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花漫村田

正文 第八十章 過年〔1〕 文 / 夢楓薇

    鄧氏自從上次濱濱滿月見過鄧夫人後,鄧氏都未見過自家娘,故鄧氏提出跟李諸一起送雞到娘家。李諸高興的同意了。

    李諸將雞裝入兩個筐中,用扁擔挑起來。木師傅家在鄧舉人隔壁,見到李諸過來,很高興。

    李諸向木師傅說了最近都待在李權及李慕處。木師傅高興問李諸現在待在鎮上,願不願意過來打短工。李諸笑笑說未決定。李諸心裡是想幫幫權哥及慕哥的,畢竟在人家家裡吃住,幫忙收拾或賣東西也是好的。李諸留下三隻雞給木師傅,與木師傅聊了一會兒,撞見剛從書院回來的鄧材軒,鄧材軒見到李諸及鄧氏都很高興。一邊責備倆人不該帶雞過來,一邊將兩人迎進屋。

    鄧夫人看見鄧氏氣色不錯,很高興,心想這女婿就是個疼人的。鄧舉人不在,李諸與鄧材軒說了這次將在鎮上小住幾日,鄧材軒忙找出些書出來,讓李諸拿回去看,交待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過來問。鄧氏看了很高興的點頭,答應回李慕家後督著李諸書。

    李諸倆人在鄧舉人家嘮了一下,便離開了。鄧夫人想他倆還要在鎮上待些日子,剛來應該很多東西要弄,吃飯也不急這時,便沒有留他們飯。

    鄧氏在路上便與李諸商量「諸,你在鎮上這些日子,就待在屋裡,爹及哥是先生,你有不明白可以幫著解惑,有時先生的一句勝過你想幾天的,回家後你一人想,就怕想歪了。我可以繡些東西,或到鋪子裡幫忙,做些簡單的活計。我的繡品能賣幾個錢,你就別去做短工了。」李諸想是這理,便點頭同意了。

    李諸在房裡看書,最高興的是李海。因為他可以正大光明地窩在炕上,以讓爹教的名義。李濤及李波跟在李思彬後面,玩。鄧氏看倆小子瘋玩了兩天,就拘著他們在院子的地上練字。

    鄧氏提出到鋪子裡幫忙,李權及李慕都不同意,說千金小姐不應該做這個。鄧氏無奈,只得留在屋裡做繡品及每日幫著做飯、洗碗。

    孫大娘難得回家,帶著鄧氏及倆媳婦,將兩家的裡裡外外進行了一遍大掃除。羅氏、張氏將孩子們的舊衣物都整理了出來給鄧氏。鄧氏一看兩大包的衣服,說什麼也不收。大家都是過日子的,舊衣服都會改小給另一個小孩子穿,這麼兩大包,得承多大的情。羅氏看張氏推辭,張大嗓門就嚷嚷鄧氏不將人當一家人看,李諸一聽忙做主收下了。倆嫂子心滿意足的離開。鄧氏則抱怨李諸不懂事。李諸摸摸鼻子,沒有說什麼。

    日子就在鄧氏手上的繡件沒停,李諸在鄧舉人家及慕哥家的奔跑中流過。期間,張大伯給李諸家報了一次信,是李漁托張大伯帶過來的。信中提到娘及李稻回家了,李稻捉了李諸五隻雞,回家時殺了兩隻,打算過年殺三隻。李漁覺得對不住李諸,讓看雞都沒能看住。

    李諸及鄧氏看到這裡都鬆了一口氣,只是損失了五隻雞,這已經是低於之前估計的損失了。李諸看完後忙寫信與大哥李漁說清,省得大哥內疚。李諸托余老頭將信送還大哥處。

    年前,鄧氏幫著孫大娘打下手,做糍粑。張氏及羅氏將糯米洗淨泡水裡,第二日,瀝干,用文火蒸熟。李洪深家裡有個大舂,是以前李洪深在家裡幹農活時舂米用的。分家後,雖然李洪深家沒有地,但是對這個舂有感情,孫大娘就將這個舂搬到鎮上來了。

    李諸與李慕一人一舂的舂。因為今年輪到李慕家賣糍粑,所以糯米準備了四大籮筐。

    過年吃糍粑是粘財的意思,人們都喜歡並且千方百計想吃糍粑。但是不是每個人家裡都有舂米的東西,而舂糯米有與人分財的意思,一般人都不讓其他人到家裡舂糯米。李慕及李權倆人每年都輪流賣糍粑,生意一向不錯。

    過年前,鄧氏賣了十多件繡品,手裡有點余銀,給李思雪買了對金耳釘,給李思恩、李思彬、李思林、李思木買了件棉衣。大伯李洪深一家一個勁的說鄧氏亂花錢,李諸一家則默不作聲,李洪深的大嗓門吼喝吼喝的,要鄧氏退了衣服。李海被李諸推了一下,說道:「娘說自己家人才送棉衣的。」李洪深一家聽後都沒再說什麼。

    過年商人忙。過年前幾周,鎮上天天像趕集一樣。

    李權及李慕天天忙得樂呵,講話講得唇都干了,李諸看後便提出要幫忙,這次沒有人攔著。

    李諸一家不是在自己家裡過年,且年畫、對聯、吃食,過年需要的東西,孫大娘給自家備時都一起準備了。雖然說這個年是李諸家分家後過的第一個年,但是過得很簡單。鄧氏將自己的棉衣及李諸的縫補了一下,給李海、李波、李濤的棉服則加了棉,濱濱則穿新衣。

    一大家人喜慶的過大年。

    過年最高興的就是孩子,但不包括李海。濱濱發現自家哥哥是真怕冷,越接近年關,天變干冷,李海除了必要,一般都不下炕。年三十了,李海也是一個人窩在炕上吃。由於李海是抱著濱濱的,家裡人都讚這孩子懂事,幫著帶孩子。濱濱知道,這不是好事。

    因著李權及李慕家裡要做買賣,一家人都忙得像陀螺,沒有準備什麼東西,也沒拜什麼,就在年三十時由大伯李洪深帶著,朝天拜了拜。年三十包餃子,陷是豬肉加蔥,李波吃了七個,頂著個大肚子,惹得一家人笑呵呵。

    鞭炮只有朝廷才有,朝廷每年都給士子發鞭炮,以沾顯其地位尊貴。

    李洪深一家為商人,一家人也習慣了。吃過年夜飯,李洪深便給孩子們發利是。李權李慕孝順,李洪深從來沒有缺過錢。李洪深給孩子三十三文錢,生生猛猛的意思。李權及李慕也是。李諸看後便有樣學樣,一樣利利是是。孫大娘還給每個孩子準備了一雙新鞋,過年穿新鞋,快高長大的意思。

    李海哥仨很高興,在李濤及李波的哭鬧下,李海無奈跟著李思彬帶著倆弟弟上鎮上玩。

    李海哥仨今年的錢不需要交給李嬤嬤,鄧氏看羅氏及張氏都沒有收孩子們的利是便由著李海哥仨帶著這筆為數不少的錢。

    李思彬兄妹是用慣利是錢的,拿著錢就跑到隔壁街買了個小面人及一把的糖糕。李思雪還買了條紅繩及一條絲帶。李海看絲帶好看,也買了條,打算送給濱濱,李濤及李波則各買了條紅繩。李海沒有吃過糖糕,看到糖糕上白白的一層,在這冷天裡看見白色的東西,李海都會覺得冷,沒有買。李濤及李波看李海沒買也不敢買。

    李思彬幾個大孩子,難得手裡有錢,與相鄰的孩子去鎮中心看舞獅子,李海跑不過他們,三個孩子拉著手沿路回家。

    李海少出來,一路東望西看的。李海識得一些字,一路看著對聯,熱鬧,滿眼的新鮮。路過一間賣金的鋪子,李海看到門口寫著:三十,一片金。

    李濤之前跟著鄧氏出來買金耳釘,看到娘是拿了幾個銀子換回一點點金的,所以他印象深刻。一聽李海念道金,便拉著李海道:「金,哥,金。」李海看著這幾個字,也是好奇的,拉著弟弟們進入金鋪子。

    一入鋪子,只見鋪子裡點著三個油燈,兩位店舖夥計瞪大眼睛看著李海哥仨。

    李海一看這陣仗驚了一下,左邊一位穿著藍黑衫,笑得似彌勒佛一樣的中年人叫住了他們,道:「小子,你們跟誰來的,你們家的爹娘呢?」李海指了指寫了三十一片金的張紙,李濤叫道:「金。」李波顯然讓出了三十,便伸了三根手指出來,說:「三十。」

    中年人看得心裡一驚,這三個看起來就兩三歲的孩子,穿著打了補丁的舊衣服,站在那裡,一點也沒有怕生人的樣子。

    中年人旁邊的瘦皮猴似的瘦子驚道:「你們這三個小子識得門外的字?」

    李海哥仨立在那裡,沒有過多的表情,李海道:「三十,一片金。」

    瘦皮猴子似的人道:「老彌,沒想到,咱們最後一次做生意,竟然是這三小子的。」被叫老彌的人點點頭,笑道:「小子們,過來,叔這有些金葉子,現在就三十。過來選選。」

    瘦皮猴似的人從櫃裡拿出三十多片薄如蟬翼小指大小的金片子,金片子被不規律的擺放著,被叫老彌的笑道:「小子們,過來看看。」

    李海看見薄如蟬翼的金片子搭在一起,宛若一朵花一樣,想到李思雪姐姐頭上戴著的娟花,濱濱頭上什麼也沒有,便指著那一堆金片子問道:「這個?」被叫老彌一看,驚喜的笑道:「這些葉子搭在一起可真是好看。你喜歡這個?」李海點點頭。老彌數了數金葉子數道:「這裡是六片,共一百八十文。看你喜歡,叔叔幫你將這幾片葉子接起來,不收你的錢。」

    李海忙將自己手上的錢拿出來,李波及李濤見哥哥拿錢,也將自己的錢拿出來。瘦皮猴子見了,笑道:「這仨孩子還財大氣粗了。」老彌笑著焊接葉子,笑道:「這仨孩子眼光毒著那。不知是哪家的公子,日後必成大氣。」瘦皮猴子似的人笑道:「老彌,這個我信,瞧人家這份風度,就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老彌手腳沒停,應喝道:「是呀。這葉片子放那麼久,我都沒看出花,瞧這孩子,一來就成花了。」

    李海將自己的八十文錢都數完了,數了數李濤及李波的錢,倆兄弟的共有一百七十八文錢,剛剛買絲帶李海用了十九文,李濤及李波各用了十文錢。李海將七十八文還給李濤及李波,將一百八十文推給老彌道:「一百八十。」

    瘦皮猴似的人又驚道:「你會數數?」李海沒應他,看著拿著金片子的老彌。

    老彌接過文錢,笑道:「猴子,人家孩子都不理你,你就別咋呼了。」被叫猴子像被打擊到,道:「這個世道不是咱們的乩霞抑值夭攀欽胬懟!?p>老彌一邊樂呵呵的笑著應是,一邊快速的焊接。李海盯著老彌的手上的金葉子,李濤及李波將錢放回口袋裡,立在哥哥的身邊,東看看西看看。

    在油燈乾枯前,老彌將葉子焊好,用塊布包好,將給李海道:「孩子,拿好了。」李海看著手裡的小布,收進棉衣裡,笑著道:「謝謝。」便拉著倆弟弟離開。猴子看著仨孩子離開後笑道:「老彌,這三孩子可真好運,沒想到你竟然願意為他們焊接這個小東西。」老彌笑了笑,一邊關門一邊道:「明兒咱們就不是商人了,收拾收拾,準備回家吧。」猴子聽後不捨的道:「唉,其實在不捨得。老彌無奈的道:「想想孫子吧,猴子,咱們還是商人,孫子怎麼考秀才。」

    在這熱鬧的夜晚,這裡有心痛的歎息聲。

    李海哥仨歡喜的回家,李濤及李波回房後,將錢都給鄧氏。鄧氏看李海,李海則從棉衣裡取金花,放在濱濱眼前,樂呵呵的道:「濱濱,花花。」濱濱一看金子,樂呵呵的拍手笑。李海看濱濱笑得開心,也開心的笑道:「這是給濱濱的。」

    鄧氏看到李海手裡的金花,驚訝的問道:「海兒,你手裡的金花哪來的?」

    李海吱吱唔唔的道:「是間鋪子,三十金葉子,六片,老彌焊接的。」鄧氏湊近一看,真是六片薄如蟬翼的金片子。鄧氏奇怪的道:「三十一金葉子?怎麼那麼便宜。」李海將入店後猴子說的東西,一點一點學舌給鄧氏聽,鄧氏想,原來是最後一天了。鄧氏看著金花,笑道:「這是海哥哥買給濱濱的年禮,咱們濱濱戴好。」

    濱濱在旁邊聽後笑呵呵的,心想,哥哥與爹就是不一樣,爹是買一些人們眼裡看著沒用的,哥直接就買金,多實在。這個好!

    李濤及李波看濱濱對著李海笑,也將自己買的紅繩拿出來,在濱濱的眼前晃,鄧氏看孩子們都向著妹妹,笑著在一旁看。

    不一會兒,李濤及李波將袋子裡的錢給鄧氏,鄧氏接過孩子們的錢,一時百感交集,這是她第一次收孩子們的利是錢。她將孩子們的錢用不同的錢袋子裝好,鄧氏對李海哥仨道:「錢娘幫你們存著,這是你們自己的錢。白色的是濱濱的,濱濱現在最多錢。藍色的是海兒的,海兒的現在沒錢。青色的是濤濤的,波兒的是黑色的。你們記好自己錢袋是什麼色的。」

    李濤及李波應道:「記好了。」

    李諸進門,看見孩子們都圍著鄧氏,笑問道:「怎麼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