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妖清

正文 第94章 大豐收 文 / 獨孤冷者

    光緒十七年的十一月,注定要成為張家大豐收的一月。

    十五日,張家第一艘裝甲飛龍炮艦對外宣佈建成;

    二十六日,張家第二十艘裝甲飛龍炮艦建成交付;

    二十七日,千代田號完成了所有修理及換裝工作,開始正式服役於張家海軍;

    二十八日,張家自產巡洋艦,「蛟龍級」裝甲巡洋艦對外宣佈建成,並公佈了性能數據。

    裝甲飛龍炮艦,總排水量為736噸,長為47米,比普通飛龍號加長了2米,寬為6.2米,乃是在普通飛龍炮艦的基礎上擴寬了20cm,吃水2.9米,採用2000匹馬力單缸蒸汽機作為主動力,單軸驅動,航速19節,側舷裝甲帶裝甲最厚位置高達120mm,裝甲甲板厚35mm,主炮炮座裝甲厚75mm,副炮炮座裝甲厚75mm,裝備2門100mm口徑飛龍炮和1門150mm口徑飛龍炮,2座魚雷發射管。裝甲飛龍炮艦,雖然只有三門火炮,但配備了制退復進器的三門魔法炮卻是有著驚人的射速,可提供的持續火力相當可觀。

    張家自產巡洋艦蛟龍級裝甲巡洋艦的建成交付,宣告著張家正式擁有了在兩千噸級軍艦建造領域的建造能力。蛟龍級裝甲巡洋艦,排水量噸位為2350噸,艦長86米,寬12.5米,吃水深4.5米,由一台三鍋爐組合式蒸汽機提供主動力輸出,功率為5600匹,航速為19節,裝備8門10mm口徑飛龍炮和4門150mm口徑飛龍艦炮,水線裝甲帶厚度為100至150mm,重點防護位置為鍋爐艙,炮盾裝甲與口徑幾乎等同,司令塔裝甲厚度為150mm。相比於法產日艦千代田號94.5-12.98-4.27、2439噸排水量的艦體性能,蛟龍級裝甲巡洋艦的艦身比千代田號要略短、略窄,吃水略深,噸位略小,而裝甲則是要厚實得多。

    耗時長達四個多月,英產日艦千代田號目前已完成了全部修理和換裝工作。維持原有艦體設計和動力輸出,換裝之後的千代田號擁有著10門超強火力的150mm口徑速射炮、高達14門之多的100mm口徑單核速射炮。換裝之後的千代田號依舊還是側舷固定炮座設計,一側的最大火力輸出為五門150mm口徑炮和六門100mm口徑炮,前進方向的火力輸出為兩門150mm口徑炮。雖然千代田號能擁有略高於蛟龍級的火力輸出,但**卻是更為傾向於蛟龍級的旋轉式炮塔設計。千代田的功率輸出高達5600匹馬力,採用的乃是力量系魔核驅動。**曾一度對這個功率輸出值很是好奇,畢竟妖清時代以力量系魔核作為驅動的魔動裝置有著一套屬於自身的動力理論:魔核升一級,功率翻一倍,持續能量輸出時長提升四倍。當下時代,一顆三級力量系魔核在百分之五十的能量利用率下,可以提供約為2500匹功率輸出。一顆四級力量系魔核,則可以提供約為5000匹馬力的功率輸出。因為魔核乃是直接將魔法能轉化為機械能,故而妖清時代魔動機的能量利用率,理論上是可以達到百分之百的,只是受限於當時代各個國家參差的魔法科技,各國自產的魔動機才會有著五花八門的功率輸出值。對於千代田號5600匹馬力的功率輸出,**曾猜測其是否使用了能量利用率已然接近了百分之六十的四級魔動裝置或者是高利用率輸出的雙三級魔動裝置。不過待**仔細研究過千代田號的魔動裝置之後,他當即有些無語了:千代田號的動力核心,竟然是6顆二級力量系魔核。採用雙軸驅動的千代田號,乃是利用機械耦合技術,每軸均是將三台功率輸出值為1200匹馬力的二級魔動裝置耦合在了一起。一台二級魔動裝置可提供的功率輸出為1200匹,可經過機械耦合之後,三台魔動裝置輸出的總功率便是只剩下2800匹左右。機械耦合會造成大量的功率損失,這也是國際上大量使用高級別力量系魔核建造軍艦的原因之一。當然,利用低級別魔核作為動力驅動,軍艦的續航能力也是個硬傷。二級魔核的持續供能時長為20天左右,換而言之,千代田號累計航行超過這個時長之後,便需要專業的機械技師為其更換魔驅魔核。

    目前,張家擁有7艘魔核驅動軍艦。德國鐵甲艦薩克森濃縮級,也就是黑龍1號,採用的乃是單4級魔核驅動,馬力為4800匹;已更名為黑龍2號的齊格弗裡德號乃是單3級魔核驅動,馬力為2400匹;英產mersey級,為單4級魔核驅動,馬力4500匹;兩艘英產藍寶石級裝甲巡洋艦,乃是單3級魔核驅動,輸出馬力為2400匹;法產畝傍號姊妹艦,馬力為5500匹,採用的乃是與千代田號一模一樣的6座2級魔核驅動組合。

    魔核驅動軍艦,可以算得上是**兩世見過的最為燒錢的軍艦。而千代田和畝傍號姊妹艦,更是堪稱燒錢軍艦之最。千代田號和畝傍姊妹艦的6顆二級魔核可提供持續魔力輸出的最大時長為20天,也就是480個小時。也就是說,在480個小時的持續航行之後,**就必須為千代田號和畝傍姊妹號換下那6顆魔力已被耗盡的二級魔核。按照市面價,一顆二級魔核的售價高達五千多兩,六顆那就是三萬多兩。**就算是再怎麼節省魔力,三個月左右時間總得給軍艦換一次魔核吧?也就是說,千代田號或畝傍姊妹號的平均每月的魔核消耗為一萬兩之多。養一艘噸位才兩千噸的千代田號,一年單是魔核消耗就得花去十幾萬兩。而且,像千代田號這樣的小船,**就算是養個一百艘他都不會覺得多。

    兩艘藍寶石級裝甲巡洋艦和黑龍2號鐵甲艦乃是2400馬力的三級魔核驅動,換核週期大概為一年;黑龍1號鐵甲艦和mersey級裝甲巡洋艦乃是雙三級魔核驅動(雙軸驅動),換核週期也在一年左右。按照市面上三級力量系魔核2萬白銀左右的售價,**麾下這些大噸位軍艦的魔核消耗也就每年兩萬兩白銀上下。相比於這幾艘大軍艦每年才不過兩萬上下的魔核消耗,千代田號和畝傍姊妹艦每年十幾萬的魔核消耗確實堪稱張家軍艦燒錢之最。

    當然,相比於蒸汽動力需要提前預熱鍋爐的弊端,可以快速發動的魔動裝置確實有著自身的獨特優勢。**不得不承認這一點。若不是力量系魔核太過罕見,賣價太過驚人,再加上持續供能時長短的硬傷,**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魔動機作為軍艦的動力輸出。可一想到魔核驅動軍艦那驚人的吞錢速度,**甚至有要將旗下現役所有魔動驅動艦換裝成蒸汽驅動艦的衝動。

    妖清時代乃是魔核驅動的時代,魔法炮的底座均是以火系魔核作為核心。魔核存在著冷卻時間,而魔核的冷卻時間會隨著魔核級別的提升反而減少。作為一級魔法炮底座核心的四級魔核的冷卻時間就是要略少於三級魔核,冷卻時長大概為15秒。而五級魔核的冷卻時間更短,介於12秒和13秒之間。魔核的冷卻時間,注定了魔法炮的射速不可能太高。類似妖清時代沒能出現zuolun槍一樣,在**之前,妖清時代同樣是沒有出現制退復進技術的。小口徑炮的後座力不大,故而就算是沒有制退復進技術,小口徑炮的射速依舊可以達到每分鐘2至3發。相比於中口徑炮射速普遍1分鐘多鍾/發,以及大口徑炮射速兩三分鐘/發,單魔核一級炮故而也被各國稱為速射炮。一分鐘三至四發,便是這個時代速射炮的極限了。

    在張家項目組研發出的制退復進器用以艦炮之後,張家自產魔法炮的射速便是出現了一個極為怪異的現象:自產的100mm口徑飛龍炮的射速為一分鐘3發,而自產150mm口徑炮的射速卻是略微地超過了這個值,為每分鐘4發。對於如此不合理的現象,**當即成立了一個多魔核底座炮項目組,開始研發多魔核底座速射炮。按照**的設想,只要將底座魔核增加至三顆,一級魔法炮的射速便可以達到每分鐘十發左右,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速射炮。

    同時,**還成立了一個魔能機關炮項目組,用以研發擊發四級魔核能的機關炮。zuolun槍的成功先例,給速射炮和機關炮的研發提供了有力的參考。**很期待這兩樣新式武器面世的一天。

    相比於武器上的先進,**更為關注張家海軍在人員數量和質量上的發展。**很缺人,尤其缺海軍。

    張家最早的一批飛龍號乃是八炮設計,當時滿員為68人。而現版本飛龍艦的艦炮數量做大較大幅度的裁減,故而每艘飛龍炮艦上配備的海軍數量也是大幅度縮減。目前,包括艦長在內,一艘飛龍艦滿員為48人。

    建成交付的二十艘裝甲飛龍炮艦,被命名為裝甲飛龍1號至裝甲飛龍20號。按照**的計劃,二十艘裝甲飛龍號的其中十艘,將交付給以馬尾軍港作為駐紮地的第一艦隊,另外十艘將會與蛟龍1號和千代田號一起駐守琉球那霸。

    建成軍艦交付完成後,**麾下便擁有了三支實力不弱的艦隊。

    第一艦隊,由海盜之子趙東來擔任指揮,旗下有著2艘德鐵甲艦、10艘普通飛龍艦以及10艘裝甲飛龍炮艦,下轄張家海軍官兵980人,下轄德國海軍官兵88人,總噸位高達兩萬噸。第一艦隊,以黑龍1號艦作為旗艦,將會以福州馬尾軍港作為駐紮地,游弋於南洋一帶,為張家產業向南洋擴張保駕護航,並確保張家在南洋的利益。

    第二艦隊,艦隊指揮乃是一名叫做林海的年輕軍官,共有海軍官兵720人,下轄蛟龍1號巡洋艦、千代田號裝甲巡洋艦,以及十艘裝甲飛龍炮艦。(http://.)。第二艦隊總噸位為一萬兩千噸,待張家接收琉球後,第二艦隊將會以那霸港作為駐停軍港,負責琉球群島的領土安全。

    第三艦隊的艦隊指揮乃是北洋舊將吳應科。第三艦隊以mersey級裝甲巡洋艦作為旗艦,下轄3615噸的法產裝甲巡洋艦一艘,2120噸英國藍寶石級裝甲巡洋艦兩艘,另外還有十艘普通武裝飛龍艦,下轄張家海軍官兵660人,英法美僱傭官兵242人,艦隊總噸位接近著一萬七千噸,實力不弱,暫駐紮於上海浦東新港。

    三支艦隊加起來,掛名於東洋艦隊下的張家海軍的總噸位,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四萬九千噸。但是,駕馭這四萬九千噸軍艦的張家海軍官兵數量,卻是僅為兩千三百多人。如果不是英法德美四國分派了一批素質還不錯的四國僱傭軍給**,**甚至都會懷疑旗下海軍能否將如此噸位的軍艦全部開動起來。

    但無論如何,張家海軍既已初具規模,**決定毫不猶豫地亮出自己的寶劍。在十二月五日,**當即對外宣佈將於十二月十三日派遣麾下主力艦開赴琉球,準備全面接收琉球群島。

    十二月九日,張家海軍在上海浦東新港舉行了誓師大會。

    而在十二月十三日上午,張家海軍的先鋒艦隊駛出了長江口,旗幟張揚地駛向琉球群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