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太子妃

正文 第九十一章 火器 文 / 風吹翦羽

    入了夜,大鬍子一行人小心翼翼地離開了小院。

    今日一整天,他們都在收拾行李,他們還費了點心思找了一輛簡陋的馬車,將裡邊佈置一番,使得賢太妃能夠抱著小郎君躺在裡面。待到天色漸漸暗了,一行人也差不多準備好了,大鬍子首先派出幾個隨從,從東邊離開了。

    不一會兒,他們就發現暗中果真有人盯哨,那些隨從離開後,有幾條尾巴立刻也跟了上去,大鬍子估算了一下人數,接著又派了幾個手下從西邊離開,這一次也引走了不少藏在暗處的敵人。最後大鬍子留下五個人,命他們誓死保護賢太妃,接著自己便帶著其餘人手,裝模作樣的往著南邊去。

    就在三波人將隱藏在暗中的敵方的注意力給引走時,那一輛載著賢太妃的馬車悄悄的從院子後面的一個側門離開了。馬車一離開院子便加速前進,往著北邊而去。

    另一邊,傅玦手下的人正在向他稟報,大鬍子一行人果真行動了。

    傅玦早就料到大鬍子若是發現京都來了追兵,必會盡早離開為免夜長夢多。他算準了大鬍子今夜會有行動,果不其然,負責盯著院子的手下們,剛入夜就發現了小院的動作頻頻。既然傅玦早料到了大鬍子的行動,因此也就不可能被大鬍子的調虎離山之計給騙了,隱藏在暗中的那幾條尾巴,也是故意讓大鬍子以為他們當真追著離開的人而去,卻不知他們繞了一圈,又回到了小院附近。

    待到大鬍子也離開之後,暗處的人手立刻分了一半追過去,雖然傅玦的任務是找回賢太妃,可是他也不可能放著大鬍子回到胡國,這無異於縱虎歸山。大鬍子既然敢踏入中原一步,傅玦便要對方將命交代在這裡!

    否則大周朝泱泱大國,豈是他們這些番邦蠻夷可以隨便就來逛一圈的?

    若是他們任由大鬍子在大周朝境內晃了一圈還安然離去,怕是往後就有不少番邦蠻夷要有樣學樣了。為了遏止那些個番邦蠻夷的野心,傅玦必須殺雞儆猴,而大鬍子便是那隻雞。不管他是否力大無窮,又或者驍勇善戰,傅玦今日都必須拿到他的項上人頭。

    此次跟隨傅玦出京的禁軍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好手,所以傅玦才會做下如此大膽的決定,畢竟當初竇淳派他出京時,只是讓他務必帶回賢太妃和賢太妃之子,並沒有要求他一定要將接應賢太妃的那夥人給除去。而傅玦也是到了此地,知曉了大鬍子的身份之後,才臨時下的決定。

    大鬍子等人不只是塞外的番邦潛入中原這樣簡單,他的出現還代表著胡國皇室,因此傅玦說什麼都不可能放對方離去,胡國小皇子的侍衛長為何和賢太妃扯上干係?賢太妃和番邦蠻夷又有什麼關連?這一切只要捉到賢太妃和大鬍子,想來就能得到解答。……

    賢太妃的馬車離開小院後,一路向北疾行,馬車只要順利出了小鎮,走上一個時辰之後,便會來到大周朝北邊的瞿陽關,出了瞿陽關便安全了。瞿陽關再往北走上個五天五夜,便會抵達胡國的邊境,只要入了胡國的國土,便再也不用擔心背後追擊的敵人了。

    只是他們如意算盤打得好,就在馬車才剛離開小鎮,他們就發現後面有人追過來了。

    負責駕車的是大鬍子麾下的一名猛將,他的武藝高超,所以才被大鬍子派來保護賢太妃,他見到了後面有追兵,立時將馬車的韁繩交給另一個同伴,他則是抽出背在身後的大刀,並且跳下了馬車。

    「你們先走,我斷後!」那武將舉著大刀,威風凜凜地喝道。

    「副將!我幫你!」另一名彪形大漢吼著,也跟著跳下了馬車,其餘三人見到副將和校尉都跳下了馬車,便謹守著崗位,不敢擅自離開,畢竟當初將軍說了,讓他們護好馬車裡的女人。

    副將和校尉兩人攔在路中央,馬車的速度未停,很快的就消失在了夜色中。此時追兵也已追了上來,副將和校尉原以為按照將軍的計謀,追上他們的人應該不多,應付起來不是難事,誰知眼前竟出現了一支訓練精良的隊伍,粗略數一數,人數約莫是他們的五六倍之多。

    「糟糕!中計了!」副將的腦子雖然不大好使,但是眼前的情勢險峻,有眼睛的都看得出敵方並沒有被調虎離山,反而是己方中了計。為了分散敵人的追擊,他們兵分四路,眼前只剩下五人護著馬車,五個人要如何擋得住訓練有素的三十多人?

    副將和校尉悲憤地怒吼一聲,就算擋不住也要擋!

    兩人耍著手上的大刀,殺意騰騰的向著大周朝的禁軍撲了過去,眼前這一支禁軍便是當初在京都裡剿殺了前朝餘孽,後又隨著傅玦前去龍騰山清剿前朝私兵的神策軍,這半年多來,眾人手上沾染的鮮血無數,幾個月前在龍騰山的那一場廝殺,更是引起了眾人心中的血性和戰意。

    此時見了舞著大刀的番邦,讓眾人回想起先前那一段日子的廝殺,心中本就還沒完全消退的血性又翻騰起來,眾人舉著長刀虎吼一聲,快速地迎了上去。不過這三十多人中唯有十人留了下來,其餘二十多人越過了那兩個番邦向著馬車追去。

    副將和校尉的大刀虎虎生風,可是卻攔不住那二十多人離開的腳步,就算他們再驍勇善戰,可是一人打十人這種事根本只是笑談,若是對上不會武藝的老百姓或是菜鳥新兵還有可能,要想以一己之力對上訓練有素的禁軍,那簡直就是笑話了。

    因此副將和校尉沒有擋多久,就被禁軍砍飛了手上的大刀,兩人身上傷痕纍纍,但還是硬撐著一口氣浴血奮戰。這十名禁軍不敢掉以輕心,直到這二人再無任何反抗之力,轟然倒地,他們才敢停下手上的動作。

    其中一名禁軍上前查看,確定這二人已經無了氣息和脈搏,這才將屍首草草地掩埋了,然後便提刀往馬車離開的方向追了上去。待到眾人追上馬車之後,護在馬車上的三名番人也已經氣絕身亡,領頭的將領確認了賢太妃和小郎君在馬車上後,一行人便駕著馬車回到了小鎮。

    他們回到小鎮之後,卻遲遲沒有等回去追擊大鬍子的另一支禁軍,幾人的心中有些不安,傅統領親自領著人去追捕大鬍子,也不知道會不會出事?若是傅統領出了什麼差池,他們該怎麼向聖人交代?傅統領可不是一般的禁軍統領,他同時還是湖陽長公主的駙馬,當初離京時用的還是散心的借口呢,若是不能平安回到京都,想必屆時又會引起不必要的風波。

    就在眾人坐立難安時,傅玦終於帶著禁軍回來了,只是傅玦等人身形狼狽,不少禁軍身上血跡斑斑,看來都受了傷,就是傅玦的臉色也蒼白得不行,頓時將留守在小鎮裡的禁軍唬了一跳。

    「統領!」眾人趕忙圍了上去,幫忙攙扶幾個看起來傷勢頗重的同伴,傅玦歎了一口氣,溫聲說道:「是我判斷錯誤了,沒想到敵方的武藝太高,且身上還有火器,若不是撤退得快,險些全部的人手都折在那裡。」

    「什麼?!胡國竟然也有了火器?」眾人聞言心下大驚,這火器的殺傷力很強,是前些時候兵部和工部鑽研出來的,他們本以為是大周朝特有的秘密武器,可現在卻聽說胡國也有火器,這……難道是兵部或工部有內奸?

    「此事茲事體大,我們得趕緊稟報了聖人,雖然讓大鬍子逃了,好歹還是將賢太妃和小郎君找回來了,如此我們也算不辱聖命了。」傅玦語畢擺擺手,讓眾人先下去休息,隔日一早能夠上路的便要趕緊帶著賢太妃回京,而幾個傷勢較重的禁軍則留在此地養傷,待到傷好了再回京。

    傅玦本身也受了傷,所幸傷勢並不嚴重,所以隔日能夠隨著賢太妃先行回京。當夜他簡單的處理了傷口之後,便將幾個心腹召來開會,此次回京的路上不知道是否還有其他番邦蠻夷躲在暗處,且也得防著大鬍子殺回來,因此眾人須得萬分小心才是。

    傅玦點了幾個人,讓他們隔日一早想辦法再弄來幾輛馬車,好用來混淆敵人的視聽,讓他們摸不透真正的賢太妃在哪一輛馬車上。幾人又擬定了幾個戰略,並且劃出了幾條路線,最後眾人一致決定,應該由傅玦親自押送賢太妃的馬車。

    「若是我露了面,敵人恐怕一下子就猜得出我這邊是真正的馬車。」傅玦皺眉說道。

    「這倒未必,統領,敵人想來也會以為我們會避開讓你親自護衛馬車,畢竟這樣不是太明顯了麼?他們肯定想著我們會故弄玄虛,但我們偏偏就是要反其道而行,讓你護送真正的馬車,就算真有人不要命的出手攔截,憑著哥們幾個的身手,還怕留不下他們的性命麼?」其中一個禁軍將領揮舞著拳頭,霸氣十足的說道。

    「是啊,老李說得對,先不說沿途是否還會有敵人,就是那個大鬍子短時間內也無法再出來作亂,雖然方纔我們撤退得狼狽,但大鬍子可也是受了傷的,若不是大鬍子眼見情勢對他們不利,這才拿出火器逼退了我們,否則我們早將他捉住了。」另一名禁軍將領跟著點頭說道。

    「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傅玦指著攤在桌案上的地圖,和幾個心腹將領再度確定了路線之後,便讓眾人回去休息養精蓄銳,好應付接下來的行程。

    隔日一早,禁軍想法子又弄來了三輛馬車,加上原本載著賢太妃的那一輛馬車,總共便有了四輛馬車,同時禁軍還捉來了三隻小貓崽,讓三個腳上有傷不便行走的同伴抱著上了馬車,那些抱著貓崽的禁軍分別掐了掐懷裡的貓崽,只聽見貓崽發出叫聲,隔著馬車聽,倒有幾分像是嬰孩的哭聲。

    傅玦點了點頭,這一點也是他們昨晚上想到的,一路上若是馬車上都沒有動靜,敵人肯定不會上當,若是其餘馬車也能傳出嬰孩的哭聲,便能更逼真了,想來也會讓敵人混淆不清才是。

    眾人準備好了之後,四輛馬車便徐徐地離開了小鎮,往著京都的方向而去。就在他們離開沒多久,傅玦等人的落腳處突然起了火,一把大火將房舍燒得一乾二淨,就是有人想從中找出線索都難了。而那些傷勢較重的禁軍,早就在昨晚上趁著夜深人靜時,悄悄地轉移到另一個安全的藏身處。……

    馬車上,一塊簡易的隔板隔開了賢太妃和傅玦,傅玦坐在馬車門邊,倚靠著車壁閉目養神,隔板後的賢太妃自從落入禁軍的手中之後,便再也沒有開過口,給吃就吃,給喝就喝,讓睡就睡,順從聽話得不得了,可傅玦知道,賢太妃這娘子不簡單,單是看她可以拖著這一身病痛咬牙忍住不叫苦,隨著大鬍子等人奔波,便知道她的心性堅韌,心智堅定,如今的安靜怕只是不得已的妥協,但凡有機會,她是絕對不會安份的。

    只是傅玦也不擔心,左右聖人給他的密令是帶回賢太妃就行了,沒有說一定要活的,若是賢太妃當真嫌活得太膩了,他也不介意送對方一程。他一手搭在腰間的刀柄上,細細摩娑著刀柄上的紋路,他的心在經過大大小小的幾次戰役之後,已經變得堅硬如鐵,賢太妃別以為她身為娘子,就可以讓自己心軟下不了手,必要時他絕對可以做到眼睛都不眨一刀就將對方斃命。

    傅玦身上的殺氣漫延在馬車裡,躲在隔板後的賢太妃心裡驚懼,緊咬著牙不敢出聲,她抱著剛出生的小郎君縮在角落裡,心裡頭滿是絕望。就在昨日之前,她還做著回到家鄉的美夢,可是才短短一夜,她就在回京都的路上,她想都不用想,回到京都後自己會有何下場。

    先不說自己擅自離開了白馬寺,光是身旁這一個小郎君,便足以讓自己被賜死了。她眼帶哀傷的望著還懵懂不知事的嬰孩,眼中不知不覺蓄滿了淚水,這一個孩子是她和穆郎的結晶,此刻穆郎已是生死未卜,若是她無法護得孩子周全,日後下了黃泉有何面目面對穆郎?

    只是她自己都自身難保了,又要如何護住這個孩子?

    她本想將主意打到傅玦的頭上,因著傅玦年紀輕輕,想來對娘子或嬰孩應是會比較心軟罷?沒承想她還沒開口,傅玦便擺出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樣,且身上殺意凜然,絲毫沒有因著自己是娘子而有所收斂。

    賢太妃當下就知道了,指望傅玦是不可能的,而且她還得小心不要惹到對方,她心裡有預感,真惹著了傅玦,他手上的刀肯定是不會留情的。……

    ******

    傅玦一行人上路沒有多久,便將消息率先傳回了京都,因此竇淳很快就知道了,幫助賢太妃逃離京都的人,竟然是來自胡國。

    竇淳臉色凝重的將密報遞給卓驚凡,卓驚凡看畢也是驚疑不定,上輩子這個胡國也是一塊難啃的骨頭,直到他的二弟惠王,那個人人稱頌的少年軍事天才,親自領兵出征,經過了一番苦戰,這才將胡國給徹底殲滅了。

    沒承想這一世胡國這麼早就冒頭了,且還和賢太妃關係匪淺。

    當竇淳和卓驚凡知道帶走賢太妃的人是胡國人時,心裡著實很震驚,而大鬍子的身份則讓他們更震驚,他們怎麼也想不到,賢太妃不只和胡國扯上干係,且還是和胡國的皇室扯上干係。按照傅玦傳回來的消息中得知,大鬍子一行人將賢太妃照顧得很好,說是捧在手心上都不為過,而一個胡國皇子身邊的侍衛長,為何要對大周朝的太妃這樣禮遇?這其中的緣由讓人不得不深思。

    卓驚凡望著密報,心裡突然湧起一股不安,打從他醒過來之後,歷史就漸漸地改變了,雖說是阻止了老祖宗上位,保住了竇淳的皇位,可是有許多上輩子沒有發生的事,這輩子都一一發生了。

    先不說這輩子除了梁仲軒之外還有一個穆軒,就說這賢太妃的身份上輩子直到她死了,也沒有被人發現是胡國人啊!難道這輩子的賢太妃和上輩子的賢太妃是不同人?他的到來,是不是在無意中也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就說本應母儀天下的婉貴妃,因為他的到來,結果落了個被打入冷宮的下場,還有,「卓驚凡」本也應該死在四年前。

    不只是他,太子竇淳本也不會清醒,且會死在他之後,然後是皇后,接著便是先皇,結果從他開始,每一個人的命運都不一樣了。其中唯有先皇還是死了,可是和上一輩子不同,並不是死於宮變,而是死在了皇后的毒藥下。

    其實若是按照既定的歷史,皇后早該死了,也就不會有對先皇下毒的舉動,可是因著他的到來,改變了皇后和先皇原本的命運,或許在他不知道的地方,還有其他許多人也受到了影響,命運跟著改變了。

    如此一來,他原本倚仗的那些史實,也變得不再是絕對,畢竟除了天災之外,其餘的歷史事件是否會發生,也有待商榷。

    竇淳見卓驚凡的臉色難看,以為他在擔心胡國的事,因為傅玦在密報上還說了,胡國人手上竟也出現了火器,這一點是他始料未及的,畢竟大周朝的火器才研發成功沒有多久,竟已經流到了胡國人手上。還有一個可能性他連想都不敢想,那便是——胡國人的火器不是來自於大周朝,而是他們自己鑽研出來的。

    假若是後者,便表示胡國人之中也有擅長火藥的能人異士,這對大周朝來說,實在不是一個好消息。在幾個朝代以前,塞外的番邦蠻夷有四個大國家,被當時的人稱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經過幾十年的征戰,到了大武朝時,這四個蠻夷國家已經分裂,分成了數十個小國家,其中一個國家先後又併吞了其餘小部落,最後建立了胡國。

    胡國在大武朝時期先後進犯了大武朝的邊界好幾次,都被當時大武朝的戰神將軍擋了回去,因著大武朝有這一位百戰百勝的將軍,所以胡國的野心一直被壓制著。直到大武朝末年,朝中奸佞把持著朝政,朝野動盪不安,民間四處有義民起兵,胡國趁著大武朝內亂時,想要趁水摸魚,攻打大武朝邊境的幾個縣城。

    幸好當時竇家軍正在附近,因此將胡國的軍隊給打了回去,因著竇家軍拯救邊境老百姓於水火之中,所以獲得了老百姓們的愛戴,所以竇家老祖宗在眾人的支持下,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揭竿起義,帶著一路上集結而來的義軍,一路殺到了京都,最後將大武朝的末代皇帝斬殺於宮內,然後登上了皇位。……

    這一段歷史,但凡竇家的皇室子弟沒有不清楚的,卓驚凡自也是從史官的記載中得知了,現在的胡國就是當時的那些蠻夷,只是胡國的野心很大,不只想要進入關內,還想要稱霸中原,成為新的天下霸主。

    以前的胡國或許實力還不足,空有野心和*;可如今的胡國已和昨日不同,光是大鬍子手上的火器,就足以讓竇淳忌憚。塞外的番邦蠻夷本就長得高大,體格和體力上已經是優於中原人,若再讓他們擁有殺傷力強大的武器,那麼中原人該如何與他們抗衡?

    塞外的蠻夷因著長年生長在草原上,因此騎射對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據說就算是蠻夷的小孩,五六歲開始就在馬背上玩兒了,論起單兵作戰,中原人著實是比不得健壯兇猛的番人的。

    也是因此,所以竇淳才會吩咐兵部和工部,將精力擺放在鑽研殺傷力強大的火藥上,看能否將火藥靈活運用在戰場上,而火器便是兵部和工部日以繼夜,費盡了千辛萬苦才研究出來的。其中卓驚凡自是提供了一些想法,畢竟他來自百年後,當時的火器已經頗為發達,因此他藉由和竇淳談天時,假裝不經意的將那些想法一點兒一點兒的洩漏給對方。

    竇淳的心中有數,只是他也不戳破,轉頭便將兵部尚書和工部尚書召來,將這些想法提出來,當成是自己想到的,讓他們再回去改良改良。兵部尚書和工部尚書得到這些珍貴的意見,自是興奮不已,回去之後就領著屬下不斷研究,終於造出了第一把成功的火器。

    雖說這一把火器和卓驚凡預想中的還有些出入,但是已經比原先的好太多了,只是卓驚凡仍然在心裡琢磨著,得趕快想個法子,將火銃的構思和想法告訴竇淳才好。

    卓驚凡想到就做,因此在某一日的下午,他陪著竇淳在兩儀殿的書房裡批閱奏章時,便將火銃的概念和想法說了出來。他拿過一張宣紙,在上面寫寫畫畫,一邊將腦中記得的火銃圖樣畫出來,一邊編造著理由,好讓竇淳相信這個火銃是他無意間翻古書時見到的。

    作者有話要說:sabrina愛晟敏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120914:30:01

    sabrina愛晟敏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120914:13:32

    謝謝親的地雷,麼麼噠∼╭(╯3╰)╮

    嗯,前些時候答應的雙更來了,這是一更,還有二更,希望親們看文愉快∼o(n_n)o~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