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花漫村田

正文 第六十八章 做湯圓 文 / 夢楓薇

    整理了菜地出來,李諸每日運一點土到山洞那。在靠近洞口,靠近溪水的地方做了個灶,與家裡的一樣,分大小灶。與家裡一樣,搭了個簡單的草棚,李諸這次有經驗,靠著鄧氏搭把手,倆人用了十多日,將個簡單的小廚房收拾了出來。

    李諸砍了些竹子,紮了個簡單的可以擋風的門,架在山洞口。李諸去竹林時挖了些小竹,種在溪水的兩邊。李諸只是認為這樣可以省了澆水,濱濱看到想到的是水土流失。

    在李諸家忙碌的日子,李漁偶有過來借牛車拉東西。沒有了板車,李諸一家則留在家裡習字、讀書、繡東西、縫縫補補。

    李諸家將小羊照顧得細緻,柴房裡養著的小羊已開始長毛了,且可以自己站立了,李諸便將它移到羊棚裡,冬天近了,柴房裡的草及柴是越堆越多了,小羊在柴房裡就不太方便了。

    李諸及鄧氏時不時到大伯家搭把手,幫忙幹活,倆老人心裡是極高興的,平日也是緊著李諸家,用李慕的玩笑話就是:不是親兒子甚是親兒子。

    連續下了七天的雨水,天氣漸漸轉冷。李諸一家人都裝了薄棉衣。濱濱被包裹了起來,手腳不便於轉動,但濱濱仍每日堅持伸手伸腳,堅持運動。李諸父子四人也經常動動濱濱的手腳逗趣。平常就托來送東西給慕哥帶必買的東西,如鹽、醋之類的。日子就平平淡淡的過來了,迎來了冬至日。

    冬至這日有吃湯圓的習俗,因為孫大娘喜歡芝麻湯圓,鄧氏早早就讓李慕幫忙買了些芝麻過來。因為節日鋪子裡忙,沒時間自己做,鄧氏做的湯圓好吃,李慕及李權又繼承了孫大娘愛吃芝麻湯圓的習慣,李慕也不客氣,帶了一大帶的芝麻過來,讓鄧氏將他們一大家的都做上。鄧氏滿心歡喜的應下了,就算李慕不拿芝麻過來,鄧氏也打算做上大伯一家人的份。

    因為做的湯圓要帶上鎮上,冬至前一周,鄧氏便開始準備了。鄧氏將糯米與大米按五比一的比例混合,水浸1天,托張大伯用磨磨細,然後放入布袋內,在廚房懸空吊漿,在冬至前一晚才製成麵粉。

    兩天後,鄧氏用小火,在大鍋裡煮紅豆,待熬出沙,用小鍋將芝麻炒一下,然後將之前殺豬留下的豬油倒入。

    李諸則幫忙用開水和糯米粉,等涼了一點,李諸則幫忙做湯圓,將一小塊捏扁,放入熬好的餡料封口揉圓。

    李海哥仨看著有趣,洗淨手也過來幫忙。李諸則教他們怎麼捏,李海哥仨一邊做一邊玩,也做了些小小的小湯圓。

    李諸家沒捨得用油燈,從吃過晚飯一直做到天黑看不到,鄧氏用東西蓋著,打算明日繼續。白天鄧氏一人做,讓李諸帶著李海哥看書習字,午時才讓李諸幫忙。

    李諸一家停停做做,做了二天才將要做的量做完,鄧氏這次往量多里多了,將李老爺子、李漁一家及娘家的份也做了。做好後便讓張大伯及余老頭給鎮上的李權、李慕及鄧舉人一家帶過去。

    李諸則給李老爺子、李漁一家送過去。

    李老爺子愛吃湯圓,不管是什麼餡的,但是李嬤嬤不喜歡湯圓,所以從不做湯圓。而以前李老爺子想吃時只能上鎮上吃。

    當李老爺子接過李諸未煮熟的湯圓時,高興的問道:「你媳婦會做湯圓?」李諸點點頭。因為家裡以前從未做過湯圓,所以李諸並不知道李老爺子很喜歡湯圓。

    李老爺子得到肯定的答覆後,高興的笑道:「好,這個好。以後咱們家有什麼喜事就要做湯圓,圓圓,一切都圓滿。」做這湯圓只是花時間,不是什麼金貴的事物,李諸聽後點頭同意下來,認為這沒有什麼不可。

    李老爺子得到肯定的答覆後,心裡高興,破天荒的拉著李諸叨叨起地裡的事。李諸在一旁聽著,一邊奇怪李老爺子怎麼那麼高興。終於在李老爺子說道要追肥時,李諸忍不住問道:「爹,今天有什麼喜事嗎?」李老爺子一聽樂了,道:「也沒什麼事,就是想到以後想吃湯圓不用跑鎮上了,高興。」李諸奇怪的問道:「爹,以前你都上鎮上吃湯圓?」李老爺子想到沒帶過李諸去吃湯圓,不好意思的道:「不是什麼金貴的事物,你娘不喜歡,家裡沒做,我都是一個人上鎮上嘗嘗的。」

    李諸點點頭,又一次應下以後有喜事,都做湯圓,李老爺子滿意的拿著湯圓回房了。

    李漁拿了湯圓給李老爺子後,給李漁一家帶了過去。一入李漁家的院子,整齊的擺放了兩層的柴禾。李氏看著李諸笑道:「這幾日地裡忙活,我都沒空打理這些東西。還是自家兄弟親香!」李諸笑笑將湯圓放下便去找大哥李漁嘮噎。

    李諸見了李漁後,跟李漁說了爹接過湯圓後的不尋常喜悅,李漁笑著道:「爹喜歡吃湯圓,但是娘不喜歡,以前家裡都沒人做,爹就自個兒去鎮上吃。我試過與爹步行幾百里上鎮上哩,就為了吃多個湯圓。」李諸聽後恍然道:「哦。」

    李漁道:「媳婦會做這個,但是娘不喜,娘還在家時,就做了一次,被娘罵了,就沒再做了。」李諸聽後點點頭。李諸與李漁嘮了一下,才回房。

    晚飯與鄧氏下湯圓。

    濱濱很喜歡鄧氏做的湯圓,純天然的,故然是好的,鄧氏怕濱濱不易消化,將湯圓捏個洞,給濱濱吮著吸裡面的芝麻,豆沙。濱濱一口氣吮了三個,對於平日吃得少的濱濱來說,是件極為難得的事了。

    李諸家的豬肉,被鄧氏臘了起來,不能夠用來包餃子,李諸出外托了余老頭明日幫忙買些豬肉回來,李諸家打算包幾個餃子,叫上大伯一家及大哥一家,李老爺子,喜慶一下。

    人們都是這樣,不管平日生活如何儉省,在節日時都是比較捨得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