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假使重生八十年代

正文 第二十八章 「亞洲最佳製片人」江之強 文 / 霍當天

    (一天兩章近7000字,人品是沒問題的了!求票求收藏!)

    七十年代前,香港的電影大抵是古裝片、歷史片、戲曲片,盛行的是武俠片。當時電影市場不大,電影公司也不多,基本是邵氏獨霸天下。

    七十年代開始,香港電影開始逐漸成熟,武俠片繼續鼎盛不衰,而李曉龍帶出的功夫片一枝獨秀,同時李翰詳的風月片也大發異彩,很是吸引了一些人。到這近幾年,都市片、愛情文藝片、喜劇片、鬼怪片紛紛冒頭,尤其是許氏兄弟的鬼馬喜劇片,洪金保、程龍的功夫喜劇片,最為人喜愛。

    影片數量的增加和影片類型的增加,代表著香港電影市場的成熟,所以製片方、發行方、院線方,或合縱,或連橫,紛紛逐鹿香江。通過併購重組,形成現在的三國鼎立,即邵氏、嘉禾、新藝城。

    這些信息,便是張紹平對收集來的資料,通過分析歸納,對香港的電影市場做出的大致解讀,這將會幫助他接下來的談判中不至於太被動。

    看完兩張報紙,張紹平瞄了一下手錶,還差幾分鐘才到兩點,離約定的時間還早著。正想再拿張報紙看,卻見一位三十出頭的男子疾步走來,待看清張紹平的面容,該男子有些遲疑地問道:「請問是張紹平先生嗎?」

    「我就是!」張紹平立馬起身,笑道:「你是江之強先生吧?快請坐!」

    兩人握了握手,江之強在張紹平的對面拉開一張椅子,坐了下來,嘴上說道:「萬萬沒想到張生這麼年輕,頭先我還以為走錯地方,認錯人了呢。」

    張紹平自嘲道:「幸好你沒有掉頭就走,不然的話,我恐怕都要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嘴上無毛,辦事不牢了。」

    江之強聽得張紹平說得風趣,不由哈哈笑道:「有道是少年英雄,我可不敢小覷現在的後生仔,這都是一時俊彥啊!」

    張紹平笑道:「說到一時俊彥,又有誰比得上江兄你了,十三歲就隨父出使歐洲,尋找穩定的片源,這才是本事了得啊!」

    相互之間,幾句吹捧,頓時拉近了兩人的關係,氣氛很是輕鬆。

    對於江之強此人,張紹平前世聽說過這麼個人,看娛樂網絡小說的時候,也沒少看過有關於他的介紹。只記住他有兩個很牛逼的稱號,「亞洲英雄」和「亞洲最佳製片人」。對於「亞洲英雄」,張紹平是沒印象的,但「亞洲最佳製片人」這個稱呼就太非比尋常了,說明他對電影行業及市場軌跡拿捏得非常好。

    張紹平有意進軍電影業,就請人對所有的電影公司和影院來個摸底調查,就發現香港的電影界現在是三大兩小一堆雜魚的局面。

    何謂三大?當然指的是龍頭大哥嘉禾及它旗下的院線,瘦死駱駝比馬大的過氣大佬邵氏及它旗下的院線,還有新貴金公主及投靠它的新藝城。這三者獨佔了香港六七成的院線及九成的市場,真正的巨無霸。

    說到兩小,張紹平第一次聽到它們名字的時候,是驚得目瞪口呆,深深震撼著。

    南洋、南華戲院為主的雙南院線,一般只放映大陸的影片和香港左派的電影,比如長城、鳳凰、新聯這三家左派電影公司的影片就全在雙南院線上映。不過,在今年的9月即撒切爾夫人跌了一跤之後,雙南院線和長城、鳳凰、新聯及新成立的中原影業合併成銀都機構。沒錯,就是以後鼎鼎有名的巨無霸銀都機構!

    銀都機構是一小,還有一小,後世也是個巨無霸,就是安樂影業。這家幾乎不製片,只從事影片發行及戲院經營業務,而且多數放映西片。安樂影業及院線在現時的香港,算不得什麼,如果它不是有個在戲院業德高望重的東家江祖誼和一個少年天才般的少東家江之強,簡直可以忽略不計了。

    任誰也想不到這兩家小公司、小院線,在以後幾乎統治了整個香港的電影業,甚至連接內地,鋪陳到國外歐美。

    除了這三大兩小外,其他的都是獨立電影院,零零散散分佈在全香港各處。有的在鄉村離島,有的在巷尾裡弄,也不乏利舞台這種在繁華地段的豪華影院,大小不一,規格各異。

    對這些院線,張紹平分析了一番,知道有機會收購的只有一個安樂院線。其實院線不院線的,張紹平並不看重,最多到時收購獨立電影院就是了。但真正讓張紹平心動的,是江之強此人,真正的大才啊!更是他最需要的大才!

    13歲就跨入行業的江之強,在圈內一說起他來,便是如雷貫耳,讓人大讚:「生子當如江之強。」這樣的人物,張紹平是迫切想收入囊中的。對影視業,他可以佈局,他可以慢慢發展,但他卻缺少一個有能力完成佈局和籌謀未來發展的大才,而江之強偏偏就是這樣的牛人。

    這也是張紹平約江之強出來的最主要原因。

    兩人吹捧幾句後,張紹平沒有多說話,只是為兩人各倒了一杯茶,做了個虛請的手勢。趁著品茗的空隙,彼此審視著。

    江之強穿著一套黑西裝,臉上帶笑,眼裡不時閃過的精光,說明他是個精明幹練的人。這樣的人,有想法,有主見,不是那麼容易說服的。

    一壺茶水喝完,張紹平仍沒開口,讓人又上了壺茶。他喝得很愜意,一派悠閒的樣子,江之強卻不想等了,直接開門見山道:「張生年紀輕輕,好耐性!論起養心靜氣的功夫,江某也是不如。卻不知張生特意約江某到來有何見教?」

    「什麼養心靜氣功夫?這都是虛的!」張紹平擺擺手,笑道:「江生先沉不住氣,不是我有耐心,而是江生是做大事的,諸事煩擾,偷不得閒。張某呢,無事纏身一身輕。這人太閒了,就想動動筋骨,鬆鬆手腳,找些事來做。張某縱觀整個香港電影產業,發現商機無限,大有可為,便想進去一展身手,只是缺少一張入場券啊。」

    江之強一副瞭然的表情,道:「這張入場券說的應該就是我們江氏的安樂影業了。不過,恐怕要讓張生失望了,安樂影業是不會轉售的。」

    張紹平道:「先別急著下決定!憑你的眼光,應該也看出來了,未來香港的電影業絕對會非常火爆,本土影片將會嚴重擠壓外來西片的票房空間。安樂影業如果不涉略電影製作方面的投資,僅靠西片,下場絕對不會好過。可要上映其他影片,卻又缺少片源。安樂影業本身資金不夠雄厚,獨立製片又風險太大了,經不起幾次折騰。至於想像金公主院線一樣招攬電影公司投靠,安樂院線的影院又太少了,沒吸引力。安樂影業現在面臨的窘境,不可謂不多!」

    「那又如何?」

    「這就是江生願意出來和我見面的原因所在。我需要一張入場券,江氏需要我的資金注入,我們各取所需,僅此而已。」

    江之強突然笑道:「張生果然是個有心人,分析得很對,江氏確實需要資金注入,但有一點,張生卻是想錯了。」

    「哦,願聞其詳。」

    「張生只看到了香港電影市場的成熟與火爆,但卻沒看到其中的隱患。首先,香港本土市場太小,主要靠賣外埠賺錢。沒有縱深的市場,就像沒有根基的浮萍,即使繁榮也不會長久的。我敢撂下話來,東南亞、台灣、日本、韓國等主要外埠國家一旦出台本國文化保護政策,香港電影的輝煌立馬就會從雲端摔下凡塵來,跌個粉身碎骨。」

    張紹平實在佩服此人的眼光,真是一語中的。

    「其次,香港電影市場是成熟了,但香港電影業卻還沒成熟。搞電影的人,大多數都是衝著圈錢來的,沒人把它當事業來做。粗製濫造、跟風拍攝,全沒個規矩,沒個流程,看到有利可圖,一窩蜂而上,亂七八糟的,根本沒想著把這塊蛋糕做大。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外來注入的資金太多了,香港本土的院線也好,電影公司也罷,命脈全被別人捏在手裡,要殺要剮全在別人一念之間。」

    江之強侃侃而談,分析得頭頭是道,這些致命的弊端,全都被說中了。

    此人真是厲害,怪不得後世可以趁勢而起,瓜分大中華地區的電影蛋糕了。但越是如此,張紹平就越是熱切,這樣的大才,倘若收入囊中,對自己創立娛樂文化傳媒綜合集團公司將會有莫大的幫助。

    張紹平本來只想去內地搞貿易賺點錢,美美地過個日子就算了,但隨著身家越來越豐厚,這野心就生了,人也便有了大的夢想,就像李家誠創立長江實業一樣,他也要打造屬於自己的集團公司,理想的就是集娛樂、文化、傳媒於一體的綜合大集團。

    張紹平假裝皺眉道:「照你這樣說,香港的電影業始終會沒落,我們更應該趁早進入賺錢才對啊!」

    江之強搖頭道:「香港電影會輝煌不再,但電影市場卻不一定就崩潰了,依我二十年的行業經驗來看,美國的好萊塢將會憑借雄厚的資金、流水線般的精良製作橫掃全球。我們安樂影業已開始擴展西片進口、增強電影發行等業務,所差的就是資金不足以支撐我們進行諸多業務。」

    「所以,你來見我,就是只想我注資支持你們的電影發行業務?」張紹平這下是真皺眉頭了。

    「沒錯!我來之前,我們父子三人商量過了的,我們可以把安樂發行業務分割出來,由你注資,聯合重新組建成一個新的公司。這是我們最後的決定,張生如果真有意願的話,我們合作愉快!」

    張紹平閉目沉思,雙手有節奏地輕輕拍打著大腿。江之強知道他在考慮,當下不急,自斟一杯茶慢慢品著。良久,才見張紹平睜開眼,道:「江生,你說服我了,但是,聯合組建的公司,我要占51%的股份,而且總經理必須由你來出任!你們答應的話,我會注資1億!」

    「什麼?1億?!」江之強被張紹平的大手筆驚住了,但他隨之又有點猶豫,「出任聯合公司的總經理,我是樂意之極的,但由張生控股,恐怕我的父兄不會同意啊!」

    「我出的可是1億元,恐怕就算把你們安樂影業打包賣了也就值這個價!我看重的不是你們的發行渠道,而是你這個人,我堅信你的能力!如果不是你出任總經理,我是談也不會跟你們談的。」張紹平淡淡說道。

    江之強目光直視張紹平,道:「承蒙張生如此看重江某,江某是感激不盡!不錯,張生這個要求確實不過分,我會和父兄兩人說出張生的誠意的。」

    張紹平笑道:「這樣最好!那我就靜候佳音了!」

    「好說!」

    兩人以茶代酒,一飲而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