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電影大師

正文 第30章 日落大道 文 / 機器人瓦力

    (全閱讀)

    夜色朦朧,雖然五天後才是感恩節,布倫特伍德已有著節日氣氛,聖維森特大道的珊瑚樹裝著燈飾,一片明亮閃耀。

    不遠的葉家燈火通明,葉惟的房間有了很大的變化,一些原本擺著物什的地方空了,床邊疊著一個個裝有準備售賣的珍藏漫畫和玩具的小盒子,總體上整齊乾淨了很多,那塊黑石也靠牆立好。

    此時,托托趴在電腦桌邊酣睡,而葉惟坐在桌前,看著屏幕,瀏覽著imdbpro的信息,而電腦還在播放著披頭士的《yesterday》。

    imdb是什麼,大部分影迷觀眾都知道,但imdbpro就不同了,這是為專業電影人服務的專業版。

    專業版裡每部電影、每個影人的頁面,除了大眾版的一般信息,還會有更加詳細的專業信息,像聯繫方式,像經紀人、經紀公司、經理人、寄信地址等等;還有未來的檔期、正在洽談的項目、個人的合同狀態等,都可以找到。

    而且收費合理,一年還不用200美元,所以它是現在的製片人必不可少的選角工具,也是演員展示和經營自己的必爭之地。

    葉惟註冊不久的賬號還在免費試用階段,用起來就更爽了,他的目標正是為《陽光小美女》尋找一個或多個適合的遊說目標!

    事實上經過施瓦辛格的《終結者3》一鬧,現在好萊塢最頂級的巨星片酬俱樂部是2500萬,據《綜藝日報》評估至少有十名超級巨星在列,再加上2000萬的,大概有十幾二十人。

    全球最具商業價值的、最有權力的一群演員,金字塔尖的一群贏家,出入豪車、居宿豪宅、紅地毯走個不停、每天都被鎂光燈追捧著,電影公司恭維著他們、製片人們奉承著他們,粉絲們追捧著他們……

    葉惟想,他馬的,自己怎麼就沒有興趣去努力當個大明星呢?真是古怪!

    也許就是因為他不喜歡那種生活狀態吧,在洛杉磯,在好萊塢,誰最受追捧?不是巨星,是心理醫生。

    粉絲追明星,明星卻追心理醫生,在這裡心理醫生的數量多得驚人,像圍著一隻蟻後的那個蟻群,一個知名醫生的預約需要提前幾個月,而且每個醫生專門只看一種心理病,病人最多的科目是虐待狂和自卑。

    一個讓人難以置信的事實是,幾乎每個演員都有過自卑的困擾,越是明星越這樣。

    他們渴望受到尊敬,但人們往往說他們只是運氣好,有時就連製片人和導演也那麼說「你把該死的台詞說完,走好該死的位,就行了,其它的說了你也不懂」,他們也知道自己很容易就被觀眾拋棄,被那些青春無敵的新人淘汰。

    另一方面,他們卻又拿得最多,被人捧到天上去,他們極度害怕突然有一天聽到「你不再受歡迎了」,他們患得患失。

    至於那種明星生活?一開始大家爭破了頭要紅,紅了之後不久,就厭倦了外界的瘋狂關注,厭倦了高節奏高壓力的生活,既不想這樣過,又無法退出,也不想退出,所以他們歇斯底里,脾氣古怪多變易怒,甚至成了虐待狂,發洩著自己的彷徨。

    很多明星扛不住壓力,發瘋、濫用藥物、自殺都有;當然也有很多明星吸毒做壞事沒什麼理由,就是垃圾兼愚蠢;還有些明星一點心理問題都沒有,尤其像那些真人秀明星,他們恨不得自己上廁所時都有幾百人圍觀。

    也有很多明星處理得很好,一直像個打毛衣的老奶奶那麼慈祥。

    反正要跟明星打交道,就得小心,南加大有一句教訓是這麼說的「小人物在片場裡惹怒明星,丟掉工作的只會是你。」

    怎麼惹怒?像佔用了最好的停車位,在明星休息的房車邊談話,領午餐時敢站到明星前面……片場是一個等級森嚴的地方。

    葉惟不知道這些巨星的脾氣都怎麼樣,但這不是他要考慮的東西,如果一個暴躁症的巨星要加盟,難道說不嗎?要考慮的是誰適當出演《陽光小美女》,準確來說,《陽光小美女》裡什麼角色,可以打動什麼巨星。

    故事裡的六個主要角色,最吸引人的無疑是爸爸理查德、小女兒奧利弗、爺爺,這是男主角、核心人物和精神導師,只有這三個角色,才可能讓明星生起興趣,而女主角媽媽謝麗爾方面也可以嘗試一下,權當碰運氣。

    不過奧利弗需要的演員年齡在七歲左右,明星級別的童星本來就少,適合的似乎真沒有,還是看看大人角色吧。

    首先是理查德,葉惟翻了翻桌上的劇本,劇本裡這個角色出場時是這麼形容的:

    「他穿著打褶的卡其布短褲,一件高爾夫球短袖和一雙運動鞋。他以一種以前是運動員的穩健和迅速的步伐來回走動。他表面上精力充沛,神情樂觀的狀態僅僅掩飾了內心經常翻騰起來的不安全感和挫折感。」

    很多時候,包括選角、造型、美術等方面,劇本只是起一個參考作用,有導演會照劇本說的去拍,也有導演會讓理查德西裝革履,打著領帶,像個高級白領那樣出場。

    這個劇本被質疑不是沒有原因的,很大一部分攝制人員都不喜歡編劇在劇本上指手畫腳,寫這些多餘的描述字,這讓人厭煩,像什麼「內心經常翻騰起的不安全感和挫折感」,這讓導演怎麼拍?用畫外音說出來嗎?開玩笑。

    「劇本沒有內心想法」是劇本創作的原則,你要表達內心想法,就通過具體的場景去表達,而非字。

    葉惟倒不介意劇本上有這些編劇的個人意圖,因為這可以讓他更好地理解這個故事,迸發出自己的導演創作。

    而以他的感覺,他想要的是一個

    個身形中上的中年男人,臉上帶著自信,卻又有點煩躁,看上去強壯,卻又眼神疲倦,一個對家人嚴厲卻其實深愛著他們的、被社會和家庭不斷推著而無法停下來喘口氣的失敗者。

    然後隨著故事的進行,他會展現出身為別人兒子、父親、繼父、丈夫、姐夫的各方面,所以演員必須要有多方面演技,可以強硬,也可以慈愛,也可以卑微……

    「湯姆-漢克斯……是的,當然了。」

    葉惟在卡片紙上寫了第一個巨星名字,心頭不由躍躍,咧嘴而笑,漢克斯絕對適合!如果理查德由他來演,相信他會奉獻一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級別的演繹!可惜不是寫下來就算數。

    哈里森-福特?不,太帥了,年紀也偏大;達斯汀-霍夫曼也是老了,但勉強可以演爺爺;羅伯特-德尼羅也可以是爺爺;阿爾-帕西諾?他的形象就不適合這個故事;傑克-尼科爾森,很好的爺爺人選。

    回到理查德,金-凱瑞、亞當-桑德勒、本-斯蒂勒,他們都是好演員和巨星,對理查德來說卻顯得有些年輕了。

    萊昂納多那些年青巨星更是超級離譜;梅爾-吉布森?他那一聲「自由」喊得激動人心,這回氣質上不對味,不行。

    謝麗爾呢,朱莉婭-羅伯茨?太漂亮了些,但如果她肯出演,不適合也靠著靠化妝造型和鏡頭,給她調整到適合;卡梅隆-迪亞茲?這屬於怎麼調都調不了的絕緣體;桑德拉-布洛克?好啊,演技一流,只是顯得太年輕。

    而且別忘了,這是個媽媽角色,還不是《永不妥協》裡那種年輕媽媽,是有個青少年兒子、一個七歲女兒的中年媽媽,全世界女明星最怕的就是被人覺得「她老了」,無論詹姆斯-邦德有多老,邦女郎永遠年輕;女人呢?《哈洛與慕德》都幾十年前了。

    女星怕老,而主動演媽媽角色則是認老的一種行為,一旦演了以後就只能繼續老下去了,所以這事難上加難。

    「噢man,什麼時候明星們才會爭著跟我合作呢?」葉惟嘀咕了聲,隨即不禁大笑,真是比列夫還要誇張,乾脆找梅麗爾-斯特裡普來演選美比賽的評委「詹金絲女士」吧!

    可事實是這些人每個都是大人物,他們早已不在三振出局法則的行列中,就算爛片一堆,還是會片約不斷,是他們選戲,不是戲選他們。

    按動鼠標,葉惟關閉了很多演員的頁面,伸了個懶腰,才又點開一個演員的頁面,頓時雙眼一亮,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