量也就是個倉庫管理員。

    不過,誰讓李永吉是時空交易系統的主人,而且掌控著精武軍這個槍桿子呢。再說替他掌管商業渠道的是自己的父親哥哥等直系親屬,大家也都是在一條船上,都明白一榮俱榮的道理,再加上時空交易的超高爆利,整個李氏集團還處在初始的上升期,各方面都是朝氣蓬勃,所以至少在這段時間內,李氏集團在內部管理方面是相當廉潔高效的,所獲得的利潤也是十分驚人。

    根據李永昌的陳述,這半年中,他們李家光是戴夢得珠寶這一家,不管是賣養殖珍珠還是買翡翠,也就是說不管他們是賣李永吉弄來的現代品,還是收本地區的翡翠玉石,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都有賺錢,至今為止這一買一賣的毛利就有兩千萬兩白銀之多,當然其中大半都是屬於李永吉私人賬戶的錢貨。

    這個期間,戴夢得的分號遍佈蘇南以及浙江各地,可以說是把蘇南跟浙江北部地區的珠寶業都給壟斷了。

    還有中信錢莊,除去各種損耗,不算其他運營收入,光通過用黃銅換黃金這一項業務,至今為止也有超過一千萬兩的毛利潤,除去李永吉陸續要去的特別支出,目前中信錢莊還有大概六百萬兩銀子的銅錢、白銀跟黃金。

    這其中,李永吉提供的水壓鑄幣機功不可沒,這導致中信錢莊的鑄幣能力大大增強,現如今在蘇南市面上流通的各種銅錢跟銀洋,基本上都是他們家流出去的,另外這也造成市面上的黃金荒,導致蘇南地區的金銀比價,已經飆升到了1比19。不過這是暫時的,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巨大的差價必然會吸引其他地區的黃金流過來,填補其中的空白。

    再說糧鋪,糧食鋪子暫時沒有李永吉的現代糧去支持,不過因為不缺錢、信用好,而且因為有精武軍做後盾,少了各種苛捐雜稅,等於是無稅經營,這就吸引了一大批中小糧商過來掛靠。再加上糧食買賣一向好做,因此李家的糧鋪擴張很快,目前整個蘇南地區以及浙江地區,只要是人口過五十萬的城市,就一定李家的長福記糧行。

    雖然糧行因為擴張太快的緣故,前期支出比較大,導致淨收入不高,總共只有大概一百萬兩銀子的收入。

    看似收入不多,但這主要是前期支出比較大的緣故,而這些支出大都是一次性支出,比如興建糧庫以及購買糧船的費用,這些各地的糧庫一旦建好,就可以用很多年,糧船也可以用很多年,等於以後就是純賺,更不用說最近開通了跟太平軍的賣糧通道後,這個利潤也開始打著滾的往上翻。

    而且從另外一個角度上看,李家的糧行目前已經壟斷了蘇滬地區的糧食市場,並直接決定了蘇南地區的糧價。可以這麼說,在蘇南地區的糧食市場中,李家說漲價,那就必須漲價,李家說降價,那就必須降價。

    至於精武鏢局,這是個純粹的武裝物流集團,過去主要是負責各地的糧食以及珍寶錢貨的轉運,是專屬為李家集團服務,後來李永吉打下蘇州、無錫跟常熟,這些地方的商賈也都加入了李永吉搞的商號聯營與銀號聯營,因此精武鏢局就成了股份制,也開始為這兩個受李永吉控制的外圍集團運送物資。

    由於精武軍在背後支持,擁有大量火器,雖然成立時間短,但如今在蘇南地面上也闖出了名號。

    現在只要是精武鏢局押的鏢,不管是水陸的大小盜匪,還是官府的衙役兵丁,都不敢動他們。這一來是就算動也打不過,二來也怕精武軍的瘋狂報復,要知道汪家被滅的事情,對他們這些江湖中人的震懾,比普通人要更強一些。

    精武鏢局現在是由王老爺子,也就是李永吉的外公親自主持,人員基本都是自行招募,目前沒什麼利潤,只是按照養兵的模式給這些人發薪水,也就是說,目前這個精武鏢局是純粹的支出,每個月大概要支出三萬兩銀子。

    特別要說的是,李進寶統領的安全保衛處,如今已經有五千人的規模,這五千人不但要執行安家護院的任務,還要協助守衛青浦縣這個大本營,而這個部門,或者說這支兵馬每個月的支出,在一萬兩千兩左右,這都是從精武鏢局的賬上走,因此精武鏢局的支出並不高。

    雖然每個月要支出三萬兩銀子給精武鏢局,但如果沒有精武鏢局的轉運跟保護,李氏集團的各項業務也無法順利展開,那必然會牽扯精武軍的精力,因此這個支出大家都認為是惠而不費。

    最後,李永昌總結,要是把李永吉每次提供的物資賣出的出售價,減去李永吉每次索要物資所需的收購價,那麼目前李永吉自己的賬上大概還存有三千萬兩銀子的錢貨。其中一半是翡翠玉石紅木檀木等貴重物品,另外一半則是黃金跟純粹的銀子,也就是一半物資,一半金錢。

    如果除去李永吉自己帳戶上的錢,那麼李家這四個商號在其他方面運營上的收入,比如正常的放債,正常的珠寶首飾買賣,還有囤地收糧賣糧等業務,每個月也有三百萬兩銀子左右的純收入,這還是減去精武鏢局等各方面的支出所得。

    這還只是李家直接掌控的核心產業的運營情況,還有那些王家人以及其他相關親戚的掛靠業務,利潤也是相當驚人。

    這些遠房親戚在這段期間內,大都仗著精武軍的勢,在各行各業裡大肆滲透擴張,李家直接掌控之外的產業,像棉布、陶瓷、私茶、私鹽、船運、**、賭場等行業,幾乎都被這些人給包了,其中青浦縣滲透的最嚴重,整個青浦縣的各行各業幾乎都被李家與王家的親戚所控制。

    再一個就是松江府,目前松江府的鹽布茶這三個行當,幾乎都是被這些跟李家與王家沾親帶故的人把持,原本的商號要麼被強行購買,要麼被各種打壓,反正只要是跟李永吉家沾上親戚關係的,只要他們肯去經商,那沒有一個是不成的。

    這些外姓親戚的產業,大都是由王老爺子與李正祥親自把關掌控,而且不管這些人做什麼,他們的收入都要上繳一份份子錢給李家,如今不提別的,光這些份子錢,每個月就有近八十萬兩銀子的收入。

    除了這些,像什麼蘇州、無錫以及常熟的商號聯盟還有銀號聯盟這些,因為都是剛剛開始展開,所以利潤沒做統計,也就沒算進去,不過相信這在以後肯定也是一個新的增長點。

    這麼一算之後,李永吉也吃了一驚,發現如果除去自己通過時空交易系統搞的私人收入,這些原本只是為了有個銷售與收購途徑而搞的相關產業,居然也發展壯大了,每個月竟然自己就能賺到近四百萬兩銀子!

    毫不客氣的說,就靠這些產業自己運轉所賺的銀子,都足夠養活一支強兵了,更不用說這個集團的確就自己養著一支兵。

    至於自己那存在賬上的三千萬兩銀子的錢貨,哪怕把一半東西弄去現代,能換到多少人民幣跟美元外匯啊,又能買到多少現代社會的物資啊……不行了,想一想就感到複雜,算了,還是不想了。

    好吧,不說能換到多少現代物資,只說錢財數額。李永吉在短短的大半年時間,就弄到了價值三千多萬兩銀子的錢貨,這是什麼概念呢?

    滿清在道光年間,年收入不過四千萬兩白銀,咸豐年間雖然增加了稅收來源,比如海關銀以及各地釐金,而且隨著時代發展,按說年收入應該更高才對,但因為戰禍的緣故,年收入也不過就四千萬兩銀子左右,基本沒怎麼增長。

    也就是說,清朝此時的年收入也就四千多萬兩銀子,而李永吉只是在青浦縣這一地,大半年就搞了三千多萬兩銀子。

    哪怕這三千多萬兩銀子大都是奢侈品,並非純粹的銀兩,哪怕青浦縣這一地其實已經成了商貿中心,這個收入是吸收周圍,包括整個蘇南地區的財貨資金過來所造成,但這個收入也是足夠驚人了,可以說就目前這個態勢,李家已經是富可敵國了!

    或許正因為這個數目太驚人,所以只有李家極個別個核心人物才知道這個實際的數目,目前只有李正祥、李永昌、王天重還有李永吉這四個人知道內情,其他人根本不知道李家在這段時間內究竟賺了多少錢,只是知道很多,很賺,但卻絕對不敢想像居然有三千多萬兩,很快就要接近四千萬兩了。

    「永吉。」匯報完收入後,李永昌歎了口氣,對李永吉道,「這裡只有你我兄弟兩人,有什麼話,我也就不瞞你了。你看,咱們不知不覺居然有了這麼多錢,而且這個賺錢的速度還在不斷加快,根本就收不住腳,其他想要繼續掛靠跟隨我們賺錢的人也是越來越多。說真的,一開始我是真怕,真怕繼續這樣下去我們家會因財致禍……不過你知道後來爹爹是怎麼勸我的麼?」

    「怎麼說的?」李永吉問。

    「爹爹說,富可敵國不可怕,怕的是沒有實力護住自己。」李永昌笑了笑,「爹爹說,他算是看透了,有錢沒刀,那就是挨宰的豬,但有錢有刀,那就是殺人的王。只要弟弟你繼續掌握著精武軍,只要精武軍繼續打勝仗,那咱們賺再多的錢也不怕。真到了那個時候,大不了真的造反建國就是了,正所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啊?」一聽這話,李永吉立刻吃驚的看向李永昌,「大哥,你……爹爹真這麼說的?」

    「那當然。」李永昌點頭,「爹爹說了,你的所作所為都是前人所從未走過的,他看不透。不過,既然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我們也沒什麼回頭路可走了,光咱家掌握的財富,朝廷就容不下我們。也就是說,害怕不害怕的,我們最終也只有建國稱帝那一條路可選了。其實,我自己也尋思過,覺得如果你最後不走造反稱帝那條路,別說你自己了,就是我們全家,也都只有死路一條,甚至是死無全屍!我說的話,你明白什麼意思麼?」

    「嗯,明白了。」李永吉忽然笑了笑,「怎麼,大哥,你這算是勸進麼?」

    「你說算就算吧。」李永昌搖頭,「我只是把咱爹爹對我說的話跟你說出來。爹爹說,你雖然年紀還小,但做事很有主見,用不著我們勸。不過,我還是忍不住,所以才說了出來。」

    說到這,李永昌頓了頓,這才又道:「其實我還想說的是,弟弟你以後能不能不要再那麼神龍見首不見尾,至少做什麼事情之前,最好是能跟我們商量一下,哪怕透露點消息也好,免得我們白白擔驚受怕。要知道,這天下之大,你最親近,也最能信得過的人,還得是我們啊。所以以後有什麼事,就說出來,讓我們一起分擔,別再一個人扛了。比如那個什麼全靈教的情況,我總是覺得太詭秘,你要是覺得有什麼疑難想找人分說,也可以找我的。」

    「我明白你的好意,不過有些事你們還是不知道的為好,所以還是先謝謝了。」李永吉點點頭,「總之大哥你記住,只要有我在,咱們家就會繼續安安心心的享受富貴,絕對不會讓咱家的人受到什麼傷害的,這一點你放心就好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