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花漫村田

正文 第六十六章 上鎮上(2) 文 / 夢楓薇

    李諸將板車推入院中,放在角落裡,鄧舉人宛若才看到李諸一般,問道:「怎麼?買板車?」李諸看著鄧舉人道:「我們家買了些山地,想開幾畝出來種菜,為了方便帶孩子,就想買輛板車,咱們家有牛,買了這車,也方便以後運東西。」鄧舉人聽後點點頭,忽然問道:「你小二嫂子沒回李家吧。」李諸搖頭道:「沒有,爹說了,那位是不讓回來的。」鄧舉人聽後點點頭,當先入了廳堂。

    李海哥仨坐在桌旁,正在喝湯,鄧夫人一小口一小口的喂湯給濱濱喝,鄧夫人看到鄧氏便笑道:「你家閨女好帶,都沒哭過。敏兒,你以後有福了。」鄧氏笑笑,欲接過濱濱,鄧夫人讓開鄧氏的手道:「讓我來,你們吃飯,難得我抱抱我的外孫女。」鄧氏聽後不好說什麼,拉著李諸去洗了手便上桌吃飯。

    鄧夫人匆忙給準備的席面都是頂好的,有紅棗雞湯、清蒸魚、醋酸豬腳、白切雞、白灼青菜,鄧氏嗔怪鄧夫人如此破費,鄧夫人道:「我還嫌少、準備不全,你這孩子,來娘家也不知一聲,我自家的閨女兩年才回來這一次,這些又算什麼。」鄧氏想想如是,便不再說什麼了。

    鄧材軒今日高興,提出喝酒,李諸忙推脫,待會回家還有媳婦及小孩子,鄧舉人聽後也不贊成喝酒。鄧材軒還在興奮中,便說了李諸打算參加明年試的事,鄧舉人聽後高興的道:「這個好,是要這樣的。」

    鄧氏高興地與家人說了自家裡的事,及今後的打算,鄧舉人一邊聽一邊點頭,最後道:「你們有打算就是好的,不要什麼也不曉得的過日子。」一桌飯吃得賓主盡歡。

    散席後,鄧夫人提著兩個瓦罐出來,塞給鄧氏道:「這是剛剛剩下的,也不是什麼金貴的,你拿回家,這些東西都是適合你多吃的。自家娘親就不要推辭了。」鄧氏點點頭,謝過娘親,與大嫂說了聲,才推著板車告辭。

    李諸讓李海哥仨及鄧氏坐在板車上,打算推著到與張大伯約定的地方等候。

    李諸一邊推著車行進,一邊問道:「咱們明兒起開始翻地,種菜,種什麼好呢?家裡有什麼菜籽?」鄧氏一聽,立即傻眼了,問道:「咱們分家時,有沒有分到菜籽?」李諸一想,搖了搖頭,道:「待會路過慕哥鋪子,去他那買些吧。」鄧氏點點頭,只好如此。

    李諸的到來讓李權及李慕都很開心,待李諸說了來鎮上買板車及想種菜的事,李權笑著道:「好啊,以後咱們都不用買菜了。」李諸點頭應是。李權對李慕道:「給兄弟選些好的,你以後吃菜就靠這些了。」李慕笑道:「我這的東西還不是隨便諸選,你可選好了,以後吃得不好,咱們可是會收拾你的。」李諸笑著點點頭。

    李慕問李諸想種什麼,李諸想了想,選了菠菜、油菜、蔥、大白菜、蘿蔔的種子,李慕便細心的為其選出顆粒飽滿的,品樣好點的種子,李慕為李諸一包一包的分裝好,道:「諸,我這有一包種子,是大戶人家管院子的阿伯給的,讓我托賣一下,說開出來的花象杯子,不過比較難打理,需要肥地,冬天要擺放在房裡,不然會凍傷。擺在這久了,都沒人買,那阿伯說讓我扔了,說大戶人家裡的也沒看顧好,都不能活了。我看種子品相不錯,你要不要試試,反正你在家閒著也是閒著。」李諸想想便拿了,笑著道:「這個東西是送的吧。」李慕忙點頭道:「當然是送的,你不要我明兒也扔了。」李諸執意結錢,李慕知道李諸上回在李權處買東西也是結錢的,不好推辭,按來貨價給李諸算了數。李諸買完菜籽,與鄧氏去權哥的鋪子買兩個小鐵鍋,權哥也是按來貨價給李諸。李諸結了錢便與鄧氏行往與張大伯約定的地方了。

    行至上次李諸入的布鋪,李諸指給鄧氏看,道:「這就是我上次買布的鋪子。」鄧氏點點頭,看見店裡的人在掃一些布碎出來,忙讓李諸停車,問掃地的人道:「小哥,這些布碎你們都不要了?」那夥計道:「是呀,大一點的都撿起來了,這些只有一指寬的就不要了。」鄧氏詢問:「這些布可以給我不?」那夥計爽快的應道:「可以,你要都拾去吧。」鄧氏高興的讓李諸將那些布條都拾掇起來。李諸雖然不知道這些有什麼用,不過想也沒想的照做了。一會兒功夫就拾了一大捧的布條。李諸放在車上一起推著走。

    行在街上,這時集市剛散,有些東西沒賣完的都便宜處理。李諸與鄧氏邊走邊看,走走停停。突然,李諸聽到,賣蒜賣蒜,買一送一。李諸看到一站酒樓門口的小伙子,十五六歲,身上的衣服打著補丁,眼睛滴溜的轉,一看就是個機靈的小子。小子一看李諸看向他便將手上的東西遞過來,對李諸道:「這位兄弟,大蒜頭,三文錢一個,現在買一個送一個。」李諸一聽便宜,看都未看,忙說道:「我要五個。」小子高應道:「好咧,要不你包圓吧,我一共十五個,算你二十文錢。」李諸點點頭,數了二十文錢給他,小子高興的用禾稻將十五個蒜頭捆起來,塞給李諸,一溜煙就跑了。李諸傻愣愣的拿著,說道:「真是撿到了,一定是他有急事辦,不然也不會那麼便宜。」這時,在酒樓裡的夥計聽到,出來搖搖頭道:「兄弟,這可不是蒜頭,你看清了啊。」李諸一聽忙驚訝的看看手裡的東西,只見手裡的東西呈圓錐形,鱗莖卵狀至廣卵狀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頂上有幾片葉,狹長帶狀。李諸懊悔的道:「這可怎麼辦?」李諸轉向鄧氏,將球狀體遞給鄧氏道:「敏兒,這是什麼?這可怎麼辦?」鄧氏看看李諸手裡的球,道:「唉,收起來吧。不論是什麼,咱們種著試試。」李諸聽後高興的點點頭。濱濱掃了一眼,一眼就認出,就是一個水仙花的球莖。濱濱這會兒對自家爹爹真是無語了。一上街,都可以買些這裡的人都不認識的東西。前幾次還好些,是動物,還可以吃了,怎麼也不虧,水仙的球莖,不知道的就虧了,濱濱心裡盤算著怎麼樣讓自家將這個花種上,不求錢財,就為了那一縷清香。李諸將東西放在布條旁,這會兒他不敢隨便張望了,快速的推著車向約定點行去。

    李諸一家到時,張大伯在東張西望,看起來已經等了一段時間,李諸一家忙向車上的人致歉。張大伯看到李諸的板車,便下車幫忙將板車反轉過來抬上張大伯的車,張大伯將板車的輪子向上,索性板車小,放上去後兩邊仍有放腳的空隙,李諸向車上的人說可以踩在板車上的,沒關係。車上都是自己村裡的人及鄰村的人,都是老實人,想到板車多金貴的東西,損壞了怎麼辦,都自覺的將腳縮著,放在板車邊上,並未踩上去。

    鄧氏一路輕拍濱濱,一路小聲的與濱濱說,咱們現在回家了,濱濱家了。這是規定,小孩子出世後第一次出門,都要一路說回家的話語,這種方式叫「叫魂」,意思是孩子出了門,魂飛了,怕他不會回來,要叫回來的意思。

    一路無話,到村門口,李諸一家便下了車,鄧氏抱著濱濱,李諸推著鄧氏及李海哥仨回家。差不多到家時,李諸看見李漁坐在家門口張望,看見李諸一家回來了,說了一聲回來了,才搬著小椅子回房。李諸一家感動的想說什麼都無法。李海哥仨昨晚便沒怎麼睡,今兒又起個大早,現在回到家,困意便上來了,一坐在炕上便睡著了。鄧氏忙燒水,李諸則快速擠羊奶,鄧氏用羊奶給濱濱洗過後,水溫也差不多了,忙拍醒李海哥仨,讓他們哥仨個一起洗了澡,換了裡衣,才放他們睡覺。

    李諸在李海哥仨洗時燒水,就著灶裡的火光,趁著大家洗澡的當口,整理菜種。李慕抓種子時往深裡抓,量有點多,李諸將一包分成兩包,一包打算明兒帶去種,一包留待以後用。然後等鄧氏洗完才去洗澡,一通折騰下來,已到子時。

    李諸的生物鐘很準時,第二日仍與往常一樣,卯時便醒了,叫醒李海哥仨,要一起去拾糞及拔草。李海哥仨昨日在姥爺家也沒怎麼跑跳,經過一晚的睡眠又龍精虎猛的,很快便洗漱好,收拾乾淨與李諸一起出門。鄧氏自個收拾家裡,濱濱仍在睡覺。

    辰時,父子四人回來,一家人吃過早飯後,李諸到大伯李洪深借鋤頭及鐮刀,李洪深聽說是李諸想開菜地便說要幫忙,李諸忙以雞需要人照看為由,不讓大伯幫忙,李諸一再強調,這地種著就是自家吃,不需要費什麼大力氣下去種,李洪深想想是這個意思,便由得李諸拿著鋤頭及鐮刀離開了。

    李諸回家,鄧氏正在收拾。李海哥仨高興的一人捧著一本書,背著小竹籮等在鄧氏的旁邊。只見鄧氏放了一個昨日買的鍋在車上,又放上六個木碗及筷子、木匙,一個木勺子。李諸拉出牛,用麻繩將其拴在板車前,到柴房裡抱出只小羊,用竹籮裝著,放在板車上,牽出羊。給鳥加了一日量的草,入房內拿出昨晚整理的菜種,將家裡的鋤頭及大伯家的鋤頭、鐮刀都放上板車後,便準備出發。這時,濱濱突然大哭起來。濱濱幾乎沒有大哭過,鄧氏忙慌張的輕拍濱濱的後背,一邊嘴裡念叨著,別哭別哭。濱濱,不停的手腳亂動,哭個不停,李海哥仨在旁做鬼臉也不行,李諸拿糖來引也不行,鄧氏抱著濱濱在院子裡轉圈,又步入房裡轉圈,突然濱濱手指李諸買的十五個蒜頭,李海立即拿兩個給濱濱,濱濱手小,只能抱著一個,濱濱心想,一顆就一顆吧,立即眉開眼笑起來。鄧氏及李諸心裡都暗暗驚奇。

    濱濱哭得滿頭是汗,鄧氏為她擦過,在背部墊了布,又順手拿了兩三個蒜頭才出門,打算待會給濱濱玩,心想,這錢都浪費了,能哄哄閨女也是好的。

    鄧氏坐在板車上,李海哥仨則跟在李諸的旁邊。一家人及羊,浩浩蕩蕩的向自家買的山地行去。

    說到山地,鄧氏仍未看過,李諸從進入山地處就指給鄧氏看,自家的山地有哪些。鄧氏看到一望的草地,沒有什麼樹,更沒有野菜,看看李諸,唉了口氣便不再說什麼。

    李海哥仨興奮的蹦蹦跳跳,羊及牛則走走停停,看到嫩綠的草,它們都會停一會兒,在板車上的小羊也按奈不住,時不時的「咩、咩」叫,要下地。

    李諸看李海哥仨亂跑,便讓他們都坐上板車,推著他們走,一會兒就到山洞前。

    鄧氏一看這洞前光景,心裡才歡喜,鄧氏指著洞前的樹笑道:「這是桂花樹,以後咱們就有口福了。」李諸點點頭,將板車推在綠草處,等牛及羊自個吃草。將小羊從板車上抱了下來,用麻繩拴在板車旁邊,大羊的另一邊。李諸弄好牛羊後便將一個上窄下寬的竹籮子放在溪河裡。

    李海哥仨一到這,便落地跑,撒歡的跑,鄧氏忙叫住李海道:「海兒,看著弟弟,不要下水,不要亂跑,只能在洞前習字。」李海帶著李濤、李波,在山洞前習地而坐,用根樹杈寫起字來,平日是在一個小沙盆裡寫,這會兒在地上寫,地方大了,三孩子都是一陣新奇,即靜下來習字。

    鄧氏看濱濱正在睡覺,便在板車的中間鋪開一張小被子,將濱濱放在上面,鄧氏拿著鋤頭與李諸一起收拾這個地方。

    李諸本想在草叢中選長的草來拔,鄧氏則想用鋤頭將山洞的地鏟一遍。李諸一看鄧氏要入洞,李諸便立即停下手裡的活,拿著鋤頭與鄧氏一起入內。這個洞李諸也沒有入過,就怕裡面有什麼不好的東西。

    入得洞裡,先是一片漆黑,李諸提出要有火把才前行。

    鄧氏想想也是,與李諸出了洞來,用草紮了個火把,再用隨身帶的火引子點燃,才入內繼續向前行。火把照亮洞內,發現洞外的溪河流經洞內,左邊是溪河,右邊是乾爽的石地。再向前行不過百米,發現洞巖四壁一片波光粼粼,點點亮光閃耀,往前一望,原來洞外的溪河流經洞內。這個洞是兩邊通的,洞的另一邊是一個湖。一灣清澈的湖水,湖面水平如鏡,倒映著兩旁的藍天白雲、青山綠樹,一切美不勝收,讓人彷彿走進畫卷之中。再往前深入看,只見洞外一片藍,那藍錦緞似的湖面上,起伏著一層微微的漣漪,偶有魚在跳躍。

    鄧氏及李諸對望一眼,從兩人的眼中都看到驚喜。鄧氏道:「諸,這太美了!」李諸點點頭,道:「你喜歡真是太好了!我們以後就在這蓋房子,我釣魚,你做飯,你說這日子真是金不換的。」鄧氏高興的點點頭。

    倆人看了一會兒,想起四孩子仍在洞外,忙跑出去,在亮處滅了火。

    鄧氏在洞裡亮處,放眼所及的地方,用鋤頭剷平,李諸出外拔了草,鋪在右邊的石頭上,鋪了厚厚一層,一大片地方。李海哥仨不時向洞內瞄看,心裡都透著歡喜。

    鄧氏及李諸收拾了洞內,鄧氏對李諸道:「趕明兒咱們自己在這搭個小灶,也方便咱們累了吃喝的。」李諸點點頭。現在沒有灶台,一切從簡,用兩大塊石子左右塔起來,再用一塊小點的封著後面,撿了些草,燒熱,將帶來小鍋裝滿水,就這樣燒起水來。

    這時濱濱睡醒過來,看看四處無人,心想,不過是自己哭鬧,爹娘不要自己了吧,想到悲處,不覺哭了起來。鄧氏聽到哭聲忙過來抱濱濱,李諸時不時留意著濱濱這,先一步抱起濱濱,一邊拍濱濱的後背一邊道:「這在咱們家的山地裡,有草、有溪、有湖、有山洞、有桂花樹,爹在這,娘也在這。」濱濱仍雙手抱著水仙的球莖,聽了李諸的話後便不哭了。鄧氏過來,抱過濱濱,李諸則繼續割草。

    午時,李諸將洞前高長的草都割了下來,然後從溪河邊兩步之外目測了一畝的地,到一畝的邊上挖一條可以站一個成人的溝,鄧氏將濱濱交給李海哥仨看管,從離桂花樹兩丈的地方挖一條溝。這溝倆人挖得都比較深,站下去到小腳肚子了。倆人直挖了一條直溝,又從自己這邊的溝向對方的溝挖過去,李諸從直溝的頂部向鄧氏挖過去,鄧氏則從下面向李諸那邊挖過去,鄧氏想留下山洞前給李海他們習字,故從離山洞有放一板車然後平著放一頭牛的空位開始向李諸挖過去。山洞前留了片空地,可以入牛車又可以玩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