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電影大師

正文 177.第177章 我要做老大 文 / 機器人瓦力

    一周北美票房

    6月25號-7月1號,2004年——

    電影——排名——上映周數——影院數量/變化——平均——本周票房——總票房

    《蛛蛛俠2》——第1位——0(2天)——4,152家——15,476——64,255,524——64,255,524

    《婚期將至》-第11位——第5周——1089家(+36家)——7,281——7,929,009——26,414,017

    《大人物拿破侖》-第18位-第3周——73家(+55家)——9,124——666,048——1,231,151

    ……

    7月4號,**日,全美最隆重的假日之一,葉惟全家外出遊玩了一天,非常盡興,以《婚期將至》現在的票房表現,他們家已經沒有財務困境了,生活水平只會越來越好。

    票房的驚喜還在繼續,上了三千萬,望見四千萬,雖然不及一部超級大片開幕兩天的數字,卻已是一個巨大奇跡。

    現在ifc、普雷通都有些後悔,如果當初更重視這一次發行,肯定可以有更好的成績,如今卻只能補救多少是多少了。

    前兩天葉惟和邁克爾-阿恩特吃了頓晚餐,談了《陽光小美女》的很多,他不是那種討厭和編劇坐一起的導演,阿恩特也不是那種喜歡指點江山的編劇,所以兩人談得很愉快。

    當葉惟談及自己正物色著第二製片人,阿恩特推薦了兩個人,羅恩-耶克薩、阿爾伯特-伯傑,最早的劇本買家和當初的回購方。

    早在買下劇本不久,葉惟就知道了他們,並不是無名小卒,兩人搭檔做**影片很多年了,有合夥的製片公司「真誠影片(bona-fide-productions)」,製作過《山丘之王》等影片,還參與過《校園風雲》、《冷山》的投資,他們都是製片人名單中的一員,合作過史蒂-索德伯格、亞歷山大-佩恩、安東尼-明格拉等名導,去過戛納,到過奧斯卡,他們是知名的**製片人。

    他們的專業能力不用懷疑,但葉惟有著其它的顧慮。

    「邁克爾,你知道以他們的財力,他們那時候不匹配,不是沒有50萬,是他們對這個項目失去信心了。」

    「我知道的,他們其實一直沒有放下,最近讓我幫忙聯繫,希望能和你有一次面談。」

    阿恩特極力推薦,葉惟也有點意動,不過首先有一個問題,那兩人是不是大衛-林德的幫派成員?要知道他們正製作著的《絕命聖誕夜》(預算1600萬)就是和焦點合作的項目,定檔明年年底上映。

    好消息是,當他問過沙姆斯,兩人不算「林德幫」一員,因為他們本身就不是嘍囉,與米拉麥克斯、福克斯探照燈、新線等公司都有著關係,《絕命聖誕夜》只是一次普通合作而已。難怪之前劇本戰時,焦點肯幫忙嚇唬兩人,落到其它公司手上又是麻煩。

    而這又正是他另一個顧慮,耶克薩和伯傑太「豪華」了,兩個都50多歲的人,有著那麼深的資歷,不一定適合他。

    沙姆斯對此說:「他們是a級**製片人裡面,最懂得跟年輕導演合作的人之一。」

    的確,1993年的《山丘之王》是索德伯格的第三部作品,那時他還是個成名不久的30歲神童;《校園風雲》則是佩恩成名後的第二部作品;還合作了瑞克-法穆易瓦、薩姆-瓊斯兩位青年導演的處女作,雖然最後都不算成功。

    現在葉惟有了成名作,是第二部作品,又是《陽光小美女》,自然被兩個老傢伙看上。

    過了**日,5號這天,葉惟和兩人進行了一次面談,當會議結束後,他仍然拿不定主意。

    兩人很熱情很健談,很會理解年輕人,也很會掌控年輕人,一會說「我們對《陽光小美女》的計劃」,一會又說「製片這塊交給我們,你全力去搞創作」,話很好聽,卻是在奪取權力。

    葉惟一開始聽得高興,感覺自己找到了,突然想到這點,頓時起了一身冷汗,第一製片人是我!不是其他誰!

    這兩隻老狐狸能讓年輕導演高高興興地把片場外的權力交出去,甚至會插手片場內?

    一個事實是,他根本不夠格指揮他們,以兩人老辣的手腕和資深的經驗,他們會成為劇組的導師。

    現在鬧翻了隨時可以一拍兩散,簽了合同、到了拍攝期就不行了,出現創作分歧的時候怎麼辦?16歲小子憑什麼不聽?

    線下成員們怎麼想可以不管,但監製加裡-高茲曼呢?如果有羅伯茨、漢克斯這樣的巨星演員呢?他們會怎麼想,會怎麼說?

    巨星鬧彆扭是另一種情況,只要是和巨星合作,任何製片人和導演都要處理那種狀況。

    可製片人搭檔跟你鬧有什麼意思,這是兩個不受控制的製片人,不是只會執行他的意圖,還會做很多別的,乃至往影片打上比導演烙印更深的製片人烙印。

    葉惟不可能喜歡這一點,他要自始至終做老大,然而他又明白,拍電影是一種協同創作,不能因為擔心被人分走權力,就找些無能之輩合作,那樣得不到好的意見,對作品而言毫無益處。

    電影製作中的權力關係,實在是一個複雜的東西。

    沒有當場作出決定,當晚葉惟打給了在加拿大拍著《斷背山》的李安討點建議。

    「你知道我和沙姆斯為什麼會合作這麼多年嗎?」

    聽到李安意味深長的反問,葉惟一怔,因為你們是櫃子裡的夥伴?事實證明

    明他想歪了,李安自答道:「我討厭不僱用上次合作的人。之前說怎麼怎麼感激他們,要拍新片了,卻不再用他們,這可能是我最討厭的事。」

    一言驚醒夢中人!真正的尤達大師!葉惟一下有了很多新的感觸和想法,「安,謝謝提醒,我知道該怎麼辦了。」

    因為李安很忙,聊了幾句就要拜拜,但葉惟忽然想起一事,連忙問道:「等等,我聽說你當年幾乎和朱莉婭-羅伯茨合作過?」

    這是前兩天一次電話通話聽艾瑪說的,她感到很有趣,說「我們的合作像一個『終於』。」

    「哦是的,那是在我從nyu畢業後待業那六年裡,當時我做著一部血腥驚悚片,200萬預算,請到朱莉婭-羅伯茨來演,都幾乎開始啟動前期製作了,製片商和發行商突然談不妥,還是沒拍成。後來她那個檔期去演了《風月俏佳人》,兩年後我才拍了《推手》。」

    是真的啊!葉惟也大感有趣,有時候歷史就是這麼好玩,想想如果當年那部影片拍成了會怎麼樣?

    首先,雖然一眾知名女演員都因為《風月俏佳人》的女主角「薇薇安」是個妓-女而拒絕出演,那時還是個小角色的朱莉婭-羅伯茨一樣不會是「薇薇安」,她會是李安的長片處女作的女主角,另一個女演員演了「薇薇安」,因此紅極一時。

    然後,李安拍血腥驚悚片!他真的想像不到會是什麼樣,世界錯失了一個恐怖大師?上帝都看不過眼而出手糾正的錯誤?

    那部影片也許會讓李安和羅伯茨大獲成功,也許不會。但他們怎麼都還是闖出了一番事業。

    壞消息是,那天羅伯茨並沒有談起這個緣分,顯然她對加盟一事沒多少興趣;好消息是,羅伯茨不排斥和華人導演合作,當年李安只是個30多歲沒證明過自己的明星學生而已,她卻敢在自己的事業關鍵期(剛因為《鋼木蘭花》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有了些名氣)選擇相信李安,眼光好、會信任有才華的任何人。

    不過那是22歲的羅伯茨,所以葉惟也不問李安要點跟羅伯茨打交道的經驗了,沒用,那時候和現在的羅伯茨是兩個人。

    「安,如果你和羅伯茨有什麼聯繫,麻煩多多稱讚我幾句。」

    「呵呵,我們沒有聯繫。」

    「呃ok,沒什麼了,謝謝。」

    ……

    第二天,葉惟給了耶克薩和伯傑「no」的答覆,理由是對《陽光小美女》的定位不一致,而且已經決定好搭檔人選了。

    沒有告訴他們,彼得-赫勒(peter-heller)!

    沒錯,作為一個**製片人,行業地位、能力和經驗等各方面,彼得-赫勒都遠不是兩個老傢伙的層次,還幾乎被《喬丹傳人》害死,但他不是廢物。在《婚期將至》重製版的製片過程中,他展現了過硬的能力和勤懇的態度,否則也不會做過一部3000萬成本影片的第二製片人。

    而且他們有過一次愉快的合作了,葉惟的意圖、想要的東西,赫勒總是能忠實和有效率地做好,這是他對第二製片人最看重的能力。

    只有一個赫勒還不夠,還需要一個可以說些有用的製片建議的人,製片團隊也需要更多的人手。

    所以葉惟同時確定了第三製片人的人選,經由沙姆斯推薦的,馬克-福利尼奧(mark-foligno)!

    福利尼奧是個三十出頭的英國製片人,行業裡的新人,只做過一部小成本驚悚片《懸疑對戰》的策劃製片人,那影片直接推向影碟市場後,評價不高,imdb上只有6分。

    但葉惟跟他一番交流後,發現他其實很有想法,他的才華正好可以彌補赫勒的缺點,赫勒的執行能力也能彌補他的稚嫩。

    而且因為福利尼奧在電影業只是個「沒有資歷的英國佬」,權力上沒有問題。

    創作衝突是沒有對錯可言的,這就像把一群超級英雄放到一起,現在要對付一個壞蛋,他們肯定會有不同的方法,蝙蝠俠想這樣,鋼鐵俠想那樣,再加個超人進來,能吵得打起來把地球打穿。

    不同於軍隊、警局、法院等那些有著清晰的等級制度的機構,電影業的等級和秩序很容易混亂,大牌演員敢對導演說「這裡我覺得就這麼演才對,你要麼接受,要麼我不演了」,導演能怎麼的?到了後期剪輯,製片人說「你這樣剪不行,我們要商業!」導演又能怎麼的?

    製片過程中,監製對製片人說「你們這麼拍多半要虧錢,少虧點吧,拍攝日期減10天!」,製片人能怎麼的?製片人再跟導演說了,導演氣個半死然後走人「這沒法拍,我不拍了,你們別署我的名字!」製片人又能怎麼的?

    在協同創作上,每個人的看法都可以不同,起爭執的時候,決定勝負的只有一樣東西:權力。

    這是不管在學校拍片,在好萊塢拍片,在哪裡拍片都是共通的面貌。

    不過現在好了,這個製片團隊裡,葉惟是絕對的老大。

    但不是說他沒有老大,像監製加裡-高茲曼,也許漢克斯也會掛上監製策劃的(executive-producer)頭銜,假如羅伯茨加盟的話大概也會掛上一個executive-producer,他們都可以是老大,只是不太管事而已。

    另外還有收買人心的助理製片人(associate-producer)頭銜,詹姆斯-沙姆斯已經預定一個了。

    葉惟問過吉婭大師要不要一個,她很鄙夷的說:「就算是這樣,我也不會做你小蜜的,死心吧。」

    做事的主要就是他們三個producer,如果以後《陽光小美女

    》獲得什麼獎項的最佳影片提名,他們正是「在製片活動中佔據主導地位」的能署名的那三人。

    ……

    「你說、你說真的?惟格,你真的選擇我!?」

    彼得-赫勒接到葉惟的電話後,震驚了,完全意料不到,好事突然落到自己頭上!難以置信,現在要跟viy合作的製片人太多了,隊伍中絕對不乏一流製片人的身影,viy竟然選擇他!這是什麼道理!?

    「就是你,老兄,我想通了,器材是新的好,搭檔是舊的好。這是我們證明自己的能力遠不止《婚期將至》的共同機會!」

    「謝謝!我會的,我會的……」赫勒激動中靈光一閃,問道:「我有參股的機會嗎?」

    他也有一間製片公司「赫勒巔峰影片(heller-highwater-productions)」,之前參股過《陰魂咆哮》和《喬丹傳人》,都是虧錢買賣;沒有參股《婚期將至》是他永遠的痛,很大原因是他沒有爭取過,以為它就是自己製作過的一部影碟電影《全額獎學金》那樣而已,那個沒有參股是正確的,這個則是一生的錯誤。他不想再犯一次了。

    「有機會。」葉惟笑說,以股份作為製片人的製片費是**製片的一種常規做法,又省錢又能讓製片人賣命,「具體的我們要和普雷通、夢工廠方面一起溝通,我想你能參股3%-5%。」

    「好的,好的。」赫勒奮然的連連應是,掛了電話後,中年人忍不住一聲高呼出來,走運了!!!

    得立即通知毛瑞爾,聽惟格的語氣,攝影團隊很可能也繼續用《婚期將至》的班底!

    要是因為接了其它片約而葬送這個機會,就成傻子了。

    ……

    馬克-福利尼奧同樣被突然飛來的幸運大餅砸暈,簡直不可思議,前一刻他還只是新項目《三面交錯》(30萬英磅預算)的四位聯合製片人之一,下一刻他成了神童的新片《陽光小美女》的第三製片人!

    儘管離簽下合同還早,隨時可能被換走,但這個一展才能的機會多麼難得!

    另一邊,高茲曼明白葉惟選擇老搭檔+新人的用意,頗是感歎他的老練,對此表示了支持。viy這隻金鳳凰值得被信任,而且他自己也不是閒人,必要時能直接出任製片人,用不著別人來給viy帶路。

    之前沒出任是因為對葉惟缺乏信心,又有和imax公司合作的新項目《華麗的荒土:月球漫步記3d》在做,還有後制中的《極地特快》、《別惹螞蟻》,不想太忙,而現在有些不好意思,再看看吧。

    有人高興,也有人鬱悶,耶克薩和伯傑實在想不明白,那小子為什麼這般決定!

    「羅恩,是我們說錯什麼話了嗎?他看上去明明很高興的啊!」

    「我也不知道,那小孩應該是顧忌著我們會接管項目吧,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精了。」

    「不是現在的年輕人,是他,從回購劇本到這次,他一次次耍了我們,狡猾的小子!哎,我們還要繼續遊說嗎?」

    「算了,這麼貪權的自作聰明的一個人,跟他合作沒什麼意思,《陽光小美女》劇本其實也沒那麼好,算了。我們專心做好《絕命聖誕夜》和《身為人母》吧,它們才是重點。」

    「我是很感興趣他會找什麼製片人,連我們都不要,我希望他不會後悔,嘿!」

    「我們給過他機會了,算了。」

    ……

    製片團隊總算初步確定了下來,真是取得了一大進展,葉惟心情爽快,這天晚上又一個人來到地標影城看電影,前幾天已經看過《蛛蜘俠2》了,今晚是來看《日落之前》的,1995年的經典愛情片《日出之前》的姊妹篇。

    剛往影廳中間的一個位置坐下,觀眾們坐得挺滿,他忽然又收到一條熟悉的短信:「在做什麼?」

    葉惟有點無語,也有點習慣了,隨手回復克裡斯汀:「看電影。」

    「什麼電影?」

    「《日落之前》。」

    「好看嗎?」

    「你再打擾就不好看,你不打擾就好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