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假使重生八十年代

正文 第三十章 深耕市場 文 / 霍當天

    無線電視台在廣播道77號,而廣播道81號是亞洲電視台的總部。兩家電視台甚近,可張紹平兩人在兩台間轉了一圈,見過兩位大亨,簽過約,前前後後卻花了兩個小時,

    剛從亞視出來,張紹平呼出一口氣,有種不虛此行的滿足感。

    「阿平,今天見到兩位大亨級人物,給你的感覺怎樣?」霍振霆看到張紹平的樣子,覺得有趣,不由笑問道。

    「兩人都是鋒芒內斂,不露崢嶸。如果不是雙眼開闔間,不經意流露出的冷電精芒,任誰都看不出這是兩位在商場影壇縱橫捭闔的大亨級人物。不過,兩人還是有些微差別的,邵大亨像是曾居高位的老頭,邱大亨卻如鄉下老農。」張紹平想了想,如此作比。

    「你這說法倒也貼切。這兩人的外觀,跟他們的一生經歷有莫大關聯。邵伯伯出生巨富家庭,縱觀一生,經營事業上,順風順水,幾乎毫無挫折。他輕易接掌香港影視最具影響力的電影公司和電視台,在圈內說一不二,這養成了他霸道凌人、惟我獨尊的氣質。而邱老爺子則不然,他初到香港時只混到一口飯吃,先是做電影院播映員,吃了不少苦,慢慢攢到一筆錢,然後在鄉村開了家小小的電影院,放映舊片,才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今時今日。所以,你看到的邱大亨,才會是堅毅不拔與質樸的樣子。」

    霍振霆笑著解釋道。

    一個是有父兄的資本在,仗此創立雄霸影視圈的邵氏家業。一個純粹是白手起家,打下一片足以傲視群雄的身家。兩人正好是兩個極端,一個是富二代,一個是窮**、絲,都是香港夢成功的典型。

    張紹平恍然:「原來如此!我倒是大漲見識了。」

    「每個成功者,養成的氣質或習慣,或多或少都與他過去的經歷有著關聯。又比如李家誠叔叔,他是個節儉慣的人,出去飲茶,剩個小籠包,都要打包帶走的。這些人到了這個地位,秉性自然,根本不會刻意掩飾什麼。」

    「卻不知霍老爺子這位大亨又是怎樣的氣質呢?」

    「呵呵呵,你何時見到家父,不就知道了?」霍振霆笑道。

    張紹平含笑不語,霍老爺子哪是那麼容易見到的,見他比見港督還要難。

    兩人分道揚鑣,靜候廣告播放。

    這次,在兩家電視台各砸下150萬港幣,保證廣告每天播放十回,其中黃金時間插播三次。播放時間從12月1日開始,連續播放一個月。

    閒來無事,張紹平寫寫小說,練練毛筆字。這練毛筆字,還是陳飛虎說的,可以靜心調養內家之氣。陳飛虎識字不多,僅僅會寫他名字的三個字,但讓張紹平跌破眼鏡的是,他這三個毛筆字寫得很有水準,比張紹平的靚多了。

    很快過了兩天,張紹平接到了個電話,電話那頭:「喂,張生,你好!我是張國榮,你說想看我的電影《烈火青春》的試映場,我這送票來了。」

    「哦,你的電影今晚上映啊?謝謝!我叫我的司機去拿,就不麻煩你了。」張紹平聞言愣了一下,才記起這事來。

    「這有什麼麻煩的!張生,我就在你的小區外,你叫人來拿吧。」

    「啊,你人都到這了?既然這樣,上我這來坐坐吧。」張紹平見到人家這麼熱心,便想叫他上來坐坐,喝杯茶水。

    「不了,電影首映,我作為主演,也得準備一下,免得到時被記者問住了,手忙腳亂。」

    「也是!那我就不請你上來了,我這就叫人去拿電影票。」

    放下電話,張紹平頗為感慨,這張國榮如此熱心熱情,怪不得日後的影視圈裡頭,人人都喊他做「哥哥」了。這做人,單看他的平常行為,就知他為人如何了。

    張紹平又打了個電話到陳飛虎的「大哥大」,吩咐他去拿票。陳飛虎本就在附近候著,隨時聽張紹平的招呼,叫他去再合適不過。

    吩咐完,剛放下電話,叮鈴鈴的聲音又響了起來。

    張紹平剛「喂」了聲,就聽見對方道:「張生嗎?我是江之強。」

    「是江生啊!」張紹平一聽是江之強,立馬精神一振,「怎樣,你們安樂影業有決定了嗎?」

    「不好意思,恐怕要讓張生失望了!」江之強話一出口,頓時讓張紹平的心一沉,果然還是不肯答應。

    「我注資1億港元,你們江氏都不願意?」張紹平不甘心地問道。

    「家父願意讓出新公司的49%股份,只需張生投入5000萬港元。如果張生執意控股,我的父兄不肯答應啊。」

    「你當我缺少5000萬嗎?沒法控股,我何必非得投資你們安樂影業,我隨便找幾家小點的發行公司收購,重新組合,經營些年,未必不能搞得有聲有色。」

    江之強滿含歉意道:「實在對不起!家父說,安樂影業是他奮鬥一輩子的事業,是決計不會放手的。發行業務太過重要了,就算分割出來重組,也不能落入他人之手,否則,這會讓安樂影業陷入困境的。我勸過了,父兄硬是不聽,我也只能對張生說聲抱歉了。」

    張紹平沉默了下,突然笑道:「沒關係!生意不成仁義在嘛。其實,這是我強人所難了,我自己把電影當事業做,你們江氏又何嘗不是呢。實話說吧,我最看重的還是你的大才,卻不知道你願不願意過來幫我呢?」

    江之強拒絕道:「恐怕我要辜負張生的厚愛了。江某的父兄在打拼,為著安樂影業謀出路,江某自然沒有離棄的道理。」

    張紹平遺憾道:「這人各有志,半分強求不得啊!也罷,我就不勉強你了,不過如果你哪天回心轉意,肯到我這裡來屈就的話,總經理一職虛位以待。」

    「謝謝張生!真有那麼一天,我一定同張生一道打拼天下。」江之強內心裡很感激張紹平的看重,當下他投桃報李,對張紹平道:「張生,雖然發行方面,我們沒法合作重組新公司,但在內地,我們大可以合作一把。」

    「哦,此話怎講?難道你們安樂影業現在就想去開拓內地的電影市場?不擔心太冒進了?」

    「張生,我上次和你說過,做電影不能做無根之萍。把電影當事業做,有三大要素:片廠、製片、市場。片廠就是現在的片場、大影城,製片包括出品人、製片方、發行商、院線代表,市場也就是觀眾。如果把電影業比喻成實業,就是香港的電影有錢、有工人,但是工廠狹小,內需不足,難以支撐發展。」

    「我懂你的意思!內地有有地有人,就差開發了。」

    「我們做電影的,要有做事業的心態,明白這是個長遠的投資,要經營好往往需要20年、30年期限的。這麼長的時間,足以讓我們開發了,那時才具備實力和好萊塢一爭長短。」

    「你們都看得這麼長遠,這麼明白,難道整個香港就沒人看到這個危機隱患嗎?」張紹平不解地問道。

    「拍電影好賺嘛,大家都是奔著圈錢去的,深耕市場費力不討好啊。而意識到後方不穩的人,卻又找不到出路,比如我們安樂影業,進軍內地也是先試先行,策略到底成不成,心中無數啊。但找個穩固的大後方,扎根深耕是必須的,不然,等到外埠的大門開始關緊,就是香港電影凋零的時候。到那時,再行動就太遲了。」

    張紹平想了好一會,才道:「我決定了,當隨你們前往內地,開發電影市場,詳情細節,我們到時會面再談不遲。大勢滾滾,螳臂當車固然不可取,但保護住華語電影的元氣,也是不可或缺的。最起碼我們的電影人才,不能讓他們全部出走海外。」

    華燈初上,晚飯後,張紹平陪著小妹她們看了會電視,便出門去。

    香港的繁華地段,如銅鑼灣、旺角一帶,燈火通明,繁星點點,行人如織。很多人喜歡這時出動,逛街逛夜市,泡酒吧,唱卡拉k,當然還包括看電影。

    旺角,不僅名字帶「旺」字,本身也是相當旺的。這裡屬於香港商業比較發達的地區,很多公司在這裡開設辦公樓。關鍵的是,這裡有相當多的電影院,《烈火青春》就是在旺角金公主的一家影院試映。

    「午夜試映」是香港電影特有的傳統,每部影片在正式上映前,都要先試映過。這樣做的目的,最主要的是為了防止爛片的存在。如果電影拍得爛,試映後,觀眾就會對導演、主演之類的參與人員來一頓胖揍,反之,則是報以熱烈烈的掌聲。

    這時看電影不像以後,盛行爆米花,現在流行的是啃甘蔗。這群「甘蔗黨」,是最忠實的影迷,幾乎每部電影試映都有他們的身影;也是最暴力的「狂徒」,一旦看到爛片,他們操著甘蔗就狠狠給你來這麼兩下子。

    對這群「甘蔗黨」,張紹平是聞名久矣,今晚就想見識一番,一睹廬山真面目。

    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