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妖清

正文 第239章 海上狩獵(一) 文 / 獨孤冷者

    誰也沒有看到,在沙俄巡洋艦隊從波羅的海高調駛出的第三天,四艘大華軍艦也在悄無聲息地駛離南海海域。沒有走引人注目的馬六甲海峽,這支由四艘大型軍艦組成的、要前往印度洋執行秘密任務的華軍艦隊悄悄地穿過了印尼的大巽他群島,無聲息地駛入了遼闊的印度洋。

    執行本次秘密任務的大華軍艦雖然只有四艘,但這四艘軍艦卻無疑是大華海軍之中戰鬥性能最佳亦可以堪稱為大華最強的四艘軍艦。這四艘軍艦,分別是金龍1號戰列艦,大青龍2號、大青龍3號、大青龍4號戰列巡洋艦。

    金龍級戰列艦,乃是大華在1897年7月份建成的首艘戰列艦,標準排水量12000噸,艦長140.8米,艦寬21.75米,吃水7.9米,有著三座前二後一設計的三聯裝炮塔,共計有著多達九門280mm口徑主炮,由四台性能穩定的蒸汽機輪機為其提供大約為24000匹馬力的軸動力輸出,試航時的最高航速達到了21.5節。

    三艘大青龍級戰列巡洋艦,其中一艘為華德共建,另外兩艘為大華自建,都是標準排水量為9500噸、艦長122米、艦寬17.7米、吃水7.2米、三驅動設計、馬力超過22000匹、航速高達21節、裝載9門260mm口徑炮的高性能高航速軍艦。

    一艘金龍級戰列艦,外加三艘大青龍級戰列巡洋艦,這已經算得上是大華海軍所能夠拿得出手的大華最強軍艦

    大華皇家海軍持有的大青龍級戰列巡洋艦共計有著四艘,但作為自建的大青龍戰列巡洋艦的首艦,大青龍1號艦就好比是一個先天不足的早產兒,不僅吃水比標準大青龍級深了0.3米,標準排水量噸位少了整整500噸,而且持有的最高航速也比標準大青龍級戰列巡洋艦少了整整一節。因為擔心作為早產兒的大青龍1號艦容易在遠航中出現機械故障,所以**便是將大青龍1號艦撇在了一旁,只派出了金龍1號戰列艦和其他三艘大青龍前往印度洋執行本次秘密任務。

    四艘「大華最強」軍艦避開了他國視線,沒有走容易引人注目的馬六甲海峽,而是選擇了繞著穿過了印尼群島,悄無聲息地進入印度洋,隨後便是直接一路向西。

    這四艘大華萬噸艦在遼闊的印度洋上不斷向西航行,自然不是要去對正在馬達加斯加進行休整的沙俄東征主力艦隊發動進攻,畢竟那無異於找死。這支精英艦隊此番出征的目標,乃是那支由9艘法艦組成的沙俄巡洋艦隊。

    以一艘金龍級戰列艦,外加3艘大青龍級戰列巡洋艦的戰鬥力,要幹掉9艘不論是航速、裝甲還是火力都遠不及自己的巡洋艦,並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但是,在茫茫大海上要想找到那支沙俄巡洋艦隊,卻無異於大海撈針。

    據德國盟友用電報發來的情報,沙俄的巡洋艦隊乃是在4月1日的上午九點准點離開沙俄國內軍港的。參考這支巡洋艦隊下轄所有軍艦的航速,日夜兼程的話,這支沙俄艦隊預計會在4月19日穿過蘇伊士運河進入紅海,而後預計將花上6至7天時間穿過狹長的的紅海水域。離開紅海之後,這支巡洋艦隊將會直接駛入遼闊的印度洋。

    這就意味著,大華的這支精英艦隊如果想要找到並幹掉這支沙俄的巡洋艦隊,就必須趕在沙俄艦隊離開紅海駛入印度洋之前行抵到狹長的紅海海域對其進行攔截並發動進攻。

    趕在沙俄巡洋艦隊之前出現在紅海口,這是這四艘「大華最強」軍艦的唯一機會。

    華軍精英艦隊乃是沙俄巡洋艦隊出發之後的第三天才從馬尼拉出發的,而為了避免被人看到,四艘華艦花了足足五天時間才穿越那海域地形複雜的印尼群島。四艘華軍戰艦從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中間鑽出來並進入印度洋的時候,時間已經是4月8日。

    爪哇島的最西端與紅海口的直線距離約為6500公里,折合3500多海裡。如果日夜兼程,保持十五六節的續航速度航行,每日預留兩至三個小時供輪機熄火休息,四艘大華軍艦需要花上12天左右跨越這段距離並出現在紅海口。從時間上掐算,大華的這支精英艦隊的確可以趕在沙俄巡洋艦之前出現在紅海口。

    從戰術上講,這個旨在殲滅沙俄巡洋艦隊的軍事行動,是絕對可行的。

    可事實上,因為在海上遭遇了幾次暴風雨,四艘華艦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偏航和延誤,原本只是預計12天的航程卻是花上了足足17天。

    待四艘華艦出現在紅海口的時候,時間已經是4月25日。

    「少爺就曾說過一句話,千萬別信上帝,因為上帝是個外國人!這句話,說得太tmd對了!god,**you!」抵達紅海口之後,作為本次攔截行動的指揮官,大華海軍少將孫子兵直接朝著身後遼闊的印度洋啐了一口,隨即更是直接朝著天空豎起了中指。

    朝著老天痛罵兩聲之後,孫子兵走進指揮艙,隨即正色下令:「傳令,所有軍艦掛起英國海軍旗,四艦分散前行,彼此橫距30公里並保持無線電暢通,順著紅海海域一路向裡搜尋沙俄巡洋艦隊的蹤跡。

    「但願老毛子的艦隊還在我們的前面。」下達軍令之後,孫子兵輕歎了一聲,小聲地嘀咕了一句。

    紅海雖然是非洲東北部和阿拉伯半島之間的狹長海域,但紅海的狹長只是相對大洋而言的。事實上,紅海只是呈現出一種狹長形狀,實際上紅海的大部分海域都算不得狹窄。紅海全長2250公里,最寬處闊達355公里,除去靠近蘇伊士運河的那一段,整個紅海最為狹窄的地方為曼德海峽,而其餘海域的寬度大抵都在一百多或兩百多公里。

    為避免沙俄巡洋艦隊在相對寬闊的紅海海域與自己擦肩而過,孫子兵盡可能分散地將麾下的四艘軍艦散佈在海面上。參考現有技術水平下無線電的有效傳播範圍,孫子兵讓四艘軍艦兩兩之間保持著30公里的距離,使得艦隊的搜尋寬度達到了150公里左右(四艘軍艦橫著排在海面,橫向跨度為90公里,再加上兩端30公里左右的可視距離)。在這個搜尋寬度下,沙俄的巡洋艦隊要想穿過紅海,是絕無可能不被華軍發現的。

    紅海之中還有著一個極其重要的戰略要衝——曼德海峽。

    作為穿過蘇伊士運河、紅海通印度洋的海上交通必經之地,位於阿拉伯半島和非洲大陸之間、跨越亞非兩州的曼德海峽的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曼德海峽寬約26∼32公里,平均深150米,其間分散著一些火山島,丕林島將海峽分成小峽和大峽,小峽在亞洲一側寬約3.2公里,水深30米,是曼德海峽中主要航道;大峽在非洲一側寬約25.8公里,水深323米,多暗礁和一些小火山島。

    因為不知道俄國巡洋艦隊是否已經穿過了曼德海峽,所以孫子兵只能選擇讓軍艦分散開來,在最大的橫向搜尋寬度下,從寬闊的紅海口向內航行,努力搜尋著那支沙俄巡洋艦隊的蹤跡。

    因為四艘軍艦分散了開來,看上去就是一艘艘互不統屬的孤艦,再加上又是懸掛著英國海軍旗,在刻意躲避之下,即便是在遼闊的紅海上遭遇了一些他國船艦,這支華軍精英艦隊終究是沒有被引起注意。

    畢竟,誰也不會想到,在這如此靠近歐洲的紅海海域,會出現華軍艦隊的身影。

    四艘華軍戰艦用無線電相互聯繫,彼此相距30公里並沿著紅海的主航道海域一路向裡,從紅海口內朝著深入紅海的方向航行了上千公里,一直游弋到了亞丁灣西面的曼德海峽附近,卻是始終沒有遇到那支沙俄巡洋艦隊。

    考慮到曼德海峽是紅海通往印度洋的必經之路,故而在紅海口海域搜尋俄國巡洋艦隊無果之後,四艘華軍戰艦便是在曼德海峽東面的亞丁灣海域分散潛伏了起來。

    出征的所有華軍將士都在心中祈禱,期盼著那支沙俄巡洋艦隊快些出現。

    在令人煩躁的搜尋和等待中,三天時間很快便是過去了。可是,那支沙俄巡洋艦隊依舊沒影。時間已經是4月30日,按照孫子兵的計算,就算是那支沙俄艦隊每日只航行18個小時,以一個13節左右的續航速度航行,沙俄艦隊也應該早在三天前就達到了紅海亞丁灣一帶。

    沙俄巡洋艦隊的久不出現,讓望穿秋水的華軍將士們不得不生出這樣的疑慮——難道,那支沙俄巡洋艦隊已經駛出紅海口並且已經駛入了印度洋了?

    畢竟,如果那支沙俄巡洋艦隊也像華軍這般「全速航行」,每日以最快續航速度航行20個小時以上,完全可以做到每日航行500公里。按照航程計算,從沙俄的波羅的海到紅海口,也就一萬一千多公里而已。沙俄巡洋艦隊如果真的「全速航行」的話,花上個二十一二天便可跨越這段距離。這也就是說,那支沙俄巡洋艦隊在華軍行抵到紅海口之前的一兩天便是已經駛入了遼闊的印度洋,並非不可能發生。

    「難道我們抵達紅海口的時候,老毛子的東征巡洋艦隊真的前腳剛走?」在煩躁的等待中,精英艦隊指揮官孫子兵少將不止一次地這般自問。這種事情如果真的發生,那絕對是華軍經歷的最為操蛋的事情。

    在令人無限煩躁的等待中,在令人心憂的疑慮中,又一個三天時間過去了,時間的齒輪前進到了1899年的5月3日的上午。一直沒有見到沙俄巡洋艦隊蹤影的孫子兵,已經開始考慮放棄攔截行動,並率領這四艘大華海軍最強軍艦回國增援。孫子兵統帥的四艘軍艦,乃是大華海軍持有的最好的四艘軍艦。雖然三支太平洋分艦隊的主力戰艦已經集結完成,24艘青龍級戰列巡洋艦整裝待發,並將會作為迎戰沙俄東征艦隊的華軍主力,但如果包括金龍1號戰列艦在內的這四艘萬噸級軍艦沒來得及回國參加決戰的話,缺少大型主力艦的大華海軍將會前途堪憂。

    畢竟,在大艦群對戰中,短兵相接的混戰在所難免。在短兵相接之中,猛將的存在尤為能夠鼓舞士氣。可是對大華海軍而言,受限於防禦裝甲,哪怕是兩艘青龍級,恐怕也很難幹掉一艘一等戰列艦。

    四艘最強戰艦,必須作為猛將級軍艦,盡快回國參戰!

    「少將,我艦右翼的大青龍2號艦發來無線電報,說是其右翼的大青龍3號艦已經發現了沙俄巡洋艦隊,那支慢吞吞的沙俄艦隊才剛剛穿過曼德海峽進入亞丁灣海域。」上午十點多,正當孫子兵盯著茫茫大海發呆並無限憂心國內戰事的時候,華軍通訊兵卻是興奮地向他匯報著。

    「媽的!狗日的終於來了!老孫我倒是很想問問那些沙俄海軍的軍官們,你們,還tmd敢再慢點嗎?原本也就20來天的行程,你們他娘的竟然走了整整33天。靠!」通訊兵的興奮的大喊有如天籟,瞬間讓孫子兵無限振奮,而這位平日裡還算文雅的少將,這位曾與張家留洋技工一同被**塞到英國的海歸(當初**向英德兩國訂購青龍級的時候,曾以技術指導的名義派遣了一批家族技工分別前往英德兩國,同時還派遣了一批預備海員分別在英德兩國海軍中服役。孫子兵乃是那批預備海員中的佼佼者),竟是直接爆了粗口。

    快速進入指揮艙,孫子兵當即興奮地下達了命令:「傳令,所有戰艦向大青龍3號艦靠攏,同時利用機動性對這支沙俄巡洋艦隊進行合圍。所有艦炮上膛,所有炮手就位,接近沙俄艦隊之後,聽我號令,隨時準備進攻。憋了這麼久,讓將士們利落些,盡量不要讓任何一艘敵艦逃了!」

    在孫子兵的指揮下,金龍1號、大青龍2號、大青龍4號這三艘華軍戰艦快速運動了起來,朝著大青龍3號艦所處的水道靠攏。同時,為避免驚跑那支沙俄巡洋艦隊,懸掛著英國國旗的大青龍3號艦順著原有的航道朝著背離沙俄艦隊的方向自然地向前行駛著。

    「報告中將閣下,我軍艦隊前方發現一艘大英帝國的軍艦。」穿過曼德海峽不久,沙俄巡洋艦隊便是發現了身處自己前方18公里處的大青龍3號艦。

    「英艦?」巡洋艦隊指揮官尼古拉·涅博加托夫求證道。

    「是的,該軍艦應該是一艘萬噸級軍艦,從外形上看,應該是一艘英國的獵手級。」傳令水兵繼續回答道。

    聽到這,尼古拉·涅博加托夫便是直接舒了口氣。紅海口的索科特拉島目前被大英帝國控制,島上建有英國的海軍軍港,英國的軍艦出現在紅海海域這根本不足為奇。事實上,大英帝國作為當時代的超級巨無霸,大英帝國的軍艦出現在世界上任何一個海角都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要知道,在英國的海軍政策之中,大英帝國皇家海軍在過去幾十年裡,一直保持著海軍總噸位比世界第二第三海軍加起來的海軍總噸位還要多的超然地位。

    至於獵手級,尼古拉·涅博加托夫倒也是有所耳聞。英國和德國都曾經為**建造過由**親自提供了技術圖紙的青龍級軍艦。而獵手級,乃是大英帝國參考大華青龍級戰艦的設計並將其放大了一倍的高性能軍艦,軍艦性質介乎戰列艦和巡洋艦之間,號稱是一款專門用以獵殺巡洋艦的巡洋獵手艦。

    而且,沙俄海軍中將尼古拉·涅博加托夫還知道,大英帝國似乎是很中意這一款最初設計出自天才船艦設計師**的軍艦。這款作為大華海軍青龍級兩倍艦的獵手級戰列巡洋艦,大英帝國在1895年的時候便是建成了4艘,而在1897年的時候又在原有的海軍擴軍計劃的基礎上再次追加了6艘之多。

    這支沙俄艦隊決定不理會前方出現的那艘疑是「獵手級」的英艦,保持原有航道繼續前航著。在以一個僅有12節的航速朝著著紅海口方向緩慢航行中,這支沙俄艦隊並沒有注意到,三艘大華軍艦已經悄無聲息地分別出現了在他們的左右兩側以及後方。

    而同樣的,那一艘艘企圖對這支沙俄艦隊進行包圍並將其聚殲的華軍戰艦直到抵近到與沙俄艦群僅有15公里左右距離的時候才突然發現,這支沙俄艦隊持有的軍艦並不是九艘,而是十艘。

    而且,在這十艘俄艦之中,竟然有著一艘萬噸級的戰列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