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妖清

正文 第254章 先毀三艦 文 / 獨孤冷者

    炮距7000米,華軍第四輪齊射打出的18發炮彈相繼朝著東南方向上的一艘艘俄國戰列艦高速飛沖而去。華軍的這輪炮擊,以三艘葉卡捷琳娜二世級所處的區域選定為著彈點,重點攻擊著三艘葉卡捷琳娜二世級戰列艦。

    一發發出自260mm口徑炮的重型炮彈劃破天際,在空中高速飛馳了十幾秒鐘,隨即猛然俯身衝向了一艘艘沙俄戰列艦。在轟然巨響之中,只見五朵猛然向外擴張的爆炸烈焰雲在三艘葉卡捷琳娜二世級戰列艦上猛然升騰而起,熾熱且不斷膨脹的爆炸烈焰幾乎是要將一艘艘俄艦盡數吞沒其中。在那巨大的衝擊力下,三艘被命中的葉卡捷琳娜二世級戰列艦的艦體發生了猛烈的顫動,其兩側船舷更是直接激起了十幾米高的巨浪,如同要被掀翻。

    轟轟轟~轟轟~伴隨著震天的爆炸聲響起,或被命中兩彈或被命中一彈的三艘葉卡捷琳娜二世級戰列艦那早已經殘破的艦體當即遭受到了毀滅性的重創。切斯馬號被命中了中央炮台,兩座艏部炮台連同上方的那座小型艦橋被以一種內部爆破的姿態掃落當場,該艦艏部的左側船舷則是被另一發炮彈硬生生地轟出了一個七八米寬的窟窿;錫諾普號戰列艦被命中了兩彈,兩度被擊中的艏部甲板被兩發級聯炮彈以一種爆甲的方式轟了個稀巴爛,硬生生地被轟出了兩個拼連在了一起的十幾米寬彈坑;常勝者格奧爾基號被一發炮彈打在了艏部船舷,船舷直接崩裂,船舷內部的隔離艙也因劇烈爆炸而出現了破損,船身受損極為嚴重。

    陸續命中三艘葉卡捷琳娜二世級戰列艦的五發炮彈,除了比普通炮彈更大幅度地摧毀著一艘艘早已陸續中彈多發的沙俄戰列艦的殘破艦體之外,更是在以一個更大的殺傷威力大規模轟殺著一艘艘俄艦上的艦載俄軍。因其相對複雜的內部設計,級聯炮彈的穿甲能力要略遜色於同口徑的穿甲彈。相當於後世榴彈的級聯炮彈的真正威力,也的確在於對敵軍有生力量的更大殺傷。就拿命中了切斯馬號中央炮台的那一發級聯炮彈來說吧:這發炮彈打在了切斯馬號兩座艏部炮台中間,竟是直接將艏部兩座炮台連同後方小型艦橋上的全部俄軍官兵轟殺當場。

    在華軍如此威力強大的炮彈轟擊之下,三艘陸續中彈的葉卡捷琳娜二世級戰列艦的艦上俄軍傷亡慘重。

    俄艦上的俄軍官兵們已經意識到事態的不正常,並且已經亂作了一團,但華軍的第五輪齊射攻擊很快便是招呼了過來。

    這輪炮擊,華軍使用的依舊是威力強大的二級級聯炮彈。

    轟轟~轟轟~轟轟~在華軍凶殘的火力覆蓋之下,三艘葉卡捷琳娜二世級戰列艦相繼被命中。炮彈以一種撕裂的姿態大幅度地摧毀著三艦的艦體,極度凶殘地大規模轟殺著艦上的沙俄官兵。華軍在本輪炮擊中揮灑的18發炮彈,有著6發炮彈兩兩轟擊在了三艘葉卡捷琳娜二世級戰列艦那本就殘破不堪的艦體上。

    烈焰吞天,碎甲橫飛,幾乎在同一時刻,艦體早已殘破不堪的三艘葉卡捷琳娜二世級戰列艦在猛烈的爆炸中被生生撕裂。

    作為葉卡捷琳娜二世級戰列艦的二號艦,切斯馬號早已經深度受損的艏部船舷被打穿,隨即被那一發竄入了船艙內部的級聯炮彈給轟了個腦袋開花,艏部被硬生生地鑿開了一張血盆大口,開始大量地吞飲著海水。或許是因為艏部吞飲的海水太多,切斯馬號變得頭重腳輕,艏部越扎越深,艉部竟是翹了起來。艦體嚴重傾斜,這艘葉卡捷琳娜二世級戰列艦的二號艦,以一種艏部朝下的姿態,快速沉沒。

    老二沉沒在即,作為葉卡捷琳娜二世級戰列艦的三號艦,錫諾普號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錫諾普號的艏部甲板早已經在之前的炮擊中被轟碎,如同被掀開了天靈蓋。在華軍的第五輪齊射中,一發級聯炮彈竟是不偏不倚地順著錫諾普號艏部甲板上那個破開的大洞,逕直竄入了船艙內部。在強勢打穿多個船艙之後,這發級聯炮彈竟是竄入了該艦的動力艙,在崩的一聲巨響之中,瞬間將等同於200公斤**的火系魔能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內全部釋放了出來。200公斤**爆炸,威力何其巨大?只見在那爆炸瞬間,整個動力艙直接從內部迸裂了開來。伴隨著鉚釘四射和碎甲橫飛,錫諾普號恍如在爆炸的瞬間被撐大了數分,無數爆炸烈焰從裂縫中迸射而出。動力系統被破壞殆盡,船艙內部的俄軍官兵被當場轟殺了上百人,錫諾普號瞬間變成了一條死魚,開始無力地漂浮在海面上。

    作為葉卡捷琳娜二世級的四號艦,也就是建成於1894年的常勝者格奧爾基號,針對前三艘葉卡捷琳娜二世級戰列艦主炮炮台無防護的缺陷進行了改進,環繞著主炮炮台加裝了裝甲胸牆。不過,在這輪炮擊中,常勝者格奧爾基號加裝的裝甲胸牆並沒能救下它的命。兩發炮彈幾乎在相同的時間正面命中了中央塔下方,炮彈打穿了其中央塔的裝甲防護,隨即直接在中央塔的內部觸發了級聯核彈爆炸。在兩聲轟然巨響之中,這艘倒霉的沙俄戰列艦的整個中央塔先是猛然向上一頂,隨即便是開始以一種不可阻擋的姿態轟然下沉。連同艦橋,連同艦橋上方的跨越式甲板,承重地盤被猛然炸空的整座中央塔轟然下沉,幾乎要將整艘戰列艦從中間直接戳穿。待那塊跨越式甲板猛烈地砸在了三座呈品字形分佈的炮台,終於有了三個新支點的中央塔這才停止了下沉。雖然下沉的中央塔到底還是沒能把整艘戰列艦戳穿,但因該艦的主炮、副炮都是圍繞著戰艦的中部安裝,這些圍繞著戰艦中部安裝的艦載火炮,包括六門12英吋主炮和7門6英吋副炮,全部因那下沉的中央塔而遭了殃。武器系統被破壞殆盡,這艘看上去已經明顯矮了一大截的沙俄戰列艦,已經徹底地喪失了戰鬥能力。

    目睹三艘葉卡捷琳娜二世級戰列艦的慘狀,三艘正朝著四艘華艦全力追擊的印第安納級戰列艦上的俄軍官兵當即被嚇得魂飛魄散。意識到自己即將遭到猛烈攻擊,三艘印第安納級戰列艦上的俄軍指揮官當即各自下達了向右轉舵的命令,企圖逃向主艦隊所處的東部海域。

    「這才想跑?晚了!」見三艘印第安納級戰列艦突然開始實施轉舵動作,華軍少將孫子兵發出了一聲重哼,隨即正色下令,「傳令,三艘大青龍繼續開炮,金龍1號,實施右轉舵動作,準備艦艏迎敵!」

    在孫子兵的命令下,艉部受創的金龍1號艦的舵手們當即迅速轉動舵盤,操縱著這艘萬噸巨艦實施向右轉舵的動作。

    三艘印第安納級突然轉舵向東,這使得金龍1號艦西北方向數百米處的三艘大青龍戰巡不得不重新計算射擊儲元,並重新進行校準。待三艘大青龍重新對三艘印第安納級戰列艦進行瞄準,這一輪齊射的炮距卻是已經被拉開到了7500米。

    嗖嗖嗖~三艘大青龍猛然朝著三艘印第安納級戰列艦噴射出了大量的主炮炮彈。

    轟轟~在這輪炮擊中,「印第安納」號和「馬塞諸塞」號分別被命中了一彈,當場被威力強大的級聯炮彈轟殺了十幾名水兵,萬幸的是,這兩發炮彈並未給二艦的艦體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傳令:三艘大青龍實施右轉舵動作,保持與敵艦相同航向。」新一輪齊射戰果甚微,孫子兵當即對三艦下達了新的命令。

    孫子兵的命令很快被傳達到,三艘大青龍立即停止了炮擊,並開始實施右轉舵動作。

    大概兩分鐘之後,三艘印第安納級戰列艦已經完成了轉舵動作,並各自保持著左側船舷側對華軍,朝著主艦隊所處的東面海域全速航行,妄圖掙脫開去。

    同樣的,憑藉著較高的航速,華軍旗艦金龍1號艦早已經完成了轉身,正保持著艦艏對敵的姿態,逕直朝著東向逃竄的三艘印第安納級戰列艦橫衝而上。

    在金龍1號艦的後方,三艘大青龍級戰巡保持一個與三艘印第安納級俄艦相同的航行方向,在一個大約7500米的炮距位置將所有主炮炮口對準著三艘東向逃竄的俄艦。

    此時,三艘東向逃竄的印第安納級戰列艦距離沙俄主艦隊依舊有著三千多米,以其16節多的最高航速,要跨越這三千多米的距離,需要至少六分鐘。

    六分鐘時間,足夠華軍打出七輪或者八輪齊射。

    嗖嗖~炮距七千米,艏部對敵並正在全速衝向三艘印第安納級戰列艦的金龍1號艦率先打出了第一輪試射。在首輪試射中,金龍1號將沖在最東側的「俄勒岡」號戰列艦選作了試射對象。炮彈出膛的十幾秒鐘之後,兩發出自280mm口徑炮的炮彈,相繼飛落在「俄勒岡」號戰列艦的右後側海面,並激起了不小的水柱。

    「很好,準備齊射,先轟俄勒岡!」注意到試射已經打出了跨射,孫子兵身形猛然一轉,當即正色下令。

    炮彈入膛,艦載的火控系統也在快速運作,金龍1號艦艏部的六門280mm口徑主炮參考著試射時的彈點進行著校準,死死地將俄勒岡號鎖定。

    「開炮!」炮兵長猛然下令。

    嗖嗖嗖~嗖嗖嗖~伴隨著六個炮口猛吐炎爆烈焰,六發重型炮彈轟然出膛,劃破天際,猛然衝向了已將整個側面暴露無疑的沙俄戰列艦俄勒岡號。

    轟轟~六發炮彈之中,有著兩發炮彈猛烈地撞擊在了俄勒岡號的左半身,一發打在了該艦的水線主裝甲帶上,另一發炮彈則是轟擊在該艦船體中央的炮廊外壁。不過,這兩發命中俄勒岡「關鍵部位」的重彈卻並未取得實質性的戰果——打在俄勒岡水線帶上的那一發炮彈沒能夠打穿該處位置的防護裝甲,僅是讓側面船舷略微凹陷;轟擊在炮廊外壁的那一發炮彈,同樣沒能一炮打穿該處位置的防護裝甲。

    相比於一艘艘看似肉厚的俄產戰列艦和法產戰列艦,三艘美國bb艦擁有著真正強大的防護能力,乃是真正龜殼厚重的戰列艦。俄產戰列艦和法產戰列艦使用的護甲鋼多為複合裝甲,一些老式艦上甚至還在以鍛鐵或鋼作為護甲材料。而作為美國bb艦的三艘印第安納級戰列艦,使用的護甲材料乃是1892年才面世的美國哈維鋼甲板。熟鐵(又叫鍛鐵)、複合裝甲、哈維鋼甲、克虜伯鋼甲,這些護甲材料在防護能力上各不相同。按照防護能力,6英吋厚的克虜伯裝甲防護能力相當於7.5英吋哈維鋼甲,或是12.5英吋(317.5毫米)複合裝甲,或是16英吋(406毫米)的熟鐵裝甲。即,參考熟鐵的防護級次,1英吋的克虜伯相當於2.66英吋的熟鐵,1英吋的哈維鋼甲相當於2.1英吋的熟鐵,1英吋的複合裝甲等同於1.28英吋的熟鐵。

    以哈維鋼甲作為防護材料的印第安納級戰列艦,主裝甲帶的裝甲厚度為18英吋(457mm),船體中央的炮廊外壁的裝甲厚度為14英吋(356mm),裝甲指揮塔的裝甲厚度為10英吋(254mm),甲板裝甲厚2.75英吋(70mm),主炮塔的炮座裝甲厚度為15英吋,主炮炮塔裝甲厚度為17英吋(430mm),八英尺副炮炮塔的裝甲防護為8英吋厚(203mm),副炮炮座為6英吋厚(152mm)。將以上數據全部乘以2.1,這便是這級戰列艦令人瞠目的強悍防禦能力。

    擁有著近乎無敵的強大防禦,裝載著四門13英吋(330mm)35倍徑雙聯裝主炮、八門8英吋(203mm)雙聯裝副炮以及安裝於左右舷的炮廊裡內的4門6英吋(152mm)炮,全艦可謂是武裝到了牙齒,雖然存在欠缺干舷且不太適合遠航且在超載情況下水線裝甲帶容易沒入海水中的設計缺陷,但這三艘印第安納級戰列艦,對任何一艘華艦而言都是足以致命的巨大威脅。

    華艦金龍1號氣勢洶洶地從西北方向朝著東南方向上東向逃竄的三艘印第安納級戰列艦猛衝而上,西北方向上三艘大青龍保持與三艘印第安納級戰列艦大約7500米的炮距同向速航,而三艘印第安納級戰列艦則是在東向航行中將艉部主炮(艏部主炮因射角問題夠不著左後方位)、左舷的4門副炮以及左側炮廊裝載的2門六英吋(152mm)全部對準了正在朝著東南方向猛衝而來的金龍1號艦。

    噗噗~噗噗噗噗~噗噗~三艘印第安納級戰列艦上,一門門大小口徑炮相繼開火,將一發發大小炮彈投射向了金龍1號所處的那片海域。

    「開火!」金龍1號艦上,孫子兵直指東南,正聲大喊。

    「開炮!」三艘大青龍戰巡上,三名華軍艦長幾乎是在同一時刻吼出了開火的命令。

    嗖嗖嗖~轟轟轟……

    在隆隆炮聲中,四艘無畏的華艦與三艘龜殼厚重的美產戰列艦的血火碰撞,華麗地拉開了帷幕!

    請書友們繼續支持。感謝賤囧兄弟的大方打賞。

    i1153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