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第三極崛起

正文 第254章 德國人(二) 文 / 青木雙翼

    出張家口前往張北的途中,楊傑和德國人一起去了壩上的新兵訓練營,德國人關注著訓練方式方法,楊傑則關注著新兵的態度,教官訓練很嚴厲,超出楊傑想像,但新兵居然承受著,也沒有怨言,再次找來幾個新兵談了談,楊傑才明白新兵訓練還包括了文化知識學習,難怪他在二十二師沒遇到幾個不識字的,楊傑知道文化學習的重要性不在於認識幾個字,而是通過這個學習,教官把那句話深深烙在新兵心裡,進而才能理解嚴格的訓練不但為那句話,也為自己在戰場上不會那麼輕易死去。

    信念、信任,都是一支軍隊需要具備的,有一種已經難得了,三十一軍居然兩者都具備,加上趙子梧戰死留下神一般的魂,三十一軍的強大楊傑徹底瞭解了,他歎了口氣,這是他一生想建立的軍隊,以前領兵,後來的出國考察,如今參謀本部次長的高位,他努力多年,都未能實現,一個三期未入校生,一個不懂軍事的年輕人,趙家兄弟二人居然建立了這麼一支軍隊,他百思不得其解。

    出張北,一行人轉了個彎,去了趟興和的兵工廠,帶領軍事代表團的法肯豪森這次是只搖頭,這與他來到張家口後不停點頭有著天壤之別,搶了東北兵工廠並不代表察哈爾的軍工就強大無比,在法肯豪森眼裡,察哈爾兵工只能算普通,遼十三式步槍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武器,仿製捷克輕機槍、馬克沁重機槍,以及一些迫擊炮,甚至是七五山炮、野炮都太一般了,唯一說得過去的是質量還不錯,比原來東北兵工廠生產的產品要好上不少。

    兵工方面法肯豪森知道察哈爾走的是自己造的路線,要買也是買自己沒有的,但多數又受到一些限制,這也就是應南京方面要求來看一看,他知道自己是個幌子,真實的意圖是南京要瞭解察哈爾的兵工情況,這不,楊傑手下就非常有興趣的問這問那,產量多少、成本多少,恨不得把所有秘密都掏出來。

    「楊將軍,察哈爾兵工廠比我想像的要差,不過這也和我們看到的二十二師裝備相吻合,我建議委員長還是不要打主意了,這裡的生產成本要比德國高,不合算的。」法肯豪森向楊傑說道。

    楊傑不好明說,那蔣委員長不弄清楚是不會罷手的,就當前情況來說,老蔣不會考慮從察哈爾大量購買軍火,他要人來看的目的是想知道察哈爾到底有多大實力,會產生多大威脅。

    「我們還是快到寶昌吧!」一名德國上校插話道。

    這名上校自來到察哈爾就一直催促著去寶昌,其餘事情他漠不關心,楊傑知道他是德國新組建的裝甲兵司令部參謀長古德裡安,希特勒的新寵,這人對裝甲兵有種狂熱,察哈爾居然比德國還要早成立成建制的裝甲部隊讓他詫異和不解,也為德國國防部居然還沒有東方這個小個子年輕人有眼光而氣憤。

    這次若不是要來察哈爾,他根本沒興趣跑這一大趟,楊傑對此也不理解,在南京參謀部不少人和古德裡安說了察哈爾的裝甲部隊就是瞎胡鬧,包括那個坦克笑話,懂軍事的人絕不會犯這種錯誤,為此古德裡安幾乎暴跳如雷,一來這是嗤笑德國坦克太差,二來他非常鄙視南京這幫人,不管效果如何,提出裝甲集群作戰理念就非同小可,他迫不及待要會會察哈爾裝甲旅的最高指揮官!

    五月的一天,眾人到了寶昌,進入軍營法肯豪森就一愣,他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佛采爾看到他則是面無表情,哼了聲大步而去。

    察哈爾僱用了佛采爾,這是天下皆知的事,法肯豪森苦笑搖搖頭,本來佛采爾被老蔣解職,和他與塞克特沒有任何關係,壞就壞在塞克特過於積極,還未上任就到華北考察,佛采爾心裡不爽也是有原因的。

    陳振林可不知道這些,他還奇怪都是德國人,佛采爾怎麼招呼都不打掉頭走了,他正想問楊傑,古德裡安在一邊吵吵開了,「裝甲旅,去裝甲旅!」

    按照情報,楊傑知道自己所在之處就是裝甲旅,不過他四處一看,什麼都沒有,「陳軍長…」

    「楊次長,這裡是裝甲旅旅部,訓練場不在這裡,還要往東十里。」

    「聽說三十一軍還有一個特種作戰大隊和一個山地旅….」

    「都在這,也不瞞楊次長,三支部隊都屬於三十一軍突擊師,只是我們沒這個編製,突擊師的名字沒有對外公開。這裡嚴格說是突擊師的師部。」

    「哦?」楊傑一愣,傳聞的察哈爾突擊師還真的存在,「你們組建突擊師的意圖何在?」

    「楊次長,還是先打發了他再談如何?」陳振林笑著指著面色不善的古德裡安道。

    「也好,就前去裝甲旅看看,我們邊走邊談。」

    坐上車,直奔裝甲旅訓練場,楊傑刻意上了陳振林的車,他不想給陳振林更多時間思考,現在聽到的才是相對真實的。

    陳振林暗笑,都帶他們來這了,自然早已考慮如何應對,「楊次長,突擊師組建的本意是建一支介於正規軍和警察之間的部隊,以應對突發事情,這支部隊需要的是快速反應的能力和在一些特殊地形下作戰的能力。」

    楊傑點點頭:「裝甲旅的就是快速佈防和攻擊,山地旅應付察哈爾南部多山地區,特種作戰大隊應付城市村莊這些地方。」

    「楊次長果然見多識廣,確實如此,因此這三支部隊被合在一起,成了突擊師,不過人員編制並不按師來編的,主要考慮楚司令跟隨前軍長時間久,將這支部隊定為師級,若按人員算,全師還不足八千人。加上一些附屬人員,也不到一萬。」

    「你們這種嘗試我還是贊同的,在歐洲我就看到一些新的編制和組合,現代戰爭要銳意進取,這一點察哈爾做得很好。」

    二人談論中,車隊抵達裝甲旅,在古德裡安的要求下,車隊一直到了訓練場邊上才停下來,車一停,他就跳下來目不轉睛的盯著正在訓練的坦克和裝甲車。

    這裝甲旅的訓練基地和與德國人合辦的裝甲訓練學校就是一個地方,幾名德籍教官早已知道代表團要來視察,幾名教官圍了過來,和古德裡安攀談起來。

    楊傑下車後,看了一會,震撼歸震撼,不過他覺得也沒說的那麼可怕,一戰以後,依靠坦克突破對方防線,尤其是對付塹壕戰已經被認為是最有效的辦法,國內也有坦克與步兵協同作戰的例子,只是數量沒這麼多罷了,楊傑知道數量多不代表攻擊力翻倍,這還受到地形等方面的限制,至於裝甲車楊傑認為有用,不過和投入不成正比,用汽車運輸一樣可以達到快速佈置部隊的效果,可汽車就比裝甲車便宜多了。

    相反,古德裡安就認為很好,一個坦克團和兩個裝甲團配合,完全可以實現快速突擊,機動作戰,幾位德籍教官在這裡不只是教授理論知識,還結合察哈爾訓練的一些情況和僅有的一兩次戰例總結了一些實際的戰術戰法。古德裡安覺得自己一下子有了更為開闊的思路,並表示等德國裝甲集群成型,這幾個教官都要回去任職。

    唯一讓古德裡安不滿的是他問劉寶章為何組建裝甲旅,要實現什麼戰略意圖時,劉寶章一臉茫然,這是趙子贇弄出來的,他都是勉強被任命為旅長,現在他只能理解戰術上的一些東西,戰略?他不懂。

    古德裡安認為劉寶章是故意不肯說,很是生氣,這中探討他認為對雙方都是有利的,衝著陳振林一陣咆哮,陳振林無奈,告訴他劉寶章確實不知道,這裝甲旅就是軍長腦子一熱弄回來的,不然怎麼會連德國坦克不好用都不知道。

    法肯豪森聞言臉一熱,國內當初確實性急了,他本想制止古德裡安,避開這個話題,古德裡安卻不依不饒:「不!你們都錯了!坦克不好用是產品問題,這和組建裝甲旅一點關係都沒有,沒有想法是不可能去成建制買坦克和裝甲車!」

    楊傑聞言心中一動,有些道理,至少他就沒想過,看來趙子贇也不簡單!

    「馬上回張家口,我要一定要問清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