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屌絲重生咸豐帝

《》章 節目錄 027 德國來使 文 / k貓

    紫禁城,御書房內。()原本打算回到慈安的溫柔小窩的咸豐又半道上折回了這裡。在路上咸豐決定找來神機營管理和制槍火槍的人來先試制一下自己畫出來的步槍。雖然現在的中國練剛技術還很落後,但不試試怎麼會知道能不能行呢。不過只能看一般的步槍製造了,半自動和自動步槍是不用想的了,那東西對鋼材的質量很講究。

    咸豐發了整整大半天才將一把相當於後世中中正式的步槍圖紙搞出來。沒有鉛筆的時代真的很難過,這是咸豐心底裡的最深的感觸。看自己的的傑作,心裡默念著這把仿自德國毛瑟24式步槍的數字參數。

    中正式,旋轉後拉式槍機,德國1924年式毛瑟步槍的中國版,內藏式彈倉,彈倉容量五發,彈藥7。92*57毫米。初速810米/秒,表尺射程:2,000米槍全長:1。110米槍管長:600毫米。這就是整個中正式的具體數字了,這種在抗日戰爭的中國第一種制式步,雖然性能不是最好的,但用在現在這個各國列強都才剛剛開始裝備單發的紙底步槍的年代,技術已經是一流的了。當然還其他的中正式配製,像瞄準器什麼的,都要一一帶上。

    大作完成,咸豐吹了一下宣紙。然後對著站在旁邊傻看了咸豐半天的圖先道:「如今是誰掌管了神機營的火槍製造和火紅配製啊。」

    「回萬歲爺的話,是一個漢人,叫班書的掌著,不過這些年一直沒動過神機營,這姓班都不怎麼在神機營待著呢,估計這會兒還指不定在哪裡呢?」圖先這半天來一直看著咸豐在宣紙畫著莫名其妙的畫,突然聽到咸豐問神機營的事兒,他更疑惑不解了。難道皇上這畫跟神營有關?難道皇上畫的這東西是火槍?嗯,像倒是有點像,可是那一排尖尖的東西是什麼?

    「去找人把他約朕快點找來,朕有要事與他商量。」咸豐聽說神機營的製造師傅居沒有待在軍營裡好好的研究改良火器,卻整天見不到人影,有些不悅。怪不得中國的火器自從發明了一以來就沒什麼長勁。中國人就是不重視火視啊,把這些東西看成是奇淫巧技。

    「喳!」圖先應了一聲快速地跑了出去。

    等圖先出去後,咸豐又拿了一張宣紙快速的寫了起來。這次不是畫圖步槍的圖紙了,而是一張火藥的提純配方。中國現在還在使用黑火藥,而西方國家早已開始使用威力更大的苦味酸了。咸豐雖然不期望現在就有人一下將黑火藥變成黃色火藥、tnt這樣的巨爆炸,但是提純一下黑火藥使其威力再大點應該還是可以的。

    說到火藥,紅城是做什麼的?煙花炮竹的,紅城的小孩子從小就跟火藥接觸,玩火藥跟玩似的。搞張吧提純******還不是小菜一碟?

    「啟稟皇上,恭親王在殿外求見!」咸豐剛把配方寫好,就有一個小太監匆匆忙的跑進來回稟道。

    「哦,恭王回來了,快請,快請。」咸豐一聽,興奮地從龍椅上站了起來。等待多日的消息終於回來了。太好了,中國能不能從此走出困境就在此一舉了。

    在一長患「傳恭親王覲見」聲中,咸豐便看到兩個人走進了御書房的大門。一個清朝服的人走在前面,後面跟了一個明顯是西方人打扮的人。咸豐大喜歡,猜想後面的洋人肯定是駐華的德國大使。雖然不知道奕忻為什麼耽擱了這麼些天才找到德國大使,但只要能找到,咸豐心裡就看到了希望。

    看到兩人進來,咸豐不等奕忻行禮就走下了書檯迎了上去:「皇弟你可回來了,朕望你都把眼望穿了。」咸豐高興地忘忽所了,正想給奕忻來個西式的擁抱禮,不想奕忻卻搶先一步跪倒在地道:「奴才該死,耽擱了這麼多天才回來,實在有負皇恩。」看得旁國的德國公使一臉的迷惑。

    「哪裡的話兒?這大清如果有一日能擺脫洋夷的欺壓,全是皇弟的功勞啊。」咸豐笑呵呵挽起了跪在地上的奕忻,又轉過頭對著那個一身西式穿戴的德國公使問奕忻道,「皇弟這位是?」

    「回皇上,這位便是德國駐華公使馬可夫先。」奕忻忙躬身道。他可是還沒有從咸豐的猜忌裡擺脫出來,更不敢戴那頂所謂的「大清中興第一功臣」的高帽子,誰知道這是不是大咸豐皇帝放的煙霧彈,還是低調點好。

    「馬可夫。凱恩參見尊敬的大清國皇帝陛下!」馬可夫恭敬地鞠了一躬,語氣十分的正式。德國人的嚴謹是全世界都出名的,不論是大事還是小事情,德國人都會很認真對待。

    咸豐先沒有回話,只是微笑著打量了起眼前的馬可夫來。這個身高有180多公分的德國人,站在咸豐這個170公分的中國人面膠顯得格外的高大。馬可夫有一雙漂亮的深藍色眼睛,高高的鼻樑,嘴邊蓄著濃密的鬍子。不過頭髮卻是黑色的。這讓咸豐看著很舒服。在咸豐的眼裡外國人,那種金色或者棕色的頭髮應該放在女人身上才是漂亮的,男人就應該像中國人一樣全是黑色才好。

    「凱恩先生很高興能在北京見到你,請坐!」咸豐在馬可夫驚疑的目光中與這位德國公使先生親切的握手致意,並大方地打了個「請坐」的手式。這一切看在馬可夫眼裡都是不可思意的。來到中國之前,他從英國人那裡,從法國人那裡聽說中國是一個野蠻不開化的古老國度。

    可是眼前的這位中國皇帝顯然不像傳說中那樣不知一點西方禮儀,他甚至知道自己的姓是凱恩而不是馬可夫,而且他還沒見怪自己並是像那些中國官員那樣對他行跪拜禮反而是很有紳士風度地和自己握手。太不可意了,這在中國真的很不可思意。馬可夫思索著隨著咸豐的手勢,坐到兩旁的木椅上。而奕忻則在心裡暗怪這個德國人太不懂規矩了,之後作了一個揖,謝過恩才敢將半邊屁股坐到椅子上。

    「凱恩先生,不知道我的弟弟有沒有告訴你,朕請你來的目的。」回到龍椅上的咸豐望向馬可夫。

    「哦是的,不過本人更希望能和您,尊敬的大清國皇帝陛下親自祥談一下。」馬可夫略微黥首示意了一下,才禮貌地回答道。

    咸豐讚賞的點了點頭。德國果然是嚴謹,既使在大清的利益被英法美俄擠兌之下,依舊沒有冒然地答應與中國進行合作的請求。歷史上,德是在幾十年後才慢慢地在中國佔有了一席之地,但那也不過僅僅止限於治外法權和一個小小地膠洲彎。這些對於德國來說根算不得什麼。而之所以是這樣的結果,與英法聯合擠兌德國是分不開的。

    德國人在統一的德意志之後就開始了瘋狂的擴軍,試圖一解當年拿破時代法國人給德國人造成的恥辱。而迅速強大起來的德國也引起了法國人的重視,迅速聯合了英俄進抵制,打壓德在海外的利益。兩國的仇恨是越來越深。在英法幾乎完成佔據了利益的中國,德國想要插進一隻腳來,那是很困難的。

    所以現在的德國不是不想在中國佔領一席之地,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基於這種情況,咸豐決定為德國人畫一副具有巨大誘惑力的大餅,那就是利用在華利益來引誘德國人。當然這種利益不可能像英法那樣的,有治外法權,不可能割地給德人。不過,僅僅這種利益對於正愁沒有機會的德國人也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

    想想吧,中國現在市場有多巨大,沒有一點現代工業。對於德國來說就意味著可以將無數的工業產品傾銷到這裡來,而且這個古老的國度的人民幾乎對國外一無所知,那就意味著在歐洲可能很廉價的商品可以這裡賣到很高價格。那將是數之不盡的財富。

    對於這些馬可夫是深有感觸的。自從英法在中國得到了巨大的利益後,目光深遠的馬可夫就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他主動請求來中國。取得了當時的道光皇帝的許可,成為駐華公使之後,馬可無更為自己的目光而欣喜若狂,事實證明他的觀點是沒有錯的。中國就是一個巨大的寶庫。確認了這一點的馬可夫曾寫信通知柏林,希望正府能派遣一支軍隊華佔據這座寶庫,更能以此來制約英法在亞洲的利益。

    可惜的是儘管政府認同自己的觀點,可是內閣卻表示帝國正在準備可能發生的再一次普法戰,沒有力量來顧及到中國的市場利益。而且現在的德國可以說幾乎沒有海軍,又怎麼能在佔領了中國市場來維護這個市場的利益呢。可憐的馬可夫失望了,他是出生在一個小家庭,儘管他很努力地去爭取,但總也無法在德國的上流社會佔據一席之位。

    將所有希望都壓在中國這個古老國度的馬可夫無力地失望了,但是他不甘心,他堅信帝國總有一天會重新正視自己的建議的。於是他一直在等,終於他等到了。那就是被咸豐派去尋找他的大清國的親王奕忻。他感到機會來了,雖然不知道這個古老王國的親王殿下突然來找自己有什麼事,但他的心底感到,自己前途正在變得一片光明。

    在與奕據點的一番交談中,馬可夫確定了自己的感覺。大清國的皇帝想要與德國合作,這是一個給德國的機會,更是一個給自己的機會。如果這次合作都成功的話,他將有可能成為德的英雄而受到國王的接見。於是馬可夫在與奕忻交談了幾天之後,決定親自去北京跟這個大清國的皇帝見見面。

    「凱恩先生你的嚴謹讓我很敬佩,說句實話德意志民族做事嚴謹的做風都讓朕忍不住對德國生出好感來。」咸豐毫不掩飾地說道。

    「哦,謝謝你對德國人民的讚賞,尊敬的陛下!」馬可夫微笑著回答道。他的心裡更是笑開了花,大清國的皇帝居然對德國如此有好感,那下面的話就更好說了。他稍稍坐直了一下身體接道,「不過本人更願意聽聽皇帝陛下想怎麼樣跟鄙國合作。」

    「你真是個率直的人,凱恩先生。我相信你也應該知道英國人和法國人用強暴的手斷迫使大清割讓了許多土地給他們,還強迫我們賠了很多銀子。」咸豐說到英法的時候有些憤憤似的說道。

    「是的,鄙人對兩國如此不人道的方式也感到羞恥,對貴國人民受這樣不公的待遇感到不平。」馬可夫淡淡的說道。他是個德國人對法國人是沒有好感的,不過說到為中國人鳴不平還是沒有必要的。這個世界,國與國之間只存在利益利系,沒有誰同情誰的。落後了就得挨打。

    「哦,朕很感謝公使先生的心理。」咸豐裝出一副受寵若驚的表情。對於馬可夫的話,他當能是當他放屁的。來自後世的他自然知道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要不是目前德國人沒有力量來中國佔領市場,恐怕早就打上門來了。

    只有強大起來,才不會被人看貶。「朕是不會一直看著英法在大清的國土上作威作福的,朕正在積極的摧行新政還使大清強大起來。朕更在打算訓練新式的軍隊,為將來把英法趕出大清做準備。所以,公使先生,朕須要你的幫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