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假使重生八十年代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五章 邵氏片庫 文 / 霍當天

    邵毅夫有個很好的習慣,那就是他看電影從不挑剔,好的電影看得津津有味,差的電影也看得一絲不苟。

    相比之下,張紹平就差得遠了,《少林傳人》才看了一半便乏味了,如果不是在小放映廳裡,而且是陪邵毅夫看電影,恐怕他早已打瞌睡了。

    好不容易熬到電影結束,張紹平立馬龍精虎猛起來,讚道:「這部片不錯。」

    「這是我邵氏新提拔的導演,沒什麼經驗,但勝過那個名不副實的章國明!」

    提起自家的新晉導演,邵毅夫流露欣賞的表情,但說到章國明時,他又頓時來氣,那傢伙拍攝的號稱港版「星球大戰」的電影《星際鈍胎》,差點沒把他給氣死。在他數十年的電影生涯裡,倒是頭一次出現觀眾要求退票,可想而知,這部史詩級的巨爛大片挫到什麼程度了。

    唯一讓邵毅夫好受一點的是,章國明坑了他,而徐客的《新蜀山劍俠》也坑慘了嘉禾,兩人都當了回冤大頭。

    「看來六叔雄心猶在啊,提拔新人新導演,接下來振作一下,邵氏煥發新春為期不遠了!」張紹平笑道。

    實際上,這是恭維話來的,邵氏的難題根本不是提拔一兩個人就能解決的,它的窘境在於大工廠制落後,機構臃腫,吃閒飯的人多,而演職人員全部拿死工資,有沒有戲開拍,照拿工資不誤。而現在越來越多的獨立製片公司就不同了,為了拍電影,四處挖人,三四倍的片酬隨便開,甚至像程龍、許貫傑等頂級明星,還有海外票房分紅可拿。

    這麼一對比,造成有能力的人全部出走,新提拔一人就跳槽一人,邵氏根本留不住人才,而留下的全是混吃等死,拿死工資混日子的。

    說句不中聽的,邵氏影業自從方藝華擔任財務主管之後,就江河日下,一直靠著吃老底子吊命,拖了10多年,此時是該落幕了。要知道,《星際鈍胎》本來是一部大投資、大製作的電影,但邵氏奉行方藝華的「剪一刀」,製作費是一減再減,最後終於質變成史上最爛的電影,沒有之一。這導致章國明不僅背了黑鍋,甚至以後一生都不敢觸碰關於科幻題材的電影,當真是害人害己。

    邵毅夫是個很有見地的人,他感慨道:「阿平,你不用安慰我,我知道的,邵氏現在拍的電影不行嘍。現在的電影,我們邵氏玩不來,也玩不起了。」

    聽到這話,張紹平暗自搖頭,邵毅夫老了,沒了敢打敢拚的豪氣跟膽魄,而邵氏創立到今,20多年的風風雨雨,也早已暮氣沉沉——像創業之初,把百萬港幣的投資押在當時還是新人的李翰詳身上——這樣的豪舉是不會再有的了。

    可這與他張紹平又有何干呢?反倒是邵氏越是無心戀棧,接下來的談判就越好辦。

    茶水已涼,翁美鈴重新泡了一壺茶上來,張紹平端著茶水,啜了一口,問道:「六叔,之前我在電話提到的那件事,你考慮得怎樣了?」

    自從袁天帆為他規劃出公司的藍圖之後,張紹平便放開手來,準備大幹一場。一邊通過獵頭公司四處挖人,看能不能找到合格的職業經理人和專業的董事人才,一邊出手擺平諸多麻煩事。而袁天帆更是空降到縱橫投資公司,收拾爛攤子。

    按照袁天帆的策略,有兩樣是著重進行的,一是雜誌落戶美國,二是錄像帶租賃業渠道的鋪設。錄像帶的租賃,重中之重的便是要有穩定的片源,片源的來源可以分兩種方式:買版權自己灌制、負責發行按比例收取費用。

    對於那些小公司一律買斷版權,因為客大欺主,可以低價購買。但對上邵氏、嘉禾等大公司時,便以負責發行為主,因為壓不低價,買斷的話,資金利用率低不說,風險也很高。

    像邵毅夫這樣的大亨,張紹平為了以示尊敬,可是親自打電話談的,甚至屁顛屁顛地上門來。

    邵毅夫歎道:「阿平啊,你提的那事,著實讓我為難啊,於公來說,我是該和你合作,為公司賺錢。可於私來說的話,一則我對這些影視劇很有感情,捨不得賣給他人,二則你和北邊涉入太深,我夾在中間左右為難拿。」

    對邵毅夫說的話,張紹平是嗤之以鼻的,商人之間,只要價錢給足,有什麼是不能談的?

    邵毅夫從來都是個電影商人,他做電影絕對是只為了賺錢,當年日軍侵華,他便從上.海溜到南洋,還請日本人山本和中野來拍片。現在,做電視台比拍電影好賺得多,邵毅夫自然而然便把重心轉移到電視的身上,把大工廠制的那一套挪到無線電視台繼續玩。

    另一個時空的後世,邵毅夫把邵氏760部電影的版權以8000萬美金的打包價,賣給了海外公司。商人可以是愛國商人、慈善商人,但有一點就是在商言商。

    「六叔說笑了,你們的影視劇庫藏著沒個利用,終究不是辦法,我們合作的話,可以回籠不少資金,不失為良策。」張紹平輕笑一聲,「至於我和北邊的關係,這純屬媒體以訛傳訛,是誰在擺我一道,你老也知道的。」

    邵毅夫在政治理念上,認同的是台.灣,對大陸是不冷不熱,但張紹平相信,理念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中英聯合公報一出來,一切立場都會變調。

    張紹平繼續道:「六叔,先前我小打小鬧,而邵氏家大業大,可以不在乎我那點小錢,但現在我可是誠心想同你們長期合作的!況且,我做的是底端錄像帶租賃業務,片源需求龐大,與你們的發行業務不但不相沖,反而是互補的,長遠點來看,這不是大好事嗎?」

    邵毅夫沉吟了一下,問道:「現在有錄像機的人不多吧?」

    「呵呵呵,以後會慢慢多起來的,我這做的是長久生意,看中以後,所以搶先鋪開路子。」

    張紹平半真半假地笑說道,一副敞開說,完全不懼邵毅夫知道他用意的樣子。

    這先期的投入可不少,而且很可能虧損,這對邵毅夫而言,像塊雞肋,沒半點吸引力。

    邵毅夫是個老江湖了,從張紹平的隻言片語之中,他便猜到對方必然已有一系列配套的企劃,頓時微瞇著眼睛,試探著問道:「你準備怎麼買?」

    張紹平笑呵呵道:「所有的影視劇,我都要了。」

    「所有的?」邵毅夫懷疑聽錯了,「黑白片,你也要?」

    張紹平毫不猶豫地說:「全都要!不管是粵語、國語、閩南語,只要拷貝沒壞,還能播放,我都要了。」

    邵毅夫這下是真想不通了,老電影播放,現在可以說完全沒有市場,別說拿到戲院重映,便是他的無線電視台也壓根不會播放這個。

    「電影的版權,我可以作主賣給你,但電視劇卻是不行的,買斷在公司董事會上絕對難以通過。」邵毅夫想了想,笑說道。

    張紹平早料到了他會這樣說,事實上也不難猜測,一則邵毅夫從電影、電視的並重發展,到現在把重心轉到電視業去,已經有放棄電影的意思存在;二則電影片庫的保存是個大問題,每年都必須花錢在這上面,是一筆頗大的支出,不然的話,庫藏損毀了,便成了不值錢的廢品;三則這些庫藏品大都是老舊片,不值幾個錢。綜合之下,還不如把電影版權給賣了合算呢。

    相比之下,電視劇反而更具有優勢,本身可以在電視台反覆播放,還能發行到大陸的電視台去。而且每部電視劇的集數極多,等張紹平打開通路之後,錄像帶便會成為一個相當可觀的收入來源。

    電影版權的買斷,張紹平提供了兩種買賣方式,他說:「六叔,電影的買斷,可以按每部的質量來逐部出價,也可以不管電影好壞,按統一的估價來打包買走。」

    「歲月不饒人啊,說這麼會兒話,就累嘍。」邵毅夫擺擺手,不想談這個了,「這些事就交給底下的人去辦吧,我就不湊熱鬧了。」

    看著老頭子精神奕奕的樣子,張紹平無語了,不過現在邵氏影業、無線電視台的發行業務確實交到了方藝華的手裡,這借口倒也說得過去。提到那位難纏的女人,張紹平想想都覺得頭痛,他可不願意和對方打交道,只能交給胡幕芳等人去談了。

    「阿平,我這次請你來呢,是有人讓我帶句話給你,我嘛,不好拒絕,就答應轉述一下。」張紹平正端起茶來,卻見邵毅夫突然說道。

    「哦,請說,我聽著。」張紹平拿杯子的手一凝,接著便恢復如常,呷了口茶,才慢條斯理地說。

    「做人不能厚此薄彼!」

    張紹平苦笑道:「六叔,我不過是個毛頭小子,你說,這些大人物,用得著這樣在乎我的表態嗎?」

    邵毅夫笑吟吟地看了張紹平一眼,眼裡儘是讚賞之色,這小子太妖孽了,一點即透,心智早慧早熟,完全不能當少年人來看待

    和邵毅夫又說了一會兒話,談了些事,張紹平才告辭。

    一道走的還有翁美鈴。這也是娛樂圈叫女星作陪的貓膩,反正離開後,你們愛幹嘛幹嘛去,主人家一概不管。很多時候,雙方瞄上了,往往出門就去滾床單了。

    張紹平對翁美鈴無感,而翁美鈴也正在熱戀中,兩人自然尿不到一塊。

    「翁小姐,你是準備到片場乘車嗎?是的話,搭我的車吧,我也到那去。」張紹平叫住了準備走路到邵氏片場的翁美鈴。

    「謝謝。」翁美鈴怕給人看見誤會,稍微猶豫了一下,才上車去。

    邵氏片場。

    無線拍攝的古裝戲、民國戲和舊香港的戲,全在這裡取景,只因為這裡建有完整的民國一條街、唐宋元明清的房屋街道,而且無線來拍戲的話,憑著自家人的身份,基本上沒什麼花費。而亞視雖然和無線是競爭關係,可誰讓人家邱德根和邵毅夫是哥倆好呢,競爭歸競爭,亞視照樣可以來這裡拍戲。

    所以,如果在清水灣邵氏片場,你同時看到無線、亞視兩家電視台的劇組在拍戲的話,千萬不要感到驚訝。

    翁美鈴來到片場之後,很快坐巴士走人,而張紹平卻走進片場,找到《四海一家》的劇組。

    《四海一家》是無線新開的短劇,是準備當電視台的長篇劇播完後,拿來填補空檔做過渡用的。一般的短劇都在10集以下,短命的如上個月播放的《賴布衣》,僅有5集。

    這部戲的女主角是陳鈺蓮,張紹平是探班來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