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大唐王爺

《》第二卷 第五 十 九章 隨 軍 出... 文 / 支點的天空

    七月的盛夏,透藍的天空,懸著火球般的太陽毫不留情的烤著大地上的一切。大地被曬得發焦發燙,地面上彷彿被一個巨大的蒸籠罩住了,使人透不過氣來。連天上的雲彩也受不了了,悄悄地躲了起來。

    大軍已經出發有幾日了,定襄道行軍大營,李寬下馬站在營門口,早有侍衛上前通稟,李靖治軍甚嚴,如若沒有李靖的手令,便是李世民親自來了,也進不得大營。

    李靖率諸將行到門前,忙大禮參拜,口稱千歲,李寬見狀,忙上前將李靖扶起。

    「先生乃朝廷柱石,李寬此來只願充作先生帳下一小卒,怎能受先生大禮參拜。」

    李靖見李寬言語得體,絲毫沒有仗著親王身份,有什麼狂妄的表現,心中也是歡喜,他到沒有覺得李寬此次隨軍出征有何不妥,更加不擔心李寬會在北伐期間對他的部署指手畫腳,心中反倒想著要好好的培養一番,再為大唐的天下鍛煉出一個可以安邦治國,又能上馬平定天下的能臣來。

    「殿下此來,鞍馬勞頓,快快進營內歇息吧!」說著伸手扶著李寬朝營內走去,諸將見了都是暗暗驚訝,此前蜀王立刻曾向李世民求李靖為王太傅,李世民倒也沒有直接拒絕,李靖卻怎麼都不答應,只是言道:年老體弱,不欲參與諸王事。

    當時大家都以為李靖不願意過多的參與到諸王對儲位的爭奪,卻沒想到今日居然對李寬這般青睞,不但親自出門迎接,如今更是與李寬把臂入營。

    李靖也生著玲瓏心思,李世民此次遣李承乾到中軍擔任監軍的意圖,他自然猜得到,無非就是讓李承乾通過這次北伐,爭取得到李靖這個軍中宿將的支持和軍隊的支持,這無疑對鞏固儲位大有益處。可見李世民十分看好李承乾這個太子,既然如此,李靖自然也樂得做這個順水人情。

    進了軍帳,李靖坐在帥位,眾將分為兩隊站在帥案的兩邊,李靖將李寬的座位安排在帥案的下垂手,李寬也沒有客氣,謝過後直接做了下去,和李靖客套了幾句後,便直入主題說:「先生,太子殿下可曾來過?」

    「可能是行軍過於勞累了,太子殿下還未曾來過」李靖說完便笑瞇瞇地觀察著李寬的反應。

    李寬一聽說李承乾還沒有到過中軍大帳,心中十分不悅。當著李靖和眾將的面前,也不好說些什麼,想著一會便去找太子提點他一番,這畢竟是軍中不是東宮。

    李寬面部的變化眾將沒有注意到,可沒有逃過李靖的眼睛,他對李承乾此次的鍍金之旅即沒有反對,也沒有支持。在李世民頒布旨意以後,實際上李靖就做好了打算,只要是保證李承乾不發生意外,能夠平安的去,還平安的返回就可以了,等到凱旋時再把首功讓給太子就行。他還真沒有希望太子可以幫助到他什麼。

    李靖心中真正看好的人卻是李寬,雖一直未與李寬直接共事過,但通過幾次的出謀劃策,李靖對李寬的印象頗佳。正想藉著此次機會進一步觀察和判斷李寬是否符合自己心中的傳人。

    「先生,李寬正有一事困惑不解,不知先生能否為李寬解惑呢?」李靖正在觀察李寬時,李寬問道。

    「殿下,有話請講當面,臣定將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先生,現在正是暑熱難耐之時,李寬剛才路過幾個營寨,發現已經有些軍士出現了不適症狀。李寬知道還有些路程要走,所以李寬十分擔心,照樣下去會不會有更多的軍士病倒了呢?若是這樣即便影響到大軍對突厥人的作戰呢?」

    李寬將心中的疑問說了出來,沒有想到卻引起了眾武將的哄堂大笑,李靖沒有說話,用眼睛環視了眾將一遍,武將就紛紛閉上了大嘴。()換回又和顏悅色地問李寬:「希望殿下不要怪罪他們,他們就是一群只會舞槍弄棒的大老粗,不識禮數」

    李寬見眾將的反應知道自己露了怯,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看李靖說,「請先生莫怪李寬的無知,有東西和事情,李寬也不知道對不對,鬧出了不該有的笑話」。

    李靖很喜歡李寬這種不恥下問的態度,同時更加滿意李寬對事情觀察入微的習慣,這次同來軍中效力的不值是李承乾和李寬二人,也有部分功勳之後前來鍍金。他們之中決大部分只是前來混軍功的,早已失去了父輩身上那種睿翼上進的態度,只想著混些軍功回去就好。

    「那麼殿下可有解決之法?」

    「先生,李寬設想是不是可以改變一下我軍的行進規律,比如說可以晝伏夜出?」說完李寬小心地看著李靖。

    看見又有人要笑出聲來,李靖咳嗽一下制止住了,說道:「殿下你的想法不錯,但卻不能實施」。

    「那是為何?」李寬追問了一句。

    「臣也知道現在酷暑難耐,但若依殿下所言的話,會出更大的亂子,首先這次出征的十萬大軍是從幾個地方徵調而來,彼此並不熟知,夜間行軍視線不好,容易造成自己人之間的誤會,其次就是我們對當地的地形並不十分瞭解,夜間行軍更容易迷路,還有有些猛獸也是喜歡在在夜間活動,若是有人不小心掉了隊,恐怕就是凶多吉少了,所以兩害相較取其輕吧」。

    等完李靖細緻入微的解釋後,李寬這才知道自己的主意是多不靠譜,面帶羞色地向李靖和眾將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和幼稚,同時表示了自己對行軍打仗並不瞭解,希望今後大家能夠多多地幫助他。

    李靖並沒有因這件事情輕視李寬,反而因為對李寬這種敏而好學的精神深感佩服,好言寬慰了李寬幾句後,便讓李寬離開了大帳。

    當李寬離開後,李靖面沉似水地對著眾將說到:「楚王與其他人不同,他不是來遊山玩水的公子哥,是真心來幫助我們,即便是因為楚王沒有在軍旅待過,鬧出了紕漏,你們也不能有什麼慢待,像今日這樣慢待楚王的事情,本將軍決不想看到第二次,否則休怪本將軍無情,聽清沒有」

    原來在進軍之前,李靖為了減少那些紈褲子弟所帶來的不必要的麻煩,曾經向各個武將下過密令,只要那些人不犯嚴重的軍法,大家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將其混弄過去,最好不要發生意外的事情。不過由於李靖的疏忽,並沒有向眾人說明李寬是個例外,自己想要觀察李寬的能力,現在只好更正一下。

    李靖在軍中的威望還是很高的,眾將聽到李靖的命令後顯然有些好奇,但也沒有人敢提出異議,都叉手施禮諾聲連連。

    隨後李靖說了聲散帳,大家都魚貫而出,相互小聲地議論著這個楚王有什麼本事,能讓李靖都另眼相看。

    李靖見自己的心腹游擊將軍郭通並沒有出去,面帶猶豫好像是有什麼話要說,便笑著問道:「郭大人,沒有離開是不是還有什麼話講與本帥聽呢?」

    郭通便忍不住道:「大將軍如此禮遇楚王殿下,若是如此,當初又何必拒絕蜀王的邀請呢?」

    李靖聞言,忙道:「郭大人噤聲,這裡不是府中,言多必失,切記!切記!」

    郭通也知道方才失言了,對李靖投來了一個感激的眼神。李靖便讓郭通坐了下來,李靖向郭通說明了自己的想法,郭通可是沒有想到李靖會如此高看李寬。不過郭通還是很相信李靖的判斷。說完這些事情,兩人又閒坐了一會兒,有人緊張來報,言太子李承乾前來求見李靖。

    李靖一聽忙起身去迎接李承乾,李靖知道這是李寬已經找過了李承乾。

    李承乾現在感到有些憋屈,在臨行前父皇特意囑咐自己,說因為自己沒有在軍旅的經歷,很多事情自己不懂,所以無論是行軍還是作戰最好還是不要去干擾李靖,一切聽憑李靖的安排等等。李承乾心想既然如此,那又何苦讓自己來監軍,當時由於膽小向李世民沒有說出來自己的想法。

    枯燥的軍營生活,讓李承乾第一天就覺得十分乏味,懷念起在東宮的日子,那是何等的逍遙快活。這裡別說美女了,就是美酒都沒有,整日還要和那些粗人在一起。這一切都讓李承乾非常後悔自己當時為什麼沒有和李世民說自己不想來呢?

    除了每日的行軍以外,還要天天被李靖請去,研究敵情和大軍的行軍路線等等,由於事先有李世民的囑咐不讓自己多說話。李承乾覺得現在的自己就是被牽了線的皮影,要多委屈就多委屈。

    今天看出自己心思的杜荷,幫助自己出了個主意,沒等李靖派人來請,就主動讓身邊的內侍去和李靜說自己連日行軍,身體疲乏的很,今日又有些不適,想要休息一日。

    果然李靖派了軍中的郎中前來,為李承乾檢查一番後,表達了李靖的意思,既然太子身體有殃,不如多休整幾日為好。

    正在李承乾為自己的小計謀得逞而高興時,李寬黑著臉走進了李承乾的大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