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終 局 第一百二十八章 意外的發現 文 / 三峽書生
吳明一行人走出山洞,在好奇的圍觀的人群注視下,進到了觀裡道人居所的會客室,然後關上了門。
中年道人候在這裡,一見兩個弟子抬來了一個石函,也是喜不自勝,以為是青牛觀先輩所藏寶貝被發現了,一雙眼睛直直盯著石函。
牛旺田瞪著眼看著他,道人察覺了方不好意思轉頭,急忙為眾人泡茶。
小馬問吳明:「就在這裡打開麼?」
吳明搖頭,「這是觀裡的一個密室裡的東西,裡面住過的人一定和觀裡的先輩大有淵源,於情於理開啟石函應該讓觀裡的人看到。但是,按照程序,應該鄉文化站的人在場共同開啟,做好記錄。」
於是吳明馬上電話聯繫龍鳳鄉文化站龍得滿站長,龍站長一聽十分興奮,表示馬上驅車上山。
在等待的時間裡,吳明又和中年道人閒聊,道人講述了觀裡流傳已久的且為雲集市文史所記載的一個傳說。
傳說青牛觀為七百多年前天師道的一個被稱呼為「一笑道人」的高人所創辦,這位高人不為標榜正宗的天師道掌門及其追隨者所待見,於是離開龍虎山雲遊四方,終來到這裡建起了青牛觀。道人所講的典故忽東忽西並不連貫,但是充滿鄉土原味,使吳明從書籍上看到的冷冰冰簡介的文史記載鮮活豐富起來。
吳明又在思考雲集市的道家傳承,結合今天的洞窟發現,更加確定文史記載的雲集市道家也是在近八百年前興起不是巧合。
那麼,這個洞窟是這位「一笑道人」的密修所麼?他是雲集市道家的開山始祖麼?近代「花臉神」的師祖所在的那一派道家「自然宗」是其傳承麼?《牛山密篆》和《陰陽風水辯》是「一笑道人」的傑作麼?一串問題浮現在吳明腦海裡。()
牛旺田和小馬也在熱烈討論。
牛旺田道:「難怪我們鄉神人輩出,原來有這麼一個老神仙是開山鼻祖呀!」
小馬道:「我很想知道為啥這位『一笑道人』不為龍虎山道庭所待見。」
「這還不簡單!看來這位高人有絕活,又不會和龍虎山道庭高層搞好關係,自然要被視為異端啦!」
「你可不能拿今天的眼光看古人,說不定他會的東西就是邪術歪道。」
旁邊的中年道人聽著兩人的爭論不樂意了,插話:「咳咳,我說兩位警官,我們青牛觀雖然經歷過幾次劫難,但是在民間口碑可是一直很好呀,歷朝歷代賑災扶困我們觀裡可經常是帶頭呀!也沒聽過哪朝哪代非議我們開山鼻祖『一笑道人』的!」
吳明趕緊擺手示意兩人注意話語,兩人趕緊剎車,但憋不住還是想討論,於是一起出門去站在院子裡繼續辯論。
過了40分鐘的樣子,龍鳳鄉文化站的麵包車疾駛而來,剛一停穩龍得滿就跳下車,手裡提著工具包急匆匆過來,身後跟著一男一女兩位工作人員,手裡拿著相機,手持式攝影機。
小馬和牛旺田引導三人進到屋子裡,龍得滿一看見屋裡八仙桌上的那個約莫五十公分見方的石函,笑得臉上的肉都在顫,轉頭朗聲道:「吳老師你真行呀!你是走到哪裡就有發現呀!你是不是發現了寶藏?」
吳明笑笑,「這要看從哪個角度看,在我眼裡,歷史文物都是寶藏!」
龍得滿搓搓手,接著指一指石函,意思是「就打開?」
吳明問:「你不先看了洞窟再打開石函?」
「哈哈!這是你吳老師指揮抬出來的,一定是今天發現的精華,我那忍得住不馬上看呀!」
滿屋子人都笑了,這也是大家共同的心聲。
吳明點點頭,然後向龍得滿伸手,他趕緊向文化站兩位職工、吳明、小馬分發手套,但是沒給牛旺田。牛旺田不幹了,嚷嚷,「是我抬出來的,憑啥不給我,嫌我手笨弄壞東西?」龍得滿沒法,看著吳明,吳明笑著點頭,他才遞上一雙手套。
吳明、龍得滿,小馬和牛旺田四人開啟石函,中年道人和那個警察各自手拿強光電筒照亮,文化站兩位職工攝影照相。四人各執一角,同時輕輕抬起石涵蓋子四角,緩緩移動蓋子放在八仙桌上。眾人的腦袋湊到一起一瞧,石函裡果然有東西,一個大布包袱包裹著物件塞滿裡面。仔細一瞧,這布不是一般的土布,而是綢緞,顏色原來應該是青色,年代久遠如今已大多呈現出灰色。
吳明朝小馬和牛旺田道:「往下由我和龍站長動手,你們聽我們指揮搭手。」
兩人這時很自覺,安靜地候著。
吳明和龍得滿用兩頭不尖是鈍頭的細細竹籤慢慢弄松包袱打接處,然後用鑷子夾著慢慢鬆開,裡面出現一個木匣子,下方滿滿放著都是線裝書。
屋子裡大夥兒的呼吸都加快了,目光的焦點是那個約莫三十公分長二十公分寬十五公分高的木匣子。
這時,吳明又來了一句,「奇怪!」
這回是小馬開口問,「哎呀吳老師,我的小心臟受不了,又有啥問題?」
牛旺田接茬,「就是呀,我本來想問的。」
吳明臉色變得嚴肅起來,喃喃道:「這個木匣子太新了!」
龍得滿這三位文化站的人習慣了文物考察中的邊察邊疑,更習慣了吳明的特點,於是也不發問都看著吳明,知道他自己要解釋自己的懷疑的理由,果然,他又端詳一番,說出了見解。
「你們看!年代久遠的裝聖物的木匣子多為楠木,檀木,紅木、黃楊這些好珍貴木材,這個木匣子是個桃木的,用來裝一般的道家物品可以,用來裝『天蟾靈玉』檔次就低了」
「哎呀急死我了!我說吳老師,你打開不就明白了!」牛旺田終於按捺不住了。
其他人都笑了,卻無人說他,估計在場的人除了吳明都急著開啟木匣子,只有吳明在慢悠悠一邊研究一邊揭秘。
吳明歎息一聲,伸手輕輕端出木匣子,放在桌上。木匣子掛著一把小銅鎖,從銹跡程度看有七成新,昭示著吳明的擔心在一步步變為現實。
他向小馬一伸手,「這種普通的鎖你應該會開吧?」
小馬答應試一試,從龍得滿的工具包裡找來一根細長的金屬絲,鼓搗一番,真的打開了銅鎖。他停住動作,看著吳明。
吳明又歎息一聲,「這鎖太普通太容易開了。」
說完,他示意大家都遠離八仙桌二米,自己從竹掃帚上折下一根,距離木匣子一米半的樣子輕輕佻開木匣子的蓋子。
什麼都沒有發生!沒有機關!
過了二三分鐘,吳明率先上前,大夥兒一擁而上。都看清楚了,木匣子分左右二格,在紅綢布上面左右各放著一個小瓷罐。
這時,在場的知情人的失望溢於言表,估計心裡都在問,「『天蟾靈玉』在哪裡?」
吳明又叫大家遠離桌子,輕輕揭開蓋子,發現裡面是一些藥丸。左邊的為紅色藥丸,右邊的是白色,個頭有雞蛋的四分之一大,貌似道家秘製的丹藥。
他輕輕歎息一聲,雖然沒有「天蟾靈玉」失望,但是卻有文物文化發現,所以沒有表現出很是失望。
倒是其他知情人都是滿臉的沮喪,木呆呆站著。牛旺田打破了沉默,憤然道:「這些道士搞什麼名堂!一路指示我們找到這裡,卻沒有找到『天蟾靈玉』!玩我們呀!消遣我們呀!」
吳明擺手,「蠻牛不急!本來考古就是這樣的,有傳說有記載未必一定能發現。再說,我從外面石龕的封石不陳舊,結合這個木匣子是桃木以及銅鎖有七成新判斷,有人捷足先登了!假設真的有『天蟾靈玉』,那麼,或者拿走了『天蟾靈玉』,或者用這個裝丹藥的木匣子偷換了『天蟾靈玉』。」
龍得滿趕緊圓場,「我們今天算是很大的收穫了!除了這丹藥,你們看還有那些線裝書!」
這時大家一看,果然裡面有一些道家書籍,顯然有年頭了。
牛旺田依然沉浸在失望中,咬著牙皺著臉。小馬忍不住調侃他「你急個啥?人家道士可不欠你的錢?你捨得甘草妹做道士修煉?不是的話要『天蟾靈玉』幹嘛?」大家都笑了,氣沉悶的氣氛才開始活躍。
本書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