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第三極崛起

正文 第74章 征戰熱河 文 / 青木雙翼

    多倫是奉軍和南京都會關注的地區之一,第三集團軍中傳出趙子梧將兵進熱河的消息後,各方都將對他的關注度提高了一個等級,屬於只要有異動,必須上報的那一類。

    當趙子梧被任命為察北地區警備司令,晉陞為陸軍中將,並兼任多倫鎮守使後,奉、南雙方卻讀出了不一樣的意思。

    張作相認為,這是晉綏軍大舉進攻熱河的徵兆,看來閻錫山想玩釜底抽薪,意圖切斷京津地區奉軍的退路,需要給予高度關注,他上報張作霖,希望加強山海關、錦州一線的防務,並增加承德和赤峰的守備力量。

    大元帥對此十分頭痛,他也想增厚在熱河的防禦力量,可手下兵力已經開始不足,和張宗昌、楊宇霆等人商議後,除了加強山海關、錦州的防禦外,奉軍步兵十九旅進駐赤峰,與原先駐防的騎兵十七旅一起建立起第一道防線。

    而南京的蔣總司令得知消息後卻哈哈大笑,玩弄這麼多年的權謀,這點小伎倆他還是看得清楚的,閻錫山的主攻方向絕對不包含熱河,這個任命再次說明了趙子梧已經徹底被邊緣化,收趙子梧於麾下的時機到了,他吩咐張群排出得力人手前往多倫,錢,官,都不是問題。

    赤峰地處興安嶺南麓,熱河特別區中部,也是蒙漢混居,有對外的交通,但說不上好,這個地方對於多數**師士兵來說,聽都沒聽過,要是看看地圖,他們自己都會驚歎居然跑了這麼遠。

    鑒於熱河特殊的地理位置,趙子梧深知這次攻擊熱河的政治意義大於軍事,遼西走廊是關內關外的重要通道,只要守住,奉軍便沒有後顧之憂,哪怕熱河丟失大半也沒問題,在熱河兩邊都知道沒有文章可做,戰略目標非常清楚。

    遼西走廊的地形和情況趙子梧都懶得看,除非給他十萬大軍,他還可以做做夢,眼下還是算了。老師要他攻佔赤峰的意圖不清楚,不過這個任務對他來說比較簡單,一個步兵旅加一個騎兵旅要想防守住赤峰一線,難度很大,除非奉軍將全部兵力都龜縮在赤峰縣城。

    楚峰和沈忠毅的前出偵查結果基本一致,奉軍騎兵十七旅在赤峰地區分別駐防,其中北方重鎮經棚有一個騎兵團,赤峰西南的圍場也有一個團,在赤峰原來僅有一個團,步兵十九旅進駐後,赤峰總共有一個旅另一個團及附屬部隊,總兵力四千上下。

    硬打趙子梧也有把握拿下,只是考慮到奉軍可能會反撲,他還是不想有過多傷亡,想以最小的代價拿下赤峰。

    作戰計劃早已確定,聲東擊西這種事向來都是兵家最愛,只要能調動對方,仗就好打了。這次趙子梧還沒有壓力,大不了就是打不下來。

    這次騎兵旅的作用就是發揮其快速機動能力,計劃也是沈忠毅提出,趙子梧和兩個主力團長商議後定的,由沈忠毅率騎兵出多倫北上,沿興安嶺山路偷襲經棚,然後沿西拉木倫河東進,做出要快速進攻通遼的架勢,待趙子梧主力進攻圍場後,立刻掉頭南下。

    幾人估計在這種情況下,奉軍將會在判斷上形成混亂,錦州、奉天的奉軍不會輕易動,這就給兩軍合擊赤峰提供了機會。

    四月十五日,沈忠毅抵達經棚南山彎子一帶,駐守經棚的奉軍騎兵團此時才發現晉綏軍居然已經到了眼皮子底下,頓時亂作一團。

    逃還是守,這是個問題,奉軍團長於江很是糾結,趙子梧要攻熱河的消息旅部早有通知,他只是搞不懂趙子梧為何對經棚感興趣,這地方和戰略要地相差十萬八千里,奉軍在此駐守也是從控制蒙古人的角度考慮的。

    電報如雪花般飛往赤峰的旅部,十七旅旅長崔興武和十九旅旅長石文華百思不得其解,但他們知道留給他們決斷的時間不多了,各方消息反映趙子梧一個騎兵團幾乎和他們一個騎兵旅相當,經棚又沒有像樣的城防,再說誰知道他的步兵團落後騎兵多久。

    增援是不用想了,一來兵力不足,二來也來不及,同是騎兵,突圍都不能保證能逃得掉。二人最頭痛的是經棚以東,奉軍就沒有重兵,一旦出現什麼後果,各方將責任推到他們頭上是板上釘釘的事。

    「為今之計只有壯士斷腕了!」石文華的話讓崔興武心裡淒涼,他的意思他清楚,就是下令經棚死守,然後上報張作相,用下屬六百條性命換取自己的安全。

    「媽的,好好的承德你不打,盯著爛經棚做什麼!」崔興武恨恨的摔了一個杯子。

    在經棚的於江接到旅部電報,臉瞬間白了,死守就意味著他可以找根繩子立馬上吊。

    「團長,旅長的命令就是讓我們送死!」一名連長跳著腳吼道。

    「就是,咱們滿打滿算只有六百人,對方可是一千多!還有機槍、迫擊炮,這經棚能守得住才怪!」

    下屬的吵吵於江很清楚,只是有人毫不顧忌說出來罷了。

    「團長,眼下只有兩條路,我們要麼投降,要麼想法子突圍,大不了做土匪去!」

    手下參謀的話讓屋中瞬間寂靜下來,投降怕被日後報復,於江覺得當土匪確實是條出路,反正誰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是戰死了還是逃了,奉軍大帥也是土匪出身,沒什麼丟人的。

    很快,意見統一起來,突圍落草,以後的事以後再說。隨後問題又來了,突圍能逃得掉嗎?

    要說奉軍裡也是有些小聰明的人才,有人提議詐降,趁對方鬆懈,四散突圍。

    沈忠毅會上當完全是他經驗上的不足,總以為當兵的自然是言出必行,軍人本色,對方派人來商談投降事宜讓他喜出望外,兵不血刃拿下經棚的誘惑讓他放鬆了警惕,當夜,六百奉軍一窩蜂衝出經棚,分成大小不等的幾股,沒命狂奔,不快不行啊,對方的騎兵也不是吃素的,早跑一會是一會。

    沈忠毅接到消息氣得跳腳大罵,沒見過這麼無恥的,第一次領兵就被對方玩了一把,讓他臉面無光,也等不得天亮,即刻下令全團追擊,方向就選定計劃中向東的路線。

    從東邊突圍逃跑的大約有二百多人,也是最多的,畢竟不少人還是覺得逃到奉天腹地要安全些,沈忠毅滿腔怒火一路狂追,讓這二百多人叫苦不迭,只追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投降不用想了,他們已經看見落在後面的不管是下馬趴著還是蹲著,追兵都毫不猶豫用馬刀劈開了他們的頭顱。

    負責熱河防禦的張作相在得知趙子梧突然攻擊經棚時,腦子裡也是一片混亂,整個指揮部上到他,下到普通士兵,都搞不清楚趙子梧意欲何為,這也是思維上的誤區,沒人能想到趙子梧的目標僅僅是赤峰,從大勢和局部來說,赤峰都不是重點。

    隨後各處傳來的零星消息讓張作相心尖都顫了,**師騎兵以不可想像的速度直奔通遼,這簡直像是在賽馬。吃過虧的張作霖在奉天是放有精銳部隊的,可吉林呢?想到這,張作相如熱鍋上的螞蟻,如此不要命孤軍深入在他看來只有一種解釋,閻錫山想要染指關外。

    誰有能猜到這原因居然是新任**師騎兵旅參謀長的沈忠毅被戲耍後失去理智的表現。

    消息再一次確認,趙子梧的騎兵幾乎是直線衝向通遼,沿途根本不停留,也不留兵駐守,後續是否有步兵跟上不得而知。如此重大變故張作相不敢私自決定,他急忙上報安**大元帥府。

    在北京坐鎮指揮的張作霖此時心情也不佳,三個集團軍圍攻他,雖然眼下還是拉鋸狀態,可他心裡知道,他已經是強弩之末,突入其來的消息讓他目瞪口呆,腦海中不由得再次浮現郭松齡兵臨奉天城,逼得他不得不向日本人屈服的一幕,河南可以不要,山東也可以不要,必要時北京、天津也可以不要,唯獨關外的基業不能丟,這點張雨帥是很清醒的,趙子梧孤軍深入不可怕,可怕的是由他帶來的恐慌,要是給手下不安分的,或者是日本人找到漏洞和機會,那就得不償失了。

    收縮防線,準備退到關外,張大帥第一次堅定了這個想法,獨霸天下算是沒希望了,東北王的寶座他還不想放棄。

    幾個主力師開始集結,準備悄悄趕赴關外,奉軍這一異動三大集團軍都發覺了,原因很簡單,正面的壓力一下子減輕了不少。

    馮總司令鬆了口氣,他吃虧在裝備不行,加上樊鍾秀等人反叛,讓他後院火勢沖天,燒得他焦頭爛額,在彰德城下葬送了無數優秀士兵。

    閻總司令也鬆了口氣,氣勢洶洶出山西,被張少帥一巴掌刪了回來,好在趙子梧給力,他算是佔領奉軍地盤最多的總司令,只是面子上有些難看,再次沿京漢路出山西,雖然逼得奉軍採取了守勢,可確實攻不動,老馮又一天一個電報,讓他煩心不已。

    蔣總司令則是長長出了口氣,就任第一集團軍總司令來,手下戰將沒給他爭多大榮光,那個被從南方趕到北方的手下敗將孫傳芳居然成了奉軍裡最能打的,幾次南下逼得他手忙腳亂,勝利是遲早的,這個他清楚,可勝利之後的分贓還是需要戰功來說話的,而且他也需要戰果來鞏固地位。奉軍突然全面轉為守勢,讓他有了調兵遣將,再戰山東的時間。

    就在崔興武、石文華密切關注北面**師騎兵旅快速攻擊時,一封電報徹底將他二人打入谷底,趙子梧主力突然出現在圍場,駐守的劉漢傑團都沒反應過來,就被圍得嚴嚴實實。

    看看地圖,二人算是明白了,經棚方向乃是佯攻,趙子梧攻打圍場,意圖還是在承德,這就對了嘛!

    張作相接到電報,頓感壓力倍增,湯玉麟則六神無主,承德可是他的老窩,別人不管,他不能不管,按理說承德有他自己精銳的三十八旅,前段時間還增調了二十五、二十六兩個旅,抵擋住趙子梧並不成問題,可他心裡還是發毛,也難怪,在趙子梧手裡他吃的虧比高維岳還要大,可以說被打怕了。

    一番爭執後,湯玉麟還是執意將南口一線的二十二旅調往承德,張作相也是無奈,本來高維岳第九軍已經在灤平,隨時可以增援承德方向,湯玉麟這麼做擺明了是不相信其他人,好在大元帥已經萌生退意,他也只得再次收縮,放棄懷來、延慶,增加南口的防守密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