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花漫村田

正文 第七章 分家 文 / 夢楓薇

    在農家,只吃早中餐兩餐,鄧氏吃過早飯後未餓,孫大娘做主,讓其未時吃雞湯。

    午時李漁步行回來,交給鄧氏一卷嶄新的粉艷艷的布匹,三件嬰兒套衫,一籃子的雞蛋,一隻雞,李漁再三說明這些物什是鄧家給嬰兒的初生禮,洗三再過來。還有二十包的藥,分開兩份,一份是大人的,一份是嬰兒的。二兩銀子也一併交還鄧氏,說這是李諸昨晚給的,讓他幫助買東西的,但是他看到親家老爺給的有雞和雞蛋,就什麼也沒買。鄧氏收下東西後,拿也幾個銅錢,說給侄子們買吃的,再三向李漁道謝,讓大哥拿些雞蛋歸公中及拿些雞蛋給家中的孩子開小灶。李漁再三推辭不過,銅錢說什麼也不碰,拿了六個雞蛋,打算三個留自家孩子,三個給娘歸公家。

    李嬤嬤一看到李漁回到家,就遣了李田去喊李諸回來。自個跑去叫李氏和二房的人,今天李稻從館裡回了來,不過他聽到三弟添了個閨女後,就在自家的廂房內看書,未到三房探望。

    李老爺子看見李漁回來,問李漁和鄧舉人說話內容。李漁如實說了,當其中說到是李嬤嬤推倒,然後引致早產的。李老爺子吹鬍子瞪眼的,心想這兒子太實城,應該讓二兒子去辦,如果因這事,鄧舉人記恨上咱家影響二兒子的仕途可咋怎,雖然八字無一撇。然後又怪自己不捨得二兒子早起。

    不一會兒,李諸就回來了,二房和李氏也到了。李嬤嬤見人齊了,說道:「今兒個人齊了,我就向大家提提我們家現在的難處。」李嬤嬤看到眾人都看向她,很滿意這樣的效果,繼續說道:「現在三媳婦生閨女時虧了身子,閨女身子也先天虧了。這樣三房就只有一壯勞力了,這對大房和二房都不公平。大房有二個大人,三個半大小子,等於是三個半的勞動力,人多吃得多。二房每月二兩銀子,五百石稟米,有六張嘴。三房平時只有幾個雞蛋的零補,不過三房裡人小吃得少。各房有各房的難處。這幾年我和你父爹身體越來越不如前,還要協調這一大家子的事,你們也各自成家了,這家就分了吧。不管怎麼分,每家每月給二百石糧食我與你爹,可行?」李漁立即道:「娘,我不同意分。這一分,三弟一家可怎麼過。他家人不少,三弟妹和孩子的藥不能斷。」李嬤嬤和二房聽了心想,不就怕他們拖累才要分的嘛。李嬤嬤吼道:「父母健在,這分不分房的事當然是聽父母的。你難道想我和你爹一把老骨頭還要勞累。」然後哭道:「沒法活了,一個一個不省心的,可憐我一把骨頭,還要操這操那的。」李漁聽後尷尬不已。便不再多說。

    孫大娘在三廂房聽了李嬤嬤的話,不平地道:「這個老不休,明明是她惹的事,不擔待,還要早早撇清,這孩子洗三都未過,以後的藥錢可咋辦好啊。」鄧氏聽了安慰道:「我知道大伯娘是真心為我們好的,勞你操心了。」孫大娘道:「也罷,也罷,以前賣諸兒,現在虧了你,以後你們家自己做主,也是好的。」鄧氏聽後笑笑沒再出聲。心想這是最好的了,不需要自己提分家,不需要裸身出戶。只要分出去了,不管分得什麼都是好的。

    廳堂處李老爺子說道:「咱們家的家產,大家都是知道的,四間房,各家住的房歸各家,各家房裡的物什也歸各家。廳堂前的井公用,因為諸兒現在只有一間廂房,大房是二間,二房是三間廂房,所以諸兒門前的桃樹歸諸兒。」孫大娘在三房內聽了忿忿不平,道「一棵桃樹怎麼能抵一間或二間廂房,真是老糊塗了。」鄧氏聽後一臉果然如此的表情。老爺子掃視了一圈,特意看了看李諸,李諸只是低著頭,並未出聲,繼續說道:「家裡有八畝水田、十二畝坡地、二十畝沙地、兩畝菜地,後園有小半畝菜地,三頭豬,十二隻下蛋雞,三隻公雞,四把鋤頭,三把鐮刀,一台小推車。現在你們娘那還有二十兩的銀子,三十隻雞蛋。都分成四份吧。家裡的糧這幾天大家下力氣一起下地收回來,再平分成四份。以後就各家管各家的吧。」得,家產都算好了,李老爺子及李嬤嬤是下定心分家了。

    李諸本是持著淨身出戶的想法,現在不需要壞名聲,還可以分得東西,不論父親如何分法都不計較。李漁家實在,認為自己是大哥,應先讓著弟弟們,也不挑。李稻因每月有固定的收入,故也不挑。

    李家的分家在兄友弟恭的情況下,快速的分了。每個兄弟分別分得二畝水田、三畝坡地、五畝沙地、一畝菜地,三隻下蛋雞,一把鋤頭,一把鐮刀,四兩銀子,七隻雞蛋。李諸家的菜地是後院的小菜地,李老爺子說了他家人小,吃得不多。其餘不均的歸公家,孝敬老倆。三頭豬,等過年時殺年豬,將賣兩頭豬的所得和豬肉再分一次。推車誰家需要時可以拿去用。

    家產情況基本定下,李稻寫好契紙,李漁找來里正,全家男的都簽了名後,由裡正帶到鎮上縣衙下正(蓋章確認)。分家的一切就分妥當了。

    李諸回房,重新和鄧氏複述了一遍自家分得的家產,鄧氏點點頭沒言語,孫大娘還在唸唸叨叨。簡雅小嬰兒聽後,心想,有田有房,勉強還行吧。但是銀兩怎麼那麼少,錢,錢。要想一想什麼可以賺錢的,一聽到錢,簡雅便容易瘋魔,幸好是小嬰兒,也沒人注意。

    李諸謝過孫大娘陪鄧氏,逗了會兒閨女,扛上鋤頭約上大哥,推著推車,就出去了。李氏為後院的菜院澆上水,餵了雞和豬後,與李老爺子招呼了一聲,帶上鐮刀,李老爺子看後,也帶上鋤頭,一起到田里勞作。田里的稻還未收完,李諸心想著家裡的稻因著自家媳婦生產,停了一天的作業,現在要加緊趕上進度才行,故下死力氣的動作。李漁看到弟弟的收割速度,也賣力的動作,四個勞力,又用了兩天時間將田里的稻收完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