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假使重生八十年代

正文 第七十七章 年終盤點 文 / 霍當天

    《霍元甲》到底有多高的收視率,是統計不了的,但絕對很受歡迎,說是盛況空前、萬人空巷一點也不為過。

    改革開放這幾年,最大的改變就是,粵省成了全國擁有電視機最多的省份,而全省三分之二的電視機又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廣東台新聞欄目的記者有個發現,以前這些地區一到夜晚,就有許多從各個地方流竄來的慣犯流動作案,經常會聽到哪哪哪、誰誰誰又被搶被打了,但自從《霍元甲》播放以來,這些刑事案件竟減少了許多。原因竟是晚上大家忙著看電視,不願外出閒逛,或門麵店鋪門可羅雀,大家提早關門下班,令匪徒少了許多下手的目標。

    這個令人啼笑皆非的緣由,固然說明《霍元甲》真的很受歡迎,但也讓得到新聞報告的電視台高層面面相覷,不知播報好,還是不播報好。

    自從《霍元甲》開播以來,廣東台每天收到的信件以公斤計,一兩公斤是濕濕碎,四五公斤也不足為奇。這些信竟然出奇一致,全是要求電視台重播的。

    這時候的電視台也很妙,反覆播放已是司空見慣,尤其還有群眾基礎做後盾的時候,一播再播,無所顧忌。但再妙也妙不過廣東台,星期一剛播完《霍元甲》粵語版的大結局,星期二立馬就又重播起普通話版的《霍元甲》。最讓大家無語的是,這普通話版的《霍元甲》,收視還出奇的好,一點都不遜於首播的粵語版。

    電視劇播放玩成這樣,還收視不錯,各地電視台坐不住了,紛紛爭相要求播放。這就牽涉到版權問題,張紹平當時賣給廣東台的價格是500美元一集,一共20集,1萬美元,這筆費用全由全國要求播放這部片子的電視台平攤。

    此時,當前內地的普通工資是30-60人民幣,米價1毛2,豬肉8毛錢,而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差不多是1比2,1萬美元就是將近2萬人民幣,對這些一直以來都是虧損狀態的電視台而言,著實是一筆巨款。所以,平攤才是最好的選擇。

    廣東台這一轉手,等於空手套白狼,不僅賺了15萬人民幣的廣告費,還擴大了影響力,做足了人情。

    《大俠霍元甲》、《陳真》和《萬水千山總是情》三部電視劇,張紹平全都扔給了廣東台,要怎樣播放,悉隨尊便。1月14號的時候,他已回返香港,參加各公司的年終總結。

    其實,張紹平的公司都新開不久,便是資歷最深的大洋貿易公司也不足半載。說是年終總結,但值得總結的東西實際上並不多,主要說說成績、存在的問題與經驗,以及今後的工作展望與努力方向,最重要的,還是發放年終獎金。

    80年代,日本的經濟是世界上最好的,因為泡沫多,所以年終獎金很「土豪」,像24個月的獎金、豪華轎車、房子等在銷售、金融、房產公司比比皆是。接下來,就是美國了。老美對公司的中高層是相當闊綽的,年終獎數額一般達到年薪的5%-10%,而到高層可能達到50%甚至更高。除此以外,對於高層來說,他們可能還會有期權、股票等紅利。所以總的來說,高層的年終獎可能會遠遠超過他們的年薪。這也是老美之所以強大的原因,他們對中高層的人才非常重視。但對普通員工,可就沒有那麼慷慨了,隨便發發購物卡、禮物花籃等禮品,或開個派對,直接發獎金的公司相當少。

    對於張紹平而言,年終獎要一分為二,該豪氣的地方就豪氣,不該豪氣的是絕不會豪氣的。

    比如縱橫投資公司,在股市、外匯市場上四處出擊,尤其是投資美國國債,屢屢得手。成立以來,才個來月,就在股市淨賺2500萬港幣。張紹平自然是大筆一揮,所有人員的年終獎——增一個月工資。

    漢唐風行服裝、大洋貿易和大洋物流三家公司,中高層及技術人員,年終獎數額皆是年薪的10%,普通員工一律是2%。至於其他的公司,就視情況而定,比如狼群顧問公司,老員工發獎金,新入的就發點年貨意思一下算了。

    除了發年終獎金,張紹平也對手上掌握的公司進行了一次盤點。

    縱橫投資公司,主要投資美債、日元、英鎊等主要硬通貨,受港幣的貶值影響不大,換做港幣,公司資產已膨脹到3億。

    漢唐風行服裝公司,仕女和士紳兩個高檔服裝品牌的推出,填補了香港沒品牌的市場空白。現在除了尖沙咀旗艦店外,又連續在中環、灣仔、銅鑼灣等地開了分店,甚至到台北、新加坡各開了家分店。可以說,這家公司是發展得最快最穩的,它的無形價值甚至已遠超過縱橫投資公司的實際資產。市場上,看好這匹黑馬的大有人在,如果它上市的話,估計很快就會被炒瘋了。

    大洋貿易公司,成立時的規模比較小,僅300萬港元,但發展的速度卻一點都不慢,現在已然膨脹到600多萬人民幣,近2400萬港元。而從大洋貿易公司分出的大洋物流公司,擁有各種車輛20來台,觸手開始伸出深市,向著整個珠三角鋪展開,已經開始承接其他公司的運輸業務。

    鼎盛文化期刊出版公司,旗下擁有數個全資子公司的雜誌社,純以影響力而言,它暫時屈居漢唐公司之下,但從長遠來看,它發酵起來,將爆發巨大的能量。別看它註冊資金才3000萬港元,但張紹平堅信,只要穩健地發展下去,不出10年,鼎盛旗下的任何一家子公司,資產都可達到數億乃至十數億。

    至於狼群安保安全顧問服務公司、全家樂快餐連鎖公司,因為是剛組建的關係,尚不見成效出來,價值當然也無法估算。只以註冊資金而言,前者5000萬港元,後者100萬人民幣,約莫400萬港元。

    此外,張紹平的名下還有一家小報、一家小刀具廠、數處房產,以及偷偷收歸囊中的兩家影院。林林總總,不下億元。哦,還有個皮包公司,只為了引進電視劇專門註冊的影視發展公司。

    經過一番盤點,張紹平發現自己現在的身家著實不少,而且很多都是潛力無限的企業。他好像聽人說過這麼句話:「大局畫棋,小處落子,細點著力,循序漸進。」他此時覺得,是應該要好好經營這些產業了,貪多嚼不爛啊!

    「咚咚咚!」

    張紹平正沉思著,忽聞敲門聲響起。

    「進來!」

    「張生!」

    張紹平抬頭一瞧,來人正是李政平。他感到有點意外,笑道:「你是無事不登三寶殿,說吧,有什麼事?」

    李政平坐下,沉聲道:「張生,我認為,我們該拋售美債,轉持日元了!」

    「我們公司的各部門不是綜合分析過了嘛,美元匯率還會持續增長,美債的利率收益回報可以達到5%。這麼高的收益,我們沒理由拒絕啊!」

    張紹平皺著眉頭,不解地問道。

    李政平解釋說:「美國的赤字日益劇增,而經濟的復甦又太過緩慢,美債很可能會出現違約。而日本則不同,現在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蒸蒸日上,日元愈趨堅挺,正是最好的投資時候。」

    張紹平默然,純以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李政平的說法沒錯,也代表著絕大多數投資家、分析家及經濟學家的觀點,影響甚眾,很有市場。但有些東西不能純看經濟現象的,不知多少人看衰美元,但美元喊違約喊了幾十年,依然存在;又不知多少人說著中國崩潰論,但中國發展得好好的,並一直高速增長著。

    「再看看吧,反正日元我們也持有不少,不急。」張紹平雖然很清楚美債根本就沒有違約,但他又找不到理論來反駁,只能這麼說了。

    「怎能不急呢,我們現在的投資60%是美債,30%在股票市場,而投資日元及其相關金融產品僅有10%。這簡直是畸形的投資,風險太大了。」李政平據理力爭,憤憤地說道。

    張紹平反問:「但這決定是經各部門聯合綜合分析過才做出的,總不能因為你的擔憂,公司就立馬調整投資方向吧?」

    一句話說得李政平啞口無言,張紹平這才放緩語氣,繼續說:「集合整個公司所有人的智慧,做出的分析,應該不會偏離太遠,我們再等等吧。」

    又和李政平說了一陣話,才把他送走。

    張紹平能看得出來,李政平是滿腹不滿的,心下恐怕多少會有些怨言。但張紹平又偏偏說服不了李政平,只能以強硬的態度做出決斷,維持原本的投資決定。因為張紹平比誰都清楚,直到廣場協議簽訂前,美元是絕無貶值之虞的。廣場協議什麼時候簽訂,張紹平不記得,但肯定會有風聲洩露、有跡象可循的。

    與其說,張紹平相信公司各部門的聯合綜合分析,不如說張紹平相信後世的信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