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妖清

正文 第一百三十九章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到蛋蛋 文 / 獨孤冷者

    「少爺,您為什麼拒絕了伊莎貝拉公主?難道是以為她給的條件不夠豐厚?」送走伊莎貝拉之後,李恩富不解地問向**。

    **卻是搖了搖頭,面色嚴肅:「她幾乎承諾了利於家族發展的一切條件,答應復國後家族可以免費開採巴西境內的任何三種礦,以不超過百分之十的礦稅稅率開採巴西境內的一切礦藏,更是承諾了包括最惠國待遇在內的一切通商優惠。」

    「可您為什麼還是拒絕了呢?」李恩富更加不理解了。伊莎貝拉公主給出的條件已經如此豐厚,幾乎就是家族所期望的一切,可**卻依舊是選擇了拒絕。

    「空頭支票,面額再大,又有何用?」**發出了一聲輕哼,「伊莎貝拉空有攝政公主之頭銜,在巴西境內的擁護者卻是極少。不論是那群已經真正解放或者只是名義上解放了的農奴,還是那群農場主,都不會支持她的。巴西政府現在的所謂民主雖然有些可笑,但這卻是更加說明了一個問題,即便是表面上的民主也是現在的巴西所需要的。表面上的民主,那也是民主。再開明的帝制,那也是獨裁。在現在這個時代,打著民主旗號的獨裁,比裹著帝制外衣的民主更有市場。所以,我們若是支持伊莎貝拉復辟,無異於對巴西發動一場侵略戰爭,甚至可以說是在挑戰遍地都是民主韻味的美洲。我的李大管事,你覺得現在的家族有能力撬起整個南美嗎?」

    聽到**的解釋,李恩富當即一臉霍然,而後便是一臉的惋惜。看來,巴西境內那儲量驚人的水晶,注定是要與家族無緣了。

    「李恩富,巴西的對外經濟主要靠什麼?」就在李恩富一臉惋惜,心中默哀巴西境內那富饒的水晶離家族遠去的時候,**卻是問向了他。

    「主要是種植業,咖啡、橡膠、蔗糖乃是巴西的經濟支柱。據估計,目前全世界大約有四分之三的咖啡都產自巴西。巴西還是天然橡膠之故鄉,天然橡膠的產量相當驚人。另外,巴西的蔗糖業雖然逐漸沒落了下來,但在巴西對外經濟中依舊佔有一定的比重。」

    「如此說來,巴西是個農業大國?」**輕笑了笑。

    「的確是個農業大國。」李恩富點了點頭。

    「一個守著無數礦藏的農業大國,我還真是越看越眼饞。」**繼續笑了笑,「可惜的是,她在大西洋那邊,否則我還真的會不顧一切地撲上去猛咬她幾口。若是這樣的資源大國被擺放在自己家門口,我恐怕真的會考慮侵略式的殖民計劃。」

    「少爺是打算放棄巴西嗎?」

    「我們有多大胃口就吃多少飯吧,步子邁得太大,很容易扯到蛋啊。」**點了點頭,發出了一聲感歎,「起碼在現在,是不能用任何粗野的方式來謀取巴西的。伊莎貝拉這條線根本靠不住,甚至還可能招來巴西政府對家族的反感。所以,務必要通知下所有管事,不能再與那伙對巴西政權懷有覬覦之心的巴西王室有任何往來。」

    「是少爺,我記住了。」

    「對了,巴西政府為什麼不跟我們做生意?」**問道。

    「因為拒絕您提出的華工八條。」李恩富直接回答道。

    「巴西境內很多華工嗎?」**繼續問道。

    「這倒不是。隨著農奴的解放,巴西的勞動力缺口變得相當巨大,巴西政府曾多次向清朝廷提出引入華工,但都被拒絕了。現如今,巴西境內零零散散的華人總人數,至多也就兩三千人,算不得多。巴西政府之所以拒絕華工八條,乃是出於國內剛解放的農奴考慮。若是答應了華工八條,讓華工享有華工八條所述的優等待遇,那巴西國內那數百萬剛剛從名義上得到解放的農奴定然會心生羨慕甚至是會心理不平衡,屆時恐怕將會掀起一股新的人權運動。畢竟在華工八條的刺激下,剛剛得到解放的奴隸們,肯定是要向政府爭取八條中那些優越的待遇的。」李恩富解釋道。

    「那倒也是。」**當即明白巴西何以不與自己建交。感情與自己建交的代價這麼大,難怪巴西佬不鳥自己。華工保護條例中所述的八條,乃是高度民主化自由化的公民權利保護條款,而且還是相當具體化的條款,直接細化到了工作待遇、工作時長以及工作者所能享受到的各種權利,直接就可以拿來當成某種弘揚勞動者權利的宣言。巴西政府若是答應了**提出的華工八條,國內那數百萬剛剛擺脫奴籍但自身權利卻是依舊得不到任何保障的農奴會怎麼想?而他們又會怎麼做?

    「李恩富,你說若是我們暫時撇開華工八條,巴西政府會答應與我們建交通商嗎?」**嚴肅地問向了李恩富。

    「少爺,您的意思是?」李恩富凝視著**,試探地問道。

    「我的意思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對待巴西,我們可以先建交通商,暫時把華工八條撇在一旁不管。」

    「這樣應該可行。」李恩富贊同地點了點頭。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在無法動用武力砸開巴西大門的情況下,暫時只能把華工八條撇在一旁。只要與巴西建立了友好通商關係,便能夠利用張家的技術優勢在巴西投資礦產開發,從而實現對巴西水晶的一定程度上的壟斷。更何況,只要家族勢力進入了巴西,巴西境內的華工自然能夠得到家族最為有利的保護。屆時,不論是華工還是潛藏在暗中的華人奴隸,都將會只有一個身份——張家工人。只要不再於巴西僱主存在僱傭關係,華工的權利之說便不復存在了。

    在**的首肯下,張家管事繼續與巴西政府進行了接洽,並表達了可以暫時拋開華工八條而與巴西政府進行友好通商的願望。

    這一次,巴西政府竟然答應了張家的通商請求,並正式與張家建立了友好的外交關係。對巴西而言,張家擁有了充裕的資金,在機械領域擁有著先進的技術,更是世界頂級的軍火銷售商。故而,與張家建立起了友好外交關係,對巴西的基礎工業發展、軍隊建設以及外貿經濟的發展都是相當有利的。

    就事後瞭解,巴西政府之所以會答應與張家建交,一定程度上也是得力於**拒絕了伊莎貝拉公主的復國請求。伊莎貝拉這位昔日的攝政公主企圖藉著**的力量殺回巴西國內,但自知不可能撬動巴西的**拒絕了伊莎貝拉的請求。巴西政府獲悉了此事,隨即決定重新考慮與張家的外交關係。包括巴西總統弗洛裡亞諾在內的巴西高層一致認為,與財雄勢大的張家交好不僅對巴西的基礎工業的發展極有裨益,而且還可以避免因雙方矛盾而可能引發的戰爭。交好則兩利,交惡則可能兩傷。

    另外,巴西政府之所以答應與張家進行友好通商,與張家分別在8月份和9月份下水的兩批軍艦也有著莫大關係。

    截止到1894年8月底,自去年8月初開始建造的六艘大蛟龍級裝甲巡洋艦,已經全部建成交付。一次性建成了六艘標準排水量噸位高達4560噸的高性能裝甲巡洋艦,這足以體現張家在高航速巡洋艦建造領域的絕對實力。六艘大蛟龍級裝甲巡洋艦,保留了大蛟龍級原型艦的一切設計,只是將動力系統做了升級。新建成的這六艘大蛟龍級,標準排水量噸位為4560噸,由兩台7400匹馬力的四缸蒸汽機提供雙軸動力輸出,整艦功率高達14800匹,最大航速可以直接飆到23節。

    而在六艘大蛟龍級裝甲巡洋艦建成之後,張家又在9月份陸續建成了8艘標準排水量為2380噸的蛟龍級裝甲巡洋艦。因為蛟龍級裝甲巡洋艦依舊還是單軸驅動,故而蛟龍級的最大功率輸出僅為7400匹,最大航速為21節。

    八月份建成六艘,九月份再建成八艘,張家的巡洋艦如同下餃子一樣速成著。

    擁有如此強大的軍艦製造能力,即便是身為世界海軍權威的大英帝國恐怕也不得不為之震驚。

    在張家管事與巴西總統商議兩國建交並進行友好通商的時候,正值張家兩批巡洋艦陸續建成,而全世界都在驚歎張家那強大的造艦能力。短短兩個月時間,張家海軍再添了六艦之後再添八艦,不論是誰恐怕都會心生畏懼的。要知道,這14艘軍艦,直接就是46400噸巨大噸位,比整個巴西海軍的總噸位還要高些。現在人家是客客氣氣地跟你談論通商建交,本著的也是平等互利的外交政策,而且還暫時撇開了有可能引起政局混亂的華工八條,但若是自己再不給面子,那麼與自己進行對話的,恐怕就是張家那強大的海軍艦隊了。

    張家與巴西政府建交之後,巴西政府很快便是成為了張家外售型軍火的又一個大買家。而隨著巴西市場對張家的開放,張家的蒸汽機、蒸汽船、汽車等商品開始大量湧入巴西市場,迅速填充著巴西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與此同時,巴西境內湧現了大量的本地礦主,巴西境內的鐵礦砂、魔晶、魔核等諸多資源開始對張家實現大量出口。日益增大的貿易量,給巴西政府帶來了巨額的關稅收益,而日益增大的外貿出口,更是給巴西政府帶來了巨大的財政收入,極大地刺激著巴西基礎經濟的快速發展。

    在雙方逐步建立起穩固的貿易關係之後,張家隨即向巴西政府提出在境內開採水晶的請求,並提出要出資購買米納斯吉拉斯地區的一些水晶礦區。雙方經過協商,最終張家得以以5000萬比索(約為1500萬美元)的購買價,買下了米納斯吉拉斯地區多達八處的水晶富礦區。初步預估,這八個水晶礦區,水晶儲量高達數百萬噸,占巴西境內水晶儲量的一半左右。這相當於**以幾美元一噸的白菜價錢將巴西境內一半左右的水晶悉數買斷。

    **高價購買巴西境內水晶礦區的事情,直接引起了全球性的廣泛關注。幾乎全世界的商人都對**此等行徑表示不解,認定**做下的乃是一筆注定要虧本的買賣,甚至有人猜測並嘲笑**這一世界級巨富是否要打造一座彰顯其富貴的水晶宮殿。另外,也有不少經濟學家估計,在**如此大力度地開採水晶的同時,原本價格高昂的水晶將會變得相當廉價,甚至有可能會變得與石頭無異。(http://.)。

    在高價買下巴西米納斯吉拉斯的八大水晶礦區之後,**當即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巴西,實在是太缺少勞動力了。為了盡快地開發巴西八大礦區內的水晶,**不得不從國內大批量招收挖礦工人,然後成批成批地運往巴西的水晶礦區。

    為了能夠募集到足夠的礦工,**開出了豐厚的招工條件:聘期四年,年薪百兩,出國前預付第一年工資。在這個連美國這一工業大國的年平均國民收入都僅有30多英鎊(約為180多兩)的晚清年代,**開出的豐厚薪水當即吸引了大量的華人青壯。經過較為嚴格挑選之後,這些體強身健的華人青壯便是將領到的第一年工資交付給了自己的妻兒父母,然後懷著忐忑的心登上了張家開往美洲的客運輪船。他們之所以忐忑,是因為張家在招工告示上已經提前說明:因地處海外,故而環境會比較艱苦。

    不過,待這些華人礦工抵達巴西的礦區之後,卻是發現這裡的工作環境根本沒有想像中那般艱苦。張家早已經為他們建好了集體宿舍,並給他們分發了統一樣式的工作制服和棉被;在這裡,每日可以吃三頓飯,還管飽,而且每天只需要工作10個小時,每七天還能休息一天;每隔三個月他們就能往家裡寄一次信,隨後還能夠收到家裡的回信,而每隔半年他們還能選派同鄉作為代表回家探親。

    這裡,簡直就是這些華人礦工們的天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