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節目錄 035 僧格林沁 文 / k貓
咸豐不顧眾大臣的勸諫,一意在武衛軍大營練兵,每日都與士兵們同吃同住。武衛軍因感咸豐之敬,個個拚死誤訓練,奮勇當先,又有咸豐之何團訓練好而可得「天下第一軍」之旗的承諾,更是人人都鬥氣,誓要奪取那像征榮譽的軍旗。
咸豐二年六月,咸豐皇帝一邊在武衛軍大營操練人馬,一在大營裡處理政事。於是大營裡往來之官員不絕。各官員第來一次體會都有大的不同。驚奇於那種不下跪式的軍禮,有的搖頭認為是皇帝胡鬧,有的讚賞,認為這種禮儀拉近了官與兵之間的關係。不管別人怎麼說,咸豐在這一個月裡看看這支自己練出來的武衛軍,一天天地強大,心裡倍感欣慰。班書在六月前結速了大清軍械局的工程並造出來第一批「中正式」步槍送到了武衛軍軍營。那天的咸豐捧著槍,整個人都變得精神起來。順手接過一把「中正式」拉開槍栓,上了子彈。在沒班書一臉驚訝和全營官兵有些崇敬的目光上打響了第一槍。
咸豐很滿意班書的工作。雖然這批槍還存著很多的缺點。由於火藥的威力不夠強,射程遠沒有後世裡的遠,而且鋼材的質量也讓槍身的而熱性偏低,連續使用太久的話槍身容易發熱,導致損壞。但這已經足夠了,只要能得德國那邊的練鋼技術的支持,再加上班書這位天才的努力鑽研,咸豐相信更高質量的鋼材不會是一個夢想的。現在一切都只有等了,等待德國的消息。
咸豐將第一批二十五支「中正式」交給了阿赤赫讓他安排官兵們輪流用真槍打耙,進一步提高士兵的射擊水平。並給「中正式」改名為「中興1式」,就這樣咸豐的不斷努之下,中國的第一支新式軍隊終於有了框架。
六月的北京已經開始有些炎熱了。從西伯利亞吹過來的寒風再也頂不住從太平洋吹過的暖流,退出了中國的北方。六月裡咸豐迎來了又一個熟悉的歷史人物——僧格林沁。這位蒙古親王,咸豐的表親,在五月接到咸豐的聖旨之後,就從科爾沁草原起程,經過了近一個月的時間終於來到了北京。在被軍處大臣們告之,皇帝並不在宮裡後,僧格林沁只得馬不停蹄地趕到武衛軍大營去。
僧格林沁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有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在星爺的電影《武狀元蘇丐兒》裡,完全將僧格林沁刻畫成了一個庸碌無為,毫無見識的白癡形像。而在歷史上的晚清來說,僧格林沁,卻是一位了不得的蒙古大將,被滿清朝庭,慈禧太后倚為長城。而事實上,僧格林沁也卻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猛將,也有一定的戰術眼光。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僧格林沁奉命率軍抵禦,在天津大沽口,與聯軍大戰。僧格林沁勇猛無畏,此役清軍損毀聯軍船艇10艘,殲敵500人,致使聯軍暫時退出了華北。在後的抵禦聯軍的戰鬥中,僧格林沁也是從不退縮,堅決抵抗,雖然最終沒能抵擋住列強的強大武力,但是他的勇武是咸豐非常欣賞的。
大之後進剿捻軍的戰役中,僧格林沁也是戰功非凡,攻進了捻軍的老巢安徽雉河集,殺死捻軍首領張樂行。咸豐三年,太平軍天官副臣相林風祥,地官正臣相李開芳率軍三萬餘人突入直隸,兵峰直指北京。僧格林沁受命率軍抵駐琢州,抵抗太平軍。一連患的征戰中,僧格林沁數勝太平軍,並俘虜了林鳳祥。
在晚清普遍士氣低落,戰力幾乎為零的年代裡,僧格林沁仿若晚清的一顆明珠,將垂死的晚清王朝稍微地打入一絲生氣。然面隨著僧格林沁在最後的剿捻戰中被捻軍設計圍困,戰死在曹州西北的吳家店後,標誌著滿族從此再無勁旅,軍權漸次落入湘軍、淮軍手中,清廷能不震掉?
僧格林沁一路上來,都在想著皇帝為什麼召見自己。他自己的想法是,咸豐帝想要自己去南方清剿發賊。這倒是如了他自己的願。一直以來,自小生長在草原上的僧格林沁,一直有著蒙古人的好戰的本質。他一直期待自己能建一番大功業,而不是從上代的手裡接過那科爾沁郡王的帽子。
「站住!是什麼人?軍事禁地,閒人免入!」當僧格林沁急急地從京城來到武衛營門口的時候,他被守位士兵攔住了。那小兵明顯不懼怕他帶有明顯標誌的王爺服飾和頂帶,只是拿手中的長槍(長矛)架在他的面前。
「我是僧格林沁,是皇上招我來的。不開讓開。」僧格林沁對於士兵敢攔自己去路有些惱怒。不過看這些士兵的架勢,僧格林沁還是覺得很不錯的。很精神,很有氣勢。動作乾淨。他早在來軍營之前就聽一些大臣一直搖頭晃腦的告他,皇帝在親自練兵,而且練兵的方法很古怪,希望僧王能勸勸皇帝。僧格林沁到是不覺得有什麼。作為好戰的蒙古人,他認為皇帝這樣是對的。一個好的帝王就該有這樣的氣勢,就該武功赫赫,殺伐戰場。
「敬禮!」小兵行了一個新式的軍禮,然後一個立正對著僧格林沁大聲道;「王爺請稍等,我去通報皇上。」說完也不等僧格林沁反應過來便跑了。
僧格林沁被小兵的這個新式的軍禮引起了興趣,一直圍著站得筆直的另一名小兵打轉,口裡還嘖嘖有聲:「嗯,皇上這個軍禮搞不錯,比下跪來得有氣勢多了。」聽說了一些大臣的「風言風語」僧格林沁心裡也對這支所謂的新式軍隊有點好奇,今天到這裡一是來復旨的,二就是想看看皇帝到底練一支什麼樣的軍隊。轉了一會,僧格林沁聽到一連患的「敬禮」聲,之後便看到了咸豐笑呵呵地從大營中出來了。僧格林沁可不是武衛軍,趕忙跪下:「奴才僧格林沁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僧王不必多禮,朕可是盼著僧王早日到來啊!」咸豐笑著將跪在地上的僧格林沁扶了起來。
「皇上……奴才怎麼能勞皇上親自出營迎接,奴才實在……」僧格林沁被咸豐這一招無意識的行為感動地有些說不出話來。封建帝王身份何其高,為了他一個小小的郡王竟然出外迎接,對僧格林沁來說尊榮不可謂不大。其實僧格林沁真正本身是一個滿人,而且是咸豐的表親。他是道光帝的姐姐過繼過去的兒子。
道光之所這樣做,一來是表示對一向忠心的科爾沁表示看重,二來是想用是滿人身份的僧格林沁監視蒙古的其他諸部。咸豐原本就對僧格林沁的才華所瞭解,而且他親自出來也是因為後世的習慣,他不知道他這一無意識的舉動把一個晚清大將感動的激動萬分。
「唉,僧王仍是蒙古草原上的一隻雄鷹,更是我大清不可多得的猛將。自當受得起,受得起啊。哈哈……」咸豐可不管什麼君臣視儀,對僧格林沁的感動更是迷惑。不過既而便想通了,只得哈哈地解釋一下,減輕僧格林沁的緊張感。咸豐招僧格林沁來一是想看看這位滿清大將,二是希望用讓他招集蒙古勁騎,組一支騎兵部隊。後世的咸豐可是對騎兵部隊一無所知的,自然要借助僧格林沁這位蒙古大將的幫助。
「僧王可先隨朕看看這武衛軍,再談其它他如何。」咸豐拉著僧格林沁的手道。
「奴才也聽人說起皇上親自練兵,而且奴才剛剛從外面觀察一下,皇上這支武衛軍確實是一支不可多得的勁旅。」僧格林沁,被咸豐拉著有些不自在,不過被咸豐說到武衛軍的時候,馬上引起了他的興趣,暫時地將不適丟到了一邊。
「哈哈,僧王過獎了。」咸豐被僧格林沁拍了一個小小的馬屁,忙謙遜地著,不過臉上還是自得不已的,畢竟這一個月來,自己是看著武衛軍成長的,能讓一代名將作出這樣的評價還是很讓咸豐感到驕傲的。
一行人隨著咸豐走進了軍營。在咸豐的帶領下,僧格林沁見到了那些大臣們口中的奇怪練兵之法。翻越障礙,泥塘,還那有那些拿著木槍練習拼刺刀的,那些練軍體拳的,更讓僧格林沁驚喜的是另一處不多的幾一標人馬正在練習的射擊。僧格林沁看著那種能連續發射的火槍,驚喜不已,走過去從一個小兵手裡接過一支,拉動了幾下,又描准的幾下,可惜他不會用。無奈地又還給了小兵。
「皇上,這種洋槍就是大清軍械局所造嗎?」僧格林沁滿歡喜地向咸豐道,他也曾看過洋槍,不過比之武衛軍的連發快槍那是差到不知道哪裡去了。這怎麼叫一個自小好武的蒙古漢子不又驚又喜呢。
「正是,僧王以為如何。不過可惜軍械局打造得太慢了,一個月才造了這二十幾條,子彈也不多。呵.」看到僧格林沁的滿臉的歡喜,咸豐也很高興,這個僧王果然是個武將對新式武器,也像武衛軍們一樣,歡喜不已,直正的軍人對精銳的軍隊,強大的武大精緻的武器,其至強大的對手都應該表現出一種激動,歡喜的表情的。這些都應該是他們喜歡的或者是要超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