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妖清

正文 第157章 戰列艦項目啟動 文 / 獨孤冷者

    「少爺,您先等等。我,我先喘口氣!」鄭延襄打住了**,並開始急促地大口呼吸著空氣。

    兩條大青龍,十二條青龍,五條大蛟龍,而且聽少爺的語氣,後面似乎還有。我滴乖乖,海軍乃是最為費錢的兵種,姑且不說如此之多的軍艦以後要怎麼養,單是建造這些軍艦,那就已經是一筆相當高昂的軍費支出了。

    待緩過氣,鄭延襄用怪異的眼神看著**,稍稍整理了下說辭,開口說道:「少爺,我聽說您已經減免了國內三年的農業賦稅,即便是三年之後,那也只是會像征性收取農業稅。另外,我也知道您已經將日本政府賠付的首期戰爭賠款投入到了轄區內的基礎教育建設和公路鐵路交通網絡建設中,而且還將每年持續投入五千萬兩用以不斷完善我大華的基礎教育體系和陸上交通體系。一條大蛟龍的造價為25萬英鎊,一條青龍的造價為40萬英鎊,大青龍即便是能順利建成,其造價也在60萬英鎊往上。您一次性建造12艘青龍級和5艘大蛟龍級,這總造價便是已經高達600多萬英鎊,也就是3600多萬兩。而且,您後面還有……」

    「還有2艘大青龍和1艘金龍級戰列艦。」張沖接過話頭,面帶微笑著說道。

    「對,還有2艘大青龍。大青龍每一艘的造價至少為60萬英鎊,這就是120萬英鎊,加上前面的,這直接就是將近八百多萬英鎊。」鄭延襄繼續說道。

    「少爺,您剛才說的金龍級,是一艘戰列艦?」緊接著,稍稍反應過來的鄭延襄有些小激動地問向**。

    「不錯,我打算建造咱們自己的戰列艦了。」**點了點頭。

    「有多大噸位?主炮口徑如何?預計馬力多大,航速幾何?」鄭延襄當即接連追問,心中已然開始對這艘金龍級戰列艦無限期待了起來。

    「這一次我們的總工程師怎麼不關心造價了呢?」**輕笑著。

    「少爺,您就別取笑我了。」鄭延襄露出些許委屈,「現在外媒都傳瘋了,都說咱們大華治下的南方已經在拖拽著咱們的後腿,致使咱們大華財政困難,不得不大肆出售軍艦才得以勉力為繼。」

    「財政確實有些困難。」**也不隱瞞,直接說道,「國內建設確實很費錢,而且短期內還不會有任何回報。除了免除農業稅,為刺激南方商業發展,鼓勵富人從商,我還一定程度上地降低了商業賦稅,甚至對個別行業採取政府補貼政策。為了能夠更好地經略西太平洋,我們已經啟動了菲律賓蘇比克海軍工廠和關島軍港基地的建設項目。現如今,陸軍部向我提出的擴建陸軍的計劃書現在還擱在我的辦公室,遲遲沒有批復。海軍部也在抱怨戰艦太少,而太平洋又太大,已經向我提出成立太平洋第四、第五艦隊的構想。」

    「少爺,既然咱們內部財政緊張,您為什麼還要斥巨資建造如此之多的戰艦?」鄭延襄不解地問著。

    **歎了口氣,正色道:「美國自1891年就開始建造的三艘印第安納級戰列艦,「印第安納」號、「馬塞諸塞」號、「俄勒岡」號,這三艘排水量噸位均達到了萬噸的同型戰列艦,已經在今年四五月份陸續開始服役。改良於印第安納級戰列艦的艾奧瓦號戰列艦也已經於前年,也就是1893年開始動工建造,預計明年或者後年就能服役。據說這艘改良型印第安納級,排水量噸位將會高達11300噸。而據探知到的情報,我們已經知曉美國政府已於今年的6月份開始動工建造另外兩艘噸位高達11500噸的奇沙治級戰列艦。美國東面的大西洋,目前是大英帝國的天下,美國佬暫時是沒辦法與日不落帝國爭鋒的。所以,大力發展海軍並企圖對外擴張的美國,只能將眼球轉向美國西側的太平洋。在未來的幾年內,美國定然會不斷挑戰我大華在太平洋的權威。所以,為了確保我們的太平洋利益,我們得提前做好與美國爭奪太平洋制海權的準備。」

    「另外,大清北面的沙俄帝國,一直都在侵吞我中國的北疆領土。沙俄皇帝尼古拉二世,雖然是個徹頭徹尾的暴君,但終究也算得上是一個有著雄心壯志的君主。自1891年起,沙皇尼古拉二世就開始修建貫穿整個西伯利亞的大鐵路。這條西伯利亞鐵路,西起莫斯科,將跨越8個時區和16條歐亞河流,將會橫穿咱們中國東北的黑龍江和吉林,向東一直通到海參崴。一切跡象表明,尼古拉二世已經開始在緊鑼密鼓地實施他的黃俄羅斯計劃。」

    「黃俄羅斯計劃?」未曾對此有過耳聞的鄭延襄面露困惑。

    「從咱們中國新疆的喬戈裡峰直到東面的海參崴畫一條直線,將此以北的土地全部劃歸沙俄所有,侵佔我國的新疆、蒙古和東北。」

    「什麼?」鄭延襄瞪大了雙眼。狗日的俄國鬼子,竟然這麼大的胃口!

    **點著頭,繼續說道:「列強企圖瓜分我們中國,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為了咱們中國的北部領土,在未來十年內,我們與沙俄必有一場國之大戰。現如今,沙俄強佔著原本屬於我們中國的海參崴,並在海參崴建立起軍事基地,實力不弱的沙俄太平洋艦隊,便是以海參崴為基地,異常囂張地活躍在咱們的北部海域。屆時中俄爆發戰爭,沙俄太平洋艦隊必然會成為沙俄入侵中國的海上先鋒。」

    「咱們的外部壓力很大,故而必須建立起足夠強大的軍事力量,尤其是具有較高機動性能的海軍。」

    「所以少爺選擇優先海軍的軍事發展道路?」鄭延襄凝視著**,心中早已對**的危機意識佩服得五體投地。

    「不錯。海軍建設週期長,故而在海軍發展這一塊,我們一刻也不能耽誤。從五年前開始,我們的海軍建設就一直沒有停歇,這才得以形成現今這般海軍威勢。此番一次性建造多達12艘青龍級戰列巡洋艦,這對船艦製造部來說確實是壓力大了些。不過好在這五年來我們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造艦經驗,旗下船廠的船匠工人的數量也已將近七萬,就算其中只有一半熟手,那咱們也算是擁有著三萬多的造艦精英。再加上經過持續擴建,咱們的萬噸級船塢數量足夠,具備同時動工建造12艘青龍級戰巡和2艘大青龍級戰巡的硬件基礎。所以,這一輪的軍艦建造,並非什麼不可能之事。」

    「少爺,我們保證完成任務。」鄭延襄一臉嚴肅地表著決心。

    **點了點頭,表示認可,而後抬頭問詢道:「對了,魏瀚、陳兆翱和鄭清濂等前清船艦專家在投歸我們之後,近期的表現如何?」

    「少爺,您把這些人撥給了我,可算是幫了我的大忙了。這些人,都是對軍艦建造相當有見地的船艦專家,都是船艦業不可多得的人才啊!」鄭延襄當即就是一臉感激。

    「幾年前向大清收購馬尾的時候,我就想拉攏這批人才,可惜被他們拒絕了,當時搞得我是一臉的灰啊。現在好了,這些船艦人才到底還是齊聚到了我的麾下,投身到了大中華的事業中來。」**滿意一笑,「不過,我上次見過他們,他們似乎對咱們大華還心存牴觸,對我也是不冷不熱的。」

    「少爺無需擔心,他們這些人在船政局的時候幾乎沒什麼機會造艦,憋屈得很。這不,一到咱們這裡,立馬就忙瘋了,一個個全部都是工作狂。他們對少爺親自設計的每一款軍艦,那都是讚不絕口,對當初拒絕少爺的事情老後悔了。」

    「這就好,當初各為其主,他們對我的態度也屬正常。」**再次一笑,「好了,別的不多說了。接下來,我要跟你說說這艘咱們計劃建造的第一艘戰列艦。」

    要建造戰列艦,**首先想到的,就是無畏號。

    1905年動工,1906年下水試航,1907年正式服役的後世英國無畏號戰列艦,標準排水量為18410噸,滿載排水量為21060噸,艦長160.6米,艦寬25米,吃水9米,功率為22500馬力,最高航速高達21節,裝備著10門12英吋/45倍口徑炮(5座雙聯裝主炮炮塔,艦首尾各一座,艦體舯部鍋爐艙後一座,佈置在艦體中心線上;在2個鍋爐艙之間,兩舷對稱佈置各一座。),27門3英吋/50倍口徑炮,5具魚雷發射管,艦側水線裝甲帶102279毫米,炮塔正面279毫米,炮座279毫米,前指揮塔279毫米,裝甲總重量約5000噸。

    其實,**之初設計建造的青龍級戰列巡洋艦,有相當多的設計都參考了無畏號。通過參考一款戰列艦來建造一款戰列巡洋艦,這便是造就了青龍級那令人瞠目的裝甲防護能力。青龍級戰巡,標準排水量為6350噸,長106米,寬15.4米,吃水6.3米,擁有6門260mm口徑主炮,艦側水線裝甲帶64210mm,炮塔正面210mm,炮座210mm,裝甲總重量高達1550噸。

    同樣的,大青龍級乃是青龍級放大1.5倍的版本,也有著相當多的無畏號的影子。大青龍級戰巡,標準排水量9500噸,艦長122米,艦寬17.7米,吃水7.2米,裝備9門260mm口徑主炮,裝甲總重量為2350噸。

    青龍級和大青龍級,都是極為成功的戰列巡洋艦,唯一不足的,便是其裝甲防護能力尚不足以抵擋戰列艦的大口徑主炮的攻擊。所以,這兩款戰艦,雖然防護能力比普通裝甲巡洋艦要強大很多,但卻只能歸類於戰巡一類。

    **計劃建造的金龍級戰列艦,將會繼續以無畏號戰列艦作為藍本。考慮到以旗下船廠的現有造艦水平,暫時沒有建造標準排水量將近2萬噸的超大型軍艦的能力,故而**決定建造一艘無畏號戰列艦的迷你版本。

    他準備將無畏號戰列艦直接縮小三分之一,盡可能地保留無畏號的艦體之結構設計,從而建造出一艘標準排水量為12000噸的縮小版無畏艦。標準排水量12000噸,艦長140.8米,艦寬21.75米,吃水7.9米,採用與無畏級戰列艦一致的全主炮設計理念,全艦共計設計了三座三聯裝炮塔,全部安裝於艦體中軸線上。金龍級戰列艦上三座炮塔的佈局與青龍級和大青龍級前一後二的風格迥然不同,採用的前二後一的佈局設計,艦艏方向的兩個炮塔曾梯次分佈,可實現同向開火,繼而使得前向火力達到了六門主炮。另外,金龍級戰列艦上的九門主炮乃是具有更大威力的280mm口徑炮。因為是全主炮設計,摒除了所有中等口徑副炮,僅安裝一些小口徑速射炮用以對付魚雷和小型炮艇。

    在最初對這艘金龍級戰列艦進行炮位設計時,**曾一度考慮完全按照無畏艦的五座雙聯裝主炮炮塔佈局,也就是後世曾經風靡一時的菱形設計——5座雙聯裝主炮炮塔,艦首尾各一座,艦體舯部鍋爐艙後一座,佈置在艦體中心線上;在2個鍋爐艙之間,兩舷對稱佈置各一座。如此設計,可是使得全艦側舷最大火力達到8門主炮,向前火力及向後火力理論上都能達到6門主炮。但受排水量噸位的限制,根本沒有可能為其建造多達五個的主炮炮塔。再加上無畏艦的菱形炮位設計在實戰中的意義並不大,反而還會一定程度上削弱艦體結構,故而也就被捨棄掉了。

    更何況,採用這種前二後一的三炮塔佈局,可以使得前向火力達到6門,轉舵並強佔t自位後,側向火力可以達到9門,乃是最為理想的進攻型炮位設計。青龍級和大青龍級之所以會採用前一後二這樣的炮塔佈局,原因很簡單:青龍級和大青龍級都只是戰巡,裝甲防護能力不強,為確保遭遇強敵後能夠跑得掉,一定程度上地考慮後向火力是相當有必要的。

    相比於青龍級和大青龍級,這艘縮水了三分之一的無畏艦的裝甲防護要更全面,炮塔、機艙、彈藥庫、司令塔等的裝甲厚度達到260毫米,艦體舯部裝甲帶最厚處也是260mm,平均裝甲厚度僅比無畏號薄20mm,裝甲總重量高達3500噸,而且將採用已經與今年面世的德國克虜伯鋼甲作為防護材料(克虜伯鋼甲的防護能力是鍛鐵裝甲的2.66倍,美國哈維裝甲為鍛鐵裝甲的2.1倍),完全達到了戰列艦的防護要求。

    考慮到蒸汽機輪機項目已經有所成就,單台蒸汽機輪機的功率輸出已經達到了6000匹馬力,**決定採用性能更佳的蒸汽輪機為自己的首艘戰列艦提供動力輸出。

    往複式蒸汽機可提供的最大動力輸出無法持久,由往複式蒸汽機提供動力的軍艦只能維持很短時間的最高航速,較長時間的高航速航行對對相對複雜的蒸汽機的可靠性和壽命都是致命的,同時主軸過熱,引擎過載,面對這些故障,即便是再有經驗的機輪兵也會束手無策。相比於往複式蒸汽機,蒸汽輪機大幅改善了熱效率,可使得原本不到20%的熱利用率提升到30%至40%,更接近熱力學中理想的可逆過程,理論上可以提供更高的輸出功率。

    鑒於蒸汽輪機不容易出現故障,實用性能更佳,**決定開始將蒸汽輪機應用於軍艦動力領域。將蒸汽輪機應用於軍艦動力,**乃是首創。

    金龍級戰列艦,採用的乃是四軸驅動,將採用四台蒸汽機輪機為其提供約24000匹馬力的動力輸出,預計航速理論上可以達到22節,但鑒於當時代各項科技瓶頸的限制,排水量噸位為無畏艦三分之二的金龍級的最高航速應該只會與後世的無畏艦相當,將可能只有21節。

    標準排水量12000噸,前二後一三炮塔佈局,多達九門280mm口徑主炮,全防護裝甲設計,重要部位防護裝甲厚度高達260mm,由四台蒸汽輪機提供高達24000匹馬力的超強動力,預計航速21節,這便是**計劃建造的這艘金龍級戰列艦的主要性能參數。

    「少爺,我有種預感,您的這款設計,具有著劃時代的意義,甚至可能引起全世界範圍內的海軍革命。」待**將金龍級戰列艦的主要參數向其說明,鄭延襄那看向**的眼神便已經不止是崇拜那麼簡單了。

    「設計再好,咱們能造出來才行。老鄭,接下來的事情,就靠你們了!」鄭延襄用一種近乎膜拜的眼神看著**,激動不已,而**則是在用一種充滿期待的眼神回視著這位船艦總工程師。

    「定不負所托!」鄭延襄儼然一副拚死一戰的表情。

    「另外,注意保密。」**繼續囑托道。

    「是!」

    就這樣,在**的授意下,無比瘋狂的新一輪軍艦建造項目便是啟動了。

    這一次,**總共要建造多達20艘戰艦:5艘大蛟龍級裝甲巡洋艦、12艘青龍級戰列巡洋艦、2艘大青龍級戰列巡洋艦,以及一艘嘗試建造的金龍級鐵甲艦。

    只要稍稍計算一下這些待建軍艦的總噸位,全世界都將會震驚不已。

    批產20艘戰艦,總噸位竟已高達13萬噸。

    「我有將近7萬的船艦工人!」

    「我擁有多達四十多萬噸的船塢總噸位!」

    「區區20艘軍艦,區區13萬噸噸位,算得了什麼?」

    c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