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第三極崛起

正文 第296章 這還是一個省麼? 文 / 青木雙翼

    灰溜溜回到家,趙子贇呆坐了一會,想想還是不行,這老任放著他遊蕩,外人會瞎說的,怎麼也得再陪著一兩次才行,生怕再被問得張口結舌,他讓趙振請幾位廳長過來一趟。**

    建設廳和財政廳趙子贇相對瞭解,只是再問問有什麼大的變化沒有,俞鴻鈞見他在本子上記著,有些好笑,這還是頭一回看到,悄聲問了趙振,才知道今日他被老於問得啞口無言。

    在建設方面最大的變化就是趙土協定的幾條公路、鐵路動工,尤其是張北到朋安、多倫到浩濟特的公路已經完成了百分之七十,鐵路的進展也不慢,兩條鐵路都開始鋪設,預計豐鎮到烏蘭哈達的鐵路到明年七月就能完工。

    財政則有些良好勢頭,晉察綏經濟一體化後,察省經濟重新步入快車道,馮少山等上海商人起到了帶動作用,不少上海商人來到察哈爾投資建廠,另外一個助力來自日商,除了開礦外,還有不少只做經營,大量採購物資去滿洲,甚至本土,傾銷到察哈爾的主要是油品和布匹這些,很有些互補的味道,加上大範圍的走私,俞鴻鈞預計這一年商業、工業都要雙超農業,全年歲入能突破三千五百萬,加上各縣直接經營土地收入,以及一些隱性收入,他有種突破五千萬大關的感覺。

    至於支出,除了軍隊方面略有緩慢增加外,多數都保持原有水平,建設廳的費用和國外採購,下降的比較厲害,持續在基礎設施投入多年後,察哈爾終於不用超預算大筆投入了。

    等民政廳廳長張鴻來後,趙子贇打起精神,這民政廳他幾乎很少過問,除了人事調整和一些大的政策制定外,他完全都依靠張鴻操持,張鴻有時候都笑著說他是小媳婦,不受待見。

    今日趙子贇找他,他還是有些納悶的,來的時候恰巧俞鴻鈞還沒說完,他偷偷問了趙振,算是明白找他的意圖。

    看著張鴻,趙子贇一時不知該問什麼,張鴻撲哧樂了,「沒法開口了?我跟你說,這民政廳就是大雜燴,別指望著弄幾個數字就能完事的!」

    「那怎麼辦?」趙子贇急了。

    「要我說,挑幾個重點,其餘的推到我身上問題不大,任公也不可能什麼都想知道。」

    「重點?我都想不出你民政廳有何重點!」

    張鴻直搖頭:「你這省主席當得,也太輕鬆了!算了,我提幾個。」

    「這頭一遭便是人口,你知道察哈爾現在有多少人?」

    這個趙子贇有些印象:「我記得好像是八百多萬吧?」

    張鴻再次搖頭:「真是的,手下有多少子民都搞不清楚!在陽高時你可是如數家珍的!」

    一臉的尷尬,「張鴻哥哥,你就別說那些了。」

    張鴻樂了:「叫哥哥了?好久沒聽到了,也罷,衝著這聲哥哥,我就和你說說,眼下察哈爾大約有一千六百萬人…」

    「什麼?有這麼多!」趙子贇大驚失色。

    「別打岔!」張鴻眼睛一瞪,「聽我跟你說!」

    「三零年你大哥入主察省,連上陽高、天鎮,有人口三百一十多萬,三一年動盪後,口外少了四縣,多了口外四旗,我們人口減少到二百五十多萬,不過此後東北人持續進入察哈爾,三二年底,察省人口反而突破了五百萬。」

    「三三年是個人口增加的高峰期,熱河省被日本人佔領後,大批民眾持續流入,還有就是長江的水災,和北方地區持續旱災造成的持續影響,光這一年,就有超過七百萬的民眾來到察哈爾,至此察省人口突破一千萬大關!」

    「這麼多人,我們當時怎麼安置下的?」趙子贇不由得嘀咕道。

    「這得益於兩個方面,各縣經過梳理,收歸縣府的土地每年都大幅增長,直接消化了不少災民,還有就是軍隊和大批新建的工廠,察哈爾修的幾條路也起到關鍵作用。」

    「那怎麼到了一千六百多萬的?」

    「去年到現在,每個月都有流入察哈爾的人,旗縣合併,還有你那個南歸計劃,你怕都不知道給蒙區增加了多少人口吧?」

    趙子贇搖搖頭。

    「整個蒙區我算了算,這些年從東北、內蒙幾個盟和外蒙就流入了兩百多萬人,察哈爾現在怕是佔領全部蒙區一半的人口。」

    趙子贇倒吸口涼氣,他算是明白德王之輩為何蠢蠢欲動,急的要死,這種持續抽血,換誰都受不了。

    「還有那宋哲元的什麼賣國捐,最大的影響就是造成平津大量人口流到察哈爾,更別說河北、河南,我看他是斷了自己的生路。」張鴻嗤笑道,他從事民政,知道人口對一個地方的重要性,多了不行,少了要命!

    一千六百多萬!趙子贇嘀咕了幾句,十人出一丁,他隨便就能組織起百萬大軍,想到這他脊背發涼。

    「這人口我就說這些,不過你要注意,現在已經有壓力了,如果人口持續增加,會出問題的。」

    趙子贇點點頭,人要吃飯,要生活,這種壓力察哈爾不能無限制承擔下去。

    「還能說的另一件大事是當年推行的村治。」

    這個趙子贇也有印象,每年他還要給獲得最佳村長頒獎,人數早就從十佳到了百佳,從這就能看出察哈爾人口增長的速度。

    「你當年提的公益職務可謂神來之筆,很多有名望的當地鄉紳就衝著這個!想要在地方留下美名的人實在太多了,我們民政廳為此還做了調整,在各縣建碑林谷,凡是獲得嘉獎的村長將由省府在他百年之後撰寫銘文,寫明事跡。」

    「那管理效果呢?」

    「出奇的好,加上現在推行新生活運動,兩管齊下,不但解決了村裡的大小糾紛,還形成了相互幫扶的風氣,有要求還能及時向縣府反映,否則你瞎折騰,這些民眾會安安穩穩?早就被鼓動起來造反了!」張鴻說著瞟了他一眼。

    趙子贇只能呵呵傻笑。

    「現在這一套已經在蒙區推行,正紅旗反映效果不錯,看來不管什麼民族,為民做事都是受歡迎的,你不知道,這村治還有一個意外效果,很多地方幫派和教會都沒了根本,加上上次警務處的打擊,在察省已經基本消亡。」

    「這村長管村,張鴻哥哥,你說在縣城弄些街長出來試試如何?」

    張鴻一呆,這都能行?想想也對,為何不行呢?

    「我這就回去商議!」張鴻掉頭就走。

    「哎,你別走,我還沒聽完呢!」

    「行了,就這兩件事,夠你交差了!」張鴻聲音遠遠傳來,趙子贇無奈搖頭。

    張鴻沒說錯,就這兩件事已經讓於右任聽得津津有味,教育不用折騰,馬君武就能說個三四五六出來,老於已經無話可說,察省已有省立中學校八十六所,在校生四萬多人,高等初等小學校兩千八百七十六所,在校生八十七萬多,加上大大小小的私立學校、農村私塾,察哈爾的在校中小學生已經突破一百萬!遠超國內任何一個省市。

    這麼大的人口數,這麼高的財政歲入,這麼多的學校,數都沒法數的公司、工廠,於右任只有一個念頭,這還是一個省麼?賣國賊能把國賣到這個份上,他也想當。

    十一月二十日,在察哈爾遊蕩得心情無比暢快的老於參加了北方大學畢業生晚會,這是北方大學成立以來的一件盛事,經過三年多的學習,在新的一年到來後,上千名學子將從這裡畢業,他們很多人都選擇留在察哈爾尋求夢想,對於他們來說,北方大學這個終點,是他們人生的一個新起點。

    晚會露天舉行,北方大學實在沒有這麼大的會堂,天冷掩蓋不住學子們的熱情,今日是他們的節日,男男女女都盛裝參加,不少情侶手牽著手正式亮相,毫不在意周圍人羨慕的眼光,他們知道,今日還有一對一定會攜手出現。

    果不其然,中午飯後,趙子贇和陳嬌兒攜手出現了,令人驚訝的是,二人居然是蒙古族打扮,尤其是陳嬌兒頭上一頂冠帽,鑲嵌著各種寶石,臉頰兩邊垂落這精美的松石、琥珀珠子,紅、粉、綠各種色彩間雜的錦袍,加上她獨有的氣質,真真一人間仙子。再看趙子贇,也是冠帽、錦袍,雖說不如陳嬌兒出彩,但將他身上柔弱的氣息壓下去不少,有些雄武的感覺,比軍服要顯得更柔和些,沒那麼生硬。

    這個打扮惹得在場學子驚叫聲不斷,除二人外,身後還跟著同樣蒙古族裝扮的薩仁和烏恩其,二人是作為他們的伴舞,烏恩其的知名度遠不如薩仁,這位女子騎警隊隊長的出現,讓人有無限遐想,省主席的節目到底是什麼?

    當報幕的年輕女孩用顫抖的聲音說出下一個節目是省主席趙子贇和陳嬌兒表演時,全場掌聲雷動,坐在前排的於右任急忙坐直身子,「厚山,他到底會什麼?」

    「我也不知道,看著吧,這傢伙總是給人驚喜。」

    悠揚的馬頭琴輕聲想起,趙子贇和陳嬌兒攜手相互凝視著緩步走了上來,這出場動作二人已經操練好幾遍了,果不其然,見他們如此深情對望,全場瞬間沒了聲音,在悠揚的琴聲下,只有一種感覺,好美!

    來到麥克風前,陳嬌兒的聲音響起:「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

    歌聲中,薩仁舞動的身姿出現,接著是烏恩其,正當老於想著這趙子贇就這麼乾站著時,另一個麥克風前的趙子贇出聲了,渾厚的男中音劃過天際:「啊啊哈呵咿,牧羊姑娘放聲唱,愉快的歌聲滿天涯…」

    到了第二段,兩人攜手站在一個麥克風前,和聲唱出:「牧羊姑娘放聲唱,愉快的歌聲滿天涯….」

    天籟之音,完美無缺,陳嬌兒的甜美之聲和趙子贇的陽剛之聲將這首幾十年後的歌曲演繹倒了極致,馬頭琴則賦予了這首歌靈魂,二人在這片土地上多年的付出讓這首歌帶有一種特殊的情感,讓聽的人心靈震撼,而且這種歌唱方式,這種旋律,在這個時代聞所未聞,所有人都聽呆了,連曲終都沒有反應過來,還在回味剛才聽到的。

    見全場寂靜,趙子贇有些尷尬,湊到麥克風前:「怎麼?不喜歡?」

    「喜歡!」突然間爆發出山一般的呼喊聲,尤其那些蒙族學子,更是激動得熱淚盈眶,這曲子,唱出了他們心裡的夢想,更何況,這是省主席唱的!

    「厚山啊,我看不懂他了。」

    「誘人兄,你才知道?」

    這場晚會唯一讓人記住的就是這首曲子,它隨著女子騎警隊迅速傳遍草原,年輕的女子幾乎都會唱,就連男子,老人也會哼哼幾句。挑選這首歌曲,陳嬌兒本來沒太多意思,一來她從王頌那裡學會得不多,二來她覺得唱出草原的美麗很符合她和趙子贇的身份,可外界就讀出了不一樣的意思,猜測著趙子贇想要獨霸內蒙的可能。

    不過廣大蒙區卻非常喜歡這歌,他們相信趙子贇能唱出這等美麗景色,就一定會讓它實現,「草原就像綠色的海,氈包就像白蓮花,牧民描繪幸福景,**萬里美如畫……」,這將是多麼誘人的未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