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九靈俠

《》第三卷 第三卷 八門九天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七重術修 文 / 黎東坡

    靈神修的遠逝,由勇多少地有些遺憾,本來想求教一番的想法,未及提出,就被扔在原地。

    下一步,六重天與七重天裡,還有沒有這樣的修者,可以請教些道門法術呢?

    靈人修叮囑過,道門機緣最多,萬萬不可錯失良機。

    可是,這靈人修的師兄卻是不理這茬口。

    靈神修,在需要的時候。這樣也不錯了。

    神識一閃,身形進入六重天。這兒是龍龜獸的領地,有著張良、劉伯溫、姜子牙等通天曉地的凡世軍師修行者。

    這其中,機會大大的,不容錯過。

    由勇尋找龍龜獸。它與由勇有著許多的契合點,在凡世裡,由勇就以龍龜獸作為自己的吉祥招財鎮物,時時相伴,有著諸多的溝通與默契。

    龍龜獸是個懂理隱藏的主,尋找起來,不那麼容易。

    在它的領地裡,這龍龜獸肯定有著自己藏身,且不讓任何修者能夠發現的私密空間。

    由勇打開天眼,搜遍了龍龜獸鎮守的領地,也未見它的蹤影。倒是發現了張良、劉伯溫與姜子牙等軍師大神的蹤影,全都在一處廟堂裡享受著道門的香火呢!

    他們在道門,那可是極其受歡迎的主。道門修練,無不與他們創立傳隨的法術、陣法有關。

    香火旺,是必然的。

    享受著香火,更要付出心血,對道門裡供奉香火的弟子用心施教。否則,誰還供奉香火呢!

    付出才有所得啊。

    由勇也不敢馬虎,神識帶動身形,瞬時到了這處廟堂,把香火敬上,更是把自己帶來的一些小禮物奉上。

    只剩下些獾油未用了,此時敬上,算作一片心意。

    然而,拜過三位大神之後,紛紛不敢教授什麼。他們的演易之術和占卜之術,只能指點些凡世俗人,不可與由勇這位佛家高徒理論更多。

    「天眼無邊,演易之術與占卜之術只能算小兒科。」還姜太公有著封神的大德,他開導由勇。

    姜太公拉過由勇,悄然說到:「你只需到了七重天尋見南極仙翁的童子,把你的天眼增強法力,便會有著極大的提升。不需要學習些表象的術法了。」

    誠懇的話語,讓由勇身心大爽。原來靈人修所言不虛啊,到了這道門,居然需要童子來指導自己,有些不適應啊。

    不過,這童子是南極仙翁的,出身高貴,血脈純正,這就要另當別論了。

    由勇進入八門九天之後,越來越認識到,等級、血脈、傳承,不只是凡世的事情。這兒都甚啊。

    天道輪迴,佛界清靜,同樣有著修行的等階、宗門師承及慧根淵源的分界。

    這解脫之術,是必學的課目。姜太公開導過由勇,還細細地把自己當年如何幫助武吉解脫,避開天運殺伐的陣法,教授與他。

    謝過一術之師姜太公之後,由勇逕自進入道門七重天,尋見一處絕妙的藏身之處,稱為生門的時空。

    這兒怎麼會有著龍龜獸的氣息?

    由勇藏身完畢之後,才發現此間的詭異。怪不得自己進入六重天,天眼也未尋見龍龜獸。

    原來這這傢伙藏身於七重天的生門之內。這生門之內,有著龍龜獸的氣息,看來剛剛離去不久。

    難道是前後腳的先後次序?凡世裡的相伴,此時不再相見?是何道理?

    由勇思慮著,突然目光裡出現了件閃閃發光的珠子,那珠子上有著龍龜獸的氣息。

    念及此處,珠子徑直進入由勇的口中。這是龍珠啊,龍龜獸怎麼捨得留在此處啊?

    龍珠入口,竄入丹田之處,一陣溫熱襲遍由勇全身。神識裡有了龍龜獸的訊息,「故友前來,因有大神,不便接待,贈此龍珠,助友成神。」

    這傢伙,情誼還真不淺呢。把這等好處贈予自己,看來成神祇不過是早晚的事情。

    由勇內心喜不自禁,這藏身的生門內,更是因為龍珠入體後的變化,成為一片混沌。這等變化,便是神仙也難尋此間了。

    穩穩妥妥地度過了一個周天的修行時間,由勇才靜心觀察這生門內混沌之中的秘密。

    他想龍龜獸既然早就把此間,作為秘送龍珠的選擇,就想避開大神們。肯定還有更多避開大神的好處,留在此間。

    由勇按照這樣的推斷,很快就發現了大神的演易之術、占卜術及陣法等等,全部被龍龜獸偷偷留在此間了。

    天眼一開,這些術法,一一演化,猶如看電影一樣,由勇欣賞著,渾身輕鬆自在。

    姜太公所言不虛,他們的術法比不上自己的天眼,不過這樣看過,做到知己知彼,有些錦上添花。

    藝多不壓身,有些陣法,由勇還是跟著演易一番。特別是障眼術,讓他把靈寵利用障眼術藏起來,自己用天眼去尋找,還真有些困難。

    天眼需要突破這障眼術才好。

    由勇心思重重地,這兒尋找南極仙翁童子,還需要過一道考題呢!

    這題目,就是進入凡世利用天眼,與官府鬥爭。

    「唯有鬥爭,才能知天眼的局限,也便於你在此間有目的地修練。」一個童聲滿是威嚴地傳給由勇訊息。

    訊息落處,由勇的身形轉瞬就到了一處凡世。

    這兒是古都天京,時處太平天國六年正月,秦淮河上正一派歌舞昇平。

    一隊人馬簇擁著一位驕橫有將官,把行人全部衝散開,留出道路中間寬寬的馬路,橫行霸道。

    人群中,有人小聲交頭接耳到「這就是北王韋昌輝,正厲害呢。連東王楊秀清都不放在眼裡,天京之內,除了天王,這是大王了。」

    馬隊中有人把冷凝的目光射向這湊堆的人群時,人們趕緊四散遠去。

    由勇隱身跟從這位韋北王行進著,他從歷史記載中知曉中,這年的七月二十日發生了天京事變。始作俑者就是這位韋昌輝。

    他帶隊把東王楊秀清及其家人、兩萬餘名官員一同斬殺,逼迫翼王石達開帶著太平天國的精銳之師,離開天京。在途中被滅殺,從此,太平天國走向衰亡。

    韋昌輝受命於洪秀全,發動天京事變後,又被洪秀全捕殺。這場廝殺的幕後主使洪秀全,是何種心態呢?

    這天國王朝官場上,是種什麼政治生態呢?難道真是只有利益、沒有好壞分別的一場權利爭奪?

    跟著這位北王,肯定能夠接近到所謂的天王洪秀全。

    由勇隱身在韋昌輝身邊,擇機選個身份,介入其中,試試能否扳過這局天朝傾覆的大戲來。

    這個角色不好找。在這場互相傾軋中,誰又能全身而退呢?

    由勇正思慮間,隨著韋昌輝的馬隊進入了天王府。

    這天王府,是四周有三丈高的黃牆環繞的宮殿群。宮牆外面掘有一道深寬各二丈的御溝,溝上有三孔石橋,稱五龍橋。

    過了五龍橋,進入第一道大門為天朝門。門外懸掛著十餘丈的黃綢,上有天王御筆手書五尺大的朱字詔令:「大小眾臣工,到此止行蹤。有詔方准進,否則雲中雪(太平軍形容『殺頭』的隱語)。」

    這韋昌輝的馬隊卻不理不睬,逕直進了天朝門。到第二道門即聖天門,門旁置兩面大鼓和兩座琉璃瓦的吹鼓亭,每天24小時鼓聲不斷,琴音裊裊,樂曲悠揚。

    過了聖天門,即進入宮殿區,迎面有一座牌坊,東西兩排數十間朝房,正面是天王坐朝的金龍殿。

    此時,韋昌輝下馬,隨身帶著兩位保鏢,向大殿後面走去。

    他們穿過一條長長的穿堂,又有七八進。到末層第九進是一座三層高樓,頂層四面繞欄,欄內長窗,登樓可以眺望到數十里遠。

    這就是按照洪秀全自己設計建造的九重天庭。

    從九重天庭望出去,天王府內還建有東花園、西花園、後林苑。園中水池內有石舫,池畔又建有五層高樓,也可以登高遠眺。

    整座宮殿的裝飾雕鏤工麗,飾以黃金,繪以五彩。庭柱用朱漆蟠龍,鴟吻用鎏金,門窗用綢緞裱糊,牆壁用泥金彩畫,取大理石鋪地。

    韋昌輝喝令手下站立九重天庭底下,分兩側侍立,與洪秀全的兩位公公相伴,倒也有趣。

    韋昌輝大大咧咧地上了樓頂,呼喊到:「天主天王,萬歲萬歲萬萬歲,北王韋昌輝前來見駕。」

    聲音落下,眾粉黛堆裡緩緩回過頭來一人,全身皇帝打扮,富麗堂皇得難以言說,卻是遮不住滿臉的疲色。

    天王連打幾個哈欠,才懶懶地問到:「天王安排北王之事,辦得怎麼樣了?」

    韋昌輝躬身回到:「證據已經在手,只等天王詔書一下,即可行動。」

    天王依舊倦怠無比,連著哈欠說話:「如此甚好,再等翼王班師到天朝附近,行動不遲。期間,北王可要守得住秘密,控制住局勢,防他生變。」

    接著又吩咐身邊的公公,「錢農,你且跟著北王去辦事,帶著天王信鑒,到時也可見機行事,防他等不服。」

    天王身邊的公公錢農連聲應諾著,轉身站到了韋昌輝身邊。

    韋昌輝臉上暗生喜色,這錢農看來是他安插在天王身邊的得力之人。此次行事,他更代表著天王權威。

    由勇見狀,就有了想法,就做次公公吧,總比著太監好聽些。

    公公,可是有真有假的。哈哈。

    天朝事變,這課題倒是做得有些大。駕空歷史,倒是好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