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公主的市井生活

正文 第54章 遠行 文 / 嵐月夜

    謝希治獨自站在船頭,看著座船緩緩駛離了徐州碼頭,心裡卻並沒有預想中的喜悅。

    這次徐州之行與他想像中的完全不同,他不情願的聽從父親之命見了許多人,卻並沒有達到他自己的目的。

    父親冰冷的話語還在耳邊:「笑話!婚姻大事是你想如何就如何的?我和你母親為了你操了多少心,你就是這麼回報我們的?竟然為了一個來歷不明的女子,想要違抗父母之命,我怎麼養了你這麼一個兒子!」

    硬的不行,還有軟的,「你好好看看你母親,且不說她在你身上花了多少心血,只看她為了你受了多少責難,你難道就為了你自己那點兒女私情,想辜負她對你的期望麼?男子漢大丈夫,些許小事都看不開,枉為男兒!」

    「三郎,你發什麼呆呢?外面風大,母親叫你進來。」

    謝希治回頭,見謝希修站在艙門口叫他,又想起父親的話:「……你以為天下只你一個有情有義不成?當初你大哥與你舅父家大表姐,本也是情投意合的一對,但為了我們這一房在家裡站得更穩,他還不是得娶了你現今的大嫂趙氏?」

    趙家是謝希治親祖母的娘家,當初謝文廣為了加深與舅父和表兄那邊的聯繫,打壓朱氏的氣焰,就讓謝希修娶了表兄的女兒趙氏。謝希治那時候還小,身體也不好,並不知道其中內情。

    「唔,好。」他短短應了一聲,從船頭走到艙門口,站到謝希修身邊時,忽然問了他一句,「大哥,你後悔麼?」

    謝希修不明所以:「後悔什麼?」

    謝希治看著他的眼睛,追問:「後悔聽從父親之命,娶了大嫂麼?」

    謝希修一怔,隨即明白過來,他哂笑一聲:「有什麼後不後悔的?等你到了我這個年紀就知道了,其實娶妻就是那麼回事,娶回來的是誰都不要緊。」要緊的是她能帶給你什麼。

    謝希治愣愣看了謝希修半晌,也哂笑一聲:「是麼?」說完就掀開簾子,進去見母親裴氏了。

    就在同一時刻,周媛一行人劃的小船已經出了揚州城,入運河一路向南。

    他們四人怕被人看見,都坐在篷內,周松、春杏和周祿都有些不捨的回頭望著揚州城的城牆,只有周媛一直埋頭膝上,一動也不動。

    春杏悄悄歎息一聲,回頭輕輕拍了拍周媛的背,又低聲說:「困了麼?靠在我身上睡吧。」

    周媛也不抬頭出聲,順勢靠在了春杏懷裡,埋著頭似乎已經睡去。

    周祿悄悄跟船頭撐船的二喜說話:「你這人真是的,偷偷藏在船上,倒把十娘嚇著了。」

    二喜一面撐船一面歉意的憨笑:「我睡迷了,不然就出聲了。」他聽周祿私下說要趁過節出去探親,就主動說要來幫著撐船,可是周祿不讓,叫他好好在家過節,也不要與旁人說起此事,連家裡人也別說。

    二喜答應了,當天回家琢磨了半晚,總覺得師父一家出門,沒個跑腿幹活的人不便,夜裡就悄悄起來跑到碼頭那裡,睡在了船上。不曾想倒嚇著了十娘。

    「你這孩子也是,誰叫你多嘴跟二喜說了?」周松伸手擰了周祿的耳朵一把,「不是你多嘴,能讓他跑這一趟?」又叮囑二喜,「到了鎮江你就回去,別叫家裡著急。」

    二喜搖頭:「我跟著郎君和師父。我娘去小院看了沒人,就知道我定是跟著你們走了,再不會擔憂的,郎君放心。」

    ……,這孩子真是實心眼,怎麼趕也趕不走。早上在船上發現他的時候,他們就要他回去,可他死活不肯,他們又不能耽擱,只能讓他撐著船先出城,現在到了半途,更沒法趕他走了,周松不由有些煩惱。

    鎮江距揚州很近,因此剛到午時他們就已經到了鎮江碼頭。周媛此時終於醒了過來,她叫二喜在碼頭守著船,說想上岸去買些東西,叫周松周祿和春杏一同去。

    周松會意,帶好隨身包袱,給二喜留了乾糧和銅錢,就率先上岸,帶著周媛他們走了。

    「找個地方吃點東西換身衣裳,再去找船。」周媛跟春杏都戴上了帷帽,等出了碼頭就吩咐周松。

    周松答應了,跟周祿一前一後護著周媛和春杏,一直行到了集市裡面,才找了一家客人很多的客棧進去,要了一間房說要休息,又讓他們送飯菜上來。

    他安頓好三人,自己換了一件黑布袍子,取下粘好的鬍子,換了一個灰白長鬚粘上去,又用布帕包了頭髮,在臉上塗了些灰,立刻就變成了一個有些落魄的中年男人。

    「我先去找船,你們且在此地等著我,找好了我就來尋你們。」

    周媛點頭:「別忘了叫人傳個口信給二喜,叫他回去。」

    周松應了:「放心。那我先去了。」說完悄悄開了門縫,看外面沒人經過,就閃身出了門,從客棧後門走了。

    他剛走沒一會兒,夥計就送了飯菜上來,三人湊合著吃了,又各自換了裝。周祿粘上了小鬍子,也穿了粗布衣裳,布帕包頭。春杏和周媛各自則換了一身半舊布衣,這是當初他們從京師出來時就準備下的,只是一直沒機會穿過。

    等把衣裳換好,就把今日早上穿的衣服單獨包了一包,讓周祿拿著,等會尋機會扔河裡去。這裡收拾妥當,沒一會兒周松也回來了。

    「有一艘販貨船要去江州,船主是吳郡的,行經鎮江,他船上正好還有一個空艙,我與了他些錢,說急著去洪州投親,他還有半個時辰就開船,我們過去吧。」

    周媛點頭,一行人悄悄出了客棧又再向碼頭行去。走到半路,周祿忽然想起來問:「二喜走了麼?」

    周松搖頭:「我也不知,我叫一個小子去傳了話,躲著看了一會兒,看他還猶豫著沒走,不知這會兒走了沒有。」

    等到進了碼頭,周松往停船處張望了一眼,歎氣:「那個傻小子還在那。」

    幾人都往那邊望了一眼,果然看見二喜一個人孤零零坐在船上,正東張西望的往岸上看,十足等人模樣,岸上偶有來搭話的,他也不理,看起來十分可憐。

    周媛狠了狠心,說道:「走吧,帶著他才是連累他們家呢!」

    周松也就沒有再說,引著他們向前上了那艘貨船,又在船工指引下去了分給他們的船艙。那處船艙挨著船尾,內裡很狹小,還有些潮濕的氣味。艙內挨著牆有一個用木板搭起來的床,上面有一床舊得看不出顏色的被子,勉強能睡下周媛和春杏兩個,周松和周祿看來得打地鋪。

    他們出逃行李簡便,並沒帶被褥,因此周松就出門又去問船主討了一床被子,回來以後就跟周祿嘀咕:「二喜還在那裡,有人要雇他的船,他非說不走,要等人,我看著好像要吵起來……」

    周祿跟春杏就偷偷看了周媛一眼,周媛整個人都是麻木的,她將三個人都看了一眼,揮揮手:「我不管了,你們決定。」她覺得渾身沒有力氣,實在沒法思考利弊,索性不管了。

    周松就跟周祿低聲商量了半晌,然後結伴出去,過了好半天,眼看著船要開了,他們才帶著二喜回來。三人進得門來,還沒等說話,船身一動,接著又震動幾下,外面有喧嘩聲傳來,船終於開了。

    ******

    徐瑞新近得了個閒差,每日逛西市,順道盯著珍味居後身的小院。這差事本是大管家安排給他爹的,他爹為了讓他在大管家面前露臉,就把這差事交給了他,讓他每日盯著那周家,看周家人什麼時辰出門,什麼時辰回來,都有誰上門拜訪,然後每兩日去城外謝宅回報。

    早先他還有些光景可看,不提別的,自家三公子那樣難得一見的人物,幾乎日日去周家,可真是稀奇。可惜前些日子三公子出門了,周家自此門庭冷落了起來,連周家人都極少出門,據說是在趕中秋的點心。他也就跟著無聊了起來,晚上免不了溜出去和狐朋狗友吃酒,第二日早上起得也就有點晚。

    初七這日他出門時都已過了辰時,偏偏不巧被回轉的老爹撞見,還挨了兩腳,徐瑞很不爽的溜躂到了西市,遠遠看著周家大門緊閉,他就順腿去吃了一碗馉飿兒,回來轉了一圈,周家大門還是關著的。他尋思了尋思,又往後面去,眼見他家後院也關著門,貼門上一聽裡面還一絲人聲也沒有。

    正狐疑呢,後面有人拍了他一下,「你鬼鬼祟祟的幹什麼呢?」

    「哎呦,大嫂,我找人,你看見這家人了嗎?」徐瑞一看是個中年婦人,就笑嘻嘻的問話。

    來的正是張大嬸,她打量了一下眼前的人,見他眼珠骨碌碌亂轉,不像是好人,就答道:「我沒見著,想是出門看戲去了。」

    徐瑞不信,「看戲?他們家不是做點心的麼?好好的點心不做,倒有閒心看戲?」

    張大嬸也不理他,邁步往前走,丟下一句:「點心做夠了,他們要歇幾天,這不是要過節了麼!」說完也不往周家去了,自顧拐去了西市。

    徐瑞在周家四周又轉了一圈,眼見著確實是沒人,又轉回到珍味居前面,見那裡也沒有周家的小船,就尋了個珍味居對面的小店坐著,兩眼盯著巷口和河道,等著周家人回來。

    這一等就是大半天,直到月牙都高高昇起了,也沒見著有人回來的跡象。徐瑞不死心,又等了半夜,眼見確實無人回來,又去周家門口探看了一圈,見大門緊鎖,院子裡黑漆漆的,這才有些慌了,一溜煙跑回家找他爹。

    誰知他爹這一日跟人出去飲酒,喝得有點高,聽了他的話也不當回事,「能跑去哪啊?保不定在哪飲酒,醉了就沒回去,你明日再去看。」說完就睡了。

    徐瑞無奈,也只得聽了他爹的話,第二日一早起來又跑去周家看,見還是沒人,才慌忙回來尋他爹,一同往城外找大管家報訊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杜甫有詩云:蜀麻吳鹽自古通,萬斛之舟行若風。

    其實唐宋時期,長江航運也是很繁榮的~

    看到很多人猜中了呀,待我粗完飯回來就發紅包包

    女主要去開闢新地圖了~揚州再見~

    ps:今天換榜,如果榜單好,窩就豁出去晚點再更一章

    如果普通或者沒榜,就等週末再看能不能雙更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