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 第73章 :啟程趕路歸家去 文 / 十月十二
「趕得早不如趕得巧。抓*機書屋」我點點頭道:「我說怎麼依菡小姐被附身的時候,說是見過我,卻不知曉我的名字呢!原來,是因為中午我躲雨,與那綠衣小女孩兒有過一面之緣。」
瓜片叫道:「傻狍子真傻,傻狍子真傻!羅剎當成小姐啦!羅剎當成小姐啦!」
「羅剎,羅剎,說的好不難聽。」龍井敲了瓜片腦袋一下:「傻瓜,那小女孩兒並沒有害人,怎麼會是惡鬼?頂多算是個**罷了。」
我一聽,忙問:「那龍神爺,為何這綠衣小女孩兒本來安安靜靜在這裡待著,又跑到依菡小姐身上作祟起來?」
「還能為什麼,自然是一念成魔了,執念這種東西,不論人神鬼怪,多多少少,總還會殘存著寫。」龍井眨眨眼:「看來,這跟你口中那寧老太太的未了心願有點關聯。」
「那,不知道天神是否可以了結那個小女孩兒未完成的心願,讓她安心去西方極樂世界?」彩條法師忙問:「她在這裡,雖然能聆聽經文,可是,好像很寂寞……」
我連連點頭:「是啊,她剛才還叫我過去陪她,現在想想,倒是怪後怕的,莫非要把梅菜我拉下荷花池與她做一對鬼友麼?」
彩條法師歎口氣,少年老成的說:「這,也實在不好說,橫豎局面有點難以預料,今日又鬧出了這樣的亂子,寺院裡的師叔師伯還有方丈對今日作祟之事雖然心知肚明,可是還是怕這寧家人不依不饒,要將她趕盡殺絕,才只好裝聾作啞,假裝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可是這樣下去,終究不是辦法,怕就怕……」彩條法師猶豫了起來。
「怕什麼?」我忙催問道:「難道高僧們攝於這綠衣小女孩兒作祟,要佛法處置?要強行渡她升天?」
「若是能硬下心腸,強行超度的話,大概也不會任由她出沒道現在了。」彩條法師憂心忡忡的看了一眼荷花池:「怕就怕那寧家給那女菩薩纏住,若是出了寺院,那女菩薩還要糾纏,我們定然愛莫能助,寧家有權有勢,請到能驅鬼捉妖的法師定然不在話下,倘若女菩薩執迷不悟,大概,也要被打一個魂飛魄呢!」
我一聽,也跟著擔心起來:「那高僧們可有沒有想出什麼辦法來?」
彩條法師搖搖頭,說:「師父師伯他們還在商議,倘若女菩薩一意孤行,只好要強行把她驅逐出去,免得她再去招惹寧家,小僧也怪擔心的,就偷偷跑出來,想藉著燒紙的事情,把那女菩薩引出來,勸她早登極樂,莫再誤入歧途,落入萬劫不復的下場裡,但是說來可笑,小僧剛才瞧見那女菩薩招著梅菜女菩薩過去的時候,卻也突然害怕起來。」
「怪不得啊……」我望向龍井:「真不知道這個綠衣小女孩兒跟那寧家的關係是什麼樣的,我開始聽說一個遠在西川的人夢見這京城的慈悲寺,也覺得著實出奇。」
「那你大可以趁著與寧老太太的關係,去打聽一下,究竟是一個甚麼心願。」龍井望了一眼那個荷花池子,道:「越快讓她解脫越好,不然的話,越拖著,越容易一念成魔,後果不堪設想。」
我連連點頭:「龍神爺說的是,可是,這是寧老太太的私事,只怕她不願意跟梅菜我一個小丫頭說。」
「你這傻狍子,她的心肝寶貝經歷了那樣的險境,你稍稍嚇唬嚇唬她,總能問出來,她歲數大了,經不起嚇。」龍井說著,嘴角一翹,喚我附耳過去,在我耳邊如此這般的教了幾句話,我連連點頭:「還是龍神爺有辦法!」
龍井盯著荷花池,笑道:「今日想必那小姑娘不會再出現了,明天,事情便交與你,來真正做一次龍神使者罷!」
彩條法師也充滿希望的看著我:「梅菜女菩薩,你能有辦法幫助那綠衣女菩薩早登極樂,也是一件大大的功德!」
我挺起胸脯,忙說:「且教梅菜試試,但求不辱使命。」
第二天天濛濛亮,我便帶著素菜和粥飯到了慈悲寺那別院的門口,不料車馬喧囂,大群婢女童僕在收拾著東西,似乎要走了,小蠻看見我,忙招手道:「龍神使者,這麼早你便來了?老太太說,吃過了你送過來的這餐飯,便要啟程趕路,回家去了。」
我忙道:為何走的這樣匆忙?老太太的心願怎麼樣了?」
小蠻苦笑道:「老太太說,甚麼勞什子的心願,都不及珍珠寶貝般的依菡三小姐要緊,此處既然不大太平,那自然還是趁早離開的好,夢是夢,現實是現實,心願能否實現,更是需要機緣,既然佛祖沒給這個機緣,也必定有佛祖的道理,還是順其自然的好。」
我皺起眉頭,心亂如麻,若是寧老太太現在要走,那綠衣女孩兒會跟上他們嗎?寧老太太的心願既然跟綠衣女孩兒有關,只怕沒這麼容易完呢!想到這裡,我忙提起食盒,往寧老太太的屋子走過去。
寧老太太早梳洗打扮好了,端坐在正廳裡,懷裡依偎著那依菡三小姐,依菡三小姐見了我,又皺起眉頭:「今日都要走了,她又要來添亂。」
寧老太太笑道:「人家是來送飯給你吃的,怎麼成了添亂的?莫非你要餓著肚子上路?」
依菡小姐撅嘴道:「看見了她,氣也要氣飽了,哪裡還有心思吃飯?」
寧老太太道:「你這孩子,好沒道理,人家伺候咱們吃飯這些時日,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你這是何苦來呢?」
依菡小姐瞪我一眼,道:「瞧著她那陰沉沉模樣兒,我便討厭!不過是老太太誇她像我,只見她張狂了。」
老太太失笑道:「你哪裡瞧出她一個老實巴交的小姑娘張狂來了?你用扇子打了人家,人家還不計前嫌,幫你驅邪呢,若不是她,只怕你還魔怔著呢!好不知恩圖報,咱們家的家訓你都忘了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