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妖清

正文 第85章 欺人太甚 文 / 獨孤冷者

    張府會客廳內,**高坐於主位,而兩江總督劉坤一則是一臉焦急地坐立於左側客座。

    「老大人,您今日執意要見我,不惜以下跪相逼,難道說真的發生了天大的事情?」**看了看眼前這位坐立難安且神色焦急的湘軍老將,表情平淡且語氣淡然。

    「**啊,救命啊,朝廷有難了。」劉坤一直接從客座上站了起來,竟直接就是一臉哀求的神情。

    「老大人,現在天下太平,朝廷無事,何來有難之說啊?」**淡然一笑,一臉的不以為意。老傢伙,該不會是又想變著法地抽本少爺的血吧?本少爺已對朝廷絕望,決定今後對朝廷敬而遠之,能離多遠就離多遠,免得你們這群混蛋再坑我。

    「**啊~」劉坤一訕訕地避過**的眼神,稍稍一頓,「**,雖說是朝廷對不起你,但眼下朝廷有難,普天之下只有你能解朝廷之圍。你**可千萬不能坐視不理啊!」

    面對劉坤一莫名其妙的一頓亂說,**根本聽不出個所以然來,便也不說話,只是表情淡然地凝視著眼前的劉坤一。

    「**,眼下英法德美四國已向朝廷發難,他們揚言要聯合四**隊打入京師啊~」劉坤一繼續哀呼。

    聽到這,依舊沒有聽到事情重點的**有些煩了,輕哼一聲之後直接轉開了臉。本少爺最討厭的就是吊人胃口說話只說一半。老混蛋,你慢慢吊吧,反正本少爺不急。英法德美四國有病啊?怎麼可能沒事就整出四國聯軍侵華這一出呢?忽悠你二大爺吧!

    「**,這是真的。」見**一臉不信的表情,劉坤一一臉嚴肅,當即重申著。

    「老大人,究竟怎麼回事,你快些說明。」**轉回了臉,正視著劉坤一,語氣透著些厭煩。

    「哎~」劉坤一歎了口氣,「這事說起來慚愧啊。此事,皆因朝廷倒賣你張家的蒸汽機技術而起,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在劉坤一的一番解說下,**總算是大致瞭解了事情的整個經過。局勢發展到現在,的確與**有著關聯。

    **將新型蒸汽機技術圖紙交付給朝廷之後,朝廷當即讓工部安排了一批懂得西學的國內工程師和所謂的專家進行研究。可一番研究之後,包括魏翰、陳兆翱、詹天祐在內的很多西學人才都是給了李鴻章這樣的回復:理論上可行,但若要真正建造出來,非十月時間不可。另則,國內工藝粗糙,哪怕是建成,蒸汽鍋爐亦有炸裂之巨高風險,成品未必可用。李鴻章得到這樣的回復,當即就傻眼了:這還了得,是否可以建造成功尚是未知,而且就算是建成了也未必能用,難不成**給了自己假的技術圖紙?不過,經陳兆翱、詹天祐等人一番解釋,李鴻章這才明白**給的的確是真的技術圖紙。只不過,圖紙中所標注的一些技術參數,以大清目前的鑄造工藝,根本就達不到要求。事情很明瞭了,不是人家的技術圖紙有問題,而是以你目前的鑄造工藝,給你圖紙,你也造不出來。

    為了不至於讓**奉獻出來的蒸汽機圖紙變成一堆廢紙,李鴻章經與劉坤一等洋務大臣商議之後,決定將**的圖紙轉售給俄國等垂涎蒸汽機圖紙的國家。李鴻章派人與俄意等國聯繫後,那些早就對蒸汽機技術垂涎欲滴的國家當即紛紛表示願意高價購買。而最終,李鴻章以50萬兩的所謂高價將新型蒸汽機技術賣給了俄、意、西、奧、土、日六國。一下子進賬三百萬兩白銀,這讓李鴻章和一干參與其中的洋務大臣興奮不已,為此,李鴻章等人還受到了慈禧太后的當朝誇獎。

    可李鴻章等人的興奮勁還沒過去,英法德美四國的責難卻是隨之而來。英法美三國先是主動找到**,要求**退款並做出賠償。不過,**拿出了白紙黑字的技術轉賣協議,合情合理地為自己做了申述與辯解,再加上**態度強硬,而後又拿出了與朝廷簽訂的技術交付協議給三國公使參閱,三國雖然氣憤,但責任畢竟不在**。三國除了抗議性地選擇拒絕之前技術買賣協議中規定的協議軍艦的交付之外,便也找不到任何理由來責難**。四國既然在**這裡佔不到理,找不到理由來欺負**,去欺負那做了錯事的滿清朝廷那總是可以的吧?

    於是,英法美三國,再加上同樣牽扯其中的德國,四國以清廷違背巴黎公約、無視國際工業產權為理由,齊齊向滿清朝廷發難,並要求滿清朝廷賠償四國損失,而賠償金額為每國250萬兩(折合英鎊41.7萬)。

    並沒有意識到自己錯誤的滿清朝廷,又豈會甘心如此被四國欺負?作為交涉代表,李鴻章當即義正言辭地拒絕了四國的「無理要求」。原本李鴻章以為此事會就此揭過,可不曾想,四國此番竟然態度極其強硬,紛紛表示如果朝廷不賠償損失,四國聯軍便要殺入京師,生擒慈禧與光緒皇帝。四國的威脅之言傳到了慈禧的耳中,自以為洋務運動已頗有成果並已讓大清國力大漲的老女人慈禧,當即做出了回應:要戰便戰,北洋艦隊在渤海灣恭迎四國聯軍的到來。

    滿清朝廷如此囂張,當即惹怒了英法德美四國公使。四國公使紛紛用電報將大清要與四國開戰的情況匯報回國。而緊接著,英法德美四國紛紛做出了回應,強烈譴責大清帝國違背國際公約的做法,並嚷著要懲罰「**野蠻且不開化的封建王朝」,再然後,四國聯合艦隊開始在遠東海集結。

    朝廷原本以為四國只是說說狠話,根本不可能因為那一丁點小事就對朝廷大動干戈。可在得到四國艦隊已經正在集結的消息之後,朝廷這才意識到自己捅了馬蜂窩。而朝廷和李鴻章至今也未能弄明白,為什麼同樣一項技術,**可以大肆出售並賺得缽滿盆滿,而自己以更低價錢出售技術卻是要招致國際輿論的譴責,並引火燒身?

    「既然四國的目的是要朝廷賠錢,朝廷賠些錢不就行了嗎?」在瞭解事情經過之後,**當即輕哼了一聲。該,活該,誰讓你們這群不長眼的老東西亂賣本少爺的蒸汽機技術的?本少爺以50萬英鎊外加一艘等值20萬英鎊的高價賣給了英法德美四國,可你李鴻章倒好,竟然敢以50萬兩的白菜價將專利不屬於自己的技術轉售他國,這不是找死又是什麼?如果那麼好賣,擁有蒸汽機全部專利技術的**早就賣了,輪得到他李鴻章?從一定程度上講,李鴻章此舉的確是違背了專門用以保護工業產權的巴黎公約,極大地擾亂了國際秩序。

    「**啊,此事朝廷並無大錯,怎麼可能賠錢了事呢?這可是關乎朝廷的臉面啊!」劉坤一當即搖頭。

    「你們這群老傢伙到現在還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死了也活該!」劉坤一的那一句朝廷無大錯,當即惹得**很是窩火,他直指劉坤一的鼻子,重哼了一聲。

    被**指著鼻子罵,劉坤一當即有些愕然,訕訕地問道:「那你說說,朝廷究竟錯在哪了?」

    「往小了說,李鴻章此舉觸犯了英法德美四國的利益,讓他們本該持有的技術瞬間蕩然無存。往大了,李鴻章違背了國際公約,極大地擾亂了國際秩序。不管是出於報復還是為了維持國際秩序,又或者是為了維持強國形象,英法德美四國都必須讓朝廷在此事件上低頭認錯。」

    「既然朝廷如此在乎臉面,那就讓北洋艦隊與四國艦隊幹上一仗,等北洋艦隊打輸了,你們也就老實,到時候再割地賠款吧!」

    「竟然如此嚴重?那麼,我們要該怎麼辦?開戰的話,北洋必輸嗎?」聽到**的解釋,劉坤一一臉的吃驚。強國的利益那那就是龍之逆鱗,朝廷觸犯了龍之逆鱗,那必將招來巨龍咆哮。事態,果然是相當嚴重。

    「廢話。」**當即轉了臉。北洋艦隊的確輝煌過,曾一度號稱是遠東第一世界第六的艦隊。可幾年時間過去了,數年未添置一艦的北洋在全球海軍的排名已經降至第十,而且正在被近鄰日本猛力追趕。英法兩國分別擁有著世界第一和第二的海軍力量,哪怕只是在遠東一帶,英法兩國加起來的海軍噸位也要超過目前的北洋艦隊。再加上德國和美國,**敢斷定,北洋幾乎是毫無勝算。

    「**,眼下只有你能解朝廷之困,你身為朝廷的二品大員,可不能坐視不理啊。」**的表情讓劉坤一很是慌亂,當即繼續向**哀求。

    「我?我又能怎麼辦?」**冷哼。

    「李中堂說了,事情既然是因你而起,也只能由你來做出了結。李中堂表示,只要你**能夠幫著朝廷渡過此次危難,朝廷,朝廷可以劃一省之地與你。」

    「解朝廷危難?」**繼續冷哼,「我看是為李鴻章解圍吧。此事是李鴻章搞出來的,朝廷往後要追究責任,李鴻章自是難辭其咎。我看中堂大人,只是單純地想保住自己的頂上烏紗吧。至於你所謂的劃一省之地於我,那就更是可笑了。朝廷劃給我一省之地,難不成我還能在這一省之地自立為王不成?區區一巡撫文職,你以為我**看得上嗎?」

    「**啊,你別管是為了誰了,眼下四國艦隊正在南海集結,不日便會北上。你若再不想想辦法,四國艦隊恐怕就要直接北上京師了。我看,你也不想看著朝廷水師被四國艦隊打敗,然後再與那英法德美四國簽訂什麼辱國條約吧?」

    聽到這,**微微地皺起了眉頭。的確,覆巢之下難有完卵,朝廷的北洋艦隊被四國艦隊打敗,這對自己沒有絲毫的好處。(http://)。自己,的確是得出手制止這件事情。

    「朝廷願意賠款嗎?」思索須臾,**當即正色問詢。

    「朝廷已經鬆口,說是願意賠償一千萬兩。可四國說四國艦隊已動,需要朝廷賠償另外一千萬兩沖抵軍費。」劉坤一當即回答。

    「好大的胃口。」**當即冷哼,「吞了我的四艘協議軍艦不說,竟然還敢向朝廷一再索要賠償,簡直欺人太甚。」

    「太好了,**你既然答應出手,那朝廷定然能夠安然無恙。這下好了,朝廷有救了。」**如此態度,讓劉坤一甚是欣喜。

    「哼,你也別高興得太早。英法德美四國,未必就願意給我**這個面子。」**正然目視著劉坤一,臉上卻是並無輕鬆神色。

    說句實話,能否讓四國艦隊退兵,**心中也是沒底,並無多少把握。德國人那裡還好說,畢竟關係在那擺著。但英法美三國,都是絲毫不會買**賬的主。

    要想讓四國退兵,不出點血是不行了。

    「四國公使目前都在北京嗎?」思索須臾,**正然問向劉坤一。

    「不錯,都在北京。」劉坤一點了點頭。

    「李鴻章要我怎麼做?」**繼續問道。

    「即刻北上京師,說服四國退兵。」劉坤一應答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