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花漫村田

正文 第八十九章 李諸出考場 文 / 夢楓薇

    沒了鄧氏的管束,李海哥仨看著什麼都入店瞧瞧,一路新奇。就只是入店瞧瞧,這天也引出事了。

    鄧舉人家回李權家的路上,有一家「喜迎來」大酒店。店主有位五歲的獨子來喜福,平日欺負家裡傭人的孩子,因著身份在那裡,家裡也沒有人敢吱聲。而這也導致了沒有孩子願意與他玩。那天他在店舖前,看見李海哥仨在門口前瞻後望了一下,然後嘻笑走開,來喜福便走過去喝道:「幹什麼的?為什麼在我家東張西望的?」李海哥仨看了他一眼,不理他逕自離開。如此三天後,來喜福哪受過這樣的憋氣,對著李海就一拳打過去。李海哪裡受過這個,哥仨不是忍氣吞聲的人,四人很快就打了起來。來喜福勝在高大,李海這邊勝在機敏、人多,一時竟打得難分高下。等酒店裡的人跑出來將倆孩子分開時,幾個孩子已經準備一起跳格子了。趕來的大人不知道怎麼回事,但見小主子找到人玩就是好事。就這樣,李海哥仨結交了第一個朋友。

    來喜福每日就在店門口等李海經過,然後跟著李海哥仨回家玩,吃飯時才自己回家。鄧氏並不知道來喜福是「喜迎來」的小東家,李海只說是在路上認識的。平日家裡做了好吃的,鄧氏都算上來喜福的一份,來喜福就更愛往李海處轉了。

    濱濱初次見到來喜福時驚了一下,就來喜福圓墩墩的樣子,她還以為是滾進來的。有了李思雪的前車之鑒,李海現在是不讓其他小朋友抱濱濱的。

    來喜福很奇怪為什麼李海願意帶著這個小妹妹玩,如果家人讓他帶妹妹,他可是會哭鬧不休的。而半天相處下來,來喜福終於明白為什麼李海哥仨願意帶著這小妹妹了。這小女娃可愛、乾淨,沒有臭味。而且懂事,不吵不鬧。還會遞帕子給哥哥們,是個討人歡喜的可人。

    而這就讓他對家裡那些妹妹更不喜了。這裡的妹妹不是滿臉淚水就是身有惡臭(拉耙耙)。還會哭鬧,哪裡有這位妹妹的好。這也引得來喜福對濱濱極為疼愛。

    三月下旬,李諸終於從考場出來了。

    李諸從考場出來時,看見每家都有人在考場門口接人,而自己就獨家寡人,一陣失落。心想,雖然家裡人都認為是試考,怎麼說也離家那麼久,難道沒人來接自己。

    李諸不是太感性的人,感慨了下便獨自回李權處,轉個街角便看見在擋風處,鄧氏帶著李海哥仨,抱著濱濱站在那裡,李諸忙高興的跑過去問道:「怎麼來了?」李海哥仨都高興的叫道:「爹爹」鄧氏笑道:「想你了,來看看。」李諸聽後心裡一暖,接過濱濱親了一口,笑道:「濱濱,可想爹爹了?」濱濱被這溫情感動,叫聲「爹」。

    李諸聽後樂道:「哎,這閨女會說話了。」鄧氏及李海哥仨聽後也很高興,都樂呵呵的笑。鄧氏嗔怪道:「這孩子也不叫叫娘,枉我疼她。」李諸得意的笑得更大聲了。幾十年後,在李諸老得認不清人時,還是記得自家閨女的一聲爹。記得出考場的瞬間。那時侯,他也就只聽自家閨女的話。就這,讓濱濱更盡心服侍李諸。

    考秀才也是現場改卷公佈分數的。是否考中則需要回家等通知,因為這需要全國進行計算,平均分以上的就中,平均分以下的則落榜。

    路上,鄧氏小心翼翼的問李諸的分數,李諸說:「不好也不壞,三場下來,我的平均分是八十五,我身邊有幾個人都是這個分數。」鄧氏沒有考過,也沒有底,道:「等會問問大哥,心裡也有個數。」李諸點點頭。

    鄧氏與李諸說了這些天家裡的事,說了李思恩、李思彬、李思林、李思木上學的事,及李海感冒的事,事無具細,一點一點述說。李諸一邊聽著一邊點頭,當聽到女店主答應的事後,笑著道:「那家是個好心的人。」

    鄧氏點點頭。鄧氏道:「我聽那女店主說,如果這次他們家的那位中了秀才,就不做這買賣了,這進貨都是搭好的線,鋪子的租子還未到期,她這幾天有點犯愁。我看她心裡都不捨得的。」李海聽後點點頭,看了看鄧氏,問道:「娘子想接過來?」鄧氏聽後愣了一下,然後搖了搖頭,笑道:「這是沒影的事,還不知道她那位考得怎麼樣哪?」李諸笑著應下,「這也是。」

    李諸一家說說笑笑回李權處。李權及李慕今日準備了一桌子的席面,李慕笑著說李諸吃了兩個月的饅頭,要補補。李諸聽後尷尬的笑道:「是誰給我準備了大魚大肉的,這幾天過的真是老爺的生活,都沒怎麼受累。」李權及李慕看見李諸沒有像普通考生一樣瘦下來反而還胖了,笑道:「喲,你小子不賴喲!」李諸笑道:「這考一半睡一半吃一半,真沒怎麼辛勞的。比往日還悠閒。」

    李慕聽後便加緊吃飯,嘀咕道:「早知道就不準備這些了,快吃,吃完還要到鋪子幫忙。」李諸一看家人的動作,哭笑不得,也坐下來吃飯。李諸本想幫著餵飯給李海哥仨,看見李海哥仨都能自己照顧自己了,心下一陣失落,心想,這一場試考下來,家人都快不認得了,如果考多幾場,家裡都快物變人非了。這也更堅定他只考秀才,不考舉人的決心。

    吃過中飯,李諸一家到鄧舉人家報分數及告辭。鄧舉人聽了李諸的分數後驚訝了一陣,鄧材軒更是呆住了。鄧舉人問鄧材軒:「你班上的人平均考了多少分?」鄧材軒歎口氣道:「七十吧。」鄧舉人聽後高興的道:「那麼說諸這次很可能一考中的。」鄧材軒也高興的應道:「是這樣。」李諸及鄧氏聽後都沒有那麼樂觀,鄧氏小心翼翼的問道:「大哥,你們班上一般中多少個秀才的?」鄧材軒聽到自家妹妹這樣問,氣著說:「你這是在懷疑你哥我的教學能力。你忘了,你哥我教學的時候比自家看書的時間還多。」李諸及鄧氏對看一眼,沒再說什麼。

    鄧舉人及鄧材軒都很為李諸高興,鄧舉人連說了三個好。心想,敏兒的日子可出頭了。鄧夫人在旁邊聽了樂得掉淚,司徒雲也高興。鄧舉人一家都覺得李諸這是肯定中了,便開始招呼準備禮節上的東西。

    鄧氏看自家人有點高興過火了,一臉尷尬,向鄧夫人提了要回村的事。鄧舉人一聽,就冷靜下來了,鄧舉人小心的說:「敏兒,要不你把李海哥仨留下,讓姥爺姥姥幫你帶著。李諸身子好了,如果沒中這秀才,你們家不是要種田了?肯定忙,不如讓我們幫著帶孩子,也不好老是麻煩你大伯爺及大伯。」

    李諸一聽,急忙搖頭,鄧氏也不高興的應道:「爹,農家人哪個不是帶著孩子下田的,李海哥仨那麼小,怎麼能離開我們。」鄧舉人知道自己的提議不對,可又不甘心,道:「孩子下田就沒辦法識字了,這不是誤人子弟?」鄧氏這會兒被自家爹爹氣著了,坐在椅子上一聲不吭,李諸知道鄧舉人家對自己有成見,不敢說話,但也著急。李諸推了推李海,李海人小鬼大,說:「我要與爹娘一起。」李濤李波看哥哥嚷嚷,孩子心性,也跟著嚷嚷。

    鄧舉人見鄧氏不出聲,心裡不快,哼哼的坐回房。

    鄧夫人看後哭笑不得,不好意思的對李諸道:「諸,你岳父就是這性子,你別往心裡去。他就是喜歡這孩子,想留在身邊自己帶著。可孩子哪有不在父母身邊的理,別管他,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

    李諸面色尷尬,鄧氏一臉不愉,見自家爹爹回房了也提出回家了。鄧材軒想緩和氣氛,笑著道:「敏兒,你這應該高興,你瞧多少人想送孩子給爹親自教導爹都不同意,這還是他主動提出的。」鄧氏一聽,火了,道:「我自己的孩子我自己教,我就不信我教不好了。」鄧材軒看鄧氏一臉火氣的樣子,尷尬的笑笑,沒再說話。司徒雲知道這小姑脾氣溫和,很少發火,看來不論什麼時候,孩子都是做母親的逆鱗。

    李諸一家離開鄧舉人,又與木師傅閒聊了一陣,才回李權家收拾東西,他們想連夜趕回家。李權攔著沒讓,李權笑道:「諸,你是不是覺得沒考中,沒臉見大家,回家避風頭,我告訴你,沒這個需要,大家都知道你考不上,不需要避。你要回家不急這會兒,在你哥我這住倆天,說說話再回去。」

    李諸一家心想離家那麼多天了,也不知道家裡怎麼樣了,聽了李權的話又不好反駁,只得再留一晚。

    第二日,李諸再次提出離開,李權見李諸什麼都準備好了,便以托李諸送東西給李洪深夫婦拖了一天。李海還記得來喜福這個朋友,他要回家了,特地跑去跟來喜福說了,答應下次來給他帶隻兔子。來喜福高興的應下了。

    第三日,沒有其他借口的李權及李慕,搬了老些東西上李諸的牛車。除了米糧、肉、魚外,還遞了包東西給李諸,李慕道:「這是我們倆兄弟給爹娘的孝敬,你幫我們帶給爹娘,平日我們給爹娘都不收,諸,你的話比我們倆親兒子的管用,你幫我們遞上。」李諸想了想,便同意了。李權、李慕看後都鬆了口氣。

    送行這日,來喜福也來了,帶了三套紙墨,遞給李海道:「這些是我爹買給我的,我不喜歡,都送你了。我讓他再給我買新的。你記得帶隻兔子給我。」

    李海不肯收,來喜福一塞,轉身就跑開了。

    鄧氏看著,笑道:「海兒,你是不是答應了這小哥什麼。」李海說了兔子的事,李諸聽後點點頭道:「答應的事一定要做的,記得下次來帶上。」李海點點頭,抱著紙墨沒有說什麼。

    終於回家了,李海哥仨都很高興,李海抱著濱濱,李波抱著小狗,一路咯咯的笑。李濤看了看自己,李濤拉著鄧氏的衣服,扁著嘴巴,不說話。鄧氏問道:「怎麼了?」李濤指指濱濱,指指狗狗,鄧氏費了好大力,才知道原來這孩子在糾結自己沒有東西抱,鄧氏笑了笑,想了想,道:「濤兒回家可以抱小羊玩啊?」李濤聽後眉眼都笑開了。

    一路晃蕩,濱濱一會兒就睡著了。待濱濱睜眼時,已經回到家了,鄧氏正在做飯,哥哥們正在練字,李諸在抱著濱濱睡覺,濱濱看著爹爹的睡顏,心想,看來這試並不是像爹說的一樣輕鬆。

    晚飯時分,李老爺子及李嬤嬤,李漁一家也過來了。李漁問了問李諸的分數,李漁也不知道李諸考得如何,安慰了幾句沒再說話。

    李老爺子及李嬤嬤反應很大,李老爺子聽後煙桿子掉下地,李嬤嬤則是撞到木樁子。李老爺子高興的問道:「你是說八十五嗎?這個不錯,比當年稻兒那會高了十多分。」李嬤嬤聽後不屑的撇嘴道:「哼,這次的內容容易,當然考得高分。也不是什麼,用得著顯擺?還不是呢,就這熊樣,如果中了,是不是就中風了,樂瘋了。」

    李諸一家聽後面色黑沉,李老爺子怒吼道:「你少說幾句不行?你疼稻,你不去給他端屎盆子?回家什麼也不做,吃吃喝喝,還在哪說三道四。明天起,你就去種菜。還有養幾隻雞。」李嬤嬤一聽就不樂意了「養雞?我養雞?你兒子那幾百隻雞,還要我養雞,你也不怕出去別人打你的臉。」

    李老爺子氣樂了,道:「諸養雞是他家的事,什麼時候分家的孩子還要負責幫爹娘養雞了?這說出去才是打臉的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