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妖清

正文 第259章 戰爭繼續? 文 / 獨孤冷者

    待沙俄東征艦隊全軍覆沒的消息傳回國內,整個大華帝國直接沸騰了。無數的帝國公民,在獲悉帝國皇家海軍大獲全勝並得以全殲了沙俄東征艦隊的瞬間,竟是喜極而泣,當場流下了飽含各種情感的淚水。全殲沙俄遠東艦隊,這對整個中華民族而言,是一場空前的勝利。這意味著,在華武皇帝的英明領導之下,在帝國皇家海軍將士們的英勇戰鬥之下,一個強大的華人帝國已經強勢崛起,整個中華民族即將擺脫列強強加在自己身上的枷鎖,即將徹底掙脫屈辱,即將真正崛起於世界民族之林。

    無數國人湧上街頭,奔走相告,大肆歡慶著這一偉大的勝利。

    無數店家老闆因在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太過激動,竟是當場宣佈全場半價甚至是全場免單。就連正在做生意的j女,在得知皇家海軍大獲全勝的那一刻,也嚷嚷著要給客人免單,有的甚至還直接掛出了免費接客三天的牌子。

    一家家工廠的老闆在激動中直接給工人放了家,甚至私掏腰包給工人們發放了紅包。沒有給工人放假的工廠老闆也相繼請來了戲班和演出團,大擺酒宴與工人們一同慶賀這一偉大時刻。

    一家家學校也大抵放假,不少學校甚至還組織了頗具規模的校慶活動。

    一個個農民家庭殺雞宰羊,大擺家宴,廣邀親朋好友舉杯歡慶。歡慶期間,一家數口以及親朋,紛紛朝著南京城的方向跪地磕頭,大聲高呼吾皇萬歲,大呼大華萬歲。對這些從土改中得到了真正實惠的農民而言,帝國之強盛是他們最為樂意看到的事情。

    整個大華統治區,歡聲一片,舉國都洋溢在勝利的喜悅之中。哪怕是在清廷統治區,不少大清子民也在大聲叫好,甚至是在大肆慶賀。

    這一下,整個大清王朝直接傻眼了。清廷統治者原本還指著沙俄帝國幫著遏制日益強大的大華,正望穿秋水地盼著沙俄海軍一舉全殲大華海軍。可現在,看似強大的沙俄東征艦隊,卻是被華軍出動的12艘軍艦直接以零傷亡的代價全殲於印度洋深海。對清廷而言,大華似乎已經強大到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在大清與大華的這場內部博弈中,本就處於絕對弱勢的大清王朝變得愈加沒有勝算。

    同樣,待華俄海戰的結果傳開,不甘心淪為大華半殖民地且已經開始蠢蠢欲動的日本和菲律賓立馬老實了起來。除此之外,大華帝國在美洲的諸多不安定因素也在消息傳開的瞬間直接被一波清掃。包括秘魯,包括委內瑞拉,包括巴西,南美諸國變得對大華帝國更加敬畏,根本不敢妄加損傷大華帝國在其國境內的任何利益。

    作為沙俄帝國的直接支持國,法國和美國當場愕然了。前前後後,法國共計出售了六艘戰列艦和九艘巡洋艦給沙俄。在華俄海戰期間,共計有著多達5艘法產戰列艦被擊沉,多達六艘法產巡洋艦葬身紅海深處,剩餘的一艘法國戰列艦(10993噸的奧什號)以及三艘法產巡洋艦(三艘4681噸的夏爾海軍上將級)全部淪為了華軍俘虜艦。美國則是共計出售了四艘戰列艦給沙俄,而這四艘美產艦最終卻是落下了兩沉兩俘的下場,6315噸的德克薩斯號甚至成為了海上棺木使得整艦俄軍全部葬身大海。從某種程度上說,沙俄帝國的失敗,也是法國和美國的失敗。被法美兩國所支持的沙俄帝國遭遇大敗,這必將給法美兩國或直接或間接地造成重大影響。

    華俄海戰那驚人的戰果同樣也讓英國人無法淡定了。大華海軍僅用12艘戰艦便是全殲了整支號稱史上最強艦隊的沙俄東征艦隊的這一事實,讓大英帝國皇家海軍感覺到了巨大的威脅。如果單論主力艦,大華在這場海戰中出動的主力艦僅有4艘,為一艘戰列艦和三艘戰列巡洋艦。區區四艘華軍主力艦,便是殲滅了持有多達22艘戰列艦的沙俄東征艦隊,倘若大華帝國持有的主力艦不是四艘,而是十艘甚至是二十艘,那大華海軍豈不是可以直接挑戰英國海軍了?大英帝國不得不承認,昔日弱小的張家艦隊,已經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成長為了一支世界一流的強大海軍。而已經棲身世界一流海軍之列的大華海軍,必將對整個世界的海洋格局造成巨大的影響。整個世界重新洗牌的時刻,即將來臨。

    華軍驚人的海戰成果同樣也讓德國人震驚不已。不過,震驚之餘,德國人卻是無比的慶幸。對渴望強大並一直都在致力於擁有一支強大海軍的德國而言,扶植並結盟**,無疑是德皇威廉二世做出的一個最為英明的決定。而且,與**向來交好的德國,也即將迎來結盟**的大豐收。

    首先,多達六艘華產大青龍預計將會在七月中旬左右正式交付給德國。這六艘戰鬥性能與一等戰列艦一般無二甚至比大多數一等戰列艦性能要佳的大青龍級戰列巡洋艦的交付,將會大幅度提升德國的海軍實力。而且,因為沙俄海軍持有的絕大多數軍艦都在華俄海戰中折損,海軍總噸位直接損失了34萬噸之多(加上紅海亞丁灣海戰中折損的一艘戰列艦和九艘巡洋艦),如今的沙俄海軍只剩下區區數萬噸的海軍小船小艇,一直與沙俄海軍對峙於波羅的海的德國海軍儼然已經成為了波羅的海的海洋霸主,德國也將因此在歐洲世界享有更多的話語權。

    其次,作為成功牽制法國的報酬,德皇威廉二世即將與華皇**合資創建德國本土汽車公司。華皇**甚至將德產汽車的品牌都已經想好——奔馳。德國,即將成為當今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生產以魔核內燃機作為動力的現代汽車的國家。按照已經談妥的協議,**將提供魔核內燃機技術和現代汽車的關鍵技術與德國合作創建世界第三汽車品牌——奔馳。奔馳汽車公司成立之後,華皇**和德皇威廉二世將會分別持有奔馳汽車公司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汽車產業乃是暴利行業,哪怕只是與**進行利潤上的五五分成,德國也必將因此大發橫財。而且,汽車產業的崛起必將刺激德國的工業經濟以一個更加迅猛的姿態高速發展。

    當然,關於這場華俄海戰,除了這些國家的反響不一之外,更多的,還是各海軍強國關於這場海戰的思考。大華海軍用血淋淋的事實向世界各國詮釋了一條海戰真理——在海洋上,誰持有速度,誰就能夠主宰戰場。同時,這場海戰更是直接證明了大口徑主炮在海戰之中的決定性作用。速度和火力,乃是海戰中最為重要的兩大因素。這場海戰直接證明了巨艦大炮主義的實用性,同時也讓運動戰這一先進戰術提前數十年進入世界各國的視野。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數十年內,各國發展海軍都將朝著噸位更大、航速更快、火力更強的方向發展。

    作為華俄海戰的戰敗方,整個沙俄帝國早已經嘩然一片,儼然一副舉國震駭之姿。東征巡洋艦隊、東征主力艦隊相繼全軍覆沒,共計損失了多達56艘軍艦(尼古拉·涅博加托夫率領的巡洋艦隊10艘,為一艘一等戰列艦和九艘法產巡洋艦;馬卡洛夫率領的東征主力艦隊46艘,為13艘一等戰列艦、10艘二等戰列艦和23艘巡洋艦。兩支艦隊加起來,為一等戰列艦14艘,二等戰列艦10艘,巡洋艦32艘,共計56艘軍艦),沙俄海軍總噸位直接損失了34萬噸之多,更是直接由原先的世界海軍總噸位排名第四一下子跌出了前十。沙俄海軍,直接從一支世界一流海軍,淪為了四流海軍。

    軍艦盡失,精英盡隕,元氣大傷的沙俄海軍要想再鑄輝煌,非十年時間不可。

    東征艦隊的全軍覆沒,更是讓沙俄帝國的決策層陷入了戰與不戰的尷尬境地。現如今,陸軍部組建起來的三個集團軍40餘萬兵力已經在西伯利亞鐵路幹線上的車裡雅賓斯克、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亞等鐵路幹線城市集結,且正在不斷向著東面推進。在貝加爾湖東面的赤塔、尼布楚一帶,更是已經集結起了十幾萬的俄軍。按照初定計劃,待6月初的時候趕工修建的西伯利亞鐵路路段中的伊爾庫茨克以西路段全線通車,規模宏大的陸地戰場便要打響。屆時,沙俄大軍將分別從海上和陸地夾擊華軍,以達到一舉擊潰華軍主力的作戰目的。包括尼古拉二世在內的諸多沙俄高層,甚至已經在腦海中幻想過無數次沙俄帝國的海軍和陸軍勝利會師於海參崴時的情形。

    作為海軍新星的大華帝國皇家海軍卻是用血淋淋的事實直接粉碎了沙俄高層們的一切幻想。沙俄東征艦隊的全軍覆沒,不得不讓沙俄高層承認一個事實——雖然只有一艘戰列艦,但大華海軍遠比他們想像中要強大得多。雖然海軍的存在與否,並不會影響發生於內陸的陸地戰爭的具體實施,但東征艦隊盡隕的這個事實必將給正在向東推進的50餘萬沙俄陸軍將士予以士氣上的沉重打擊,必將加重沙俄陸軍將士們的恐華心理。

    在俄國內部,以沙皇為首的統治集團,在對華戰爭問題上存在兩派主張。但是,在謀取遠東利益並侵吞中國之東北這一問題上,這兩派是一丘之貉,都是沙皇政府對遠東的侵略擴張政策的忠實執行者。他們的分歧主要是在策略方面。一派以財政大臣維特、內務大臣伊萬·洛吉諾維奇·戈列梅金、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等人為代表。他們看到俄國在國內和國際上(包括在歐洲和遠東)困難重重,建議暫時與大華帝國休戰,適當做出某些讓步,同時加強陸上戰爭的準備,待西伯利亞大鐵路貝爾加湖段全線通車,運輸能力提高,兵力全部調集完成,再伺機決戰。另一派以御前大臣亞歷山大·別佐勃拉佐夫、陸軍大臣阿列克謝·尼古拉耶維奇·庫羅帕特金等人為代表。這是一群狂熱的沙文主義者、帝國主義冒險家;他們過低估計大華帝國的力量,認為大華帝國立國不過數年,雖海軍強盛但陸軍兵力極其有限,根本不可能阻擋沙俄帝國將近六十萬正規陸軍兵力的正面強攻。

    沙皇尼古拉二世本身是戰爭的罪魁禍首,但在發動戰爭的時機問題上,他凌駕於兩派之上。他知道俄國準備不足,希望推遲戰爭。現在海軍已經沒了,沙俄與大華將會進行一場純粹的陸地戰爭,已經沒有必要讓陸軍的進攻勢頭與海軍艦隊保持齊平。他依舊還認為「時間是俄國最好的盟友」,「每分每秒都會加強我們的實力」。但是,他確信推遲戰爭的最好辦法是採取強硬政策,而「讓步總是引起新的讓步」。至於妥協,以及更甚於妥協的承認戰敗,年輕而暴戾的沙皇尼古拉二世那是堅決抵制的。

    其實,不止是沙皇,包括兩派大臣在內的整個沙皇集團都不願意承認戰敗這一事實,他們拒絕真正與華和談一說。沙俄的海軍雖然沒了,但用以陸上決戰的50萬大軍目前正在源源不斷地開赴遠東,這對沙俄帝國而言已經是一種騎虎難下。再則,從某種意義上講,因戰場深處內陸,海軍艦隊的存在與否並不會對陸地戰場造成實質性的影響,至少陸軍大臣庫羅帕特金是這樣認為的。而且,沙皇集團普遍認為,在沒有取得任何戰場優勢的情況下與暴發戶般的大華帝國進行和談,沙俄帝國必將毫無話語權。就算是閉著眼睛,沙皇和沙俄群臣都能夠大致猜出大華帝國的談判代表將會在談判桌上提出何等苛刻的停戰條件。

    當下之勢,不是沙俄不願意和談,而是根本不能!

    而就在沙俄群臣就是否要繼續與華戰爭這件事情上吵得面紅耳赤的時候,赤塔和尼布楚的俄軍主將卻是相繼發來了加急電報。

    電報顯示,華軍的陸軍主力竟是已經跨過了中俄邊境,正分兵兩路,氣勢洶洶地殺向赤塔和尼布楚。陸地戰場的戰爭,竟是已經拉開了帷幕!

    這群被失敗沖昏了頭腦的沙俄高層這才意識到,這場華俄戰爭的主動權,似乎並未被掌握在自己手中。是戰是和,沙俄帝國說了根本不算!

    真正可以決定這場兩國戰爭是否繼續的主,是那位正坐鎮南京的華武皇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