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假使重生八十年代

正文 第一章 八十年代的香港 文 / 霍當天

    「丫的,怎麼就到香港了呢?還八二年的!」

    張紹平到現在都不敢相信,一夜宿醉,就稀里糊塗的穿越到了1982年的香港,佔了名叫張少平的倒霉蛋的身體。

    張少平,十四歲的半大少年,父母剛去世,在香港無親無戚,僅有個五歲大的妹妹張夢瑩。他完全沒法走出父母過世的陰影,從個三好學生很快淪為飛仔,曠課退學,打架鬥毆,全學了個遍。終於,幾天前的群架中,被打了個半死,然後悲催的被張紹平鳩奪鵲巢。

    鄰居王伯夫婦倒是好心之人,不僅送張少平去醫院並出了住院費,更是幫他照顧著幼小的妹妹。這也是張父張母人緣好,生前對左鄰右舍幫扶不少。

    身上沒錢,張紹平不敢住院太久,兩天便出院了。出院後,張紹平不得不考慮以後的出路。

    他不是張少平,他有著成年人的思想靈魂,不會坐吃山空,再說家裡剩下的也沒多少可以揮霍的了。

    張紹平像個思想者似的,琢磨著未來和出路。

    前身,不過三流大學畢業,是個三流的網絡寫手,起的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勞勞碌碌,求著打賞,過著乾巴巴的日子。別人最次也開著奔馳、寶馬,而自己有急事都不敢打個的士,只去擠總是超載的破公交。別人把妹,不是清純可人的大學生、高中妹,就是光鮮艷麗的女明星、嫩模,而自己卻是倒貼都經常沒人要,每每麻煩「五個兄弟」。

    「不能再像上輩子一樣蹉跎了!」張紹平想著想著,猛地用力一揮手,歇斯底里的大吼,「老子這世人一定要開最好的車,泡最靚的妞,抽最好的煙,喝最好的酒,住最好的房子!」

    願望是美好的,但第一步,他得解決掉當前困難,想出生財的門路。

    這裡是沙田的「屋村」。

    所謂的「屋村」,其實是由幾座超級居民樓組成的十幾個超級大四合院所拼湊出來的,裡面住的全都是香港底層的貧窮市民。潮濕粗糲的路面、擁擠狹窄的巷道、破敗不堪的棚屋、五花八門的廣告、縱橫交錯的電線……張家就在這個地方外有個小小的茶餐廳,一家子吃在這、住在這,雖然賺不了大錢,可也能吃個溫飽還有少許節餘。

    張父張母都是六十年代偷渡來香港的移民,機緣巧合結成一對,經過一番打拼,才終於落下腳跟。

    但張父張母離世後,張少平兩兄妹年紀尚幼,根本無力經營,在張紹平穿越前就敗得差不多了,現在已是關門大吉。

    想重振家業,靠茶餐廳發家,是行不通的,光請廚師、店員就是老大一筆支出,這樣的小餐廳靠的是薄利多銷,根本無力請人。這條路,張紹平最熟悉,但首先排除。

    買彩票?不靠譜!內地的福利彩票都不看,誰個有閒心記香港的?這個不行!

    寫小說?沒傳說中的主角光環,沒過目不忘,所以看過的小說有點印象,但背不出來,慢慢寫或許能寫個大概,可文筆過不了關啊!

    寫劇本?同樣的理由,沒寫過劇本,看過的電影有印象,故事可以大概講出來,但寫不成劇本。

    當演員?可以當兼職,混個盒飯,以後或許成才,但解決不了當前困難:坐吃山空。

    炒股票?丫的,除了記住幾個大金融危機、股市漲跌之外,詳細到每隻股票,鬼才知道!

    唱歌?畫畫?發傳單?送外賣?能想的,張紹平統統想過了,有前途的沒天賦,有能力做的卻只能是沒水準的散工。

    其實,如果不是太急迫用錢,他完全可以慢慢等,利用穿越身帶的福利,超越這時代許多的前瞻性,攢著錢投資房市、股票,買微軟、思科、臉書、騰訊、百度等等,四十歲前絕對可以實現他泡女神的豪言壯語。

    關鍵是他現在沒錢了,還要養自己和妹妹!

    「丫的,我就不信憑我這信息爆炸時代『過來人』的身份,就活活在這個閉塞的年代憋死?」張紹平咬牙切齒的叫嚷著,「什麼最好賺?信息不對稱最好賺!我好好想想,沒什麼坎過不去的。」

    「嗯?」剛叫嚷完,張紹平猛地反應過來了,丫的信息不對稱,現在的香港與大陸不正好是嗎?

    張紹平激動了,彷彿看到無數的鈔票在向自己揮手。這年代,中國大陸正在改革開放,八億人的市場正在逐步開放與形成,但又什麼都正在稀缺之中,從香港進點貨過去,都是緊俏的、稀奇的。

    張紹平記得後世曾看過一篇研究報道,好像在說這時代的內地,人人想沾點洋氣,就連普通的塑料袋子,沒見過世面的人都當寶似的收藏著。

    發財的點子有了,初步的成本總得有吧?偏偏張紹平就是沒錢,翻箱倒櫃,找了許久,只有一百三十六塊八毛。

    「還真是沒錢了!」張紹平一屁股坐在地上,有氣無力的樣子,愁死他了。左想右想,就是生不出錢來,不得已的辦法只有最後一招:賣了小茶餐廳。

    若非真到了山窮水盡,張紹平絕不會走這一步棋的,小茶餐廳再差,那也是個家啊。雖然張紹平很自信,進貨去內地肯定能賺錢,但做生意就怕萬一,如果真的虧死了,起碼還有個念想留給妹妹,避免流落街頭。

    這時,張紹平絕對是恨死這身體的前身了,他丫的,父母留下的現金餘款就被這貨呼朋喚友,短短個把月揮霍清光,然後拍拍屁股一命嗚呼,留下個爛攤子給張紹平收拾。

    「哥,瑩瑩肚子餓了?」

    小妹怯生生的聲音,終於把張紹平從愣神中拉回現實。

    看著這個身體的便宜妹妹那純真的眼神,張紹平一臉暖色,穿越前是獨生子,穿越後卻成了孤兒,更要肩負起養家餬口帶大妹妹的重任,他只覺壓力山大。

    「哎呀,差點餓壞我的小公主了,想吃什麼?哥哥就帶你去!」張紹平寵溺的摸著小妹的小腦袋。

    張夢瑩咬著小指頭,小嘴吧嗒吧嗒的:「我要吃絲襪奶茶、滾水蛋、蛋撻、菠蘿包,好多好多好吃的。」

    「你的小小肚子,吃得了那麼多嗎?」

    「人家想吃嘛,吃不完,放著以後吃。」

    「呵呵,那可不行,會壞的,以後想吃了,哥哥再帶你去,好不好?」

    「哥哥騙人,以前瑩瑩想吃,你都不理我的。」張夢瑩撇了撇嘴,控訴道,顯然對做哥的人品不大相信。

    這話一下打中了張紹平的心坎,酸酸的。這身體本是個少年,照顧自己都勉強,何況是五歲大的妹妹!能不讓兩人餓肚子就不錯了。

    「瑩瑩乖啊,以前是哥哥不對,哥哥知道錯了,以後會好好照顧你的,你就原諒哥哥啦,好不好?」張紹平緊緊抱著小妹,喃喃哽噎。一種血脈相連的感覺油然而生,前世今生,他從來沒有一刻像現在這麼重擔在肩。

    「你如果答應下次帶我去吃炸雞腿,人家就原諒你。」小丫頭趁機提出條件。

    張紹平滿口答應下來:「好,好,好,都依你!」

    小丫頭一聽樂了,笑得月牙彎彎的,高興道:「哥哥,你真好!」

    在現實的壓力下,張紹平絞盡腦汁,還是只能做出賣了小茶餐廳的決定。

    這條街只有張紹平一家茶餐廳,全靠左鄰右舍幫襯。張氏茶餐廳關門後,大家只能去別的街巷了,生活很是不便。

    況且,從去年末開始,香港的房市全面陷入低迷,經濟持續衰退,工業用樓價格跌幅達到93%,住宅跌幅60%。81年炒房最火爆時,中低檔的住宅每平方米1萬元,現在約是3千至4千元。

    不過,這時的香港完成了經濟的轉型,服務業開始繁榮,房市的低迷,正好是餐飲業的機會。「大家樂」、「大快活」、「美心」三家中式快餐連鎖店紛紛趁機佈局,分店在全港遍地開花。

    這種情況下,張紹平的店面脫手很是輕易,價錢也還公道,四十平方米的茶餐廳全套轉手,買家給足了16萬塊。

    買主倒也好說話,給他兩天時間搬家,還問他夠不夠,說不夠還可以寬限兩天。張紹平欣然接受好意,並表示會盡快搬離。

    搬家並沒有什麼好搬的,幾身衣服,一些生活用具,哦,還有一台黑白電視。關鍵是找房子住,16萬塊,這時可是一筆巨款,屋村可不缺打家劫舍的主兒,張紹平不得不謹慎,除了財不露白,還要盡可能找個環境相對沒那麼亂的地方。

    不過,再怎麼找,兩三天時間也是夠了的,很快張紹平便帶著小妹在屋村安定了下來。臨走前,小妹還是戀戀不捨的樣子,對曾經自家的小茶餐廳無比眷戀,她還眨巴著可愛的眼睛問張紹平:「哥哥,我們以後是不是都不能回來住了?」

    「呵呵,等哥哥賺了大錢,就給我的小公主換個大大的房子住。」

    「我不要住大房,等以後我們有錢了,是不是可以買回咱們的茶餐廳?」小妹開心的問道。

    明明身體是由後世的靈魂主導,可不知為什麼,張紹平很容易動感情,聽著妹妹天真的話,鼻子一酸,眼睛有些濕濕的。

    「嗯,你是我的小寶貝,你說了算」張紹平拉著妹妹的小手,輕柔說道。

    新的住處是個不足40平方米的單間,帶個廁所。張紹平用木板把屋隔成兩個房間,裡頭的給小妹,他住在外間。衣服什麼的拉條線隨便掛著。屋村這些樓裡的人家是沒有專門的廚房的,每個房間門口擺一張桌子,放上一個煤油爐,鍋碗瓢盆都塞在抽屜裡就行了。

    這時正是傍晚,大家都準備著吃的。

    樓道雖窄,各家的小孩卻跑來跑去、跑上跑下玩得不亦樂乎。哪家小孩看到自家有菜炒熟了,便嘴饞地用手抓起一塊扔到嘴裡,渾不怕滾燙,嚼幾下就吞進了肚子。家長自然一把呵斥,遇到太調皮的,當媽的還會用巴掌打幾下他的屁股,罵幾句。

    住在這熱鬧極了,小丫頭張夢瑩也不認生,很快就認識了一群小夥伴,跟在眾小的後面搗蛋著,有這麼多的小夥伴玩兒,她很久沒這麼開心過了。

    樓道的住戶發現有新鄰居了,紛紛熱情地向他打招呼。大家都是窮苦人家,生活不易,但鄰里左右來往密切,互幫互助,更顯得有人情味。

    張紹平新家的東邊房是位五十大幾的大嬸,慈眉善目,很是健談,大家都叫她周嬸。

    周嬸在閒聊中知道張紹平的家境後,不由母愛氾濫,言語中多處鼓勵張紹平不要自暴自棄,要振作奮發,照顧好妹妹,過上好日子。

    末了,周嬸還熱情的說:「平仔,你真是個乖仔,那麼小就會照顧妹妹了!平時有什麼困難、麻煩事之類的,需要幫助就跟我說,別不好意思!」

    晚飯後,住在隔壁的有好幾戶人家上門來,都是熱情地打著招呼,混個臉熟,問問張紹平家有什麼需要幫助的沒有,還說張紹平平時有空便去他們家裡竄竄門。這些鄰居都極為淳樸,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

    只是張紹平天天日日都在想著去大陸賺大錢,哪有空閒竄門兒,倒是張夢瑩小丫頭幾天下來,家家戶戶都拜了個碼頭,甚至還成了周嬸家的常客。

    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