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花漫村田

正文 二百一十五章 忙碌的年 文 / 夢楓薇

    濱濱看著街上的東西,心裡一陣犯杵。當然如果她現在想做,肯定也是有生意,但肯定沒有第一個做而賺的多。濱濱覺得,需要重新審視一下古人的智慧。濱濱看自己想到能賺的錢方法可以賺錢的空間不大,興致有點低迷。

    李諸看濱濱樣子,以為其對人多的地方不適應,抱著濱濱心疼地道:「回到鋪子裡,就會好些了。」

    濱濱無精打采地點點頭,鄧氏笑著道:「濱濱,娘帶你去買些香胰子,咱們過年都香噴噴的。」說完,鄧氏一把抱著濱濱就進了旁邊的賣香料的鋪子。

    一入鋪子,不能說人山人海,只能說一陣一陣的刺鼻的脂粉味鋪鼻而來。不同的人不同的香味、汗味,混在一起,令人作惡。

    鄧氏用個手擋在濱濱的前面,濱濱看著自家娘親的動作,手裡流過暖流。

    鄧熾及李海哥仨跟在鄧氏旁邊,四個人已經捻著鼻子,完全受不住這些味道。

    鄧氏好不容易擠入店舖,抱著濱濱,讓李海哥仨及鄧熾拉著手,她則拉著李波的手,道:「大家拉好了,千萬別走散了。」

    李海拉著鄧熾,一臉嫌棄的甩開,鄧氏眼角看到,忙喝道:「海兒,你什麼時候這麼不聽話了,快,拉好手,現在不是顧及臉面的時候。」

    李海看著黑壓壓的人,抿了抿嘴,不情不願地拉上鄧熾的手。

    鄧氏人嬌小,身子玲瓏,一會兒就竄到櫃檯前,笑著向老闆娘要十塊香胰子。

    老闆娘一直忙著賣胭脂,對於店舖裡最不賺錢的香胰子,看也沒有看,隨口道:「十塊五百文錢。二十塊八百文錢。」

    濱濱一聽,驚得嘴張得可以塞進一個雞蛋。鄧氏聽後皺了皺眉,低呼道:「那麼貴?」

    老闆娘聽後哼了聲。道:「咱們這還不夠賣,你要買不買,別在這防著別人看。這位夫人,你看看這胭脂……」老闆娘百忙之中抬頭應了鄧氏一句話後。樂呵呵地轉頭招呼其他客人了,她忙得,連嘴都好像長了泡般。

    濱濱拉了拉鄧氏的衣袖,道:「娘,這太貴了,咱們不買這個了。」

    鄧氏手裡有餘銀,但是窮怕了,又想著這些香胰子,只是買來洗澡用的,即將錢拿來沖水的。心裡不捨,但想到梅堇及秦俏俏的身份,忍痛道:「咱們買二十塊,咱們家不需要,但是梅大學士及你秦師娘。是需要的。且大過年了,大家都要乾淨過個新年,要洗污垢的。」

    濱濱幾欲想張口,鄧氏已數好了八百文錢。

    濱濱瞟了眼胭脂的價,人多,她個子小,但聽得老闆娘一張巧嘴。什麼一兩銀子一盒粉黛,新年特價,二兩瑩亮黛粉,擦後如美如畫,又什麼粉紅霏霏俏賽紅梅……

    濱濱越聽越驚訝,女人錢一向好賺。在這裡,怎能好賺到如此地步?一兩銀子一盒胭脂。濱濱想著其中的巨利,眼睛直發光。

    鄧氏買好東西後,拉著孩子們出店舖。李諸看著衣衫略有不整的母子幾個,關心地問道:「裡面怎麼了?你們有沒有事?」

    鄧氏笑著搖頭道:「沒事。只是人多,推擠得比較辛苦。」

    李諸聽後看眼裡面,見都是女人,點了點頭,沒有說什麼,駕著牛車向鋪子行去。

    今年姬鳳國免的稅,除了田稅外,還有漁民的泊海稅。且剛戰亂完,肉都較為貴,漁民趁此時機,賺了些銀錢。無根之人的願望就是上陸地,口袋裡有銀子了,漁民都是用來買地,不論沙地還是良田。李諸家雜貨鋪子旁邊的地,都賣了出去。鯫夫之道,這會兒,真的成為漁民們住的地方了。

    濱濱一家到鋪子的時候,眾多的漁民在搶購年貨,日子好起來了,人人都想過個肥年。

    李諸將牛車停在院子裡,卸了東西後,將牛趕進了牛棚。眾人都各自尋工做。這次上鎮上,李諸家的人都上鎮上來了,李諸旨在大傢伙一起在鎮上熱鬧熱鬧。

    翡藍、駱安及駱全自覺地至前面鋪子裡幫忙,戚九則幫著收拾院子及打掃房子。

    尚佐看著眾人都在忙活,且身上髒臭,忙至廚房燒開熱水,順手將廚房打掃了一遍。

    尚老則開始準備大傢伙中午的飯菜。鄧氏忙著擺放從家裡帶過來的東西。

    濱濱拉著李海,一臉希翼地看著李海道:「海哥,今天咱們看到胭脂那麼貴,我之前看過胭脂的製法,咱們也賣吧?」

    旁邊站著的鄧熾,李海聽到,倆人異口同聲地厲聲道:「不行!」

    濱濱一聽這話,癟著嘴,大有你們不擺個道道出來,則哭的架勢。

    鄧熾看著濱濱,歎了口氣,道:「你看塗脂抹粉的,都是大地主的夫人妾氏,或有官職的人的夫人妾氏,咱們李家只是一小秀才,想做這樣的生意,你覺得有可能嗎?」

    李海點頭道:「你沒看,鎮上只有一家賣脂粉的,這裡面的頭頭道道,咱們想想就算了,現在家裡也不缺那倆錢,我與你熾哥明年還要考秀才,累極了可不行。銀子要賺,但是整出事可不美了。」

    濱濱聽著倆個妖孽般的天才頭頭是道的分析,杯具了。自己一個幾十歲,接受過先進的進步的精英教育的大家族繼承人,竟然被兩個小屁孩教訓。只能說自己太急功近利,太愛銀子了,而這倆小孩也太精明了。前世濱濱最多是商鬥,而這要感謝前世的市場經濟模式,甚少涉及官斗加商鬥,現在一時未轉化思想。

    濱濱想向倆人解釋,自己只是過年這兩天到有錢人家的後院擺擺,一個胭粉賺十兩銀子,過個肥年。只是向後院的女人銷售,而後院的女人為了爭寵,切不會將好的脂粉與人共享。這還是有一定的保密性的,但轉念想著李海說的,倆人要考秀才,不宜累狠了,如果因著賺錢而使其考場失利。就有點得不償失了,只得作罷。看來,自家哥哥對自己還是極瞭解的,要賺錢。肯定是要自家哥哥幫忙實現的。

    各做各事不表,但上了鎮上沒幾天,尚老不習慣沒有馬在身邊的日子,不一會兒就主動提出回李家村看顧牲畜及伺候梅大學士倆夫婦。

    李諸勸說不下,只得由著尚老回村,尚佐是一定要跟著隨身伺候的,也跟著回村了。駱安及駱全心裡想著家裡的玫瑰,主動提出回家打理地裡的菜及花果。

    李諸見四人主意已定,將他們送上余老頭的車才放心離開。他甚恐他們步行回村。

    翡藍及戚九留了下來。翡青三兄弟在這裡,翡藍現在將哥仨當成是親人了。過年又豈能不與自家親人過?戚九則是因著地裡沒事可忙,尚老及駱安駱全看顧的東西也差不上手,故留下來幫著在鋪子裡幹些重活。

    翡藍幫著鎮子裡計帳,戚九幫著做豆漿及入貨,鋪子裡雖然忙。個個是新手,但甚在人多,人手還是比較寬裕的。

    李諸帶著孩子們天天一早一晚地逛逛海邊拾撿貝殼。當然,這是濱濱提出來的。因為拾撿的時間都是一早一晚,剛好是大家跑步的時間,沒有影響到孩子們背書,李諸高興地同意了。並且規定式的執行。

    令濱濱高興的是,天天逛海邊,每天都有漁民有不要的小珍珠,只需幾文錢即可以買下來,因著價不高,李諸又是疼閨女的。二話不說,遇著即買,濱濱想著這些都是以後的錢,天天都高興地出門,捧著珠子高興地回家。破天荒的。濱濱早上也跟著哥哥們跑步。跑會兒就由著幾位哥哥們輪著背,這是給哥哥們增加負重,可李海哥仨及鄧熾都沒有一聲怨言。當然,背得最多的是鄧熾及李海,李濤及李波倆人,能自己跑完已是不錯的了,這不能要求太高。

    年節前,鄧氏至鄧夫人處幫著炸吃食,鄧夫人將料子備多了幾份,炸出來的吃食,給鄧氏包了一大包回家。鄧氏想著娘家今年收入不錯,歡喜地帶回家,第二日,送了仨個大紅結過來。司徒雲看了,一個勁地說自己賺了。

    今年眾人過肥年,紅結喜慶,買的人多了,又是李家獨一份的生意,李權及李慕早就將價錢調至五百文錢一小紅結,二兩銀子一個三個成人拳頭大小的紅結,二兩過八百一個大紅結。

    就因這個紅結,李家會打紅結的全家人(李稻的妾氏吳氏也學這個)今年賺得都不錯。連有懶婆娘之稱的李翠巧都因著過年賣紅結賺了上百兩的銀子,可想而之李家的人荷包賺得有多鼓,這也是濱濱不再想方設法做其他買賣的直接原因,如果不是看著家裡進帳不錯,她早就讓家裡人忙開了。

    經此一事,李翠巧心裡覺得,自家跟著三弟李諸做事,是極對的,這次的和離,令其與李諸修好,她覺得這真是她有生以來,做得最正確的事情,使得其一個勁地在吳深面前說李諸的好,這也導致以後吳深對李諸的話惟命是從,當然,這其中也有李諸所行之事確實是令吳深發自內心地佩服的原因。

    李諸將李海及鄧熾過了年要參考的事與鄧舉人說了,鄧舉人意料之中地點了點頭,鄧材軒知道後,驚得嘴都合不攏,冷靜下來後,笑著逢人就說,要出最小的秀才了。濱濱對自家舅舅鄙視了一下,這也太不淡定了。

    李慕及李權今年都買了人,雖過年忙,但人手還是夠的,因著是做熟練的,還可以幫著照看李諸家的店舖一二,如添加新的年貨這樣的事情。

    過年家家戶戶的孩子們都是喜慶的,李諸家的孩子倒是個例外。因著過開年即要入考場了,李諸高密度地抽檢李海及鄧熾背書的情況,令倆孩子苦不堪言。

    李濤及李波看著哥哥們沒有什麼表情,感同身受般,連玩都沒有什麼興致,抱著本書,有一下沒一下地看著、背著。

    濱濱看著李海及鄧熾倆孩子,想起自己以前高三考大學時的衝刺,那種苦逼的日子,她只能對倆位哥哥表示十二萬分的同情。

    李諸家造紙的地方只在家裡的山洞,上了鎮上,他就閒了下來,看著孩子們手捧書的樣子,為了以身作則,他也只能認真研讀舉人的書籍。濱濱閒著無事,只得跟著李諸看書。鄧氏一上鎮上,就找齊了大家閨秀必看的《女戒》、《女訓》給濱濱。

    濱濱抱著現代律師讀法的心態,不求嚴以遵守,只求合法鑽漏的心態,對這類的書籍進行了研讀。她時不時還在李諸旁邊插一兩句話,幫著啟發自家爹爹,還給自家哥哥們進行銀錢重要性的洗腦。總之,濱濱今年還是一如既往的,很忙。

    李諸家的這間小院子出現前面鋪子喧囂後面院子靜似無人的情況。

    紅結生意不錯,鄧氏天天手未停的編織。

    所有人中,戚九成了最忙的人,除了早起做豆漿,忙著做饅頭(當早、中飯吃),還要幫著做紅結。申時,戚九將一天新做的紅結送至李權及李慕的鋪子及順便買紅繩回來。

    鄧氏則開始做晚飯。

    日子過得有盼頭,雖忙忙碌碌,但過得較很充實。

    年二十七,街上鋪子最熱鬧的時候,李諸將鋪子關門。一家人都著手進行大清潔。李慕及李權為此一個勁的罵李諸,整一傻冒,一年最賺錢也就這幾天了。

    李諸及濱濱都不以為然,李諸道:「會過日子的,早就買好東西準備過年了。咱們今年有銀子略有富足,提早準備過年,也好過個舒心的年。」

    濱濱是想著,快過年了,這幾天都是降價促銷,錢肯定也有賺,走的是薄利多銷,人累得不輕,賺的錢比沒有降價時少。可見現在上街買東西的人都是貪小便宜的或是心術不正的,沒必要為了這些人,整得自個兒年都過得不愉快。

    李諸一向一意孤行慣的,又得了自家閨女的崇揚、支持,更是覺得自己決定是正確的。所以人將鎮上的鋪子、院子裡裡外外的打掃一遍。

    年二十八,李諸一家滿載回李家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