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假使重生八十年代

正文 第四十四章 多面手陳冠忠 文 / 霍當天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號外》雜誌的幾大擁有者,主要為陳冠忠、邱世聞、鄧曉宇、胡俊毅四人,擁有近85%的股份。陳冠忠既然敢來找張紹平注資,本來就是幾人已經商量妥當的,他們分攤出51%的股份,作價450萬,轉讓給張紹平。

    除了坐擁縱橫投資、漢唐風行服裝、大洋貿易三大公司,張紹平手上原本還有近3億的閒錢,不過,他陸續在房產、影院方面投入了不少,所以,現在手上的現金只有22億港元。

    張紹平出資3000萬,成立鼎盛文化期刊出版公司。

    香港報刊之類的刊物,大部分都集中在港島英皇道、軒尼詩道一帶。鼎盛文化公司的地址就選了英皇道660號。

    鼎盛成立後的第一個動作,就是以450萬港元取得51%的股份控股《號外》。而陳冠忠四人轉讓權益獲得的這筆資金,除了折現150萬外,剩下的300萬以鼎盛公司的10%權益抵作。

    鼎盛公司的第二個動作,就是相繼成立全資子公司《時尚》雜誌社、《電影時代》雜誌社和《電視時代》雜誌社,前者主要面向中上階層的「雅皮士」,後兩個出版的是介紹電影電視方面的專業期刊。本來,張紹平還想建立面向男性和女性的專業性雜誌,但一時找不到適合的人,這計劃便暫時擱淺了。

    《電影時代》雜誌和《電視時代》雜誌,張紹平原本也想等找到合適的總編等人選,才正式開刊。卻不料陳冠忠道:「張生,這兩種報刊可以交給我來辦,我可以當總編,也能找到主編、編輯及主筆來開刊。」

    張紹平驚訝道:「你來?你會寫劇本,我是知道的,但辦刊物可不是僅會寫劇本就可以的。」他心裡有句話沒說,就算是寫劇本,也是坑死人不償命,《烈火青春》差點沒把劉禛偉坑死。

    陳冠忠笑了笑,矜持道:「本人閒時寫寫劇本,偶爾寫寫影評,還拍過一部美國電影。對電影電視這行業,不敢說很專業,但比香港的很多半桶水都會懂得多。」

    在後世,這廝出了不少書,張紹平是瞭解的,而且這傢伙玩企業、搞電視台也很在行。這時,卻聽到他說他還拍過一部美國電影,張紹平都不得不佩服這傢伙,真是十足的多面手。

    張紹平不解道:「你既然對影視行業那麼熟悉,怎麼回香港的時候不辦有關影視方面的雜誌呢,這樣的話,也不會讓《電影雙週刊》專美於前了。」

    陳冠忠聞言,尷尬地搓著手,道:「我辦刊物的時候,香港的電影還沒那麼火爆,當它火爆的時候,我想辦卻沒錢了。我倒是想關掉《號外》雜誌,它從開刊以來,一直都虧錢,但每次,我想停掉它的時候,都有人投錢進來,維持著它。大家那麼熱情,我總不能辜負他們的厚愛吧!」

    張紹平一聽這個,也不知該怎麼說才好,《號外》雜誌簡直是報刊中的奇葩,年年虧錢,卻年年都能維持下去。一當它疲軟的時候,立馬就有人投錢進來,這樣磕磕碰碰的,走過了七個年頭。

    真是一份頗具傳奇色彩的雜誌。

    張紹平道:「你既然那麼有信心,你說說,怎樣才能把這兩份刊物辦好?」

    說到這個,陳冠忠頓時變得意氣風發,道:「專業的電影刊物,香港只有《電影雙週刊》,而電視刊物,整個香港僅有一份,就是無線1967年創刊的《香港電視》。《電影雙週刊》主要是介紹本地影壇的電影人及影片,在地化嚴重,而《香港電視》更只是無線電視台的內部刊物,只介紹無線的藝人及電視節目和電視劇。我們辦刊,如果不想和這兩者激烈爭鬥,搶奪市場,那麼我們就不能嚴重在地化。」

    說得有點乾渴了,陳冠忠喝了口茶水,再接著說:「我準備將電影電視兩個刊物分兩版,一版是大中華圈內的,一版是大中華以外的世界版本。而且現在的雜誌,起紿全是單色黑白印刷,我們的雜誌可以採用彩色印刷本,這樣可以輕易從中搶到一些市場。」

    張紹平聽到這裡,心裡再無疑慮,當場就拍手讚道:「好!說得真好!只要我們的雜誌有別於其他的,有自己的特色,肯定就能夠拿到屬於我們的市場份額。就按你的意思去辦吧,我是全力支持的。」

    陳冠忠有點猶豫道:「採用彩色印刷,有一點不好,就是成本會增加不少。而且,機器投入的資金也會比較多。所以,雜誌的盈利會變得很微薄。」

    張紹平笑道:「這有什麼?我要的是做大做強這個招牌,現在儘管投入,以後自然會全部收回來。只要能多拿到點市場份額,賺得再少,我都認了。」

    既然大老闆張紹平都點頭了,陳冠忠便想下去,卻見張紹平又叫住他,問道:「陳生,你辦報紙在不在行?」

    陳冠忠乾笑道:「《號外》雜誌剛面世的時候,就是報紙形式。當時發行了一萬份,其中有九千多份是當廢紙賣掉的。張生若是問我對辦報紙了不瞭解,答案是肯定的,但能不能辦好,這個就不好說了。」

    張紹平道:「我收購了一家小報,整家報社的員工才十五個人,報紙印刷是叫印刷廠代工的。我現在發覺它就像塊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陳冠忠答道:「每一份成功的報紙,都必須找準報紙的定位,建立獨特發展的風格。比如《華僑日報》、《星島日報》,重視國際視野、社會文化及作深入報道,而《明報》、《信報》則堅守中國傳統文化、從知識分子的觀點看問題,《東方日報》、《成報》等走草根大眾路線,至於其它的,有親內地的,也有親台的。」

    定位?娛樂八卦唄。風格?「狗仔隊」就是了。張紹平聽完陳冠忠的話,腦海中一下子就想到了對策。可「狗仔隊」的誕生,不是一件光榮的事啊,張紹平打死也不會自己提出來的,他可不想把自己的名字和「狗仔隊」三個字牽扯在一起。

    陳冠忠走了,張紹平都還在糾結著要不要讓「狗仔隊」這個怪獸提前誕生,好處是有的,但壞處也顯而易見。既然下不了決定,張紹平乾脆就讓它好死不活地存在著,等到找到合適的人選了,再來發展也不遲。反正,這家小報才值百萬,關門了也不可惜,沒關門前,捕風捉影地報點小道消息,也能對某些人放放冷槍。

    張紹平這人有個好處,就是自己幹不了的事,他是一概不幹的。所以,鼎盛公司旗下的刊物出版發行,張紹平全交給懂行的陳冠忠等人來做,他只是時不時到公司「巡邏」一下,對全體公司職員表明自己的存在,自己才是真正的老闆。

    張紹平又恢復了三點一線,哦,不對,應該是四點一線的生活。早上從家裡出發,先到觀塘的公司辦公,中午開始待在縱橫投資公司,到下午四點鐘,他到鼎盛公司走個過場。這就是一天的時間,張紹平過得很充足。

    期間,張紹平也沒忘了米雪交代的艱巨任務,打個電話給張國榮,問清他的行蹤。

    荃灣正在舉行一場慈善籃球賽,不少名流、影視歌藝人、體育健將紛紛前去助陣。張國榮也共襄盛舉去了。

    到了現場,張紹平還沒找到張國榮,倒是先撞見了霍振霆。

    霍振霆奇怪地問道:「咦,你不是說沒空,不來了嗎?」

    「你說有一場慈善,邀請我去參加,說的就是這場慈善籃球賽?」張紹平想起來了,昨天霍振霆打來電話,叫他一起去參加什麼勞什子的慈善,張紹平沒親自去,讓秘書關曉曉代他出席並捐款。但他沒想到,張國榮參加的和霍振霆邀請的,都是同一個慈善。

    「不是說這場慈善是在半島酒店租了個會議大廳舉行的嗎?怎麼搬到這來了?」張紹平不解地問道。

    「本來只是做個慈善,贊助一下籃球體育事業的,誰知他們搞了個籃球比賽,就只好搬到荃灣這邊來了。」

    張紹平恍然,道:「原來如此。」

    「你不是沒空嗎?」

    「我這是找人來了。你見過的,張國榮,我要找他。」

    「找他?幹嘛?」

    「惠玲交代我去做的私事,與他有關。」

    聽到是私事,霍振霆不好多問,道:「行,你先去找他,等陣回來,我介紹兩位朋友給你認識。」

    霍振霆說的朋友,當然不會是一般人,沒一定本事或志氣相投的人,可是入不了他的法眼的。對於他口中的朋友,張紹平是很期待,也很想認識的。

    張紹平道:「好的,我和阿榮說幾句,過會兒就去找你。」

    根據張國榮電話裡說的地點,張紹平沒費多少時間就找到了他。但當張紹平看到他身邊的人時,卻是瞪大了眼睛,露出驚奇的神色。長髮披肩,清秀的臉,幹練的著裝,一身英氣,正是張紹平的秘書關曉曉。

    只見張國榮和關曉曉兩人有說有笑的,彷彿很熟悉的樣子。他們看到張紹平的身影,齊齊站起來打招呼,毫不避嫌,卻又不像張紹平所想的那樣,是很親密的關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