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時空走私1859

正文 第一七七章 登基大典(一) 文 / 莊不易

    又跟張信達商量了一番關於登基大典的事情之後,從服裝到武器,從馬車到煙花,還有音樂等等,幾乎所有的方方面面張信達都提前有所準備。

    到時候,李永吉只需把張信達傳來的東西給自己以及手下人裝備上,再按照計劃書上面的流程,在《故宮的記憶》背景音樂,以及現代煙花的背景下走一趟,最後大家一起升國旗,奏國歌就行了。

    看起來簡單,但實際上並不簡單,因為像仕女跟衛兵的走位,還有自己的走位等等,都得事先演練一番,要不然很容易出問題的。

    當然,這還只是張信達的安排,相對而言還算是比較簡單的,比如最簡略的辦法,就是讓衛兵跟仕女提前穿好衣服,再站好位子別動,然後李永吉自己在音樂伴奏下走進宮殿,坐上龍椅,再接受百官朝拜,這樣就算是成了。

    不過呢,這都是李永吉自己跟張信達想的登基大典,就不知道自己的老爸跟老哥是怎麼想的,又打算怎麼安排。

    等第二天睡醒,當李永吉問起李永昌如何搞登基大典的時候,一下就嚇了一跳,不是因為場面大,而是因為場面太小。

    原來,按照李永昌的計劃,所謂的登基大典,就是在登基日前三天,皇帝跟大臣都沐浴更衣並吃齋菜,然後等到了日子,再按照時辰,百官先行入宮站好位子,緊接著皇帝,也就是李永吉再進宮走一遭,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下,坐上龍椅,最後呢,文武百官再一起朝拜,山呼三次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帝再說平身,並當眾說出新的國號年號,這樣就成了。

    也就是說,登基大典最重要的東西就是走一遍過場,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下坐上龍椅,再接受百官的山呼萬歲,順勢說出國號年號就行,其他的反而是細枝末節。

    換言之,在古代的各種儀式中。登基大典其實都是相對比較簡單的一種,比起其他慶典要簡略的多,當然也可以搞的很複雜,不過那必須提前一個月排練,但現在顯然來不及。

    「原來是這樣。」李永吉點點頭,「既然不算複雜,那我就放心了。」

    「雖然登基大典的儀式不複雜,不過之前要討論的東西卻也不少。」李永昌又道,「比如新的國號。年號,都要定下來,另外,新朝自然要有新氣象。關於新朝的朝服,我們也設計了幾款,還得請你來做主。」

    「國號年號什麼的,你有什麼意見麼?」李永吉問。

    「我是這麼想的。」李永昌笑了笑。「我問過爹爹了,他說我們其實是大唐李氏的後裔,所以呢。國號叫大唐應該是沒跑的,至於年號,既然我們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我看叫興華就不錯,您看如何?」

    「哎,不是我說你啊老哥,都什麼年月了,還大唐大唐的叫,多俗氣,聽來也彆扭。」李永吉搖搖頭,「叫我看,別叫什麼大唐了,我們都是中華兒女,就叫中華帝國好了。」

    「這,這……」李永昌愣了愣,「中華帝國?哪有國號叫中華的?國號通常都是一個字啊。」

    「誰規定國號只能一個字的?大明跟大清是怎麼來的?」

    「這個,那其實是在國號之前加的大字。」李永昌道,「國號前面加大,那是始於元朝,大元之後才是大明大清,在元朝之前一般是沒這麼叫的,至少正式稱呼不這麼叫。之前那些大宋大唐的稱呼啊,那都是臣子跟外國人叫的,不是咱們自己這麼叫。」

    「哦,跟我考據歷史啊。」李永吉搖搖頭,「如果非要一個字才能是國號,叫華也行,這樣的話,外國人叫我們中國人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叫華人了……算了,沒這必要,幹嘛必須規定國號一個字啊?

    這樣,新朝新氣象,我的帝國我做主,我看國號就叫中華吧,平時對外宣稱,就是中華帝國,這聽起來就霸氣,比什麼大唐好聽多了。至於什麼咱們是大唐後裔這些,你要樂意,可以繼續把宮殿叫大明宮麼,你說是不是?」

    「這,這……」李永昌皺了皺眉,「好吧,那就叫中華帝國好了,那年號?」

    「興華啊,好是好,但還是不夠響亮,嗯,就乾脆叫新華吧。」李永吉笑了笑,「年號就叫新華,下一年就是新華元年,不錯,不錯。另外,曆法方面,我們可以實行農曆公歷並行制度,哦,公歷就是格裡高利歷,農曆自然就是時憲歷了。

    公歷就是按照公元紀年,農曆麼,就改叫黃帝歷。黃帝歷到時候我會給你一份,你自己對照。簡單說呢,黃帝紀元=公元紀元+2697,比如今年是公元1860年,那就是黃元4557年。

    不過呢,公元紀年其實更科學一點,所以我們沒必要為了所謂傳統而刻意給自己添煩惱,這黃帝曆法就平時正式場合用,平時呢,還是玩公元吧,這就叫與國際接軌,哈哈哈。」

    「……」

    「哦,對了,還有國旗國歌,這些你怎麼安排的?」

    「國旗國歌?」李永昌愣了愣,「國歌我沒聽說過,但國旗我們有安排,是九爪金龍四方旗,我們預備了不少,您要不要現在看看。」

    「不看不看,哎,就知道你們不行。」李永吉搖搖頭,「那,國旗要簡單易懂,必須老百姓自己都會畫才行,這才能增強凝聚力。九爪金龍那麼難畫,畫不好就變蛇了,不好不好。

    叫我說,國旗沒必要龍啊鳳啊的,都是一些自己想像出來的畜生,又有什麼好的?國旗就用精武軍的五星紅旗,就這麼定了!另外,國歌麼,既然你們沒安排,就聽我的,就是《歌唱祖國》了!」

    李永吉的這個《歌唱祖國》,是最新的版本,是段麗陽2006年的童生版本,歌詞更少,也少了許多敏感東西,當國歌最合適不過。當然,如果要唱完全本的也可以,那也是原版《歌唱祖國》的改版,比如裡面把歌詞中的偉人名字變成了李永吉,其他小地方也有修改,總之是適合大合唱的好東西。

    2006年簡版的《歌唱祖國》這首歌,在精武軍中其實早就廣為傳唱,是大家最為喜歡的一首歌,跟五星紅旗一起,被認為是精武軍的軍歌。

    李永吉覺得,這首歌當國歌其實更貼切,因為這首歌更具有一種昂揚向上的自信心跟傲氣。相比而言,《義勇軍進行曲》雖然也不錯,但裡面悲壯的氣氛過於濃厚,總讓人有一種被迫害的壓抑感覺,長期在這種氣氛的熏陶下,很難培養起一種傲視天下的民族氣概!

    當然,最關鍵的是,《義勇軍進行曲》裡面的歌詞太敏感了,看看,一開始就是:「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天,李永吉現在可是要當皇帝,妥妥的大剝削者跟大獨裁者,按照人家那個導師的算法,李永吉就是要被打倒的對象,他怎麼可能給自己的老百姓灌輸這個思想?絕對不能!

    《歌唱祖國》就不一樣了,昂揚向上,充滿了勝利與樂觀的氣氛,還誇讚了中華民族的好兒女,甚至隱含了一種「中華利益高於一切」的霸氣!這樣的歌曲當國歌最合適不過了,因為以後的中華帝國,是必然要走向擴張道路的,這樣的國家與民族,最適合的就是《歌唱祖國》這樣的歌曲,需要的就是那種永遠勝利,捨我其誰的雄心壯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