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妖清

正文 第180章 萬忠墓、英雄塚 文 / 獨孤冷者

    華軍的最後一擊,讓幾乎所有的俄軍殘敵變成了冰冷的屍體。隨著阿列克謝耶夫和斯達裡克這兩位將軍級的俄國人雙雙被生擒,旅順戰役宣佈結束。

    從大連灣方向急行軍趕來的那個隸屬第四軍的華軍陸戰營,終究是沒能趕上與俄國人的最後一戰。待這支部隊抵達旅順,懷著悲壯心情的華軍將士已經開始在城內搬運屍體。那些躲過俄軍魔爪的旅順平民,正在對著自己親人的屍體悲傷地哭泣。重新從木場堡折返回來的200多名清軍,因為跑得太慢,故而也沒能趕上與俄國人的戰役。這200來個還有著點血性的清軍,只是被華軍的那個陸戰營稍稍早一丁點抵達了旅順。眼下,這200多名清軍,目睹著這座已經被俄軍屠戮了旅順城,一個個都是羞愧不已地低下了頭。

    「為什麼?你們為什麼要棄城而去,為甚要逃跑?為什麼?」一個憤怒不已且額頭上有著明顯瘀傷的中年大叔抓著一名清軍都司的衣領,大聲地咆哮怒斥。

    這位清軍都司,因為太過羞愧,竟是選擇了默然地任由那名旅順平民搖曳著自己的身體。

    兩名華軍戰士實在看不下去,便是走上前去拉開了那位平民:「大叔,他們都是重新折返回來的清軍,是有勇氣改過自新的漢子。昨夜旅順之難,罪不在他們。」

    「怎麼罪不在他們?他們平日裡在我們頭上作威作福,在關鍵時候竟然棄城而逃,棄我旅順貳萬百姓於不顧。這樣的軍隊,用來作甚?我的兩個兒子,我的兩個兒子都死在了俄國人的屠刀之下。我的小兒子才三歲,才三歲啊!才三歲的娃,竟然被俄國鬼子直接給摔死了!而我的婆娘,我的婆娘竟然,她竟然被……嗚嗚嗚哇~」中年男人情緒異常激動,很快便是泣不成聲了。

    兩名華軍戰士已經不知道該用何種語言來安慰這位中年大叔,唯有默默地扶住他不讓其摔倒。

    的確,俄國鬼子給旅順帶來了一場深刻的災難,這災難背後是無數家庭的妻離子散、骨肉分離,是無數的森森白骨。據戰後統計,靠近旅順灣的絕大多數居民區都遭到俄軍的燒殺搶掠,共計有超過七千的旅順平民被喪失人性的俄軍無情屠殺。這七千多罹難的旅順平民,其中不乏尚在襁褓中的嬰兒,不乏三尺之童,更有不少被俄軍施暴後被殺害的婦女,甚至是尚未出閣的小姑娘。

    一夜之間,旅順直接哭得泣不成聲了!雖然製造這場災難的五千餘俄軍幾乎全部都去見了閻王,但死難的七千多中國同胞同樣是永遠活不過來了。這是中華民族的一場災難,是每一個中國人都必須時刻銘記的痛。

    待身處上海的**得知俄軍製造了滅絕人性的旅順大屠殺事件,屠戮了千餘清軍俘虜和七千餘旅順平民,已經貴為大華皇帝的他竟是直接失態暴走!

    「該死的俄國人,該死的尼古拉二世!你們給我等著,給我等著!你們給我中華民族帶來的災難,我**必會十倍地還給你們。你們殺我一人,我必殺你十人;你們屠我同胞八千,我必殺你國人八萬。」

    三年前,**憑藉著強大的海軍力量打敗了日本,阻止了日本人製造的旅順大屠殺。但**完全沒有料想到,日本人在甲午中日戰爭中製造的旅順大屠殺事件沒有發生,三年之後的今時,俄國人卻是突然讓旅順大屠殺事件成為既定事實。

    在前世的甲午中日戰爭中,日軍於1894年11月21日攻陷旅順,對城內進行了四天三夜的洗劫、屠殺和**,屠殺了超過兩萬的旅順軍民,只讓埋屍的36人倖免於難。

    在妖清時代的現在,也就是1897年12月22日凌晨,俄軍強行奪下清軍炮台之後,當場屠殺了全部的清軍俘虜,隨即更是對旅順城內進行了將近五個小時的燒殺搶掠。加上之前的炮台爭奪戰,共計有超過千數的清軍被殺,有超過七千的旅順平民被戮,死難的中國人竟然高達八千多人。

    為救援城內平民,盡早結束俄軍在城內的暴行,大華海軍中將林海指揮著華軍艦隊強攻旅順。在夜戰中,林海直接讓大華唯一一艘戰列艦在黑夜中充當火力磁石,導致金龍1號艦遭到重創,致使艦上的56名優秀海軍戰死,130多人受傷。在隨後的陸戰中,華軍陸戰部隊共計有567名陸軍戰士戰死。加上魚雷艇突擊戰中,那壯烈犧牲的15名魚雷艇死士,華軍在旅順戰役中陣亡的將士數量竟然高達638。

    要知道,在旅順戰役之前,華軍征戰史上最高傷亡數字為379,乃是在三年前爆發的與西班牙人爭奪菲律賓的華西戰爭中出現的。菲律賓之戰,持續了八天,共計有379名華軍戰死。旅順戰役只持續了八個小時,卻是陣亡了多達638名華軍精銳。旅順戰役,直接刷新了華軍征戰史上最高陣亡數字。

    在**的授意下,陣亡的638名華軍將士將全部葬於黃金山高地,並將在黃金山高地修築一座讓後人銘記這段悲壯歷史的英雄紀念碑。這些烈士英魂,將會像一個個巨人一般,繼續守護著華夏神州。

    死難的八千多同胞將安葬於白玉山東麓的安葬崗。**已經以聖旨的形式授意在安葬崗的前方,將以戰犯阿列克謝耶夫和斯達裡克為樣板鑄造兩座跪像,阿列克謝耶夫和斯達裡克跪在安葬崗前向所有死難同胞謝罪的雕像。

    阿列克謝耶夫和斯達裡克這兩位被俘的俄國將軍,已經被暴怒的**直接判處了死刑。這兩位戰犯,將會在一個月後直接在白玉山安葬崗前執行槍決,在各國公使的共同觀禮下執行槍決。

    旅順戰役中,身為前線最高指揮官的林海中將先是下令強行捆綁了隨軍參謀孫子兵,而後又在前線膠著的情況下下令向前線陣地開炮,可謂是屢屢犯錯。

    不過,在華軍作戰部詢問**該如何對林海做出處罰的時候,**卻是直接回復了四個字:戰後再說。

    華軍針對的遼東的戰役並沒有結束。清軍的棄城而逃讓**意識到,若想更好地保護這個國家,就必須盡快將這個國家攬入自己的懷中,或者說應該將這個國家盡可能多的戰略要地攬入懷中。

    所以,令各國眼饞的遼東半島必須控制在華軍手中。攻陷旅順的第二天,已經陸續攻陷了青泥窪、南關嶺的一個華軍陸戰旅突然出現在了金州城外。

    華軍以清軍不足以守土安民為由,要求全線接管金州。此時,旅順大屠殺事件已經傳到了金州,清軍在百姓中的威望一下子降到了極點,再加上南關嶺以西的各個清軍據點全部被華軍佔領,各個據點的清軍也已經係數向華軍投降。金州城守將連順迫於內部和外部壓力,選擇舉城向華軍投降。

    正式佔領金州之後,華軍第四軍的主力部隊開始大規模地在大連灣沿岸登陸。憑藉著強大的海運能力,華軍僅用了四天時間,便是成功地將第四軍的三萬多精銳陸戰部隊運送到了遼東,兵鋒直指遼東第一大城——瀋陽(盛京)。

    華軍往遼東大規模輸送陸戰部隊,此等做法當即讓大清朝廷惶恐不已。李鴻章想要向俄軍求援,但是俄軍在旅順屠殺清軍戰俘和旅順平民已是既定事實,旅順大屠殺事件也早已經在國內外各家媒體的宣傳下變得人盡皆知。迫於國內輿論的壓力,清廷政府必須立場堅定地對沙俄帝國做出強烈的抗議。畢竟,如果清政府選擇繼續與俄國勾結在一起,整個大清王朝的基業將會瞬間崩塌。同時,清廷也害怕把俄軍引來會導致另外一個旅順大屠殺事件的發生。所以,清政府不得不單方面地撕毀《清俄密約》,並發表國際聲明,宣佈斷絕與沙俄帝國的外交往來。失去了俄國這一外援,清廷只能將希望寄托於英法德美等國,希望通過國際調停這種可笑的方式尋求自保。

    英法美等國自然是不希望看到清廷覆滅,便開始以各種形式向**施壓,要求其停止對清用兵。面對英法等國的聯合施壓,**卻是態度強硬地給出了一個很明確的答覆——我只要遼東。

    這一下子,英法等國全部偃旗息鼓了。俄國遠東艦隊的全軍覆沒,已經讓英法等國看到了大華海軍的強大,這些西方列強自然是不敢把正如日中天的**逼得太急。英法等國一致認為,既然**的目的不是要覆滅大清朝,而只是想要一個小小的遼東,這要求算不得過分,那就由他去吧!為了一個大清朝根本守不住的遼東而與強大的**交惡,哪怕是強大的大英帝國也不得不細細權衡下這其中的得失。

    大華帝國世界第三的海軍總噸位,畢竟不是吹出來的。眼下,自恃強大的**已與俄國宣戰,聲稱要就旅順大屠殺事件十倍報復沙俄帝國。

    本就暴戾的尼古拉二世,在得知遠東艦隊全軍覆沒,五千餘俄軍全軍覆沒,而**這位大華皇帝不僅要擅自槍決俄軍上將阿列克謝耶夫和少將斯達裡克,更是要將二人塑造成帶有嚴重侮辱性質的雕像,當即就是暴跳如雷,揚言要馬上對華展開軍事報復,讓囂張的遠東小兒與其正如嬰兒般羸弱的大華帝國一同消失在地球上。

    **揚言要殺8萬多俄國人為旅順大屠殺事件中死難的八千多同胞報仇,而沙皇尼古拉二世則是宣稱要直接覆滅**建立起來的大華帝國,大華帝國與沙俄帝國,眼下已經勢如水火,一場浩大的國之戰爭已經開始醞釀。在英法等國的理解中,**想要遼東,極可能是為了與北方的俄國抗衡。俄國遠東艦隊已經全軍覆沒,俄國與大華帝國貌似已經無法再用海戰的方式來進行生死搏鬥。不能以海戰定勝負,那就只能以陸戰定生死。大華帝國與俄羅斯帝國並無接壤之國土,中間隔著一個古老的大清帝國。所以,**與尼古拉二世這兩位帝國皇帝之間的較量,極可能會以中國之東北作為戰場。英法美德等西方列強,幾乎可以預見幾萬甚至是幾十萬俄軍翻過大興安嶺挺入東北戰場的情景。

    正在崛起的大華帝國與強大的沙俄帝國之間爆發國之戰爭,彼此消耗國力,這幾乎是所有西方列強都希望看到的局面。**的崛起太過迅猛,已經引起西方世界的一定程度上的恐慌,西方世界急需一股強大的力量來遏制**的發展。橫跨歐亞大陸並與中國在亞洲接壤的沙俄帝國,則是最為合適的這股力量。

    **與尼古拉二世開戰,這也是大清朝樂得其見的局面。對清廷而言,**的威脅遠超過沙俄。沙俄不過是想在偏遠的邊境佔些土地,而如日中天的**卻是要將這大清王朝取而代之。雖然這場戰爭的戰場將會是東北,甚至有可能會讓清廷失去偌大的東北,但相比於王朝覆滅,小小的東北根本算不上什麼。雖然表明上與沙俄斷交,但清廷卻是期盼著沙俄帝國打敗**並覆滅**建立起來的大華帝國的那一日。清廷,甚至已經選好了在這場國之戰爭中的立場——中立!

    中立,是眼下的清廷唯一可以選擇的立場。畢竟,如果選擇結盟沙俄,四萬萬中國同胞絕無可能答應。若是出於民族大義而選擇站在**這一邊,與沙俄直接接壤的大清王朝便會首當其衝地受到強大的沙俄軍隊的攻擊。所以,清廷只能中立。

    不過,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在大華帝國第四軍全軍三萬多將士開赴遼東的同時,華軍的一支由兩艘大青龍級戰巡和六艘青龍級戰巡組成的強大艦隊已經悄無聲息地穿過了對馬海峽(朝鮮與日本之間的海峽),直接奔向了俄國在遠東的唯一軍港——海參崴。

    幾乎全世界都沒有料想到,**的報復,竟然會來的如此迅速,而且會如此兇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