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第三極崛起

正文 第267章 塞外諜影(二) 文 / 青木雙翼

    察哈爾間諜如雲,別說核心領導層有些弄不明白,連王頌都有些搞不懂趙子贇的這種做法,楚峰倒是和他交換過意見,知道趙子贇這是欲擒故縱,真正完全清楚他的想法的只有陳嬌兒,其實這也是他們二人共同商量的結果。

    自從日本人進入察哈爾後,保密工作已經成為很重要的一項工作,按照董虎的意思,就是要形成一種高壓態勢,讓日本探子難以活動,本來趙子贇也是打算如此,和陳嬌兒嘀咕了一段時間後,他改了主意,放任日本人折騰。

    兩人沒有將想法和王頌交流,他們是想試一試,看看成效。

    有這樣的想法,還是源於上次德國人來,島田英子被逼來打探消息的情形,陳嬌兒覺得要有一些渠道讓日本人得到他們想要的消息,否則難保日本人不亂想。

    保留渠道說著簡單,做起來很難,二人一開始是根據董虎那邊提供的一些情況來商量如何將日本探子納入可控範圍內,可商量來商量去,發現根本不可能。

    靈感來自島田英子的行為,上次為橋本正康打聽消息後,她不得不每十天去一次領事館,把趙子贇和陳嬌兒最近的動態告知橋本正康,島田英子並不是專業的間諜,加上她是派來保護陳嬌兒的,也沒有什麼其它理由出都統府,每次也就這麼直愣愣的去領事館,連借口都不找,一開始她見到趙子贇還會有些不安,不過見他也不在意她回領事館匯報,也慢慢成了習慣,雙方算是心知肚明的互不相干。

    說起島田英子,陳嬌兒發現這不就是一種可控?有日本間諜不可怕,怕的是他們不活動,將這個想法一說,趙子贇猛然發現自己忽略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在察哈爾的活動,入主察哈爾開始,他就沒怎麼限制,一兩年下來,反而讓他完全掌握了他們的動向,還能搶在藍衣社之前行動。

    一旦威脅和壓力降低,很多人會不自覺的放鬆下來,然後慢慢形成一些習慣,一些固定模式,趙子贇和董虎探討後,董虎確認了他這種分析,這和保衛人員有些類似,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他們更願意參照以前的成功方式來進行護衛工作,變化是要承擔不可預知的風險的。

    有了初步想法,陳嬌兒一時興起,做了一張島田英子的活動路線圖,從中發現不少有趣的事情,這島田英子每天必然在陳嬌兒之前起來,然後到後院門口查看一番,接著在門口附近鍛煉,在確認陳嬌兒起來後,她才會返回去吃早飯,其餘時間安排就和陳嬌兒有關了,不過中午時分,只要陳嬌兒在都統府,她必然會在陳嬌兒午睡時,坐在前院,陳嬌兒以為她是在觀察來來往往的人,看了幾次發現她的目光始終關注著正堂,若是趙子贇在裡面辦事,她基本上就這麼看著,若是趙子贇不在,她反而時不時的閉目養神。

    陳嬌兒不知道島田英子是暗戀二哥還是關注她的行蹤,但總算知道她暗地裡對二哥還是很感興趣的。這個行動路線圖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陳嬌兒來了興趣,順手將周邊幾個人也納入觀察之中,本想著是好玩,卻不料還真發現了天大的秘密,一個人的行蹤看似沒有什麼可疑之處,但陳嬌兒不是普通人,她跟隨王頌時間太久,聽到的故事也太多,這個人的種種跡象表現出他是一個有信念的人。

    將發現和趙子贇一說,趙子贇大吃一驚,看著陳嬌兒詳細繪製的行動路線圖,他也覺得其中有問題,不過懷疑歸懷疑,兩人決定再觀察,反正**在察哈爾的人多了去了,多一個無所謂,趙子贇還希望這條線今後能夠發揮他的作用。

    兩人的業餘玩法在董虎眼中自然不值一提,但思路確實不錯,秘密和楚峰、唐毅商議,五人便商量出一個大致的方案,在察省全面監視外出的日本人,任由他們折騰,通過繪製每個人的行動路線,慢慢掌握他們的行動規律,從而摸清楚日本人在察省的點,以及他們關注的地方,這才有了張北唐士道房間裡以及特別安全局裡的地圖。

    過程是這樣,楚峰和董虎很不明白趙子贇為何只監視不動手,尤其楚峰是知道趙子贇的打算的,他很怕被日本人嗅到什麼味道,引起變數。

    這便是趙子贇和陳嬌兒與其他人思維方式的不同之處,他們在等,等三七年,想在大戰前夕將察省的日本情報網絡一網打盡,這之前,他們要避免壓力過大,讓日本探子沉下去,難以發現,通過對周邊人的觀察,陳嬌兒不信三年時間,董虎不能掌握察省的日本間諜情況。

    除此之外,趙子贇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在對比南京、**和日本人的情報人員,他發現各有特點,他希望董虎能夠通過監視和觀察,從中學習和成長,進而形成察哈爾自己特色的情報網絡,他深知這個年代獲取情報的難度並不大,反而是傳遞情報和避免情報人員暴露的難度大,三年的學習,應該有些效果吧?

    至於如此放縱,秘密會不會洩露的疑慮,趙子贇和陳嬌兒都不是很擔心,除了秘密研製的一些東西需要保密,唯一的難點就是避免省府和三十一軍被滲透,其他的,不是很重要,趙子贇私下和陳嬌兒笑言,知道歷史大勢就是好,他根本不用刻意向日本人隱瞞什麼,只要到時候搶先翻臉就行,不用過多的去考慮後果如何。

    放縱的結果除了將察省各方的情報人員分佈圖越繪越大,越繪越密外,還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唐毅的軍事情報局一直對破譯工作有難點,在三三年初將一部分選拔的人送往德國密碼處學習後,唐毅將耿臻義當時寫下名字,經過長時間考察的原太原電訊處的方應伯、劉天武、戴遙三人正是招入軍中,成立了破譯、偵聽、譯電三個科。

    三人有一定的基礎,很快,偵聽科獲得了大量的信息,方應伯的破譯科對於簡單的單表替代密碼還是有些心得的,但其它的難度就大多了,一直到三三年底,德國學習的一批人回來,情況有了很大改觀,首先是自身的密碼得到加強,採用了多表替代加變形的密碼,德國學習回來的人員天分不算高,但他們接觸了大名鼎鼎的恩尼格瑪,密碼機是沒辦法弄回來的,德國人不可能提供,不過學些人員已經大致瞭解了恩尼格瑪的一些工作原理,對多表替代已經駕輕路熟。

    也許是仗著有恩尼格瑪密碼機,這種加密方式幾乎不可能重現,德國人還是很認真的向察哈爾派來的人教授了多表替代的破譯方法,現在,方應伯等人需要的就是實踐。

    要破解日本人的密碼,第一前提就是需要大量的密電文,單一幾份電文是沒有破譯的可能性的,趙子贇放縱日本間諜在察省氾濫,意外收穫就是截取了大量的密電文,一開始光有這些難度也大,但和察省一些事情發生的事件相對應,漸漸有了眉目,首先突破的就是日本外交密電碼,日本領事館所發電文,幾乎都會涉及到日期,這便是漏洞,卡西斯基試驗在破譯人員手中越用越熟。

    任何文字都有它自己的獨特特徵,掌握了一定的共性特徵後,方應伯建議增加一些對日語非常熟悉的人進來,日本東京外國語學校畢業的延慶縣人金堉經過考察,被招入軍事情報局,同時,北方大學的數學天才也應召入伍,察哈爾的破譯水平突飛猛進。

    在對日本人的密碼破譯的同時,唐毅也不忘對南京和**方面的密碼破譯,也是怪了,他經過一番努力,發現南京的密碼破譯比**的簡單得多得多,他將這一奇怪現象告知楚峰,楚峰也是納悶,和趙子贇提及此事,趙子贇笑得眼淚都出來了,他倒是聽老師說過兩邊的密碼戰,主要是幾部出名的電視劇給王頌印象太深刻。

    如今倒是印證了故事的真偽,不過趙子贇比較鬱悶的是老師講的故事,涉及到的密碼天才都是化名,根本不知道真實存在的人是誰,王頌有些後悔當時看電視時為何不多個念頭,查一查原型是誰,如果他知道也就是這段時間,號稱密碼天才的李直峰投靠了楊虎城,一定會頓足沒下手。

    這是命數,趙子贇和日本人的合作最終讓李直峰放棄了來察哈爾的打算,否則在他的第一計劃當中,是要來投靠趙子贇的。

    至於**的密碼難以破解,趙子贇倒是不大在意,這個不是重點,他更關注的還是日本人,以及周邊的閻錫山、宋哲元的動向,南京方面都是次要的。

    長時間的監視和標記,特別安全局的人員越來越厲害,他們現在跟蹤幾乎少有被發覺的,而且來練就了一雙厲害的眼睛,坐在街邊隨意喝茶,四處看看就能輕易發現可疑之人,在總結了經驗後,董虎開始陸續將外面的人招回來培訓,有察省這個大學堂,情報人員的能力飛速提高,拋開特殊情況,他們已經和日本情報人員的能力不相上下,在隱藏和反偵察方面還略勝一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