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妻乃大元帥

《》第三卷 烽火狼煙 551.第551章 藝院初演 文 / 午夜狂響曲

    「呀,是鳳姨!」沈夢蓮剛驚呼一聲,便被一旁的龐飛燕給瞪了一眼。

    「好好看看,這可是你老爹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出來的。」沈玉嘉低聲笑道。

    沈夢蓮咯咯一笑,一臉狡黠,也不知她在打什麼鬼主意。

    一個女子,便讓場面泛起波瀾,久久無法平靜,更別提接下來突然湧入的一群女子了。

    「我的天啊,這是什麼情況啊?」幾個老臣是徹底傻眼了,活了大半輩子,這還從來沒見過如此壯麗的場面。

    偌大的舞台,幾乎都站滿了人,清一色的青衫白裙,如綠水**,清河蕩漾,而最前的那名最先上台,吸引了最多目光的絕色女子,帶領一百八十名佳麗,齊齊朝著台下一鞠躬。

    「天水學府,藝院歌舞演藝,碧波蕩漾。」

    領頭女子高呼一句,惹得台下文武大臣是滿腦子疑問啊。

    這歌舞啥玩意?雖顧名思義,大家都知道,但是卻都是震驚無比。

    自古戲子貧賤,窯姐更不堪,況且歌舞大多數出至窯子,要說上不得檯面嘛,未免有些過了,畢竟許多達官貴人都喜歡逛窯子,若不觀舞,不聽曲,心裡就感覺缺少了什麼,但要說上的檯面,它還真的很困難,如同叫一個跳樑小丑,到萬軍陣前挑戰敵將一樣,丟人的不是敵人,而是自己啊。

    故此,在這些人眼裡,什麼歌啊,舞啊,那都是低俗玩意,不少自恃飽讀詩經之士,最討厭的就是這些,可殊不知,這些人裡面,大多數就是在每逢夜黑風高夜,孤身一人時,望著要青樓燈紅酒綠的場景,想到那溫柔鄉里的紅紅艷艷,卻因囊中羞澀,心情煩躁,豈會沒有嫉妒之心,自然就開始用盡各種辦法來貶低逛窯子的達官貴人。

    久而久之,這些歌舞就成了窯子的附屬,再也離不開了。

    回想曾經,七國楚漢,窯姐可比現如今強出不少,也少有人鄙夷,無論達官貴人,王侯將相,有事沒事就喜歡觀舞聽曲,為此還特意養了一批人,名為歌姬!

    但世代畢竟變了,歌姬雖然還有,可相對而言比較少了,除了皇帝老子家裡有可能養了一些,這外面的官僚富商可沒這本錢了,在經過酸儒長達好幾世紀的狂轟濫炸,歌舞之流只能隱於窯子中。

    現如今,這天水學府的學子一上台,啥,竟然要唱歌,還是什麼大合唱,能不讓這些老臣震驚嗎。

    「低俗。」

    「難登大雅之堂。」

    「無恥。」

    「皇父整出來的,果然就沒什麼好貨色。」

    「唉,聽說秦大人的女兒也在裡面,現在……嘖嘖,真是家門不幸,顏面喪失啊。」

    種種鄙夷從不少官員的口中低喝出,對此,台上之人渾然不覺,依舊為開唱準備著。

    但這台下的動靜是越來越大,甚至有人已經開始想要奏請陛下,撤掉此出,然而,待他們發現皇父似笑非笑的目掃後方,這幫老臣嚇得不敢多言了。

    皇父是什麼人,或許以前大家都沒覺得這傢伙有什麼出息,可現如今,得罪他可就是得罪和陛下,也得罪了半個朝廷和全國大軍,發現他這明顯是警告的意味,試問誰敢放個屁啊。

    但一切準備休息,台上領頭的絕美女子竟先聲奪人,她這一展歌喉,簡直如鸞鳳金鳴,清亮滿林,剎時間牽動場中所有人的目光,連路徑附近的宮廷侍衛,也不由停下腳步,目光紛紛集中到台上。

    絕美女子一展歌喉,後方佳麗齊齊舞動,時不時還跟隨女子吆喝一聲,聲震滿宮,令人心神為之一蕩,目光異彩繽紛,暗叫驚奇。

    這歌,是何等的新穎,不同於在青樓妓坊聞聽的那些老掉牙,特別是經那絕美女子的嗓子展現,剎時間,便叫人汗毛直立,呼吸靜止。

    再一觀舞,起初如春波蕩漾,小河流水,可隨著絕美女子的聲音節節攀高,後方的一百八十名佳麗舞姿漸狂,竟宛如滔滔江水,層層巨浪,拍的人目眩神迷,不分東西了。

    歌舞到半,已讓人心馳神往,幾乎都是只有進氣沒有出氣了,可就在有人感覺爽到眼睛翻白,還不知喘息一口時,忽然舞台左右,不知何時推上了大鼓,這鼓聲一響,就宛如晴天霹靂啊,把所有人心中一直憋得一股濁氣,徹底的釋放出來,那叫一個舒服。

    聽歌曲能聽到這等地步,在場的人誰不是頭一回啊,此刻眾人心裡早已經沒有了諷刺和鄙夷,人們紛紛驚歎,這演藝的節目,竟也可如此宏觀,震撼,叫人迷失心神,忘卻自我。

    一曲舞罷,仍叫人如癡如醉,許多大臣手裡還拿著筷子,筷上一塊魚肉早已涼卻,卻還渾然未覺,也有一些咀嚼到半,如今已是膛目結舌,唾沫星子伴隨菜渣流了一地。

    「下一曲目,高山流水。」

    直到絕美女子吐出此言,眾人還醒悟過來,頓時,一個個如夢方醒,看著自己因為過於吃驚的狼狽樣,大感尷尬,急忙收拾,也有一些依舊舍不得將目光離開台上,可見那絕美女子躬身下台後,竟然就沒在露面,頓感遺憾透頂。

    可隨之而來的各種樂器,佈滿全台,一經拉響,眾人頓時就感覺醍醐灌頂,通體舒暢。

    若說還有人因為歌舞兩字而耿耿於懷,死要面子的偽稱不好看,也不好聽,那麼現在,誰要是還敢說一句屁話,用不著人家皇父喝止了,怕是身邊的官僚們也要對他之語深感羞愧,甚至出言鄙視。

    古琴玉簫,在這世道雖然少有人用,更多的則是關心能否吃飽的問題,可誰敢說此乃低俗,這話要出口,還不得讓宮廷樂師給扒了皮不可。

    「高山流水,此乃先秦伯牙與鍾子期所做,以前在汴梁時,聽聞季苑有一女子深的此藝精髓,彈奏得十分美妙,可惜一直自持身份,從未去見,為此遺憾了許久啊。」一名老臣捏著鬍鬚讚賞道。

    「顧大人說的是季苑鳳元娘吧,此女正是剛才唱碧波蕩漾的那一位絕色佳人。」

    「哦,難怪我看那些好色的老傢伙眼睛都直了,呵呵,原來如此啊。」

    「高山流水學生其實也早已耳聞,還認識不少琴師都精通此曲,但也從未見過這二十八把琴,三十六隻簫同台奏響,這一經拉響,著實令人耳目一新,心神陶醉啊。」

    台上的琴簫合奏,真是壯觀之極,眾人都沒未成想過,能聚攏如此多的琴簫合奏起來,而且還是配合默契,如同一體,簡直叫人感到不可思議。

    在場中許多人都明白,那怕是一個師傅交出來的徒弟,在一起奏樂時,也有快慢急緩之分,真想要尋到配合默契之人,實乃世間最難事啊,但這台上六十四位佳麗同台演奏的效果,竟令人挑不出絲毫毛病,怎會不叫人震撼呢。

    古人是以經驗之談,許多都是師傅做一遍,徒弟學一遍,工匠如此,大夫也如此,連樂師也不例外。

    而沈玉嘉的天水學府,可是把這些手藝都給拆分了,變成一段段一節節,一個拍子一個拍子的跟著走,若非時間急促,他可真想弄個百琴百簫,震死這幫山鱉。

    一曲終了,文武百官還是回味無窮,雖然許多武官不知所謂,但見人家文官個個陶醉,也顧及顏面,裝出癡醉表情,可心裡卻在暗罵,這勞什子的學府,咋不多弄一下歌舞呢,老子感覺那才有意思呢。

    有人喜有人憂,節目便是這樣,看不看隨便你,沈玉嘉只能照顧多數人,可照顧不了所有人啊。

    接下來的節目,更令人大開眼界了,許多都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特別是一些小品,令不少老臣是又恨有樂啊,而也有一些節目,是深的老臣喜愛的,比如那什麼話劇,也不再是全女子了,參入了不少男子,演的也都是許多忠肝義膽,為國為民大臣,因為顧及不到家庭,導致妻子埋怨,兒子叛逆變成紈褲,一家人如同陌生人。

    看著台上的話劇,令不少老臣一起投入到許多往事中,灑淚之時,也是回味無窮啊。

    直到子時將近,天水學府的節目才在最後的百人大合唱歌聲中,徹底完結了。

    也直到這一刻,才沒有人說閒話,雖然節目不敢說都能讓人喜歡,但不可否認的是,那怕在固執的文武大臣,也被一些節目所打動。

    百官離別之時,許多人都用敬佩的目光看了一眼坐在前面的沈玉嘉,甚至也有不少大臣和沈玉嘉攀談幾句,讚許他所做的一切。

    沈玉嘉可沒有什麼架子,談笑間,更多的是關心一下藝院的走向問題,雖然他對此有十足的信心,可古人的固執情懷能否接受可是另一碼事了。

    不過得到的讚許比調侃多,而且有許多大臣還提議邀請藝院的學子,在他辦大壽時,前來表演祝賀。

    沈玉嘉當然是欣然接受,不過如此一來,這可不是什麼善演了,否則他賺個屁錢啊。

    皇宮從熱鬧非凡,恢復到了冷冷清清,文武百官都走了,宮女太監則是忙著收拾,沈玉嘉帶著妻女也回到了後宮,不過讓沈玉嘉意外的事,他特意請的太上皇卻遲遲不露面。

    而沈玉嘉不知道的事,人家太上皇和蕭太后就在他身後看著他們一家子離去呢。

    「玉嘉曾經為了不想當官,和朕說過一句話。」龐隆突然笑道。

    蕭太后聞言一愣,好奇道:「什麼話?」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如此看來,這天下間的各行各業,都缺少不了人才,一個國家要希望,當然少不了各行各業了,此藝院一出世,日後女子在也不同低頭做人了,不是正附合了你的心意嗎。」

    蕭太后抿嘴一笑,點頭道:「的確,往日女子不敢拋頭露面,從小就在閨房中待嫁,而真到了嫁出去的那一天,連自己夫君都不知道長何樣,就把命運交給了他們,不知因此害了多少女子,而如今,我們女人的命運終於可以自己把握。」

    「談何容易啊。」

    龐隆全是搖頭一歎,道:「天下如此大,光靠一個藝院怎可能支撐起來,往後他們的善演,將是一條坎坷之路啊。」

    蕭太后明白龐隆這話的意思,但她還是滿心歡喜,畢竟有開頭總比沒有開要好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