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太子妃

正文 第九十七章 病重 文 / 風吹翦羽

    卓驚凡出宮很低調,到了榮親國公府時,門房都還不知道馬車裡坐的是誰,直到茯苓下了馬車時,門房見著是她還滿臉驚訝,茯苓上前幾步,低聲說道:「車裡有貴人,還不快開門迎接。」門房一個激靈,顯然是猜到了馬車中的人是誰,趕忙將大門敞開,讓馬車入了府內。

    卓驚凡的馬車剛入了大門,府裡的管事便來了,管事匆匆行到馬車旁,恭敬地對著馬車裡的人行禮問安,同時他還遣了人去內院向卓夫人稟報,車內的貴人今日之所以上門,想必是為了看望阿郎來的。

    在管事安排卓驚凡下了馬車,換上府內的軟轎時,內院裡的蕭宛娘也得到了消息,她震驚地險些摔了手中的茶盞,揚聲問道:「你確定?皇后娘娘來了?」向她稟報的丫鬟點點頭,連聲說道:「回夫人,是的,卓管事說娘娘的軟轎就要到了,還請夫人和娘子到二門處恭迎才是。」

    蕭宛娘聽了自是滿懷疑竇地帶著兒媳婦來到垂花門,此時卓二郎已經在了,卓二郎本在前院的書房裡寫字,就聽到自個兒的長隨神色慌張的向自己稟報,說是有貴客上門,他心下正疑惑著,自從阿耶從中書令的位置上退下來之後,家裡就不曾再有什麼貴客走動了,且阿耶如今正病重,哪裡還會有什麼貴客願意上門?

    因此他本不欲理會,沒承想長隨湊到他耳邊嘀咕了幾句,卓二郎頓時一凜,驚訝地問道:「當真?」眼見長隨嚴肅地點了點頭,卓二郎這才理了理衣衫,前往垂花門邊等著卓驚凡的軟轎。

    當他見了阿娘帶著夫人匆匆趕到,正想上前說幾句話時,卓驚凡的軟轎已經到了。見到了走在轎旁的茯苓和琥珀,這下子卓府眾人自是再沒有懷疑,茯苓是皇后娘娘的貼身女官,茯苓都來了,那還有假麼?只不知皇后娘娘為何如此突然的就上門,且竟是沒有風聲漏出來。

    就在卓府眾人心裡各有思量時,卓驚凡已經在茯苓的攙扶下步下軟轎,這還是卓驚凡醒來之後第一次來到卓府,他抬眼隱晦地打量著四周的景色,雖是第一次來,卻沒有絲毫的陌生感,想來是這具身體殘留的記憶,再加上前些時日的夢魘,竟使得他對這卓府熟悉得很。

    他打量的視線來到面前向他行禮的一行人,卓二郎的面容成熟了不少,已經不是夢中見到的小郎君,再看蕭宛娘身旁的娘子,想來那便是卓二郎的夫人罷?他收回視線淡淡地叫了起,隨後對著蕭宛娘說道:「本宮聽聞榮親國公身體不適,因此今日特來看望,還請夫人帶路罷。」

    「娘娘厚愛,不知娘娘到來,有失遠迎,還請娘娘恕罪才是。」蕭宛娘端起得體的笑容,對著卓驚凡表達了一番感激之情,然後才帶著卓驚凡前往卓容雍的院子。

    卓驚凡進了院子之後,轉頭又對蕭宛娘說道:「聖人也很關心國公的身體,知道本宮要來,特意使了太醫署的兩位太醫一同前來,還請夫人允許太醫為國公診脈。」

    「這是聖人的厚愛和恩典,妾歡喜都來不及,如何還會阻止?」蕭宛娘聽聞卓驚凡帶來了兩位太醫,心裡自是高興得很,打從卓容雍倒下之後,她自也是趕忙拿了國公府的名帖去請太醫,只是請來的幾位太醫都搖頭,而後她又請了京都裡有名的大夫,卻也都是束手無策,此時聽說聖人遣了太醫來,聖人點名的太醫還有不好的麼?因此蕭宛娘的心裡將希望都寄放在了兩位太醫的身上。

    跟著卓驚凡前來的自是胡太醫和秦太醫,這兩位太醫平日只負責替宮內貴人的看診,國公府的名帖是請不來他們的,蕭宛娘也知道這二位太醫的身份,見了他們心裡自然更加激動,且不說這二位太醫能不能醫好卓容雍,就說聖人派出這二位太醫就是一種表態,表示他很看重卓容雍和國公府。

    蕭宛娘總算放下心來,她隱晦地瞥了一眼卓驚凡,心裡不禁有些得意,她本以為卓驚凡和卓府不親近,會影響到聖人對卓府的態度,可如今看來,聖人對卓府還是很關心的,想必今日卓驚凡會出宮探望,應也是聖人的意思,否則一國皇后豈是如此容易就能出宮的?

    蕭宛娘越想越覺著就是這麼一回事,心裡也漸漸有了底氣,只要聖人的眼中還有國公府,那麼二郎的前程就不是問題,雖說卓郎退下來了,可二郎還年輕著呢,日後說不得能子承父業,成為下一任的中書令。

    可憐蕭宛娘卻是不知,只要卓驚凡在皇后位上一日,卓府就不可能再出一個中書令了,且卓二郎未來的官職,頂了天也只有從四品,或許聖人會封個高品級的散官虛銜給卓二郎,卻再不可能放權給對方了。

    只這些都是來日的事兒,眼前最重要的,是找出卓容雍的病因。卓容雍病得稀奇,之前都不曾有過身體不適的徵兆,可他這一倒下,竟是直接病入膏肓,因此卓驚凡才興起了到卓府親眼看看的念頭。此時他來到卓容雍的病榻前,望著這段時間內迅速消瘦下去的卓容雍,眼神閃了閃,他淡淡地開口說道:「還請二位太醫替國公看看,到底是得了什麼病症。」

    胡太醫和秦太醫自是恭敬應下,然後快步上前,兩人的藥童跟在一旁捧著他們的醫箱,卓驚凡為了不打擾二位太醫,已經領著眾人退出了臥房來到前廳。

    因著卓驚凡在場,所以蕭宛娘幾人都有些拘謹不自在,卓二郎的夫人這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一位大伯,她嫁入卓家時,卓驚凡早就入宮成了皇后,成親後本該由阿家領著入宮拜見皇后,可不知為何,阿家從未提起,她便也只能故作不知。後來在她的陪嫁丫鬟打聽之下才知道,阿家這一位繼母竟是和皇后娘娘不和,卓二夫人聽說後,心裡真是不知道該做何感想。

    卓二夫人的母家姓孫,她便是竇澤以前那一位孫孺人的妹妹,只是孫孺人是庶女,她卻是正經的嫡女。當日孫孺人險些坑了孫尚書一家,若不是孫尚書在孫孺人入了淮王府後便和對方斷絕關係,且再也不往來,淮王府出事之後,孫府肯定是要跟著完蛋的。所幸孫尚書並沒有昏了頭,他從頭到尾都不覺著淮王能成事,所以一直致力於和淮王撇清關係。

    和孫尚書不同,呂孺人的父親當初便是存著攀附淮王的心思,所以送了嫡女入淮王府,平日和淮王走得也近,因此在淮王逆謀一案上,呂家受了牽連,直接被抄家還誅了九族,且之後呂家三代不得入朝為官。

    呂家的下場極為淒慘,呂孺人自也討不了好,和其他被流放的女眷不同,呂孺人和孫孺人幾個比較受寵的侍妾,都是直接被判了參與逆謀的死罪,孫尚書在竇澤事發後,便一直很低調,深怕旁人將孫府和孫孺人扯在一塊兒。

    好容易挺過了那一段風聲鶴唳的日子,孫尚書自是開始替自己謀後路,他知道聖人雖然沒對孫府下手,可心裡肯定是有了猜忌,因此他除了更加用心辦差之外,還存了和卓府結親的念頭。孫尚書思來想去,他身為戶部尚書,掌著賦稅、俸祿、糧餉等財務大事,若是能夠和聖人成了親家,就是變相的向聖人投誠。

    當時卓容雍雖還未從中書令退下來,可孫尚書猜到了聖人的心思,聖人不會想讓卓容雍繼續掌權,可也不會太疏遠對方,如此他一個正三品的大官還願意將女兒下嫁給卓二郎,這不是衝著聖人的面子是什麼?且他掌管國庫,和卓家結親後,國庫不就等於在聖人的囊中了?他如此為聖人著想,聖人應當看得出他的決心和忠心才是。

    因此孫尚書找上了卓容雍,兩人合計一番,便在某一日上朝時,共同上書請求聖人賜婚,一來能得聖人賜婚極有臉面,二來也算是存著試探聖人的意思。若是聖人打定主意力壓卓府到底,那麼這一樁親事聖人便不會允;若是聖人心裡對卓家還有舊情,且領會了孫尚書的意思,便會對卓孫兩家的聯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結果聖人當場賜婚,孫尚書心裡的大石總算放了下來,卓容雍的感覺便比較複雜了,一來他高興於二郎能有這樣一個有利的外家,二來聖人之所以願意賜婚,顯然是打定主意要讓自己退下來了。

    卓容雍心裡有數,替兒子迎娶了孫家女之後,果然沒多久,他便成了榮親國公,聽起來好聽,且品級又高,可他心裡清楚,他是遠離了朝政中心了。……

    孫家這一位嫡女從小養在孫夫人身邊,教養氣度自然都不是孫孺人比得上的,且她自幼聰穎,頗得孫尚書喜愛,平日裡對這個女兒自然上心得很,而打從卓孫兩府定親之後,孫尚書對孫娘子便更看重了,孫娘子知道,卓二郎這一位夫君是阿耶替自己找的,人品才能這些先不說,想來是衝著「卓」字去的。

    孫娘子心裡平靜,並沒有被利用的不忿,孫家生她養她,且供她到大,讓她受最好的教養,給她最好的環境,此時自是她該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時候了。況嫁誰不是嫁?若是能幫到阿耶,她也是歡喜願意的。

    而她嫁入卓府之後,發現卓府沒有想像中的糟,雖然阿家有些事情拎不清,可她真心疼愛夫君,對自己這個兒媳婦自也是愛屋及烏,且自己是阿翁選的,阿家自是對自己又多了幾分滿意,所以她在卓府的日子還算快活。沒多久,孫娘子便替卓二郎誕下一女,他們夫妻二人自是對小娘子疼愛得緊,可蕭宛娘卻是有些嫌棄,她本等著抱孫子呢,誰知孫家的娘子第一胎竟是個小娘子。

    孫娘子看得出蕭宛娘對她的不滿意,只是她的心裡有些不以為意,小郎君或是小娘子不都是二郎的血脈麼?她成婚後不久便能生得出小娘子,代表她和夫君身體康健,日後想要生個小郎君還不容易麼?她和二郎的年歲不大,努力個幾年,總會有小郎君的。

    卓二郎也是如此想,因著他從小就被卓容雍抱到身邊親自教養,且三歲後便住到前院,平日和蕭宛娘相處不多,心裡對這個母親雖有敬重,卻也不至於事事都聽從,因此他也不理會母親對他的抱怨,仍舊愛重、疼寵自己的夫人。

    卓府裡的這些官司卓驚凡略有耳聞,他暗中觀察著坐在下首的孫娘子,覺著對方身上的氣質和氣度一看便知是高門大戶教養的嫡女,不禁微微點了點頭,卓容雍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事兒,大概是同意和孫家的這門親事。儘管孫尚書心裡存了心思,可他的女兒是真的好,俗話說的好,妻賢夫禍少,只要孫娘子不犯渾,卓二郎這一輩子應當可以過得很順遂。

    或許卓二郎注定無法走到高位,可是他能夠有一個不高不低的官職,當年卓家為了平步青雲捨了一個郎君入宮為太子妃,便要有來日許要遠離朝政的心裡準備。當太子仍然是太子時,他或許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外家支持,可當太子成了聖人,強而有力的外家就會成了威脅,聖人為了壓制外戚,肯定是會明褒暗貶的,卓容雍這一個榮親國公便是這樣來的。

    只要卓二郎能看透這一切,不要心存妄念,卓驚凡便能保他一世安康無虞,待到他百年之後,卓府或許能夠再度崛起,只要卓家子弟有能耐,日後要重振卓府不是難事,只這一切在卓驚凡還是皇后時便不能想。

    卓驚凡坐在上頭,看不出端坐在底下的卓二郎是何心思,基於卓二郎有蕭宛娘那樣不靠譜的阿娘,卓驚凡的心裡對這個便宜弟弟其實並沒有抱著多大的期望,雖說歹竹或許也能出好筍,但是卓二郎是好筍麼?

    他的視線時不時的就會飄到卓二郎的身上,卓二郎又如何感覺不到?卓二郎對於這一位阿兄的印象不深,實是在阿兄入宮前二人便沒有多少交集。阿兄從小性子就內斂安靜,甚至可以說是懦弱的,有時候他的心裡也不大看得起這一位阿兄,且他知道阿兄和他並不是同母兄弟,心裡難免多了一絲隔閡。

    兩人漸漸長大之後,交集越來越少,因著兩人的朋友圈不同,阿兄又是沉悶的性子,輕易不會出來走動,使得兩人一同住在前院,竟是一個月也見不到幾次面,有時甚至是幾個月都不曾碰面。

    後來阿兄又被阿娘送進宮去,他只記得阿兄在入宮的前一日哭紅了雙眼,可是阿兄還是什麼也沒說,就連反抗都不曾有過,就這樣被迎入了宮裡成了太子妃。卓二郎時常想,阿兄這樣的性子入了宮,哪裡還會有活路?如此單純懦弱的性子,怕是很快就會被人收拾了罷?

    思及此,卓二郎隱晦地瞥了一眼坐在主位上的卓驚凡,阿兄在宮裡撐了兩年,後來便如他所料的,中了毒命在旦夕,當時他聽到這個消息時,心裡有一種「果然如此」的感慨,誰知又過了幾日,阿兄竟是挺了過來。

    其實當下他也是高興的,畢竟再怎麼說,阿兄活著對卓府來說肯定是比死了的好,且他知曉阿娘一直打著要將阿姐也送進宮的主意,在卓二郎看來,阿姐入了宮未必就會比阿兄做得好。阿姐雖有些心機手腕,可是那些小手段在宮裡還是不夠看的,若是不能壞得徹底,倒不如阿兄那樣爛好人來得讓人不設防。

    他猜想,或許這也是阿兄之所以能撐兩年的結果。

    只是沒想到,阿兄醒過來之後,性子竟擰了過來,不只自己立起來了,還將太子其他侍妾都給解決了,他雖知道的不詳細,可是聽過阿娘抱怨一耳朵,阿兄如今對著阿娘竟也硬氣起來了。

    卓二郎很是驚訝,卻也只當阿兄是經歷過生死關頭,所以大徹大悟了。只如今親眼見了阿兄,他竟是有些不敢認,以前的阿兄身上哪裡有那樣懾人的氣勢,光是端坐在上位,就讓底下的人忍不住心生臣服。看來在宮裡的歷練,讓阿兄脫胎換骨,且還到了眾人所不能企及的高度。

    他的心裡有些欣羨,也有些不是滋味,從小不被他放在眼裡的阿兄,如今竟是成了這樣一位讓人仰望的存在,他並不是羨慕對方成了皇后,而是羨慕對方挺過了困境,還成了如今讓他不敢直視的貴人。

    卓驚凡自是不知卓二郎複雜的心思,他在卓府沒有待多久,胡太醫和秦太醫替卓容雍診治完後,他便又帶著人離開了。而在他離開不久之後,那名卓容雍寵愛的侍姬趕忙前去稟報小妾,說是皇后娘娘方才來到卓府,還帶了兩位極有能耐的太醫,那兩位太醫竟是看出了卓容雍是中毒。

    侍姬慌了,她連忙來找小妾想要討計策,小妾見她慌亂的模樣,心裡也有不好的預感,待到她聽說方才卓驚凡來過,整個人的臉孔都扭曲了,她嘶啞的嗓音飽含著滿腔的恨意,不斷反覆念著卓驚凡的名字,就像是在詛咒一般。那侍姬見了小妾這副模樣,心裡越發的懼怕,此時她真是萬分後悔聽了小妾的話,如今太醫查出了卓容雍是中毒,她還躲得過去麼?

    她跪趴在地上,心裡突然閃過一個念頭,若是她躲不過去,也不能讓小妾逍遙在外,那毒藥明明就是小妾給她的,她只要將小妾供出,許是能逃過死罪,侍姬再三思量,打定主意要去自首,只是她想要爬起身時,突覺手腳發軟,整個人瞬間癱軟在地,她心裡大驚,努力抬著頭望向小妾。

    「你以為我不知道你在打什麼主意麼?」小妾終於下了軟榻,一步一步走向癱在地上的侍姬,侍姬惶恐的瞪著對方,抖著唇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我也不怕說與你聽,就是你今日沒有起了反心,你也走不出這裡,如今卓容雍命在旦夕,你也沒必要活著了。」小妾蹲□子,伸手拍了拍侍姬美艷的臉蛋,小妾的眼中閃過一絲妒忌,她以前也是生得如此美貌,甚至比侍姬還美上幾分,且她以前深受寵愛,如今只能如此人不人鬼不鬼的活著,這一切都是卓驚凡害的!卓驚凡,這個害得她陷入地獄的人,她絕對要報仇,她要讓他嘗嘗家破人亡的滋味!……

    卓驚凡回宮之後,便帶著兩位太醫前去求見竇淳,太醫將卓容雍的病情稟報給竇淳之後,便被竇淳揮退了,竇淳轉頭望著卓驚凡難看的臉色,溫聲說道:「你別擔心,既然兩位太醫看得出國公是中毒,想來應也是有法子解毒的。」

    卓驚凡抿了抿唇,低聲說道:「嗯,我自是相信胡太醫和秦太醫的,只是我有一種感覺,這一切似乎是衝著我來的。」

    「衝著你?」竇淳聽罷立刻正了正神色。

    「嗯,如今父親已不是中書令,鎮日只在府中喝酒尋歡,如何還會礙到旁人的眼?且要對父親下毒,必是父親平日親近之人,茯苓陪著我回去時曾經暗中打探過,父親近來極為寵愛一名侍姬,那名侍姬平日裡向不少人打聽過我,我已派了人去查那個侍姬。」卓驚凡緩緩地說道。

    只是當天晚上,卓驚凡的人便遞了話進宮,那名侍姬已經在府中投井自盡了,卓驚凡和竇淳望著密報神色都有些凝重,顯然這侍姬是被殺人滅口了,看來卓府裡頭果然有問題。

    「雖然不知道幕後之人想要做什麼,但是對方既然對父親下毒,想來便是要置父親於死地,我們不如將計就計,看對方接下來還想做些什麼。」卓驚凡沉吟一會兒後,開口說道。

    「嗯,我立刻安排下去。」竇淳點了點頭,馬上召來有福,對著他吩咐一通,有福立即領命而去,當夜竇淳的人便悄悄的潛入了卓府,將卓容雍身邊的人都替換了,且將卓容雍嚴密的保護起來。

    過了幾日,卓容雍的情況越來越不好,到後來幾乎只剩下一口氣吊著了,蕭宛娘見了自是傷心不已,連日來的操勞讓她的身體支撐不住,因此在照看卓容雍時昏了過去,使得下人們又是一陣手忙腳亂。

    蕭宛娘的丫鬟趕忙帶著婆子將夫人抬回正院,然後又使人去請大夫,大夫來看過後開了藥方子,丫鬟趕緊讓人去煎藥,只是夫人喝了藥之後卻不見好,情況反而更嚴重了,後來竟是開始嘔血,將大夥兒都給嚇壞了。

    最後還是胡太醫正好來了,趕忙一根銀針紮下去,這才止住了蕭宛娘的吐血,而在眾人一陣忙亂時,蕭宛娘原先喝過的藥碗被一個小丫鬟偷偷收了起來,本想著趁亂將藥渣給倒了,再將碗給砸了,誰知她還沒走出房門,就被一個婆子給攥住了手腕。

    小丫鬟心裡一跳,還來不及說什麼,就被那婆子給堵了嘴,且押到柴房關了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sabrina愛晟敏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121410:03:36

    謝謝親的地雷,麼麼噠∼╭(╯3╰)╮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