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四十章 性價比(上) 文 / 霍當天
caa?這個名稱倒是有點像,畢竟帶個「c」字頭。
施養德交給張紹平的資料,也列了這家公司的簡介,但更詳細的資料卻是沒有。
張紹平疑惑著問唐書漩:「這家公司跟國際創新管理公司是什麼關係?子公司嗎?」
唐書漩徐徐吐出一口香煙,那神態說不出的優雅雍容,她說道:「這倒不是。創新藝人經紀公司的建立者,一共5人,創業前全部在威廉.莫裡斯經紀公司工作。」
好萊塢有兩家最大的演藝經紀公司,一家是1898年創立的威廉.莫裡斯經紀公司,一家是創立於1961年的創新管理公司。威廉.莫裡斯自成立以來,便一直是好萊塢經紀公司裡頭的翹楚,屹立80多年不倒,業務佔據了演藝界的半壁江山,而剩下的一半的一半又被創新管理公司收割去。
實際上,歷來新成立的經紀公司,那些創始者幾乎都在這兩家公司呆過,最後也都因為受不了它們那該死刻板僵硬的按資排背的制度,而紛紛離去,另起爐灶。
「只不過,人心是會變的,身為打工仔時,大家想著創業,想著多勞多得,但是一旦成為老闆之後,就是另一番心態了。」唐書漩在煙灰缸裡掐滅煙頭,笑道:「做老闆的,沒人會嫌錢多的,況且威廉.莫裡斯的制度雖然僵硬,可是它卻能讓一家公司屹立80多年依舊充滿活力,說明這個制度的優秀跟生命力是毋庸置疑的。所以現在的經紀公司雖然都有自身的一套制度,但裡子仍沒什麼改變。但眾多的公司裡頭,也是有幾個比較特別的。」
聽著唐書漩娓娓說來。張紹平才知道,無論是國際創新管理公司,還是創新藝人經紀公司,這兩家都不是無名之輩。
國際創新的前身,乃是創新管理公司的創新管理協會發展而來的,這張紹平是知道的,但實際上。國際創新是創新協會和國際著名經紀公司兩家經紀公司於1975年合併而成。原本一加一該大於二才對,但事與願違,沒合併前能跟威廉.莫裡斯一爭長短的創新管理公司。合併後卻連和對手較勁的餘力都沒了。原因很簡單,它的人事紛爭跟變動太頻繁了,沒法穩定下來。
創新藝人經紀公司跟國際創新是同年創立的,但發展勢頭比起國際創新來。卻要好得多。
說起創新藝人經紀公司。不得不提到它的5位開創者邁克爾.奧維茨、羅恩.梅耶、邁克爾.森費爾德、羅蘭德?伯金斯、比爾.哈勃。這5位大才在威廉.莫裡斯任職,覺得大為屈才,常常討論公司的不合理之處,怨言頗多,他們原本是打算拿了年終獎再辭職的,孰知走漏風聲,提前被解雇了。
5人的初始資本只有36000美元的貸款和21000美元的存款,還有兩輛破汽車。既沒客戶。也缺資金,5人決定暫時都不領工資。先租朋友一間辦公室,借一台打印機和電話,然後用200美元到舊貨市場把辦公傢俱買齊。同時,5人還約定,在公司能獲得一定的營收之前,先都靠自己的積蓄開展業務。
最有特色的是,五人創業時一個新人也沒招,而是由各自的老婆輪流值班,每人一周,擔任公司前台,負責接電話,打印文件等。這個特色,一直堅持到現在也沒改變。
5人借鑒了職業籃球的團隊合作精神,設計出了童話般的經紀制度:公司人人平等,誰都沒有最高統治權,大家自由發表意見,重大決定全部集體決定,公司股份為每人20%。
這種制度設計,在當今的好萊塢演藝界是不可思議的存在,初始時沒人認為他們會成功,便是他們自己也只不過是想做一家中等的經紀公司,自由些罷了。
這家公司有幾個創舉,是很有意思的。首先,它做的是冷飯活,即專注於電視業,旗下簽約的大部分都是二流藝人。其次,它流行「打包」,即一部戲,你只要提出來範疇,該公司就會幫你聯繫作家、編劇,提供找劇本、導演、演員、音樂插曲等一條龍服務。第三,實行百分百貼心服務,不管你是巨星,還是二流演員,公司都會安排專業的經紀人為你服務。
聽到這裡的時候,張紹平已是拍案而起,叫道:「絕對沒錯,這家公司就是我要找的那家。」
唐書漩詫異道:「還真是它?我承認,這家公司是有些標新立異,可它發展了好些年了,比其他的公司也沒好多少嘛。你知不知道,它的旗下僅有肖恩?康納利、保羅?紐曼與達斯汀?霍夫曼3人是拿得出手的,其他的藝人基本上沒什麼名氣。」
張紹平要找一家潛力巨大的經紀公司,她是知道的,聽施養德轉述得天花亂墜,她還以為是什麼了不起的公司呢,從沒想過會是創新藝人經紀公司。這也怪張紹平說得不清不楚,說是要找名不見經傳的中小經紀公司,可創新藝人經紀公司小是小了點,但名氣可不小,唐書漩開始還真沒往它身上想。
「呵呵,有肖恩?康納利3個巨星還不夠嗎?我覺得很不錯了啊!」張紹平笑道。
其實,在聽到創新藝人公司的幾個創舉時,張紹平就認定這家公司的未來必定前途無量,連「捆綁銷售」和「打包服務」都玩起來了,誰人能抵擋?不管它是不是未來的那家巨無霸,張紹平都打起了它的主意來。
事實也正如張紹平所想的一樣。
過去,電視台要製作一個節目,既要找主持人,又要找演員,還要找製片人,劇本作家等,總之,需要和一大批不同的經紀人打交道。邁克爾.奧維茨本人在找明星無門的時候,想到過用項目找明星:把劇本作家、製片人、導演全都準備好,策劃出一個誘人的項目以吸引明星加盟。
就在這個大家已經習慣的模式中,天才的奧維茨有個驚人發現:如果有一家經紀公司能把節目的所有藝人備齊,不僅電視台省心,經紀公司也將一改過去的被動追星,變成主動做項目。
當然,奧維茨發現了此點,但他還遠沒有歸納形成系統,所以還需一段時間來積累發力。
唐書漩道:「如果你要摻合這家公司的話,我覺得估計有點困難。」
張紹平問道:「怎麼說?」
「好萊塢的演藝界近年有個說法,叫做『威廉.莫裡斯是最大的,而創新藝人是最熱的』。公司的發展勢頭毫不見趨緩,幾位股東也正年輕著,看好它的潛力,應該不會放手賣出股權的。」
張紹平搖頭道:「那倒不一定!我也沒說要把他們手上的股權全收購了,而只需入股就行了。」
唐書漩沉吟道:「他們此時業已度過了艱難的時段,在業界站穩了腳跟,對資金沒已經那麼渴望了。不過,你真看上它的話,我也可以幫你問問。」
張紹平笑道:「呵呵,那就最好不過了。」
唐書漩也爽朗笑道:「張生,你如果想收購一家經紀公司的話,我認為還是國際創新管理公司比較划算。你想啊,它的底子還是在的,只不過因為運營上的人為因素而落後少許罷了,但現在它換了傑弗裡.伯格上台,此人很懂業內的事,一番整頓之後,已經頗見起色了。」
「這樣吧,你先幫我找個中間人接觸一下兩家公司,到時候看看它們的答覆,我們再做決定也不遲。反正哪家能拿下來,我就要那家。」張紹平想了想,說道。
被唐書漩這麼一說,張紹平也覺得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不保險,多接觸一家,有個對比,也是個好事來的。再說了,國際創新管理公司還真如唐書漩所說的,底子還在,只要是內行的人換上來,很容易就能帶領它走出低谷的。
談完這事,接下來說的可就是《電影時代》、《電視時代》、《世界第一影評》這三本雜誌的事兒了。
唐書漩是個獨斷專行的人,也是個標新立異的人,這從她創辦的《大特寫》就可看得出來。就算沒看過大特寫的人,從《號外》雜誌也能找到她的影子,陳柏生、張淑平等人皆延續了她的風格。可她辦的雜誌明顯是不成功的,起碼在商業上不可取的。張紹平所以只願意讓她負責編輯系統,而行政系統,他會交給專業的人來運作。
張紹平把條件說明了,唐書漩倒沒有什麼異議,她本身就不是個商業奇才,做回編輯已經很滿意了。張紹平設計的這個雜誌二元運作系統,挺對唐書漩的口味的,既可以做喜歡的工作,又不用為管理之類的瑣事費心勞力。這樣一來,兩人都是皆大歡喜。(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