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花漫村田

正文 一百六十七章 鋪子,告知鄧舉人 文 / 夢楓薇

    濱濱聽了自家爹爹李諸的話,鬆了口氣,原來這裡沒有豆漿,但是其他地方有。這就幫濱濱解釋了往日說從書本上看到的方法是真的,這樣,外人只會當濱濱只是記性好,而不會成什麼精怪類了。以後濱濱再有什麼新鮮的,與眾不同的想法,都可以推托成書本上記載的。

    鄧氏想了想道:「這個我也看過,我記得怎麼整。而且成本不貴,又是做豆腐時一起的,只是不知道這有沒有人買。」濱濱一聽,更樂了,看來娘是真會。李諸聽後也很高興。

    濱濱聽後點頭道:「娘,咱們將豆漿賣便宜些,別人喝米漿也是喝,豆漿也是喝。窮人,看這個便宜,肯定是願意買這個的。」鄧氏聽後想了想,點了點頭。

    鄧氏想了想,道:「如果豆漿可以做,以後咱們試試其他的糊。」濱濱樂呵呵的想,自家娘還是有點商業頭腦的。

    李權聽後高興地道:「這真是太好了,咱們鋪子裡就有綠豆,你們先拿三袋子過去吧。」

    李諸聽後客氣的推辭,李權聽後笑道:「你推辭啥,你以為送你的,這可是要收錢的,咱哥倆,我收你便宜些。以後都我給你們拿貨吧。」李諸聽後高興地應下。

    李慕想了想,問道:「諸,你們家要賣豆漿,那麼你們是不是以後都在要鋪子裡住?不然,這豆漿誰幫你們整?」

    李諸及鄧氏皺了皺眉,濱濱忙道:「翠哥及綠哥不是在鋪上住嗎?咱們教他們,讓他們整就行了。」

    李權及李慕聽後忙制止,濱濱不高興地應道:「咱們家不是有他們的賣身契嗎?」

    李權忽反應過來,笑道:「是這個理。他們本身就是你們家的人,諒他們也不會反了去。」

    這話有點誅心,也是提前給裴翠、裴綠上眼藥的意思。裴翠及裴綠聽後,忙跪下表忠心。

    濱濱為自己的提議都得到了認可而高興,想了想,又道:「這來往的人多了。咱們可以做些便宜的吃食,準備些水,提供些椅子給路人歇腳。」

    李諸一聽高興地讚道:「我閨女聰明,對,這個想法好。」

    李權搖了搖頭,道:「什麼是便宜的吃食,現在吃的東西金貴著。」

    鄧熾在旁邊聽大人討論了那麼久,也知道的大概,一明不以為意地道:「那不是有人打魚嗎?這些東西應該便宜吧。」

    李慕聽後搖了搖頭,道:「不。比以前貴了。現在吃的東西。不止糧食。都貴了。」

    濱濱聽後心裡直唉氣,看來,這個想法只能難產了。

    主要賣的東西定了下來。李權便提議,讓大夥兒則盡快過去。將鋪子收拾出來,然後採買些需要做的東西,以便入貨開張。

    之前租李諸鋪子的人家,想著自家只交了一半的租子,看著生意冷清,收拾了東西已於上個月,搬到別處了。現在李諸家的鋪子鋪塵,而院子裡的地也是空著的。勞碌慣的眾人,看著就可惜。

    現在眾人只希望鋪子盡快開張來錢。還未想到鋪子如何擺設、裝潢等問題。濱濱想了想,現在自家銀錢短缺,裝潢這事只能等以後賺錢後才能考慮,且那裡本就是「鯫夫之道」,如果裝潢得太過。恐沒有生意。

    裴翠及裴綠在旁邊一臉興奮的聽著,想著以後一個大鋪子就自己兄弟幾個,都很高興。

    話幹就幹,眾人收拾了些曬乾的西瓜干及白布,在牛車、馬車上裝上些盆桶,以便清洗。裴翠及裴綠則入屋收拾自己的東西,倆人剛來沒多久,只是添了兩套衣服,往日也沒有藏私,一會兒就收拾出來了。

    鄧氏與李諸商量,是否將自家開舖子的事告知鄧舉人?鄧氏只提了個頭,李權及李慕忙說這個必須要的。李諸不同意,覺得這樣有借光的意思。自家已經承了岳父家的很多的情了,開間鋪子,這樣的小事,就無需勞煩岳父家。李慕認為,鄧氏是鄧舉人的女兒,是鄧材軒的妹妹,打斷骨頭連著筋,鄧舉人家與李諸家不同,李諸家中了秀才仍在村上種地,鄧舉人一家住在這個鎮上,且是一院之長。去知會鄧舉人家,不是借光,是通氣,以防帶累了鄧舉人家。

    李諸及鄧氏想了想,覺得李權說得在理,過了響午,倆人帶著濱濱、李海哥仨及鄧熾,去鄧舉人家。

    李諸一家至鄧舉人家時,剛好是鄧舉人家午睡後起來,眾人都在家,想必鄧氏是算好的。

    鄧氏將濱濱嫁妝鋪子的事與鄧夫人說道,鄧夫人聽後笑道:「這個主意中,趁現在手裡有餘銀,給孩子置置,以後她的日子才好過。」鄧舉人聽後皺著眉頭問道:「怎麼在那樣的地方給孩子買?敏,你家錢不湊手,就遲些給孩子置東西。這不是白白糟蹋銀子。」

    鄧氏忙解釋道:「爹,這鋪子很符合我們的期望。前面是鋪子,後面是住房,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夠咱們一家人住的,還有地方種菜的。我們看過,什麼都是方便的。且當時不需要什麼抵當錢,裡面只放了幾匹布,真的很適合我們家的。」

    鄧舉人聽後搖搖頭,鄧材軒搖搖頭,道:「敏,這不是適不適合的事,就是,那個地方,你們家也做不起什麼生意,這樣不是白白花了這些銀錢去。」

    鄧氏搖搖頭,想解釋,但是又不知道如何說起。李諸及鄧氏都是實在的人,說不來,以後會好起來這樣子的空話。濱濱在一旁看著自家的爹娘不會說話,怕鄧爺爺不讓自家開這個鋪子,一番心血就要白費,有點急上眼。

    鄧夫人深深地歎了口氣,對鄧舉人倆父子道:「現在鋪子都已經過了紅文,買了,諸,你們家怎麼不租出去?非要自己辛苦。」

    李諸及鄧氏聽後,都不敢答話,倆人怎麼好意思說,之前租鋪子的人因生意不好,而租不下去?這真成為火上澆油。

    鄧材軒哼了一聲,道:「生意不好。沒有願意租吧。」

    李諸及鄧氏面上不好看,低下頭。鄧舉人見了,歎了口氣,說:「你們就當是在鎮上買間房子吧,這鋪子就不要瞎折騰了。」

    濱濱聽後,急出冷汗,就欲說話。李諸這時適時地道:「爹,咱們不試試,怎麼知道不行。反正人手有了,就讓我們試試吧。這次過來。就是想問問。咱們買了鋪子。開舖子,會不會給您與她大舅造成什麼麻煩。如果沒有什麼大礙,就讓我們家開吧。畢竟人手都夠了,家裡的活計樣樣都有人打理。突然添加人手,現在每個人幹的活就會少,以後再讓他們做多點,可能就難了。而且沒理由讓他們坐等吃飯的。」

    濱濱在旁邊聽後心裡讚了一聲,自家爹爹這話漂亮。

    鄧舉人一家聽後,想了想,確實是這理。

    鄧材軒查了書,查了相關的律法,並沒有說秀才、舉人不可以開舖子。之前沒有人開,可能是不屑為之。

    鄧舉人將一切核實後,皺了皺眉,臉有不滿,但仍是違心地說道:「沒有影響。你們開吧。正如諸說的,人也買了,沒理由讓買來的人坐等吃飯的。」

    李諸一家得了鄧舉人的同意,心裡都很高興。當晚在鄧舉人家吃過飯,眾人才回家。

    第二天,因為怕傷著孩子們,孩子們都被留了下來。李權及他們新買的小子被留了下來看鋪子及看管孩子,其餘人都過去幫忙收拾了,裴綠、裴翠也過去了。

    濱濱知道自己急也沒用,自己人小言微,只得留下來與哥哥們一起練字。

    李諸家這次來鎮上,並未帶上羊或小狗。濱濱看哥哥們無精打采地練字,閒著無聊,便一邊寫,一邊說道:「

    明禮思精道,

    道崇慮興言;

    言遂謀正身,

    身廣德義明。」

    濱濱重複寫這首,一邊橫豎寫,一邊頂真讀、豎讀、橫回文、環讀回文、豎回文,內容還是一樣的,但是經過不同的讀法,則出來不一樣的詩。

    李海聽後停下筆,跟著濱濱念了一遍。

    言遂謀正身,

    興志鴻仁廣;

    慮疑復尚德,

    崇文憂尊義;

    道精思禮明。

    身正謀遂言,

    廣仁鴻志興;

    德尚復疑慮,

    義尊憂文崇;

    明禮思精道。

    道精思禮明,

    崇文憂尊義;

    慮疑復尚德,

    興志鴻仁廣;

    言遂謀正身。

    鄧熾在旁邊聽後讚賞的看向濱濱,看了看自己手上的書,更認真的唸書。

    李海一邊讀,一邊笑著讚道:「不錯,濱濱這詩是你們自己寫的?」

    李濤高興地道:「濱濱自己會寫詩了,真不錯。」

    濱濱不高興地,一臉疑惑地道:「這是《明禮》上面的詩,海哥,你不是已經會背了?」

    李海驚訝地問道:「這是《明禮》的內容?」

    濱濱道:「是的,海哥。書上的記載是這樣的:

    明禮思精道,

    義尊憂文崇,

    德尚復疑慮,

    廣仁鴻志興,

    身正謀遂言。」

    李海聽後,確實如此,羞愧的低了下頭。濱濱趁機道:「海哥,書記下來後,還要琢磨透,不然就成了抄書的,而不是做學問的。學問學問,要學要問,既要學,書本的,也要有所求。咱們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ps:

    今天的內容來了,今天是小長假的最後一天。為毛假期一般都是過得特快的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