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時空走私1859

正文 第二五九章 誰先動手的問題 文 / 莊不易

    遠征軍與特混艦隊雖然是私人性質的僱傭軍,但實際上是老部隊轉變的,本身的紀律性很強,因此如果真想離開大阪城的話,應該說是一點也不費勁,用不了耽擱多少時間。

    不過,正因為李鴻章想坑一把洋人,讓英國人與美國人先打頭陣,打算等他們開打之後才上去,因此才故意讓部隊在大阪城磨磨蹭蹭,就是不離開大阪城。

    反正當初英國公使跟美國公使早只是跟李鴻章劃分好了瓜分地盤,卻沒有規定具體的出兵日期,也沒有搞什麼聯合行動,而是規定了各自打各自的,誰也不互相干涉。

    換言之,誰的地盤誰去打,就算長州藩被你全部拿下來了,事後也得把該給別人的地盤吐出去。

    從這個角度看,誰先開打,其實是最不合算的,洋人也不是傻子,並非不知道越晚動手越抓便宜的道理,但沒辦法,他們在先機方面失了一手,逼的他們必須先動手。

    為什麼這麼說呢?答案就是大阪城!

    中國是個新崛起的列強,雖然跟日本離得很近,但過去由於國力衰弱,在日本並沒有租界跟駐軍。反倒是其他列強,像英法俄美荷這幾個國家,在日本都有駐軍以及租界,但由於太過遙遠,這些洋人主要集中在幕府直轄的長崎港。

    長崎港雖然外國人很多,也有很多洋人的駐軍,但要說及繁華,跟大阪城是沒法比的,而就對幕府的重要性而言,長崎跟大阪府更是不在一個檔次上。

    可以這麼說,對此時的幕府而言,有三座城市是不容有失的,分別是京都、江戶跟大阪。

    京都因為是天皇居住的地方,所以是日本名義上的首都。要說算的話,就類似於日本的精神聖地。

    江戶城是將軍的住所,是幕府統治日本的行政中心,算是政治上的首都,而因為此時的日本是將軍實際統治的情況,因此就重要性而言,江戶城要強於京都。

    大阪在政治地位方面跟京都與江戶都不能比,但這裡是日本的商業中心,被稱之為「天下的廚房」,是全日本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跟金融中心。全日本最主要的豪商基本都在大阪,而幕府超過三分之一的收入都是靠大阪府來維持,因此,說大阪是幕府的錢袋子是毫不為過。

    日本作為一個民智未開,還並沒有形成民族國家概念的封建國家,如果打下京都跟江戶,雖然對幕府的打擊很大,但其實並不會過分動搖幕府的基礎,說不定反而會激發日本人的反抗意志。提前激發日本的民族主義,但如果拿下大阪,那情況就不同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答案就是大阪府的豪商們!

    時至今日,德川幕府已經是日暮西山。原因雖然有很多,但歸根到底還是因為財政方面入不敷出,無法繼續維持手底下越來越龐大的武士階層,以至於沒有俸祿收入的流浪武士越來越多。而這樣的流浪武士階層,才是反對幕府的中堅力量。

    武士在日本是個特殊階層,他們屬於統治階級。卻又大多沒有自己的營生,除了極少數上層武士不缺錢外,大量下級武士其實生計也很艱難。

    下級武士也要學文習武,可這些活動都十分耗錢耗時間,連中國人都有所謂窮文富武之說,日本的武士自然也是一樣。不說別的,你一個武士,起碼要有一把武士刀吧,這武士刀可是一點不便宜,很多武士全部身家可能都不夠買一把刀的。

    其實武士本就是為亂世而生的一個階層,因為亂世之中戰亂頻繁,殘酷的戰爭會大量減少武士的數目。可到了和平年代,戰亂減少,世襲制度的武士一代又一代的生,這人數是蹭蹭蹭的漲,但日本的財政卻沒有跟上步伐,無法滿足大量武士的需要,所以慢慢的就成了一個動亂之源。

    早在十八世紀末的時候,德川幕府就沒法靠自己的財政收入養活所有武士了,所以慢慢就形成一個新潮流,那就是借貸。

    換言之,武士如果沒錢了,就去找商人借錢花,還不上的話,就要為商人服務,比如當打手去要債啊,或者當保鏢什麼的。這時間一長,慢慢慢慢的,大阪的豪商逐漸成了大量武士的債主,實際掌握了大量的武士。

    其實何止是普通的武士,就連江戶幕府,此時也欠了大阪商人不少的債,要知道每年德川幕府光靠正常收入,是絕對不夠日常支出的,所以他們幾乎每年都要向大阪府的豪商借貸,並給予這些豪商一些特權。

    換言之,在1862年德川幕府時代,大阪的商人團體跟幕府以及其他藩閥等武士階層形成了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

    武士階層作為統治階級,有權有地位但沒錢,需要大阪商人提供資金;而大阪的商人沒權沒地位但有錢,可以通過借錢給幕府,來獲得特權,從而獲得一些經濟利益以及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

    可以這麼說,一旦大阪商人停止借錢給幕府,幕府雖然不敢說立刻完蛋,但也絕對支持不了多久了。

    在幕末時代,日本一直流行一句話,那就是大阪富豪一怒,天下諸侯驚懼,也就是說日本實質上是武士與商人共同統治的國度。

    歷史上,明治維新之所以能成功,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個不可忽略的原因,就是大阪豪商的倒戈,正是大阪商人不再支持幕府,轉而支持倒幕派,才能讓倒幕派那麼快的崛起。

    要不然,那所謂四強藩哪來那麼多錢去改革?這買軍械,辦工廠,養軍隊,可都是要錢的,全靠自己那點領地收入,怎麼可能湊出那麼多錢?還不是矛盾激化,大阪豪商不再支持幕府,反而暗地裡支持倒幕派的緣故。

    幕府現在的統治基礎本來就搖搖欲墜,之所以能繼續維持下來,除了武家傳統外。最主要就是因為幕府依舊是最有錢的,可一旦大阪府這個錢袋子與物資中轉中心長期被別人把持,時間一長,等幕府借不到錢,沒錢養手下武士的時候,用不著外人去打,自己就會分崩離析。

    也正因為大阪府以及大阪的商人們如此重要,所以當初聽說遠征軍輕易拿下大阪府的消息後,幕府才會炸毛,並迅速做出反應。派了勝海舟等人過來談判,主要目的就是讓遠征軍趕緊退出大阪。

    甚至是,幕府之所以那麼快同意僱傭中國的遠征軍,給了他們一個討伐長州藩的名義,表面看是借刀殺人,但實際上還是為了大阪府,就是希望他們趕緊走人,別繼續佔著大阪府了。

    本來說的挺好,大阪商人湊齊了那一千萬兩巨款。李鴻章還說要很快動身去打長州藩,而幕府也給了他們名義,甚至洋人也樂意主動摻一腳。可誰想到的是,遠征軍跟特混艦隊居然干打雷不下雨。總是準備啊準備,可就是不從大阪撤軍,依舊佔領著大阪府。

    這讓幕府十分著急,遠征軍在大阪多呆一天。變數就多一些,而且因為大阪府被佔領期間,遠征軍堂而皇之的把應該上繳給幕府的府庫給收入囊中。甚至還答應佔領期間,給大阪商人提供武裝保護,以至於幕府無法繼續從大阪府抽調資金,這眼看就要到秋天了,又要給手下武士發俸祿了,要是一直這麼下去,那可怎麼得了?

    幕府可不知道中國遠征軍只能在日本呆到八月,最多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他們還以為遠征軍變卦了,想要把大阪府據為己有呢。

    這個想法還是很有市場的,要知道大阪府是日本目前最繁華富庶的地方,拿下這裡,別的不提了,光收稅就能收到手軟。

    就因為大阪府對幕府的重要性不容置疑,所以幕府想了很多辦法,甚至還有過武力奪取的計劃,但很快勝海舟的話就讓幕府的人打消了念頭。

    原因很簡單,因為打不過!

    或許是為了威懾,當初在談判期間,李鴻章曾經讓人在勝海舟等人面前展示過一次小型軍事演習,雖然只是營級的演習,但卻讓勝海舟以及阪本龍馬等人大開眼界。

    在那次演習中,勝海舟親眼看到遠征軍將士是如何的武器犀利,如何的令行禁止。當然,最讓他們感到震驚的,還是遠征軍的火力密度!

    出於保密因素,那次炫耀示威型的軍演中並沒有展示機槍,但卻有火炮。遠征軍的火炮雖然大都是前裝型火炮,可炮彈都是爆炸彈,射速高,距離遠,威力強,再加上步炮協同做的相當好,讓勝海舟發現,一個營的遠征軍,就可以輕易打敗一萬幕府軍。

    一個營就那麼厲害了,遠征軍可是六千人,足足三個團,再加上艦炮的協助,進攻或許不足,但如果鐵了心的守大阪,恐怕全幕府的軍隊集中起來也打不過。

    要知道,出於財政問題,幕府現在撐死能集中起三萬軍隊,可這樣的軍隊大多數還是冷兵器,火器部隊也就三分之一,且大多數還是舊式火器,面對人家六千訓練有素又持有先進火器的遠征軍,純粹是送死的。

    打是打不過了,幕府現在也不可能承受一次失敗,所以只能繼續和談,繼續催促他們出兵。

    眼看中國人就是賴在大阪不走,沒辦法,勝海舟又去找了英國公使阿禮國,希望他勸一勸中國人,要中國人早早兌現承諾走人。

    阿禮國一看不成啊,你們整天呆在大阪府是怎麼回事兒?不是說好的一起進攻長州藩,然後在長州藩的土地稅搜刮錢財佔地盤麼?為什麼還不走?

    這一問不要緊,李鴻章就開始訴苦,一會兒說水土不服,士兵生病啊,一會兒又說給養不足,等待運輸啊等等,反正就是不想離開大阪。

    發現李鴻章的推脫之後,阿禮國大怒,連連指責中國人不講信用,說好的聯合卻不兌現,他要抗議,不但要向本國抗議,還要寫信向中國皇帝抗議。

    「並非是我們不講信用。」看見阿禮國在那臉紅脖子粗,李鴻章慢悠悠的道,「我們當初說聯合攻打長州藩是不錯。但因為你我兩方都不想接受對方指揮,所以講的是分別攻擊,不互相同屬,為此還提前劃分了戰後的地盤跟利益,我說的沒錯吧?」

    「是的!」阿禮國點頭,「正因為如此……」

    「先聽我說完。」李鴻章擺擺手,「既然是這種互不統屬,單獨攻擊的局面,那你們就沒法埋怨我們了,要知道。我們可沒規定什麼時候打吧?」

    「李特使。」聽完翻譯的阿禮國皺了皺眉,「你我兩國都是大國,在這種事情上,玩這種言語之間的詭詐毫無意義,反而會給貴國蒙羞。雖然當初我們沒有制定一個統一的進攻時間,但都說了是盡快攻擊吧?而您也向幕府以及我們保證過,會盡快離開大阪,進攻長州藩。既然如此,你們為何還繼續呆在大阪。卻毫無動身的意圖呢?」

    「誰說我們沒有動身的準備?」李鴻章道,「我們一直在為離開大阪做工作啊。不過大阪府畢竟是大城市,方方面面事情很多,而且要進攻長州藩。需要做的準備也很多,總之,我們會盡快離開大阪的,盡快。」

    「哼。」阿禮國盯著李鴻章的眼睛。「李特使,您不會是繼續敷衍我們吧?不會是真像謠言中說的那樣,想賴在大阪不走。進而把大阪變成你們的租界地吧?」

    「這個麼,都說是謠言了,當不得真。」李鴻章擺擺手。

    「真的是謠言麼?」

    「呵呵。」面對阿禮國的追問,李鴻章笑了笑道,「假設我們真有賴在大阪不走的意思,你們會怎麼辦呢?」

    「那我們只有像貴國提出嚴正的抗議,並全力支持幕府。」阿禮國板著臉道,「一旦您這樣做,貴國的聲望就會一落千丈,大家再也不會信任中國。

    當然,如果你們不在乎這個,依舊一意孤行,那我們會想辦法聯合法國、俄國、美國、荷蘭、西班牙等國家,聯合抵制你們,斷絕跟你們的商貿往來,並且會全力以赴的支持幕府,為他們提供武器裝備以及資金。到時候,貴國就是與全世界為敵,想必你們也吃不消吧。所以說,為了一個小小的大阪城,你們真的打算要與全世界對著來麼?」

    「當我嚇大的。」李鴻章道,「聯合抵制我們中國?你們做得到再說吧。呵呵,毫不客氣的說,現在是你們求著我們中國,求著我們中國的貨物,而不是我們求著你們。一旦斷絕貿易,損失最大的是你們,絕對不是我們。更何況,你們那個聯合也根本不可能成功,畢竟法國、美國俄國這些國家跟你們英國也不是鐵板一塊,甚至還有很大的衝突,要聯合對付我們?純粹是天方夜譚!」

    好不容易聽明白翻譯的話之後,明白自己說的那些沒有嚇倒對方,阿禮國乾脆道:「但你們的聲望會受到影響是一定的,一旦我們向貴國提出抗議,您肯定貴國皇帝會樂意接受這種大損顏面的事情麼?」

    聽了他這麼說,李鴻章暗自撇嘴,用自己才能聽到的話暗自嘀咕:「白癡,我會告訴你,這其實就是陛下的意思麼?」

    的確,李鴻章雖然也算當時人傑了,但要說論及對世界各國的瞭解,還遠遠不夠,而且他其實也想不到這些陰損主意,畢竟在他看來,優勢在他們中國,堂堂正正來就行,沒必要玩這些花樣。

    所以說,李鴻章這些策略,核心方面是李永吉通過越洋無線電話直接耳提面命的,然後李鴻章領會了皇帝的意思後,又根據實際情況加以變通,最終形成了這麼一種不那麼上檯面的坑人計策。

    不過呢,雖然這是李永吉直接用無線電對李鴻章直接下的命令,但這種事兒李鴻章是不可能推到皇帝身上的,那樣做的話,先不說別人信不信,他自己的官也就做到頭了,這對權力心很重的李鴻章來說,是比殺了他還難受的事情。

    因此,表面上看,目前對日本的策略,全部都是出自李鴻章,那黑鍋也就全部歸李鴻章背,這就給了中華帝國對日本的處理方面具備了很大的緩衝餘地。

    「咳咳。」嘀咕完的李鴻章清了清嗓子,這才對阿禮國道,「阿禮國先生。明人不說暗話,我們的確在大阪府動作慢了點,可你們也一樣沒有誠意啊,要誠意,必須是互相的才對。」

    「我們怎麼沒有誠意了?」阿禮國皺眉道。

    「哼,這還需要問麼。」李鴻章道,「當初明明說好了一起攻打長州藩,可你們的軍事基地在長崎,相比我們而言,離長州藩要更近一些。可據我所知。你們明明各項方面都準備好了,可一直到現在也沒有動身去攻擊長州藩的意思,那為什麼反過來責怪我們動作慢?」

    「這個……」被李鴻章這麼一問,阿禮國愣了愣,「誰說我們準備好了的,我們根本就沒準備好,你不要亂說話!」

    「得了吧。」李鴻章擺擺手,「告訴你,長崎港有我們的密探。你們的一舉一動,根本瞞不過我們。哼,我不但知道你們早就準備好了,我還知道你們的聯合艦隊不止是有英國人跟美國人。而且還有法國人、俄國人、西班牙人還有荷蘭人,你們是打算讓我們先打頭陣,然後趁著長州藩主力跟我們鏖戰的時候,再趁機攻取長州藩。獲取最大的利潤,是不是這樣?」

    「污蔑,完全是污蔑!」阿禮國立刻高聲道。「你有什麼證據?」

    「沒有證據!」李鴻章一攤手,「但是,你們沒有先攻擊長州藩是事實,這一點沒錯吧?」

    「您這是強詞奪理。」阿禮國高聲道,「您這是對我們大英帝國的污蔑!我們絕不接受!」

    「我明著說了吧。」李鴻章也一瞪眼,提高聲音道,「如果你們真的有誠意,就先出兵對長州藩發動攻擊,那我可以保證,全軍一定在三天之內離開大阪,加入進攻長州藩的序列。但如果你們不先動手,想先等我們動手,你們再在後面撿便宜,那咱們就耗著吧。

    反正我們已經佔領了大阪府,多呆一天是一天,我們不吃虧。至於您說的什麼抗議啊什麼威脅的,隨便你們,看我們在不在乎!」

    「這可是你說的!」阿禮國忽然道,「如果我們先出兵進攻長州藩,你們就在三天內離開大阪,並且採取進攻長州藩的行動?」

    「是,這就是我說的。」李鴻章道,「不過呢,你們可別以為派一兩條船,過去放幾炮就能騙到我們,我說的三天內離開大阪,必須是你們對長州藩展開正式進攻,並且佔領周防國至少一處前進基地,並在這個前進基地上投入兩千人以上,我們才會開始行動,否則的話,我們會繼續呆在大阪。」

    說到這,李鴻章忽然笑了笑:「勸您一句,行動最好要快,趁著我們的人還沒有被大阪的繁華所迷惑之前,趕緊行動,要不然,等過個一年半載,等我們徹底掌控了大阪,以前的協議,恐怕就不會作數了。」

    「你們中國人想的倒是好。」阿禮國道,「先前還說我們有詭計,要讓你們先打頭陣,可現在你們明擺著是讓我們打頭陣,去跟長州藩的主力硬拚,然後你們再趁機撈好處,你們這像是有誠意的樣子麼?」

    「當然有誠意了。」李鴻章笑道,「肯讓你們加入進來,讓你們一起去長州藩發財,甚至還劃出一半的領土歸你們,那就是最大的誠意。

    要不然的話,憑著我們的力量,自己就可以輕鬆的拿下長州藩,幹嘛要把好處分給你們?

    說白了,就因為我答應讓你們一起攻打長州藩的事情,我跟遠征軍的人差點鬧翻,他們都很不滿讓你們橫插一腳。哼,我要不是看在中英友誼的份上,不想兩國邦交出現意外,你以為我樂意這麼做啊?」

    聽李鴻章這麼說了,阿禮國也就不再胡攪蠻纏,反而歎了口氣道:「好吧,前面的我們就不說什麼了。但是您能保證,只要我們開始攻打長州藩,並且佔領一個前進基地之後,你們就在三天內離開大阪,並且加入攻擊長州藩的行動中來麼?」

    「當然可以保證。」李鴻章點點頭道,「其實我們的分歧,主要就是誰先動手的問題,根本上說,是缺乏互信。

    或者我乾脆這麼說吧,指望我們先打長州藩,那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你們先動手攻擊長州藩,在長州藩的周防國境內投入至少兩千人的地面部隊,表現出足夠的誠意,那我就以中華帝國的名義發誓,必然讓遠征軍在三天內離開大阪,盡快加入到進攻長州藩的行動當中,決不食言!」(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