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紫玉釵街詭怪傳說

《》谷雨 第178章 :夜色迷離看燈籠 文 / 十月十二

    我只得答應道:「嬸嬸說的是,美姐姐自然是個有仙緣,有福氣的。」

    孫嬸嬸聽了,自然是十分高興,我這心裡卻很有點說不清的滋味,又像是遺憾,又像是慶幸,總之一切皆是平安,也便是一場造化了。

    過了些日子,聽說美姑娘與週二少爺的婚事定下了,雖說是入贅,但下定之日,鞭炮齊鳴,鑼鼓喧天,也是十分風光。

    我去瞧熱鬧,但見美姑娘房中,鋪著整潔的字紙,上面還行雲流水的書寫著字跡,我這一看,卻是唬了一跳,那字跡,分明便是出自陸公子之手啊!

    美姑娘看我過來看字,笑道:怎地,梅菜也喜愛書法麼?」

    我忙道:「梅菜並不懂許多,只是覺得這字體好看,不知是誰寫的?」

    美姑娘失笑道:「在姐姐閨房之中,自然是姐姐寫下的了。」

    難不成,是美姐姐雖說忘記了那陸公子,卻未曾忘記陸公子教給她的書法麼?

    美姑娘頓了頓,笑道:說起來啊,這些字寫的還有個典故呢,說來好玩兒,你且當故事聽罷!「

    我忙問道:「不知道是個甚麼典故?」

    美姑娘道:「這些字,原是姐姐在夢中學會的呢!夢中總能看見文房四寶似乎成了精靈,毛筆自己個兒立起了,宣紙自己個兒鋪好,硯台自己個兒研好了墨汁,毛筆自蘸滿了,便寫下了這兩行字,姐姐因著是在夢中,倒也並不害怕,醒了來,只覺得夢中情景歷歷在目,那字體著實漂亮,忍不住學著臨摹,不想竟然一日比一日學的像了,只不過旁的字不曾夢見,淡淡這兩行而已。」

    那兩行字寫的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這時孫嬸嬸上樓來,只說今日是個忙日子,叫美姐姐也下樓去,我便也隨著出來了,但見週二少爺穿著一身金緞袍子,倒是也怪神氣的。

    我偷偷問道:「美姐姐,你覺得這個週二少爺怎麼樣?」

    美姑娘答道:「甚麼怎麼樣不怎麼樣的,平穩安定過此一生,不是最好不過的了麼!」

    我望著週二少爺那憨厚的面孔,心下想著,只怕門當戶對,也是千百年來流傳下的道理吧!

    不知道那陸公子,會偶爾從走馬燈中出來,像那素問公主望著他一樣,遠遠的望著美姑娘嗎?

    完

    夏日裡雜魚鮮美,我時時與小三子去胭脂河捕撈了來,大的可以叫賣,小的客流留到籮底,回家熬做雜魚鍋吃。

    胭脂河盛產小鯽魚,因為形狀大小如麥穗,被人稱作小麥穗,小麥穗肉質細嫩,柔若無骨,與其他雜七雜八叫不上名字來的小魚一起熬煮,滋味十分鮮美。

    小魚捕撈了來,也可不急著殺,可先養一養,待小魚吐乾淨髒污,過水洗一洗,擠了肚腸,小心苦膽不破就是了,小魚料理好了,以細鹽,料酒,胡椒粉醃上,加上生薑片,蔥段去腥。

    等待小魚入味的時候,即可著手製作配著雜魚吃的小餑餑。

    小餑餑可以用當年新下來的玉米面揉制,稍稍加入點黃豆面,開水和面,以筷子攪成雲絮狀,巧手揉製成光滑的麵團,揪成了大小合適的劑子。

    雜魚鍋若是有條件,最好用柴火燒的大鐵鍋,架上了鍋,倒油下八角,花椒,薑片,蔥段煸炸出香味來,先用油將小魚稍稍煎一煎,再下了醬油,醋,白糖,精鹽,蒜末,下高湯煮沸,即可小火慢慢熬煮,熬雜魚的時候將玉米餅的劑子隨手往鐵鍋上一貼,蓋上鍋蓋,待到魚熟的時候,餅子便也就正好也熟了,兩不耽誤。

    待收干了汁水,香味四溢的時候,打開鍋蓋,但見魚一頭頭擠在汁水裡,成了油亮亮的醬色,稍稍下芡汁,把魚的湯汁調的粘稠些,即可起鍋了。

    取下玉米餅子,金黃酥脆,入口清香,貼著鐵鍋的那一側更加是脆甜無比,扯下了一塊塊的玉米餅子沾上魚的湯汁,鮮香無比,夾一口小魚進嘴,早已皮酥骨爛,入口只是一股鮮味,魚刺是不用吐的。

    這種食物向來是我們這種小戶人家的家常便飯,雖說不上大台盤,但我們個個愛吃,是夏天特有的家常便飯。

    我和小三子今日裡又飽餐了一頓,趁著夏天尚未過去,約了下次還要再去撈魚,吃畢了飯,我便緊著提起食盒往煙雨裡送今日定的點心去了。

    煙雨今日分外熱鬧,想來這些日子生意不錯,莫先生差人在煙雨內添置了許多新鮮傢俱,又是鑲著螺鈿的紅木櫃子,又是光可鑒人的大瓷瓶,還有各式各樣的流行擺設,一時間倒是更顯得煙雨富麗堂皇,花團錦簇。

    進了正門,便瞧見迴廊之中,張燈結綵的掛著許多的燈籠,那些燈籠一個一個製作的十分精美,有的描繪著人物,有的描繪著山水,還有的則是含笑的侍女,倒像是正月十五的燈節提前開了一樣,我便忍不住駐足觀望了觀望。

    只見一個青年男子還在往上面懸掛燈籠,他手裡拿著一個畫著八仙過海圖樣的黃紙燈籠,正往中間掛,那畫上的人物一個比一個傳神,卻像是活的一般,我越看越愛看,索性便站在燈籠底下細瞧。

    那個男子看見我,忙笑道:「這位姑娘喜歡燈籠麼?」

    我不好意思的點點頭:「我頭一次瞧見這樣好看的燈籠,忍不住多看了看,教這位哥哥見笑啦!」

    那個男子用修長的手指掛好了燈籠,麻利的順著樹滑了下來,笑道:「多謝這位姑娘誇獎,著實不敢當。」

    我忙問:「這麼說來,這個燈籠還是哥哥自己親手做的了?哥哥當真好手藝。」

    那個男子十分謙虛的說道:「並沒有旁的本事,不過是混口飯吃罷了。」

    只見這個男子不過二十上下,長身玉立,生的十分清秀,穿著一件粗麻布的衣服,高高擼起的袖口下是一雙修長白皙的手,一看便是有手藝的人。

    我忙道:「哥哥可太謙虛啦!梅菜我每年燈會都要去瞧熱鬧的,這樣好看的燈還不曾見過的。」

    那個男子爽朗的笑道:「是麼?姑娘倒是一個難得的知己,敢問姑娘是這裡的丫鬟麼?」

    我笑道:「不敢當,我是附近點心鋪子的。」

    閒聊幾句,我赫然想起了時間不早,便忙道:「哎呀,我是過來送吃食的,眼下得趕緊過去了。」

    那個男子忙道:「啊,那耽誤了可不好,姑娘請便罷!」

    我便告了罪,先往煙雨裡去了。

    進了煙雨,只見幾個丫鬟正圍著欄杆瞧那男子掛燈籠,小蝶笑道:「你們瞧,可不是那小伙子又來了!」

    欣兒則笑道:「這個小伙子生的倒是有模有樣的,只不知道婚配了沒有。」

    小蝶答道:「我聽說家裡窮,好像還不曾婚配呢!」

    「唉,任是好人才,也為著錢財發愁,混不如尋一個有獨生女兒的鋪子入贅才好呢!」臘梅笑道。

    「說曹操曹操到,這不是來了一個要招贅的千金麼!」小蝶見到了我,只拿我打趣。

    我笑道:「姐姐們可又來玩笑梅菜了。這個做燈籠的哥哥倒當真是好手藝呢!」

    小蝶笑道:「可不是麼!瞧著這個手藝,估計著以後怎麼也能熬出頭來。」

    「以後?」欣兒笑道:「若是能熬出頭來,早熬出來了,何苦還要等到以後去?」

    小蝶笑道:「你不知道,這個七砳家中啊,有一個病弱的姐姐需要照顧,長年累月,不知道要花多少的藥錢,別看生的好皮相,家中這樣的條件,沒有姑娘上門,自然也是情理之中了,上門時候他那姐姐嫁出去了,大概他才能翻身罷!」

    欣兒問道:「小蝶,你知道的倒是熟悉,怎地,你識得那七砳?」

    小蝶答道:「是啊,他是我們家在紫玉釵街上的鄰居,自小一處裡長大的,就他那名字,還是隔壁算命的大爺說命裡坎坷,要加上兩個石頭碰一碰,給他擋煞,才取了兩個石頭的那個砳字。現在看來,那算命的說的倒當真是分毫不差。」

    臘梅一聽,皺眉道:「瞧著這七砳也像是二十上下,他的姐姐只怕歲數更大,這還未曾婚嫁,不成了老姑娘了麼!」

    小得歎口氣:「可不是麼,什麼人什麼命,縱使是勤勞聰明,也得瞧著命運走向了,還得看他自己的造化。」

    「那樣的姐姐,也算一個累贅啊。只怕想入贅也不方便。」一眾丫鬟紛紛搖頭:「倒是可惜這個小伙子那樣好的人才了。」

    我望著那個七砳,心裡倒是也怪同情的。

    待送完了點心,我提著籃子出來,邊走邊看著那花燈,突然一個聲音自樹蔭裡面傳出來叫了一聲:「姑娘!我等你有一會兒啦!」

    我回過頭去,只見那七砳自樹蔭下面走出來,手裡提著一盞小小的荷花燈:「手邊一點彩紙,潦草的紮了一個荷花燈,聽說姑娘回家要走夜路,見你手裡沒有燈籠,只怕不方便,要是姑娘不嫌棄,這個荷花燈送與你可好?也不枉做我一個賞識燈籠的知己。」

    不料想我送完了點心,那七砳居然還未曾回去,居然還給我做了一盞燈籠,不由讓我心裡湧上一股暖意來,忙道謝說:「七砳哥哥可當真太客氣啦!多謝多謝,只是梅菜沒有甚麼回贈,也怪不好意思的。」

    那七砳爽朗一笑,道:「姑娘言重,一個燈籠,值得了甚麼,若是不嫌唐突,便拿著這個燈籠賞玩吧!畢竟知己難求,也算是個緣分。」

    我忙又道了謝,取過燈籠來,細細一看,只見花瓣嬌俏,底托碧綠,花蕊之中插上蠟燭,閃現出柔和亮光來,美輪美奐,簡直能與池塘之中的真荷花爭妍鬥艷,越看越喜歡,著實教人愛不釋手。

    我便在那七砳的目送下,高高興興的打著那個燈籠回家去了。

    燈籠的光溫暖的照在青石板路上,指引我回家的方向,著實是讓人安心不已。

    這幾日,那七砳總在煙雨裡做燈籠,掛燈籠,大概莫先生砸下了重金,要把煙雨的夜色裝點的更加華美些。

    我們可飽了眼福,只覺得那巧奪天工的燈籠看得人如癡如醉。

    我便於那七砳有了點交情,再見了面,也拿了家中的點心回禮那燈籠,七砳推辭不過,也便收下了,卻不曾見他吃,便問道:「只見哥哥收起,卻不曾見哥哥嘗味道,可是吃不慣味道?梅菜下次換了別的口味可好?」

    七砳卻笑答道:「不是不愛吃,是這樣好的東西,想著拿回家給姐姐嘗一嘗。」

    我一聽,忙又多給他一些個,催他也嘗嘗,他這才靦腆的吃了半塊,剩下的依舊愛惜的放在袋子裡面。

    真拿他沒辦法。他姐姐有這樣的弟弟,大概也算是人生一大幸事吧!

    這天送完點心,尚未下樓,倒是瞧見瓣兒支著下巴瞧夜景,還微微歎了口氣,便上前打了個招呼,問道:「瓣兒姐姐何故歎氣,可是今日有甚麼不痛快的?」

    瓣兒又歎了口氣,撥弄著髮梢,指著樓下道:「那個小冤家,許是瞧上了姐姐的人才,日日來送燈籠,姐姐心裡明白,還不是為著瞧瞧姐姐,解一解相思之苦來的,可是他那樣的出身,姐姐又如何能進門呢!也只得對不住他那一份癡心了。」

    我一聽「燈籠」二字,便知道她說的是七砳,不由心下又是一陣好笑,探頭一望,可不是七砳那細瘦的背影麼!

    可是我再一瞧,卻傻了眼,但見七砳那單薄的身影後面,赫然憑空懸掛著一盞白燈籠,倒像是有個看不見的人在他身後給他打著一樣。

    我不由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可是千真萬確,那燈籠就穩穩當當的掛在他的身後,輕輕搖晃著,那一抹慘白在茫茫夜色之中分外的打眼。

    我不由指著那個燈籠問瓣兒:「姐姐,你瞧,那七砳哥哥身後的燈籠是怎地回事?」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