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假使重生八十年代

正文 第四十九章 向內地引進電視劇 文 / 霍當天

    一天走下來,張紹平對現在的穗城有了更直接的觀感。

    穗城、羊城,都是廣州的別稱,是本地人的自稱。

    如果說深市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那麼穗城就是改革開放的指揮中心。深市的改革好與壞、深與廣,全都要穗城省府政要來總結評估,把總結出的經驗和遇到的困難一一上報給中央,為至關重要的決策提供事實依據。

    一言概之,全國看粵省,粵省看深市。所以,在深市發展不錯的東西,現在已開始在粵省,尤其是省會穗城如火如荼地進行。

    回到招待所,大家紛紛忙動起來,而張紹平第一時間叫上陳冠忠、潘明二人,一起扎進房間裡,商議起投資事宜。

    「今日整天走下來,想必你們心裡也有底了,對我們這次穗城之行有什麼看法,都說來聽聽。」剛坐下,張紹平就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陳冠忠和潘明對視一眼。潘明微微點頭,陳冠忠才沉吟道:「我先來說說吧。霍先生帶來的人裡頭,有一位是我的舊交,在來時的輪船上,我和他碰面聊了一陣。他現在已是穗城中國大酒店的總經理,經董事局全面授權,此次前來和穗城市府簽約。而我今天再碰到他時,特意問了下他,這中國大酒店是什麼來頭,他念出幾個董事局的成員名字,頓時把我嚇了一大跳。」

    「竟是新世界發展、長江實業、恆基兆業、新鴻基地產、合和實業及新鴻基證券公司!」陳冠忠陡地拔高聲音,一口氣將這幾家香港赫赫有名的集團公司說了出來。

    張紹平雖然早有心理準備,可還是被這一連串名字嚇了一跳。

    潘明深吸一口氣,甩掉心中的震驚,接過話頭,道:「今天走過的地段,地理位置都不錯,挺適合投資建酒店賓館之類的。如果我沒看錯的話,應該不止陳兄口中的中國大酒店接下來會簽約籌建,還會有其他的酒店或賓館項目陸續上馬。而且,我敢打賭,除了我們之外,其他的人恐怕全都已和粵省省政府簽了意向書,此次純粹是為了簽約來的。」

    「你說的很有可能,看來我要趕鴨子上架了。」張紹平站起身來,來回踱步,「起碼得和粵省他們簽訂一些意向書,否則,到時大家都簽約投資了,就我們一毛不拔,那就太另類了。」

    「張生準備投資什麼?難道也投資酒店業?」陳冠忠疑問道。

    「不行!匆忙投資,殊為不智!」潘明旗幟鮮明地表明態度。

    張紹平也搖頭道:「現代化的大酒店起碼都得上億投資,像白天鵝賓館這樣的,要2億多。這樣耗資太大,風險也大,以我的實力,難以獨資承擔。本來最好的路徑,就是像中國大酒店一樣,聯合多家集團公司來共同投資。但短時間內,我又找不到合適的合夥人,所以投資酒店業現時首要考慮。」

    「這樣吧,我們都開動腦筋慢慢想,現時都有什麼項目可以投資的、值得投資的。」

    張紹平見到一時想不出辦法來,說了句,又一屁股坐下。他感到有點口渴,便拿起茶壺想倒杯水,發現已倒空,於是又起身,拎來塑料保溫瓶,想把水壺灌滿。

    他倒了倒,也沒了,不由皺眉道:「這招待所,電視節目貧瘠倒沒什麼,主要是喝水太不方便了。我真搞不明白霍大哥他們,放著好好的白天鵝賓館不住,偏偏下榻在粵省的招待所,矜持害死人啊。」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陳冠忠聽到張紹平的話,心裡頓時一亮,抬起頭來,看著另外兩人,說道:「我想我知道,我們該怎麼做了。」

    「嗯?這話怎麼說?」

    「是啊,陳兄,你說明白點。」

    陳冠忠道:「內地這邊的改革開放,一為改革,二為開放,實際就是以對外開放促進對內改革。他們封閉了幾十年,現階段最重要的就是接觸外面的信息,改變人民落後的觀念。還有就是放開管控,增加外邊對內地的瞭解。」

    「你說具體點。」張紹平皺了皺眉,說道。

    「我這樣說吧,現代化的酒店賓館,會給內地守舊的觀念帶來衝擊,但又不會一下子完全摧垮他們的世界觀,而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改變。最關鍵的是,這些先進的社會觀念都是正在摩拳擦掌進行經濟建設的大陸人所急切需要瞭解與掌握的。」

    陳冠忠端起杯子,喝了一口張紹平為他倒的茶水,接著道:「像霍家、長江實業、恆基兆業等,都是財團巨鱷,在房地產、基建方面具有外人難以匹敵的優勢。他們原本在香港就涉足餐飲投資,對投資酒店賓館之類的自然不會陌生,而內地又正好迫切有這個需要,兩者當然是一拍即合,相互支持。但我們最在行的可不是干餐飲,以我的視覺而言,影視廣告媒體是最佳的選擇。」

    「繼續說下去!」張紹平看向陳冠忠的目光儘是讚許之色。

    「張生,我們的《電影時代》和《電視時代》兩份雜誌完全可以充當起,加深港澳台及外面世界和內地之間彼此瞭解的橋樑。我們不觸碰內地的高壓線和底線,就能很好地把外界有用的信息帶進內地,把內地改革開放以來的進展和成果帶給全世界。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擴大我們鼎盛文化公司的影響力,深耕祖國大地,還可以一定程度上充當內地的喉舌,對他們的政策及成果進行宣傳。如果做到這一步,我們與內地之間的關係,將會大大緊密加深,豈不勝過建酒店賓館?」

    聽到這裡,張紹平再也忍不住,拍案而起,叫道:「好!說得太好了!你這番話對我而言,簡直就是諸葛亮的隆中對!」

    聽到張紹平這麼高的讚譽,陳冠忠激動得無以復加,面上霎時潮紅一片,但他盡量克制著,連連謙虛道:「張生這話說得太過了!陳某何德何能敢與諸葛武侯媲美,當不得如此讚譽啊!」

    「當得!絕對當得!」

    潘明也感歎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陳兄,我算是對你服氣了。」

    張紹平笑道:「《電影時代》、《電視時代》兩份雜誌固然要進入內地,但還有一點,我們也可以做。那就是把港澳的電影、電視劇也引進內地放映,而內地的電影、電視劇,比較優秀的,我們也應該引進香港。不僅如此,等我們和內地的關係密切點後,通過我們的搭橋牽線,彼此的演藝人員完全可以做到互相交流,增強做大華語影視文化業。」

    「影視劇引進內地,暫無前例,內地這邊會允許嗎?」陳冠忠提出疑問。

    「一定會的!他們的電視劇比較貧乏,所以引進很多外來劇。我們香港的電視劇不比外國劇差,而且像《大俠霍元甲》之類,充滿愛國情操、民族節氣,正是他們需要的。」張紹平自信地說道。

    在張紹平的記憶中,明年的3月,《大俠霍元甲》作為內地引進的第一部港劇,率先在粵省的gd台粵語頻道播放。具體是幾號,張紹平不記得了,但《大俠霍元甲》播放的時候,造成萬人空巷,引起巨大的反響。隨後,一系列優秀的港劇開始被引進,如《sh灘》、《萬水千山總是情》、《射鵰英雄傳》等等,足足影響了內地幾代人。

    粵省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gd台還有個特有的權限,就是可以引進外來劇集。張紹平衝著去的就是這個權限。只要和gd台談妥價碼,拿到它引進劇集的授權,那麼張紹平在香港娛樂圈立馬就會掌握有很大的話語權,起碼無線和亞視都不能無視於他。

    投資項目有了著落,張紹平整個人頓時輕鬆不少,開始考慮如何才能說服粵省的集體領導了。其實對於說服任老、劉老這些開明的改革派引進港劇,張紹平是有相當把握的,既然前世的歷史軌跡,他們是拍板允許的,現在應該也不會反對。惟一可慮的是,這些人會不會批准gd台與他的合作計劃。

    張紹平把心中疑慮一說,陳冠忠想了想,道:「張生多慮了,以我們打著兩岸三地文化交流的招牌,加上我們剛才說的那些好處,內地這邊的中央高層,只要腦子不是被驢踢了,就沒理由會拒絕。」

    潘明這時笑道:「如果覺得不保險,我們可以捆綁其他投資嘛。」

    「哦,難道你有什麼好的算計?」張紹平期待地看著潘明。

    潘明道:「開不了酒店,我們就開茶餐廳。像大家樂、大快活、和美心在香港開滿連鎖店一樣,我們來個複製,在大陸開連鎖店。酒店畢竟不是人人都有能力進去消費的,但茶餐廳就不一樣了,面向的就是普通民眾。統一商標、統一服務質量、統一進貨、統一管理、統一標準規範等連鎖店的精髓,這些我想應該也是內地迫切需要學習的吧!」

    「哈哈哈,你這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我看過報紙,好像他們出去考察後,回來鼓吹各行各業搞連鎖,但沒有成功過,苦頭倒是吃了不少。既然這樣,我們乾脆就開茶餐廳,交他們做連鎖。」張紹平笑道,「嗯,除了茶餐廳,像肯德基、麥當勞這樣的西式快餐樣式,我們也要做。乾脆一體兩面,一邊做茶餐廳,一邊做西式快餐,這區別於其他地方,更有內地特色。」

    想到西式快餐,張紹平一下子又想到了世紀之交前很有名氣的健力寶飲料,丫的,你們肯德基、麥當勞有可樂這種飲料,我的連鎖餐廳也必須有健力寶支撐啊。

    三人又群策群力,各自獻著計策,完善著這兩大投資計劃。打一開始,張紹平的經營重心就完全放在大陸,用他的話說,只有經營好大陸的市場,才是永續的經營。

    計劃既有,這談判的事,當然是交給陳冠忠、潘明這些專業的人士去做。具體的活,張紹平已經不打算親力親為了。一則他只是有穿越的光環在,所以才對大勢和某些重大事件先知先覺,論到真本事,他未必比得上陳冠忠這些人。二則事事親力親為太辛苦了,隨著事業的做大,他不可能樣樣照顧周到,所以做不如不做。

    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