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假使重生八十年代

正文 第七十二章 洽談(下) 文 / 霍當天

    徐曉明三人聽到張紹平的話,對視一眼,透過眼神交換信息,之後才由主管發行推廣業務的李照華說道:「電視劇引進內地尚是首例,我們只能比照台灣、東南亞地區的行情。買斷的話,每集550美元。如果是分賬代理方式,代理費比例15%。」

    「買斷價太高了,而代理費比例又太低了,這可不成!」張紹平皺眉道。

    李照華反駁道:「買斷的行情價一般是500-650美元每集,而我們亞視給的每集550美元,比中間價還低。至於代理費比例,大概在10%-15%左右,而我們給的已是最高比例了,絕對超過無線所能給的。」

    「不行!你們要價太高了!買斷播放權每集我只能給400美元,而如果是分賬代理的方式,比例我要調到20%,而且還得每部劇集有1000美元的保底。」張紹平搖頭否決了李照華的提價,然後開出自己的價碼。

    「什麼?20%的代理費比例,還要有1000美元的保底?」

    對張紹平的獅子大開口,三位亞視高層是徹底震驚住了。

    什麼叫做保底金?這近似於當前戲院盛行的包底制度。

    港台的院線是以包租形式來排片的,即必須按電影院的座位、設備、開支,來決定每月包租費,不論戲院每日收入多少,都按月要付包租費。

    據說,在台灣,掌握院線的大片商和幾條熱門院線的龍頭戲院的老闆們,幾乎每個週末都要到台北市的北投,通宵吃喝玩樂,全由製片人付賬。製片人為了要上片,擠進一個檔期,不但要請戲院老闆吃花酒,還要送紅包。紅包大小依檔期好壞而定,假日多的好檔期,一部片送上百萬新台幣紅包不算多。當時一部小卡司的台片製作成本,通常也不過三、四百萬新台幣左右,無形就增加了四分之一的成本負擔。

    這種包底制度在電影行業盛行到極致,但到了電視行業,就換了個說法,那就是保底金。不過,保底金不是誰都能拿的。像亞視這樣的大公司,發行商竟敢要求給保底金,這倒是開天闢地頭一遭。起碼徐曉明三人就從沒想過這樁,他們差點就爆發了,張紹平這簡直是想錢想瘋了。

    「三位,看你們這表情,莫非認為我在訛詐你們不成?」一見三人乍然變色,隱隱有怒火噴發的趨勢,張紹平挑了挑眉,乾脆把話挑明了說。

    「訛詐倒不至於,但這條件,亞視是斷然給不出的。我想,不僅是亞視,甚至是無線及台灣的電視台,也沒一個會給這樣的優惠!」李壯烈深呼吸幾下,順了順氣,平心靜氣地說道。

    「呵呵呵,李副總不用說得那麼絕對,何不聽聽我的解釋呢?」張紹平忽然一笑,說道。

    「哦,願聞其詳!」

    任你舌綻蓮花、巧舌如簧,也休想說動我們三人!

    亞視的三位已經打定主意,甭管張紹平說什麼,他們只當左耳進、右耳出,全不記在心上。到時,自然可以逼得張紹平降低要價條件。

    「三位請用茶!」

    張紹平還沒開口說話,米雪倒是先端著茶盞進來了。

    熱騰騰的茶水,冒著裊裊香氣,聞一聞,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令人心曠神怡。

    此時,已是寒冬。香港雖然地處南方沿海,但北下的嚴寒空氣,依然冷得眾人很不習慣,如果在街上,縱然披著皮外套,裹得嚴嚴實實,也會覺得渾身凍得僵硬。

    現在能有一杯熱茶喝,大家都暫時拋卻爭執,端起茶盞,頗為享受地品起來。

    等到米雪款款出去,輕輕掩上門,李壯烈略帶羨慕地道:「嚴小姐溫雅賢淑,張生能得如此紅顏知己,實在令人羨慕啊!」

    徐曉明接過話來,笑道:「惠玲,我是知道的,絕對是個好女子。在娛樂圈這個大染缸裡,還能潔身自好,不鬧緋聞,實在是個異數啊!」

    這兩人一唱一和,試圖曲線徐圖,借男人最得意之事,拉近彼此的關係,再在談判中佔據有利。

    一個男人最得意的事,絕非賺了多少錢,因為錢多到一定程度就是一堆數字,毫無意義。而是一生中有多少個對你不離不棄的紅顏知己,理解你、支持你,陪你度過最美好的時光及最艱難的日子。

    所以,張紹平明知這兩人有拍馬之嫌,聽到他們的話,也是極為受用的。

    「三位,我們言歸正傳吧。」

    張紹平笑了笑,說了句。徐曉明三人聽到這話,立馬正襟危坐,做出一副認真傾聽狀。

    「代理費是絕對要保底金的,這沒得商量!你們要知道,這引進劇集到內地,存在的風險是很大的。我這樣說吧,那邊審查比較嚴格,我代理你們的劇集,首先就得請人把不適宜的內容剪輯掉,就這樣,還不一定每部劇集都能引進去播放!其次,宣傳、策劃、貼紙、海報等之類的,那邊一片空白,都需要我自個掏腰包投入,這些耗費也甚巨。僅此兩點,我只要你們20%的代理費比例,及1000美元的保底,已算是夠意思的了。」

    徐曉明三人聽得俱是一呆,他們萬萬沒想到內地引進劇集會如此奇葩,張紹平所說的兩點情況,在其他地方壓根就不會有。

    半晌,李壯烈問道:「那買斷呢?買斷的價碼太低了!」

    張紹平哈哈一笑,說:「剛才說的兩點理由還不夠嗎?如果是買斷的話,我承擔的風險就更大了,你們所有的劇集我全支付了錢款,但到那邊卻又未必能播放,一來一去,虧的可不是一點半點啊。」

    李照華表示懷疑,道:「內地的情況真如張生你說的這樣嗎?我看也不見得吧。」

    李照華本身就是負責劇集發行的,對發行市場上的彎彎繞繞甚是瞭解,但像內地這樣的情況,說真的,他沒聽說過。

    「呵呵呵,李總監你不信,我也沒辦法。要不,等你們去調查清楚了,我們再來談也不遲啊。只不過,無線那邊會不會像你們這樣拖沓,我就不知了!」對李照華質疑的話,張紹平毫不著惱,笑著,輕飄飄地來了句。

    徐曉明三人本來正有此意,想去瞭解一下內地的市場,再來找張紹平談判。畢竟,生意的事,不是碰個面三言兩語就能決定的,得考慮到方方面面的事情。但張紹平最後的一句話,一下子擊中了他們的軟肋,他們亞視還有個強勁的競爭對手在虎視眈眈呢。

    徐曉明趕緊出來打圓場,笑道:「今日事,今日畢,談不攏的地方,我們可以慢慢談嘛,談到妥當為止。」

    「沒事,你們先商量一下吧,到底是想代理發行,還是賣斷髮行,等陣我們再接著談就是了。」張紹平告罪一聲,起身離開。

    到了書房外,卻見米雪、周惠敏、小妹三人正在看無線的《歡樂今宵》。張紹平問道:「周嬸呢?」

    小妹像個饞貓似的,饞涎地道:「周媽媽煮紅棗蓮子羹去了!等陣就能吃了!」

    「哦,也好,等會談餓了,正可以吃點東西填肚子,接著再談。」

    「你們到底談什麼?談了這許久都還沒談好!」米雪在人前向來很識大體,現在沒外人了,才問出口來。

    「是這樣的,內地的電視劇不是比較稀缺嘛,所以粵省的電視台希望我可以引進劇集,填補一下這個缺口。」

    「明哥他們上門來,就是找你談這事?」

    「嗯!這事還沒談攏呢。你們看電視吧,我先進去了,繼續談。」

    張紹平出來歇氣,不過是想留個空間給徐曉明三人商量一下,此時,在外面呆了幾分鐘,他便又轉進書房裡。

    「諸位,商量好了嗎?」

    張紹平重新坐好,問了句。

    「內地的播放權,我們亞視可以賣斷給你,但僅限於電視台的播放,衍生產品及錄像帶的發行,你無權涉及。」李照華說出了他們三人的商量結果。

    代理發行太不實在了,除了要給付保底金外,亞視承擔的其他風險也相對地高了許多。比如,一部電視劇,如果內地電視台不要的話,依然要給張紹平1000美元的保底金。而採用賣斷方式的話,所有的風險就會全都轉嫁到張紹平的身上,由他一力承擔,賺多少、虧多少,皆是他的自家事。

    徐曉明三人當然也想到過張紹平是故意這樣說的,目的就是逼他們賣斷內地的播放權,但知道歸知道,他們依然只能選擇賣斷的代理方式。一是風險沒那麼大,二是錢少賺點沒所謂,可以交好張紹平。

    其實正如三人所想的,張紹平還真是只想買斷播放權。因為只有他自個才知道,播放的風險,壓根就不存在,只要剪輯一下,港台地區的電視劇幾乎都能進入內地,所差的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所以說,引進劇集根本就不會虧本,張紹平當然是寧願買斷播放權,也絕不願代理發行。

    不過,利益能爭取到多點,張紹平是絕不會推掉的,所以他繼續道:「錄像帶的發行,我當然不敢奢望,但其他的衍生產品也禁止我涉足,這就有點過了。不說其他的,像海報、貼紙之類的,我不搞的話,豈能做好宣傳?」

    「這些東西,我們公司都可以提供,你要多少,我們就提供多少!」李壯烈笑道。

    「不行!從香港運到內地,單是運費,就是一筆不小的支出,誰來買單?你們亞視嗎?」張紹平一口否決掉。

    「那你說怎麼辦?電視台是絕不可能放棄衍生產品的生產的!」對於此點,李壯烈毫不退讓。當然他也不可能退讓。

    電視台不同於後世制播分離時的製作公司,它賴以為生的只有兩樣東西,一是廣告,二是衍生產業的生產。這兩者就是電視台的生命線,是完全不可能放棄的。

    不過,決定這兩樣東西的,偏偏又是收視率的高低。尤其放到這年代的香港,收視率的高低又主要看電視劇受不受歡迎。所以,電視劇好看,收視率就高,廣告費也就越高,如海報、寫真集、貼紙、錄像帶之類的衍生產品也就越好銷售。

    張紹平對此心知肚明,但他依舊不想放棄,笑說:「你們放心,我會給你們亞視版權費的。」

    一聽到張紹平願意給版權費,李壯烈頓時不說話了。接下來,便是一場接一場的殺價,可謂是逐條逐項都爭執得激烈無比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