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九靈俠

《》第三卷 第三卷 八門九天 第一百一十九章 賑災用計 文 / 黎東坡

    由勇身處的古舊院落,正是鄭板橋治下的十笏園。這兒清靜異常,竟然沒有遊人。

    由勇前面引路的清瘦小老頭就是鄭板橋,這靈人修還真有著通天徹地的奇才。

    鄭板橋回身看一眼由勇,指著園中一處圓形門口,向由勇介紹此處園景之妙:「高大人,您請這邊看。從此處,向園內望去,這園子雖小,景致卻是很有味道,十笏之園內,能夠構思如此巧妙,和蘇州園林有一比拚的。」

    高大人?由勇檢索歷史傳記,尋出此節來。

    原來,乾隆十一年(1746年),鄭燮調署濰縣

    濰縣位於山東東部,此地雖然特產豐富,商業繁茂,但鄭燮到任時正值連續乾旱,疫災流行,前任縣官上任不到一年就溜走了。

    鄭燮把對災民的同情代為實際行動,他打開倉庫,讓饑民寫借條領米,並把縣內大戶逐一登記,命他們輪流開廠放粥,更查封囤積居奇者,責令平價出售。

    他又從長考慮,以工代賑,既以合法手段運用庫糧,解救民饑,又為明年收成打下基礎。

    同時,他還帶頭把自己的「養廉銀」獻出,以與民同苦。可是,次年濰縣仍然大旱,乾隆皇帝只好派剛拜相的文淵閣大學士高斌親到山東放賑。

    高斌與鄭板橋早在揚州時就相識,此時相會於山東,自然不免有詩詞酬唱。

    這會功夫,由勇身份變成高斌,真是有著生殺大權啊。位高權重不說,更是作為乾隆皇帝的欽差,到山東放賑,這可真是天賜良機,定要考驗由勇此時的殺伐果斷。

    由勇順著鄭板橋的手指,看了看十笏園小巧精緻的景觀設計,點點頭。

    作為皇帝拜相後的高斌,到了地方自然既要檢查工作,也要觀賞風景,品嚐當地名吃,享受些風花雪月,接受些地方土特產的禮敬。

    鄭板橋雖稱清廉硬骨,卻不能免俗,這些準備了之外,更比接待其他大員多了一項,詩詞酬唱,風花雪月之中的最高境界。

    高斌大人與鄭板橋惺惺相惜,互敬互讓,倒也顯得和和氣氣。至於,這十笏園清園,加強守衛,鄭板橋也任由手下例行公事,他與高大人樂享其成,省去俗人吵嚷打擾。

    這兩位畢竟是名人,那些討要詩詞歌賦書畫的巴結之輩少不了。如果他們肯捐助救災,贈些筆墨與他們,倒也沒有什麼。

    此時,清靜不容打擾,兩人的談興正濃。

    他們交談的內容,此時卻不是什麼風花雪月,是事關民生的救災濟困之事。

    救災濟困的面上工作,該做的全做過了,鄭板橋盡心竭力地做過了。人盡其心,剩下的就看天意了。

    他最撓頭的事情,還是儘管自己帶頭捐出「養廉銀」,並親自上門向富戶動員,發動他們集資賑災,而且還把自己的筆墨相贈。

    可畢竟是杯水車薪,更有數戶與朝中大員有著深厚背景的富豪根本閉門不理,關門謝客。

    朝中此番派高斌下來賑災,也只是調撥些讓老百姓活命的糧草來。根本無法從根本上保證這場災難不發生連鎖反應。

    由勇藉著高斌這種身份問明了那幾戶關門謝客的富戶情況,也問明了關係到的朝中大員。

    這是他要面對的考試了。

    他必須藉著高斌的身份,把這幾戶富豪拿下,把朝中大員安撫得妥妥貼貼,這才是高手過招,不顯山露水。

    至於鄭板橋這種鯁直火爆脾性,雖為揚州南人,卻是因為死讀書,讀死書,把個腦筋讀強了,加上侍才傲物,特立獨行的,平時已經把人得罪下了,此時上門自然吃閉門羹。

    由勇懂得其中學問,他思慮鄭板橋肯定平日裡,與這些俗不可耐的富戶老死不相往來,或者冷淡待之。

    這類富戶每有新官上任,從禮節上根本不會失分的,自然上門拜訪,肯定其中也有借救求墨寶之機,送些貴重禮金,由此示好巴結的。

    作為鄭板橋這種脾性,定會拒些類人等千里之外,遇上災年了,你再臨時抱佛腳,這些朝中有人的富戶怎麼會理你?

    既然朝中有人,量鄭板橋不敢怎麼著他們。即使朝中無人,他們也看透了鄭板橋這種正人君子,心思裡無一點邪念權術,肯定不會讓他們吃癟。

    由勇決定借高斌的身份,施展些明暗相助的手段,順便啟發一下鄭板橋,別老是死腦筋,到死老吃虧。

    要事首先要辦。由勇摸清情況,到鄭板橋家中吃了頓私家宴,順便留下些墨寶,贈予鄭板橋,互相交流。

    為了方便鄭板橋準備,由勇點名要了朝天鍋與肉火燒兩道名吃,佐餐下酒菜,只要了青蘿蔔和大蔥沾醬。

    酒足飯飽之後,兩人一陣揮毫潑墨,自是十分的盡興。在坊間,留了美談,高斌算是沾了鄭板橋的清廉之光。

    因為此剛剛拜相的高斌正需要這種坊間美談,他的屬下自會有有心人把此美想盡辦法傳遞到皇帝耳朵裡去。

    這種事情,要做的巧妙,不著痕跡。既要讓皇帝不經意聽聞,渠道還要坊間。

    當然,此中高手,有的要代表坊間製造些美談逸聞,抬主子的官威官德,留下清平政名。

    由勇不管高斌這些無傷大雅的事情,他把鄭板橋提供的富戶列了名單,分了類。

    一類是朝中聯繫之人,與高斌有著關係,職位或高或低,他都去拜訪父母,帶著薄禮,每戶一袋貢米,兩瓶二鍋頭。禮輕情誼重,再提什麼要求,任誰也無法回絕。

    這是高斌的圓滑之處,深諳為官之道。他帶足了這些不值多少銀兩的薄禮,本著禮尚往來的中華傳統美德,互相走動。

    如此,有來有往,收些禮物,誰也就說不出什麼來,無關廉潔了。

    這一類,由勇有著高斌顯赫的地位、正當紅的身份,很順利地就完成了攻堅,算是幫鄭板橋圓了場子。

    自然,高斌也收到不少的貴重禮物,只好打發手下先回了京城一趟。畢竟是權傾朝野人物啊。

    再一類,純屬難纏之輩,甚至有的是潑皮無賴之輩。他們財富聚集,本來就是憑著他們貪婪的本性,動心用計,********而來。

    讓他們出些財物,如同出血,不如殺了他們,肯定不捨。他們的本性,就是嗜財如命,貪婪無度。

    由勇也懶得費口舌,受他們的窩囊氣。

    他動用神識,逐一搜尋過後,把他們的底細全部摸透。然後,指派九靈與狐靈,針對他們的弱點,對症下藥,逐一讓他們過得不安寧,失盜失火生病得魔症,各有不同飛來橫禍。

    然後,九靈幻化人形,在坊間傳播仙人出世、濟世救人之風。再讓狐靈變化成仙人,住進附近的文廟。

    如此,官府在查破失盜案時,把那些富豪家的財物扣押查封,登記造冊,與課稅相對,先補交偷漏的稅款。

    失火的,也重征他們的役稅。生病得魔症的,凡是出事的,都紛紛根據聞聽來的仙人之事,前去尋拜仙人,求指點,求破解,一時文廟香火大盛。

    狐靈早得到由勇傳遞給的訊息,每有求者全部算得準確無誤,至於破解之法,更是手到擒來。

    那些富豪們的供奉,自然需要足足的。供奉至文廟,救他們的命時,他們才捨得出錢財,不怕多出,只求保住他們的小命。

    此法,足足收到供奉款項數,正巧解了鄭板橋的難題。

    乾隆十三年春,乾隆帝巡視山東,也許與慎郡王和高斌的推薦有關,鄭燮被封為「書畫吏」。

    有了高斌此次的教化,鄭板橋思想上有所開悟,為人上有了些活絡。

    他按照高斌教授的辦法,逢年過節,到那些朝中有人的富戶家中,送上濰縣蘿蔔一筐。

    這蘿蔔,可不是一般的蘿蔔。

    鄭板橋在濰縣縣衙後的一塊空地,找了最好的把式,每年種上一季,精心照料,用豆餅做肥料。

    這蘿蔔,因為土頭好,肥料好,水分足,甜脆賽梨。

    乾隆巡視山東時,因為有封賞,鄭板橋進貢,做過一次貢品。後來,他編了順口溜「煙台蘋果,萊陽梨,比不上濰縣的蘿蔔皮」,傳到坊間傳唱。

    從此,這濰縣蘿蔔名聲大噪,倒成了富一方百姓的名吃。

    後來,為解救濰縣連年旱災帶來的社會危機,鄭燮通過富戶集資,同時自己又是一次帶頭捐出三百六十千錢,再次大興土木,修築濰縣城牆。

    乾隆十四年三月,城牆完工。這年秋天,濰縣終於獲得好收成,饑民紛紛回鄉定居。

    然而好景不長,由於鄭板橋時時不滿現實,他的「狂」、「怪」行為仍然不為現實所容。

    在一次因公赴省與諸官僚宴飲賦詩時,終於出了紕漏。因詩中有一句「流到海邊渾是鹵,更誰人辨識清泉」,滿座拂然,認為這是譏諷上司。

    乾隆十七年冬,鄭燮被罷官,從此結束為官生涯。

    由勇回到凡世間,這場考試成績尚可,卻是不及格,還可有一次補考機會。

    龍門之內傳下題目來《官官相鬥》。

    由勇心道:「這不是成心害人嗎!」這樣鬥來鬥去,能有好下場嗎?

    《九靈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