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時空走私1859

正文 第一六九章 不勝不敗 文 / 莊不易

    張風跟張雲所部的確被伏擊了,而伏擊他們的,也正是陳玉成的部隊,而且是陳玉成的主力!

    其實陳玉成的這次伏擊是早有預謀,只不過一開始的假想敵卻不是張風跟張雲,而是王三武所部的援兵,也就是說,原本是為了對付江雲的,他倆不過是提前撞上了。

    要說這件事,還得從頭說起。

    原來,在進攻精武軍之前,陳玉成通過洪仁干的耳目,早就知道精武軍的主力不但火力強大,而且還有一種叫自行車的東西,機動力僅次於騎兵。

    對於這種高機動,高火力,高組織的部隊,陳玉成也感到相當頭痛,因為據他所知,精武軍的主力哪怕是只有三四千人,一旦讓對方列陣成勢的話,那就基本等於無敵,正面對打的話,等閒三五萬也打不過對方。

    在這方面,已經有太多例子了,尤其是李秀成的蘇州之敗,更是讓人記憶尤其深刻。

    最後陳玉成想來想去,覺得要想在野外擊敗精武軍,那麼就只能是以多打少,逼著對方跟自己打近戰,不讓他們發揮自己的火力優勢!

    要想做到這幾點,唯一的辦法就只有打埋伏了,而且必須是在對方的行軍過程中打伏擊,一上來就跟他們混戰,讓他們無法安安穩穩的玩他們的洋槍洋炮!

    不過,要想打精武軍的埋伏,那是談何容易,首先目標必須選好,地點也必須選好,另外時機也很重要,最後能不能成,還得看運氣。

    選了又選,最後陳玉成還是選了王三武的部隊,要先拿王三武的部隊開刀!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王三武的戰線最長,從揚州一直到徐州,甚至到濟南,幾乎都是王三武的勢力範圍,因為要處處設防,這也造成了他的部隊最為分散,沒法聚集成一團。

    相反,當時張威的第二師各部雖然也是分散在各處,還沒有集中起來,但他們都是駐紮在本土。當地百姓大都心向精武軍,還有大量的守備部隊,戰線也短,反應速度要比陳玉成部隊更快,打伏擊的難度自然就更高。

    選好了目標後,陳玉成就開始先打鎮江,然後渡過鎮江打揚州,看起來一副要打下揚州,然後威脅精武軍北伐軍後路的樣子。

    但實際上。陳玉成打揚州根本就是佯攻,要不然,他有五萬大軍,而且因為之前英國人跟法國人的大力支持。部隊還裝備了大量洋槍洋炮,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軍心士氣,可以說是目前太平軍中最能打的部隊。

    這樣一支攻擊力強大的部隊,又是有心算無心。要是真心去打,不可能打不過沒有主力部隊駐紮的揚州守軍,所以陳玉成跟陸天明的拉鋸戰。根本就是個誘餌,本意就是存著圍點打援的心思,就是為了想辦法引誘對方的援軍過來,然後再打對方的伏擊。

    因此,陳玉成打揚州的時候,只派出了少量部隊攻打,大部隊卻早在預定的伏擊地點埋伏好,提前挖掘了坑道跟防禦陣地,還做好了各種偽裝,再之後,就是廣派探馬密探,然後約定好用白天放煙,晚上放烽火的方式傳遞消息,嚴密監視王三武所部的方向。

    就這樣,陳玉成派少量部隊,帶著自己的帥旗出現在揚州城下,跟揚州守軍繼續玩拉鋸當誘餌,自己則帶領主力部隊安心的在伏擊地點,耐心的等待王三武的救援部隊上鉤,一門心思要打對方一個伏擊。

    王三武倒是上鉤了,知道揚州被攻打,並且內城沒有失守之後,很快就決定派出援軍,讓江雲帶領一個甲種團火速支援。

    本來江雲的一個團應該早在三天前就抵達的,但因為路上正好遇到一支跑暈頭的清軍潰兵,又打又追的耽擱了些時日,等再次啟程趕過來的時候,卻讓搶功心切的第二師給捷足先登。

    可以這麼說,陳玉成原本一直盯著北邊,設伏地點也是在對方趕來揚州的必經之路,可以說把全副精神都放在了伏擊點上,結果就對南邊有所掉以輕心。

    其實這也不能怪陳玉成,因為南邊是鎮江,鎮江有洪仁達的五萬大軍,還有其他雜牌部隊,只是防守的話,輕易不會有問題,再說真要是走,怎麼也會派人知會一聲吧。

    可誰知道,洪仁達居然率軍離開鎮江,要去攻打丹陽,結果等迅速集結的張威第二師一趕過來,稍微一接觸之後,洪仁達就帶兵向南京逃竄,根本就沒跟後面的人打招呼。

    緊接著,張威為了搶功勞,又帶兵火速進攻鎮江,還一邊親自帶領一個團打鎮江,一邊派出兩個團連夜渡江攻打揚州城下那支打著陳玉成旗號的誘餌部隊,想著讓自家的兩個兄弟打死或者活捉陳玉成,從而分一點功勞。

    其實事情到這裡,就已經夠陰差陽錯的了,結果還有更奇葩的,那就是原本在揚州城下的誘餌部隊,居然在前天晚上得到了洪仁達在丹陽城下不戰而退,鎮江守備空虛的消息。

    知道這個消息後,打著陳玉成旗號的誘餌部隊大驚失色,害怕後路被斷,於是連夜帶兵撤退,要回去找陳玉成。

    這支部隊撤退的時候,的確是向陳玉成的伏擊點撤退的,不過當時黑燈瞎火的,這支部隊為了不引起揚州守軍的注意,走的時候又沒怎麼打火把,結果走啊走的就迷路了,居然在中途離開了官道,拐上了一條小道。

    其實這也是有痕跡的,不過因為之前陳玉成大部隊撤退的痕跡更明顯,所以張風張雲兄弟倆才追著大部隊的痕跡一路走,結果走啊走的,早就跟那支誘餌部隊走岔了道。

    最後,張風跟張雲兄弟倆的部隊,全部都是自行車部隊,那速度不是一般步兵能比的,結果這錯有錯路,竟然直接跑到了陳玉成伏擊點的後路去了。

    就在張雲發覺不對勁,跟張風討論的時候。陳玉成後路的探馬也早就發現了這個情況,於是陳玉成當機立斷,直接命令原本放在後方的預備部隊向後出擊,打了張風一個措手不及。

    雖然陳玉成並不是在預設地點攻擊張風,但因為張風的部隊當時正在行軍,前後拉成了一條長蛇縱隊,防禦能力很低,且因為疲憊的關係,也沒有提前發現有埋伏。

    而陳玉成則不同,他雖然是後方的部隊出動。但這些部隊也是早就提前展開了的,是款正面的攻擊陣型,而他們發現張風的部隊更早,火炮也早就原地掉頭,因此陳玉成的部隊是首先攻擊的一方,優勢十分明顯。

    果然,只是一波攻擊,跑在最前面的張風團就損失慘重,被對方一陣排炮。一下就被放倒了三十多人。

    好在這是一支訓練有素的甲種部隊,之前早就對突然遇襲的事情進行過很多次演練,所以在遇到突然襲擊之後,沒等張風下命令。各部官兵就下意識的臥倒在地,然後一邊向前面亂放槍,一邊尋找掩體,並開始根據軍銜的不同。自動的重新聚攏成一個個的小團隊。

    這種應對措施,避免了損失的進一步擴大,而度過了最初的慌亂之後。第二師第二團官兵立刻就發現了敵人所在地。

    發現敵人已經向自己展開了衝鋒之後,還是不用張風下令,一個個新組成的小團隊立刻在各自新班長的帶領下,就地展開自由射擊,利用夏普斯步槍的高射速與遠射程,大量的開始射殺那些衝鋒過來的太平軍戰士。

    然而,這些太平軍都是陳玉成的精銳,悍不畏死,加上張風第二團還是一字長蛇陣,正面攻擊的寬度不大,火力密度較小,而且也沒時間組織火炮或者擲彈筒,因此火槍射擊的殺傷力實際上並不強,至少無法讓衝鋒的太平軍因此而動搖。

    發覺太平軍在倒下一波人後繼續向自己衝鋒,眼看就跨過了兩百米的距離,即將衝到自己跟前之後,也不知道誰先吹響了刺耳的高頻口哨,然後又聽到某個小團隊中忽然爆發了一陣高昂嘶啞的吼聲:「上刺刀!精武軍萬歲!」

    隨著這聲吼聲,這個小團隊忽然爆發出了驚人的怒吼,然後給步槍上了刺刀,率先迎面發起了反衝鋒!

    這一下,提醒了其他的精武軍士兵,他們也都怒吼一聲,然後也不玩什麼陣型了,給步槍插上刺刀,在各自班長排長的帶領下,嗷嗷叫的向前發起了刺刀衝擊。

    精武軍對刺刀的練習也是很重視的,而且現在的第二師第二團雖然是在官道上排成一字長蛇陣,也就是一路縱隊,寬度不夠,無法發揮火力優勢,但縱深卻十分厚實。

    這樣的部隊一旦開始爆發的向前衝鋒,很容易就把衝過來的太平軍寬陣線跟鑿穿,緊接著,後方的精武軍士兵繼續跟進,跟對方面對面的進行刺刀衝殺。

    這種刺刀衝鋒雖然一開始的時候略顯混亂,不過等混戰一起,精武軍的軍銜制跟團隊意識就重新發揮了出來,他們開始下意識的按照以往的訓練,自發的就近組成一個個三人一組或者兩人一組的刺刀小組,然後以小組為單位,挺著刺刀圍殺太平軍士兵。

    到後來,甚至有些反應過來的小組長、班長、排長之類的小軍官,還有空掏出自己的左輪手槍,配合刺刀小組,開始近距離的點殺對方。

    這麼一來,攻擊過來的太平軍立刻就吃不消了,這些陳玉成麾下的太平軍或許士氣不低,或許個人的技戰術也不錯,但面對士氣同樣不低,組織性卻更強,武器也更先進的部隊,面對刺刀加手槍的組合,很快就支持不下去。

    就這樣,太平軍的第一波衝鋒部隊只跟精武軍的先頭刺刀部隊拚殺了短短的十分鐘,就開始潰不成軍,硬是被精武軍的刺刀衝鋒給反打了回去。

    然而,還沒等精武軍的先頭部隊發出歡呼,卻發現太平軍的第二波攻擊部隊又已經壓了過來。

    原來,陳玉成壓根就沒指望一波衝鋒就能衝垮精武軍,所以在命令第一波步兵衝上去之後,早就準備好了第二波部隊,只不過他沒想到第一波部隊竟然敗的這麼快,更沒想到精武軍竟然敢近戰,而且近戰還相當厲害。一點也沒有所謂一衝就垮的意思。

    陳玉成的第二波部隊可一樣是精銳,他們全都扛著大刀,嗷嗷叫的向前猛衝,中間不管是精武軍,還是潰逃的同胞,通通一刀砍過去,毫不手軟!

    這種情形下,讓精武軍的先頭部隊也沒空休整,只能繼續再次發一聲喊,繼續停著刺刀。跟這第二波攻上來的太平軍再次纏鬥在一起。

    好在,這個時候後面的精武軍也已經反應了過來,部分士兵就地展開了攻擊陣型,在後面開槍射擊進行支援,另外一部分士兵則掏出了擲彈筒,也不仔細瞄準,只是對準太平軍攻擊部隊的後方就開射,而那一**的凌亂但猛烈的爆炸,一下就讓太平軍的進攻部隊陣型混亂。再也不復第一波衝擊部隊的銳利勢頭。

    由於精武軍後方部隊及時的火力支援,太平軍的第二波跟第三波部隊衝鋒都被遏止住了,而一旦對方的冷兵器衝鋒被遏制住,那他們就再也沒有機會衝過來近身戰了。

    果然。後方反應過來的精武軍越來越多,根本不用什麼指揮,自發的就開始開槍射擊或者打擊擲彈筒,火力網越來越密集。而等更後方的迫擊炮部隊也開始發射迫擊炮之後,整個局面就徹底穩定了下來。

    一陣槍炮齊鳴,太平軍再付出了上千具屍體後。終於開始不停的後退,再也不敢繼續呆在精武軍的火力範圍之內。

    與此同時,從後方趕過來的張雲第三團,也開始在後方組成一個個步兵方陣,邁著整齊的步伐,在《狩獵進行曲》的伴奏下,慢悠悠的從側後方進行包抄。

    之所以這樣,更多是為了穩定自己的軍心,並不是真的指望能包抄成功,因為太平軍只要不傻,就不會任由對方包抄過來。

    果然,看到前方死傷慘重,對方的生力軍又開始列陣包抄,陳仕榮立刻對陳玉成規勸道:「英王殿下,不能這麼打下去了!撤吧,再這麼下去,我們就要全軍覆沒了!」

    「該死!」陳玉成咬了咬牙,「這仗怎麼會打成這樣?他們怎麼會從我們後面冒出來的?為什麼沒有提前發現?」

    「英王殿下!」陳仕榮再次大吼一聲,「這些事情以後再說,現在我們不能再等了!我們就這麼點老底子,不能都在這裡賠光了!別忘了,我們可不僅僅是眼前這支敵兵,那王三武的援軍可也快到了!」

    陳玉成深吸了一口氣,終於還是揮了揮手:「撤!」

    說完,陳玉成當先回身,再也不看後面一眼。

    而隨著陳玉成的命令一下,中軍立刻嗚嗚嗚的吹起了號角,這是撤退的命令。

    聽到這聲命令,本來就在緩緩後退的陳玉成所部立刻就調轉身體,沒命的向後跑去,而在他們往後奔跑的時候,在後方還有一排排手持洋槍的火槍手,他們的目的是阻攔精武軍追兵。

    最有意思的是,那些向後奔跑的太平軍居然很有默契的在這些火槍手的旁邊跑開,並不衝撞這些火槍手,似乎是早有演練,就算跑路,也不敢衝撞這些火槍兵。

    然而,此時的精武軍也是死傷慘重,首要目的是重新列陣,救治傷員,加上對方後面忽然出來好幾萬人,黑壓壓的一片,看著就瘆人,為了害怕再次遭遇伏擊,所以就眼睜睜的看著對方安然後退,並沒有進行追擊。

    不管怎麼樣,這次精武軍最精銳的部隊與太平軍最精銳的部隊之間的第一次對決,就這樣匆忙結束了。

    兩方都是精銳,表面看起來是太平軍伏擊了精武軍,但實際上卻是打了一場雙方都沒有預料到的遭遇戰。

    太平軍勝在人多勢眾,又預設埋伏,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精武軍則勝在訓練有素,火力強大,且是從後方突擊,沒有陷入對方真正的埋伏圈。

    雖然表面看,是太平軍先主動撤退,但太平軍的實力未損,而精武軍人數太少,在前面的衝突中又傷亡慘重,且因為連日強行軍,又進行了一場高強度的激烈戰鬥,本身疲憊不堪,也失去了繼續進攻的力量,因此這次對決,實際上並沒有分出一個勝負,只是一個不勝不敗之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