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古代小女子的平淡生活

正文 第119章 文 / 大雨傾盆

    繡兒和王成看著背著小包袱遠去的背影,心裡說不上是什麼滋味,既有欣慰又有失落。眼見王平走遠了,繡兒突然說:「壞了,忘記叫王平多帶雙鞋子了。」

    王成拍拍繡兒放在王安王康坐著的小車上的手,「王平的包袱裡,不是有一雙你新作的鞋子嗎?」

    繡兒說:「是有一雙新做的,我這不是怕王平這孩子穿鞋子費嗎?現在覺得應該叫王平多帶一雙鞋子。對了,過上幾天就是清明了,到時候王平回來,可以叫王平多帶點兒東西回去。」

    送走王平,繡兒也沒有回家,而是去了王秋剛家裡。王成以為繡兒只是領著孩子去串門,哪裡能想到繡兒自作主張的去找王秋剛說餵豬的事情。

    繡兒現在不常去王秋剛家裡,一方面是因為繡兒帶著孩子不方便,另一方面就是王張氏走了以後,繡兒去村子西頭的時候少了。

    繡兒到王秋剛家裡的時候,王秋剛去地裡了,只有王楊氏在家裡。

    王張氏見繡兒來了,就從屋裡出來:「繡兒,趕緊進來。」

    繡兒推著王安和王康進門以後,問王楊氏:「最近三表哥忙嗎?」

    王楊氏說:「不忙!有什麼事嗎?」

    繡兒說:「其實不是什麼大事,我家就是想壘一個豬圈。」

    王楊氏一邊逗著王安和王康,一邊問繡兒,說:「這種事情不都是爺們的事嗎?怎麼今天是你出來問?」

    王楊氏心中想著,平時的時候,繡兒的家裡能有什麼事情需要繡兒操心的,現在竟然是繡兒出來問這件事情。

    王楊氏鬧不明白是怎麼回事,所以就直接問出來了。

    繡兒說:「三表嫂,我也不怕你笑話我,我就和你明說了,王平他爹總以為我喂不了豬,所以一直都不同意。」

    王楊氏勸繡兒說:「不喂才好,那多輕鬆,多乾淨,我還想這樣呢!你這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繡兒說:「我這不是想著家裡有剩菜剩飯的好餵豬嗎?再說,莊戶人家,誰家不喂隻豬,還能得將近一兩銀子。」

    王張氏說:「也是這麼回事,不過王安和王康還小,你能忙活的過來?」

    繡兒說:「我就想試試,別人能忙活的了的,我也能行。」

    王楊氏說:「那你有壘豬圈的地方嗎?」

    繡兒說:「有,在我家的院子後面,正好有一塊空地,我都看好了。」

    王楊氏說:「你打算好了就好,其實說真的,我覺得餵豬比養狗什麼的要好,你家的羊什麼時候賣?」

    繡兒說:「最近就要賣了,三表嫂,是不是有要買羊的?」

    王楊氏說:「是有要買羊的,那人就是我,我看見你家的羊不錯,就是不知道你家的羊現在回奶了嗎?」

    繡兒說:「快回奶了,如果奶多的話,我就不打算賣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家,買的羊其實就是餵了羊奶,如果不回奶的話,我家不賣。」

    王楊氏說:「那你家的羊乾脆賣給我家算了。」

    繡兒笑著說:「什麼賣不賣的,送給你算了。」

    王楊氏擺手,拒絕道:「這可不行,要是不值錢的小東西還可以,這可是一隻母羊,我可不能佔你這麼大的便宜。對了,王平走了嗎?」

    繡兒說:「剛剛去了我大哥家裡,晚上和張榆一起去縣城。」

    王楊氏說:「我還以為王平今天不走,要過了清明日才走。」

    繡兒差異地問:「這就要清明了?我還沒有注意呢,這日子過得太快了,我覺得剛剛過過年來,沒有多長時間。」

    王楊氏說:「可不是,日子確實過得挺快的,那王平他們清明還回來嗎?」

    繡兒說:「應該會回來的吧!我不知道這就快清明了,也沒有問王平。」

    王楊氏說:「那你今年上墳的時候,別抱著孩子去,孩子太小了。」

    繡兒點頭,然後對王楊氏說:「三表嫂,三表哥回來,你就和三表哥說說我家壘豬圈的事。我回去了。」

    王楊氏說;「行,晚上,你表哥回來,我就告訴他。再在這裡玩會兒吧!你到哪裡不是看孩子。」

    繡兒說:「不了,家裡還有事。」

    繡兒家裡沒有事,繡兒想著王楊氏也許有事情要做,才想著離開王楊氏家裡。

    王成問繡兒:「怎麼這麼一會兒就回來了?不在外面多玩兒一會兒。」

    繡兒沒有回答王成的話,而是問王成:「這幾天不是很忙嘛?怎麼沒有去後院幹活?」

    王成說:「楊超在後院幹著呢?我這不是聽見你回來了,上前面來看看。對了,昨天的時候,我就有件事要和你商量,不過昨天忘記了。」

    繡兒問:「什麼事?」

    王成說:「楊超跟著我幹了這麼多年了,我這不是想著要多給楊超些工錢。」

    繡兒對王成的決定沒有異議,只是說:「你快看著辦就好,我又不懂得這些。」

    王成說:「行,那我一個月給楊超兩串錢,怎麼樣?」

    繡兒真心不知道憑楊超現在的手藝應該給楊超一個月多少錢,但是王成無論家裡的什麼事,都喜

    歡和繡兒商量,即使繡兒並不能給王成出主意。

    繡兒點頭,「我今天去三表哥家了。」

    繡兒每天看孩子,去哪裡不是去,王成聽見繡兒說她今天去了王秋剛家裡,王成並沒有詫異,王成認為這很正常。既然繡兒特意講了今天去了王秋剛家裡,是不是聽見什麼稀奇的事要對自己講。王成彎腰,把王安和王康抱下來。

    王成沒有說話,繼續聽繡兒講,「我今天去三表哥家裡了。」繡兒見王成沒有說話,以為王成沒聽見,又說了一遍。

    王成「嗯,我聽見了。」

    繡兒把車子推到牆邊上,問王成:「你怎麼你問問我去幹什麼了?」

    王成問:「那你去幹什麼了?」

    繡兒抻抻衣角說:「其實沒有幹什麼事,我就是去三表哥家說了一聲,咱家要壘豬圈。」

    王成懷疑自己聽錯了,王成一下子抬起頭來,不確定地問繡兒:「什麼?」

    繡兒只好在重複一遍,而且是一個字不差的重新說了一邊,「其實沒有幹什麼事,我就是去三表哥家說了一聲,咱家要壘豬圈。」

    王成一下子怔住了,隨後反應過來問繡兒,「咱家什麼時候,要餵豬了,咱能不能不想風就是雨的。」

    繡兒在回來的路上也想著自己辦的事確實是不地道,訥訥地開口道:「我不這樣辦,你不同意。」

    王成想你明知道我不同意你還這樣辦,不就是憑著我不會真的生你的氣。事情都已經說給王秋剛了,現在再攔著也許有點兒晚了。王成哪裡知道繡兒今天沒有看見王秋剛,只見到了王楊氏,這件事要等晚上的時候,王秋剛才知道。通知村裡的人來這裡幹活的事,最起碼也要等到明天才提。

    王成認為繡兒已經把事情都安排好了。事已至此,王成有什麼辦法。趕緊和繡兒進屋,把王安和王康放在炕上,轉過頭,對繡兒講:「我出去一趟。」

    繡兒問:「去哪裡?什麼時候回來?」

    王成說:「一會兒就回來。」

    王成出門就朝著王秋剛家裡走,王成打算去和王秋剛將繡兒說的家裡要壘豬圈的事說清楚,他家不壘豬圈,麻煩王秋剛和王秋剛通知到要來自己家裡壘豬圈的人說一聲,他家是真的不養豬。

    王楊氏看見王成急急忙忙進來的時候,正好餵好豬,打算去地裡看看,順便和王秋剛一起從地裡回來,王楊氏擔心王秋剛從地裡回來的時候,如果是他一個人,王秋剛會迷路。

    王成已經好長時間沒有來過王秋剛家裡了,畢竟王成不像繡兒一樣,看孩子的時候可以出串門。王成一般都是在家裡幹活的,總之不是干木匠活,就是收拾自己家的東西,每天都挺忙的。

    王楊氏趕緊叫王成進屋。

    王成看見只有王楊氏一個人在家,他以為王秋剛是去村裡,說給別人繡兒要用人壘豬圈的事,他家要僱人壘豬圈的事情了。「三表嫂,三表哥什麼時候回來?我有事和三表哥說。」

    王楊氏說:「怎麼今天你們兩口子都找你三表哥有事?要是事情不急得話,你先說給我,等你三表哥回來我告訴他,要是事情緊急的話,你和我一起去地裡找你三表哥回來。」

    王成問王楊氏:「三表嫂,聽你話裡的意思,是不是今天王平他娘也沒有見到三表哥?」

    王楊氏不理解的問:「繡兒沒有看見,這怎麼了?」

    王成一臉的慶幸,暗道幸虧繡兒沒有見到王秋剛,不然再去講自己家不壘豬圈了,也是一件麻煩的事情。王成說:「也沒有什麼著急的事,就是今天王平他娘,不是說我家餵豬嘛!其實吧!我家裡沒打算餵豬,只是說說,王平他娘當真了。」

    王楊氏聽見王成和繡兒的說辭是不被一樣的,也沒有挑破,不過心裡明白,繡兒家裡看來是不餵豬是確定的了。

    王成說完事,也沒有在王秋剛家裡呆,就回家了。小孩子的覺多,等王成回到家的時候,王安和王康已經被哄的睡覺了。繡兒正在給王平做冬天穿的棉襖。

    王成挑開門簾,進屋後,對繡兒說:「我去了三表哥家一次。」

    繡兒點頭,手裡的針線也沒停下來「嗯。」

    王成又說:「我就是去告訴三表哥,咱家不餵豬。」

    繡兒其實每年都和王成說自己家要餵豬的事情,王成一直逗逗沒有同意。在王成看來繡兒哪裡是真正地要餵豬,而是從成親這麼多年以來,王成就只有這一件事,堅持到現在沒有聽繡兒的話,繡兒不甘心罷了。

    繡兒不知道自己這麼多年以來,想餵豬的事情,在王成眼中竟然是因為自己的不甘心,她明明地就是為了家裡的小日子添磚加瓦。實際上,繡兒確實是有些不甘心,還有就是繡兒空閒的時間多,如果每天為了一日三餐勞累,繡兒肯定不能每年都提餵豬的事情。

    北方的炕一般都是靠著窗戶的,王成沒有上炕,而是坐在炕旁邊的椅子上,對繡兒說:「咱家又不少餵豬掙得錢,你說說,餵豬又累又髒的,你餵豬是喂得什麼?」

    繡兒這才抬起頭,看著王成說:「雖然咱家不缺這兩錢,可是多一點兒是一點兒的。」

    王成心中也贊同繡兒說的這句話,過日子確實是這樣的,可是繡兒現在的想法是對的,但是她幹不了這件事。

    王成和繡兒細細地說:「我承認你這麼想事對的,可是咱家的條件不允許咱家餵豬。這豬和羊真的不一樣,咱家的羊為了下奶喂的糧

    食多,可是餵豬不一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