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流雲劍

正文 0114、鬥智鬥勇 文 / 苕面窩

    身體貼近木柵欄以後,熊儲並沒有立即付諸行動。

    一方面需要觀察兵營裡面的動靜,一方面把上清心法運轉起來,讓自己的精神狀態達到最佳。

    不要著急衝動,用最好的狀態對付自己的目標,這也是逍遙子傳下來的殺手基本原則之一

    兵營裡面沒有流動哨,只有正西面對著山腳下的大門口,有一個拿著長槍的士卒站崗,監視著山下的製器場。

    其實熊儲在來的路上就已經想明白了,這裡既不是戰場,附近也沒有敵人,兵營基本上就是一個擺設,自然不可能草木皆兵。

    而且因為這個地方距離洛陽、潼關都很近,根據黃妍瑩的說法,這裡從來沒有出現過敵人,自然沒有發生過什麼戰鬥。

    既然沒有發生戰爭的可能,兵營裡面自然管理鬆懈,這對熊儲來說是個好消息。第一時間更新

    不施展輕功,不等於不能使用輕功。

    使用輕功,也不等於身體就要飛起來。

    熊儲就是使用輕身功法,讓內力在體內運轉兩圈,不過運行路線和平時剛好相反。

    平時施展輕功趕路、對敵,力量都在腳下。現在反過來,力量全部集中到雙臂上。

    身體緩緩貼上木柵欄,雙手探到木柵欄頂上,然後彷彿一條毒蛇緩緩向上游動。

    毒蛇在地上游動,是利用鱗片製造摩擦力。因為鱗片刮擦的原因,就會產生簌簌的聲音。

    但是熊儲的身體向上游動,卻一點聲息都沒有,因為他身上不長鱗片。他所需要的力量,全部來自雙臂。

    這是經過師傅望氣散人「強制性傳授」,而且經過幾場大戰,然後又閉關半個多月以後,第一次使用蛇行術。第一時間更新

    以前跟隨逍遙子行動,那都是使用純力量。

    但是這一次有了絕頂高手十五年的內力做後盾,熊儲覺得自己的身體似乎已經失去重量,變得輕飄飄的,彷彿有一種要飛起來的感覺。

    心念剛一動,雙手的力量還沒有完全使出來,身體已經到了木柵欄的頂上。

    熊儲突然覺得自己現在並不像一條毒蛇,反倒是更像一條出岫蒼龍在空中自由飄蕩,沒有絲毫阻力。

    即便有如此感覺,熊儲也不敢掉以輕心。因為發出聲音的並不是身體,而是隨風飄動的衣服。

    衣服本來是下垂狀態,身體上升的時候,帶動風聲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下落的時候,衣角就會產生極大的阻力,從而發出聲音。

    小心無大錯。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所以熊儲帶著百般的小心,仍然讓身體緊貼著木柵欄緩緩溜下去,直到腳尖落地。

    熊儲之所以如此這般小心,關鍵在於這一次的刺殺對像和平時不一樣。

    平時大不了碰到幾個看家護院的武師,殺了就殺了。

    但現在是在兵營裡面,據說有兩百多士卒。

    先別說能不能殺光。

    這些士卒並不是採花賊,他們並沒有做出喪天害理的事情。至少熊儲沒有聽說過,更沒有看見過。

    不殺無辜之人,這是熊儲給自己定下的規矩,和所有的師傅都無關。

    要想不驚動不相干的人,唯一的辦法就是小心,再小心,第三還是小心。

    只要能夠找到目標,然後一劍穿喉,那就萬事大吉。

    現在已經到了兵營裡面,接下來就是摸到右手邊五間房正中間的房門口。

    從這個地方過去,需要越過兩道門。

    雖然房門都是緊閉著的,但是熊儲並沒有高抬腿、輕落步走過去,而是首先慢慢蹲下,然後慢慢趴到地上,真正的蛇行術,現在才展示出來。

    彷彿一隻八爪魚,又彷彿一隻被壓扁的蛤蟆。總之就是一種非常難看的姿勢,但是游動之間沒有絲毫聲息。

    熊儲是殺手,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人物,根本不擔心今後說出去沒有面子。

    殺手是沒有面子的,他們永遠也不會把自己殺人的過程說出去,所以殺手從來不講究殺人的姿勢好不好看。

    殺手是為殺人而存在的,而不是為了殺得好看而活著。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殺手的唯一標準,就是如何才能殺得乾淨利索,殺得沒有絲毫聲息,最好一萬年也沒人知道。

    即便姿勢不好看,但是熊儲的速度比毒蛇快多了。因為再厲害的毒蛇,只要還沒有成精,都沒有絕頂高手的十五年內力。

    但是熊儲恰恰就有,所以現在就算有一條蟒蛇追過來,也趕不上熊儲爬行的速度。

    不過兩個呼吸的時間,目標的大門就出現在熊儲的眼前。

    一直游到門框附近的牆根下面,兩隻手彷彿章魚的觸鬚慢慢貼到牆壁上,然後身體緩緩貼著牆壁溜了上去,直到整個身體站直,才完成至關重要的一步。

    從背上緩緩拔出寶劍。

    熊儲的寶劍一向都是插在左肋腰帶上的,為什麼要從背上拔出寶劍呢?

    這就是熊儲總結出來的刺殺經驗。

    因為寶劍從劍鞘抽出來的時候會發出聲音,所以熊儲此前已經把寶劍拔出來插在後邊的腰帶上。

    不管你如何小心,拔劍出鞘這個聲音都會存在,放在深更半夜就和打雷差不多了。至於劍鞘,已經在呼雷豹的馬鞍橋上掛著。

    當然,熊儲的左臂上還綁著一把潛龍短劍,但那是屬於必要的時候才能使用的兵器,不適合直接參加戰鬥。

    熊儲修煉內功的時間不長,雖然在師傅望氣散人那裡知道了傳音入密的訣竅,但是現在卻沒有這份功力。

    不過,現在不需要傳音入密,只要能夠約束自己的聲音不擴散出去就行了,而且聲音不需要很大。

    不是要聲音很小,而是要非常小,至少要比蚊子的聲音小一百倍才行。第一時間更新

    畢竟月無影當年能夠逃過袁摩雲的千里追蹤,如果說僅僅是輕功了得,那是說不過去的。

    月無影的內力必定十分厲害,不然的話也不可能在袁摩雲的追擊下,支持那麼長的時間。

    所以,即便是再小的聲音,放在一個武林高手的耳中,那都屬於晴天霹靂級別的大動靜。

    嗖嗖嗖——

    熊儲左手一甩,從山下帶過來的三根竹箭穿過窗戶紙射入房中,同時用比蚊子小一百倍的聲音說了一句:「月無影,你的死期到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熊儲不會傻不拉幾的闖到房間裡面去,因為裡面是個什麼情況,他根本一無所知。

    如果擅自闖進去,那就不是去殺人,而是去送命。

    百般無奈之下,只好使用打草驚蛇這一計。

    熊儲堅信老古人說話是不會錯的,那就是:做賊心虛!

    逍遙子當年傳授蛇行術的時候說過:「能夠沒有絲毫生息出現在敵人的房門口,對任何人都是一種極大的威懾。越是武林高手,這種威懾力就越強。」

    所謂武林高手,就是因為他們的內力深厚,對於不可見的環境中,各種細小的聲音能夠通過內力感應到。

    當你能夠接近到武林高手的感知範圍內,就會給武林高手造成一個巨大的錯覺:來的必定是超級高手,肯定比自己厲害!

    當一個武林高手面對比自己厲害百倍的超級高手,他心中首先就氣餒了,首先想到的就是逃命。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導致很多武林高手產生錯覺被刺殺,從而留下千古之謎。

    翟澤旺,果然就是那個隱姓埋名的月無影。

    熊儲的三根竹箭脫手飛進窗戶,一句話還沒有說完,一個小凳子已經從窗戶飛了出來,同時把整個窗欞砸得稀巴爛。

    但是熊儲卻沒有作出反應,他的身體緊貼在牆上,然後提起全副精神。不過沒有注意黑乎乎的窗口,而是緊盯著大門!

    欲擒故縱,聲東擊西,這是武林中人慣用的伎倆。

    呼啦——大門打開。

    熊儲保持一口內息綿綿不絕,根本屏住呼吸,確保不會發出絲毫聲音。仍然緊貼牆壁一動不動,因為大門裡面又飛出一把椅子,但是沒有人出來。

    一個人只要不呼吸,就絕對不可能發出聲音,這對房間裡面的人就產生了加倍的心理壓力。

    敵人就在面前,你一個武林高手竟然發現不了。這不是一個小壓力,有時候可以把人嚇崩潰。

    在絕頂高手面前,單純的躲避,尤其是躲在一個巴掌大小的房間裡面是沒有用的,所以月無影選擇了拚死一搏。

    嗖——咻——

    一條白影竄出房門,熊儲右腕一抖,青釭劍已經化作一道淡黃色的光暈,彷彿比光速更快,一條金蛇筆直地刺了出去!

    一劍刺向太陽!

    噗嗤——哎喲!

    這一劍正中目標,熊儲知道敵人已經左臂受傷,而且是一劍兩窟窿的對穿,並且扎進了對方的左肋。

    噗嗤——咻——噗嗤!

    熊儲並沒有想著拔出青釭劍,而是右手腕一縮的瞬間,同時一拍劍柄,噗嗤一聲進一步扎進去。

    熊儲左手的潛龍短劍已經同步甩了出去,化作一道寒光扎進了白衣人的左大腿,首先限制對方傳說中的月無影輕功!

    撲通一聲,白衣人終於支持不住摔倒在地。

    月無影連續砸爛窗戶、打開大門,這個動靜可不小,整個兵營都已經炸了鍋。

    熊儲正準備在士卒衝過來之前,飛身撲向月無影,徹底結果他的性命,突然傳來一聲嬌叱:「誰都不准亂動!翟澤旺就是採花淫賊月無影,我是嵩陽書院巡察使,奉旨擊殺採花淫賊!誰敢上前半步,一律視作抗旨論處!」

    方今天下大亂是不錯,但是朝廷中文官集團鋒芒正盛,幾乎所有的大明人都知道,所以嵩陽書院的威懾力可不小。

    再加上月無影這三個傳說中採花淫賊的名字,終於鎮住了騷動的士卒。

    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是最基本的保命哲學。

    熊儲聽到聲音的時候,就已經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地上的白衣人身上。

    青釭劍沒有辜負熊儲的期望,他急中生智的那一拍劍柄,已經把白衣人徹底刺穿了,劍尖從白衣人的右肋穿出來。

    眼見白衣人口中噴出血沫,看樣子肺部被穿透,已經活不成了。

    黃妍瑩飛身過來的同時,已經把手中的寶劍甩了過來:「鎖喉劍八郎,割掉首級示眾!」

    熊儲正為自己空手而傷腦筋,黃妍瑩的寶劍就到了。

    不是熊儲小心,而是月無影太厲害。如果沒有死透的話,自己貿然上前檢查,就有可能被對方臨死一擊,最終搞成兩敗俱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