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假使重生八十年代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 文 / 霍當天

    3月21日,張紹平在深市大洋貿易公司辦公室,分別跟黃振邦、葉學民兩人簽下合資興建超市的合同。

    黃振邦主導的振華超市,總部將設於深市,註冊資金300萬人民幣,其中張紹平出資200萬,占公司50%股份。葉學民創建的民生超市,將以滬市為總部,資金同樣是300萬人民幣,但張紹平除了出資200萬之外,還無息借給了葉學民50萬作為資本,公司的股權上張紹平佔有51%。因此,葉學民名義上是老闆,可事實上張紹平成了民生超市的擁有者。

    此外,由張紹平牽頭,華潤公司、大洋貿易公司、大洋物流公司同時跟振華超市、民生超市簽下合作條約,包辦了兩家超市的商品購銷和物流運輸。屆時超市的商品將以內地產品為主、進口產品為輔,唯有內地沒法生產的產品,才可以敞開供應。

    作為第二外貿部的華潤公司,帶有政府機構的性質,肯定要為政府的調控服務。現時,改革開放的任務,就是引進外資、建立工業產業結構、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所以,一切都要傾向於出口創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上午簽完約,吃了個午飯,張紹平便匆匆趕回香港。

    回程中,張紹平問同行的張詠霖:「錄像帶租賃業務進度如何了?」

    「台.灣那邊,是張愛嘉小姐全面負責,我去兜了一圈。店面還行,只是全窩在台.北一地,台.中、台.南還沒鋪開呢。東南亞只在新馬泰三地各建了個公司分部。進度尚可,但其他的地方,推進很慢。日本、本港兩地,我們相中了不少地點,正在洽談之中。」

    張紹平揉了揉眉宇道:「進度太慢了!」

    「張生,我覺得錄像帶租賃計劃,有幾點需要修改一下。」張詠霖徑直提出意見。

    「哦?」張紹平目視著他。說道,「哪幾點?請說。」

    「首先,公司直接開租賃店。我覺得完全沒必要開這麼多。」張詠霖一臉精明,很是自信地說,「直接開店,先得找地方。既耗時又耗人力。接著還要整修、請人管理,投入的資金太大了,很不合算。錄像帶的租賃,不外乎兩個方面,有錄像機的家庭跟錄像廳。公司只需在有錢的社區附近及錄像廳扎堆的地方直接開店就行了,其他的大小街巷,可以採取加盟的方式,拉攏大大小小的錄像帶租賃店。加入我們的計劃裡頭來。」

    加盟的方式,有利有弊。好處是。可以迅速壯大,像滾雪球似的,飛快搶佔市場;壞處是,加盟店來去自由,當有更大利益的時候,這些加盟店會紛紛脫離開去。公司的龐大就如偶像明星,人氣驟升驟降,完全是虛的。比如,金公主院線就是加盟形式,其中兩位股東將在後來另起爐灶,組建新寶院線。

    「我們怎麼保證這些租賃店不會中途下車,跑到對手那頭,壯大聲勢?」

    張詠霖笑道:「利益!因為別人永遠沒法給出我們所給讓的好處!首先是錄像帶,以後將完全由我們免費提供,加盟店日後只需出地方跟人力就行了。而我們實行統購統派,買什麼錄像帶、派發什麼錄像帶完全由我們說了算,扼住租賃店的咽喉。其次,記錄客戶信息的店面工作人員,一律集中培訓、穿統一服裝,列入我們公司的正式員工的名冊裡頭,但工資由店家派發。也就是說,客戶的資料全部掌握在我們的手裡,到時也就不怕這些店家背棄了。最後,那就是我們在每塊區域都只找一家租賃店加盟,幫助加盟店打壓對手,如果加盟店背棄的話,我們換一家合作又何妨?」

    「不錯,這個辦法可行。」

    張紹平撫掌叫好。

    至於加盟店盈利怎樣分成,這可通過談判來敲定,對張紹平而言,最重要的是,可以迅速搶佔市場,形成壟斷之勢。只要能夠控制住這些店,讓些利潤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還有呢,請繼續說。」

    張紹平對這傢伙徹底刮目相看,才接手多久啊,就能這麼快上手,實在了得。

    「第二點,我要說的是影視劇的買斷版權跟代理發行。」張詠霖接著道,「張生,你不是叫我跟無線的方藝華小姐談電影版權買斷嗎?」

    「嗯,你不說,我還忘問了,你們談得怎樣了?」

    「對方開價,統一打包買斷,720萬美金。」

    張紹平皺眉道:「她還真敢開價,真以為我們非得買她邵氏的電影不成?」

    720萬美元,換成港幣足足有5000多萬,這個數目可不少了,扔到世紀末物價膨脹的年代,它的購買力起碼可以翻個7、8倍。

    而邵氏的電影從70年代末開始就挫到撲街,之前的電影又有很多黑白片,雖然數量龐大,可實際上並不值多少錢。

    「這就是我要說的。」

    張詠霖接過話頭,繼續道:「如果有電視台的話,買斷版權是最好的,可以反覆播放,利用率達到極致。但我們目前只做錄像帶租賃,考慮的就是另一碼事了,我們想的應該是利用最少的資金,來獲得高額的投資回報率。以此來看的話,我們還不如跟無線、邵氏影業、亞視、嘉禾等影視公司合作,代理發行他們的錄像帶,按一定比例分成。有些影片,錄像帶賣不了幾個錢,或者積壓在庫藏裡當垃圾扔著,這些公司之間相互競爭,為了爭取我們的支持,估計送給我們都有可能。」

    「沒錯,是這個理。」

    「實際上,大的影視公司可以跟我們談價碼。但現實是,大公司是少數的,而絕大多數是沒什麼資產的小公司。就拿香港電影市場來說好了。唯一能跟我們叫價的不外乎是邵氏、嘉禾、新藝城這三家有院線支持的公司,其他的全依附他們搵食。這些小公司,我們如果開的價合理的話,買斷他們的電影版權完全沒問題。所以說,大公司,我們採取合作方式;小公司,實行買斷方案。」

    見到張紹平聽得入神。張詠霖又道:「租賃計劃的第三點疏漏,就是忽略了各地區的差異,實行一刀切的方法。完全側重於電影。這是不對的!實際上,在港台、新馬泰地區,因為電視機的普及,電視劇的錄像帶租賃反而更受歡迎。原因很簡單。很多人加班加點工作。錯過了電視劇播放時間,自然便想補回來,而電視劇的錄像帶往往租下去的話,是數十集一齊租的,數量相當可觀。

    至於日本市場,它們更喜歡好萊塢片,所以錄像帶的片源便要側重於西片。」

    「你認為怎樣做才更有好更高效,你就放手去做吧。」

    張紹平這時完全認可了張詠霖的能力。

    「謝謝張生!」張詠霖笑道。

    張紹平想了想。叮囑一句:「切記,咱們是生意人。跟那些道上的人終歸不是一路的。你可以認識一下那些人,但最好不要走得太近!」

    陳惠民可是帶著張詠霖拜了不少碼頭,近在香港的14k,遠在日本的山口組,統統走了個遍。

    「張生,我做事,你儘管放心,我曉得怎麼做的。」

    張紹平點了點頭,沒再多說,言盡於此,他聽不聽皆由他。

    回到香港之後,張紹平緊接著便帶著胡幕芳等人搭乘香港飛往日本東京的飛機。

    在這裡,張紹平跟日立集團負責家電業的一位常務董事會面,兩人詳談了兩個多小時。

    免費派發錄像帶播放機可是耗資甚巨的,一台機子就要4000接近5000元港幣,10萬台,便是5億,而攤到港台、大陸、東南亞等地,10萬是絕對不夠的。所以,張紹平必須從外面找到可以合作的電器公司來支持。

    張紹平接洽了不少家公司,可感興趣的卻只得寥寥數家,但相信他,並願意跟他合作的公司只有日立一家。日立集團在內地、香港等地扎根甚深,60年代就跟港陸兩地做生意,前年的時候,它就在福.建成立了「福.建日立電視機有限公司」,可以說,日立的高層全是中.國通,對張紹平也是知根知底。

    送走日立的代表之後,張紹平問:「訂了機票沒有?」

    胡幕芳道:「訂了,明天上午10點鐘直飛紐約。」

    「也好,今天趕了一天,大家估計也累了,今晚便早點休息吧。」張紹平揉揉太陽穴,緩解一下疲累,「對了,你把今天的談判資料整理一下,然後傳真一份給張詠霖經理,叫他跟進這事。」

    胡幕芳一臉佩服地看著張紹平,說道:「張生,你真厲害,竟然能想出這樣的方法來,而且還說服了日立公司!」

    根據雙方接洽的談判結果,其實就是賒賬模式,日立公司先將10萬台的錄像帶播放機交予張紹平,而張紹平再免費派送,通過簽會員的形式回籠資金,到時候再支付這筆錄像帶播放機的貨款。

    這是頭批機子,如果計劃發展得順利的話,後續的機子將會陸續以這種形式交予張紹平。不僅如此,因為是合作關係,購買量會越來越大,這些機子的售價相對於市價會低很多,而張紹平簽會員時,可是完全以市價來收取會員費的,其中的差價便足以讓張紹平大賺一筆了。

    可以說,張紹平玩的這手太漂亮了,以一個計劃就拉來了日立公司的鼎力支持,不費分文,便取得了大筆資源,是十成十的空手套白狼。

    張紹平這個是跟後世的通訊運營商學的,宛如通訊公司跟手機公司合作,大家各賺各的。

    聽到胡幕芳的話,張紹平心裡那個爽啊,這個高智商的小妞也有認可自己的一天!張紹平故作矜持地說:「你過獎了,我這個人呢,讀書不多,有的是小聰明,比不上你們這些精英人才,公司能不能發展壯大,終究是要靠你們的。」

    胡幕芳暴汗,你這也叫小聰明,這不是在埋汰我們嗎?我們這些精英人才可是在給你打工吔。

    其實,此時正是索尼公司跟勝利公司在錄像帶、錄像帶播放機市場兩強爭霸的時候,日立不過是另尋蹊徑,搶奪口食罷了。所以,它跟張紹平是一拍即合。(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同步更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