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超級地產大亨

正文 第一百二十章 校園招聘 文 / 榕之子

    今天是江南地產校園最後一輪面試,經過前三**浪淘沙,還有126名應聘者來爭奪最後的80個名額。淘汰率達到30%,好不容易從千軍萬馬中殺出重圍的他們仍不能夠掉以輕心。

    第一年年薪就達到3萬,尚未包括獎金,這對1998年大規模鋪開國家不再包分配政策的大學畢業生來說算是一個很大誘惑。頂著港資的名頭還是很能吸引人,江南地產在校園的招聘比預想中要更受歡迎。柳旭峰帶著他的團隊,在全國高校扎堆的大城市跑了個遍,除了江州外,天京、滬東、羊城、寧都市都走了一趟。後來,還補上秦然指定的江漢、長安兩市,它們分位於中、西部地區樞紐,從國家放開分配政策起,就一直承擔著優秀人才輸出的「重任」。因為當地經濟不夠發達,留不住優秀的人才,他們都被秦然這樣的公司拐到沿海發達地區去了。儘管在當地大學讀書4年有感情,但一千出頭的月薪無法滿足優秀畢業生的需求,何況沿海地區機會更多。

    中國堅定走市場經濟的道路,這樣的人力資源流動是不可避免的趨勢。所以從此之後快20年,一直有當地學者疾呼,要求國家重視中西部的人才培養,不能夠老讓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抽血。好不容易培養出一個優秀的人才和畢業生,一下子就被沿海地區高薪挖走了。辛辛苦苦栽培,剛看到成材的曙光一下子就為他人做了嫁衣,換誰都受不了。一個地區要發展,最重要還是要靠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但有人才會有科技。本來中西部就比東部地區落後,好的人才又紛紛出走,因此各界呼籲國家干預的請求一直不斷。

    直接在當地校園舉行筆試和小組討論,然後再挑出表現優越的畢業生承諾報銷來回路費,統一時間到江州進行最後的面試。這樣全國性撒網,就突破之前只在江州招聘的局限,更多的優秀人才得以網羅。

    按計劃是要120名應聘者進入最後一輪,但由於全國校園招聘,而且最後一面集中在江州,所以經驗豐富的柳旭峰多發了邀請函。發出去的250張終面邀請,最後只來了126人,只有一半的報到率。這也很正常,雙向選擇,優秀的畢業生手握許多邀請機會。江南地產雖待遇不錯,但知名度還是稍遜於成立許久的大公司。

    在最終簽到的名單上,江州、江漢、長安三個地方的高校最多。江州是主場,人多很正常。江漢、長安兩市真是應了秦然的預期,優秀的人才紛紛外流。天京、羊城來的人最少,畢竟在當地也有許多機會,畢業生們不願意來江州。寧都作為長三角之一的蘇南省省會,畢業生對江州還算接受,來的人也可以。由於是搬磚行業,雖然柳旭峰沒有規定專業准入,但有土建施工專業的學生還是更受青睞。原本以為和尚堂,都是大男人光棍聚一塊,沒想到居然有2成是女生,甚至還有好幾對情侶一起相伴而來的壯舉。柳旭峰當初在一、二面時,特地留意過這樣的情況。對於畢業時情侶一起應聘的,只要能力過得去,都發了邀請函。他把這情況告訴了秦然,弄得秦然不知道到底他們是為了愛情,還是為了江南地產而來。

    來回報銷硬臥車票,還專門包下一個酒店供外地學生入住,江南地產的做法表現得很專業,和國際巨頭待遇一樣。畢竟柳旭峰是從麥肯錫出來,所倡導執行的都是按國際大公司的流程來安排。從一個側面也意味著江南集團正在慢慢從秦然個人色彩濃烈的小公司向正規化企業轉變。

    這些應聘者已經在江州經過了一輪面試,其實並不是很正式,只是讓來自全國各地的天之驕子們有機會碰個面,然後集體組織到西子灣一期以及辦公樓參觀。優美的小區環境,嶄新的辦公樓,一流的辦公環境,讓這些大學生們讚歎不已。其實除了少數內勤以外,入職的新人大部分時間都會和這裡無緣,因為他們的主要學習地方還是工地。畢竟現場邊學邊干,比光坐辦公室要好很多,更容易上手。雖然只是參觀,但柳旭峰和手下還是隨團一起,在暗中觀察這些新人的表現。一是讓他們對即將入職的公司有一個初步印象,二是使他們明白自己是在和一大群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人才競爭,鼓勵良性競爭是保持公司活力的關鍵所在。

    在面試時和新員工們見面把關,更多瞭解他們的動向,崇尚扁平化管理是秦然一貫以來的準則。因此兩線作戰的秦然,還是努力抽出時間來參加最後一輪面試。126名入圍者將分為13個小組,每組10人,進行四十分鐘的小組討論。每人有1分鐘自我介紹時間,然後抽籤選出一個題目進行討論小結。

    當天早上才公佈了最終隨機分組的名單,並列明瞭每一組進行面試的時間。

    「hi,看來我們分在了同一個小組。」

    第3組名單前,一名高大的男生對身邊另一名男生說道。

    「你也是第3組,緣分啊。我是長安交大的郭子瑞。」

    身高低一些的男生主動指著名單上自己名字介紹道。

    「江漢大學熊信東,很高興認識你。」

    都是國內重點名校畢業生,所以雙方很快拉近了距離。

    「你覺得這家公司怎麼樣?」

    熊信東首先開口問道。

    「挺正規,給出的待遇不錯。來之前我在校圖書館翻看了一下江浙省的報紙,發現它還經常被提及,看來在這裡名聲不錯。」

    能提前做好功課,看來這個郭子瑞有一定的能力。

    「我在辦公室看到他們員工精神面貌都很上進,符合我心中的預期。況且,第一年過了試用期就有至少3萬塊,比我爸媽加一起的工資還多,這點很吸引人。」

    兩人很快就聊上,熊信東也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他看到第1組人已經排隊走進了會議室,接著開口說道。

    「第1組已經被叫了進去,還有一個半小時才到咱們第3組。要不趁這段時間,我們先幹點什麼?例如……」

    看了一眼對方,難道兩人想法一樣,郭子瑞故意壓低聲音問道。

    「你的意思是我們第3組先集合起來,一起熟悉熟悉,等會進去後能更好地進入角色,發揮實力來討論?」

    「正確!反正我們也沒事幹。怎麼樣,幹不幹?」

    熊信東問道。

    「干!」

    很快兩人就在等候的人群中喊出第3組人的名字,把組員都集中起來。

    「同學,你們這是打算怎麼樣?」

    一個不認識的男生拉住了熊信東問道。

    「先把大家集合起來,互相瞭解,等會進去後就不會有陌生期,可以在討論時更好發揮。熟悉後,可以提前分配好組長,讓大家準備好發言。免得到時選人熟悉等,浪費時間。」

    「這個主意不錯,誰想出來的?」

    男生隨口多問了一句。

    「就我們兩個聊天時琢磨的,你也別閒著,趕緊通知你的小組成員去唄。」

    看得出這個熊信東還挺熱心,不忘把訣竅分享給其他人。

    「行,我會告訴他們。」

    和這名男生分別後,熊信東繼續在人群中召集第3組的成員。由於現場人數較多,他沒注意到這名男生後來也步入了會議廳。在步入會議廳的瞬間,男生把黑框眼睛戴上,其實他就是公司的大老闆秦然。他晚到了一些時間,剛好看到熊信東和郭子瑞兩人在大聲召集組員。他在來時路上就想到的打擦邊球情況,沒想到現場真有人就這樣干了。

    「年輕人真是創造力無窮。」

    秦然心裡暗道。

    有了人帶頭,很快這些等候的人就紛紛按分組集合在一起,互相介紹交談。原本隨機分組,就是想看畢業生們在不熟悉組員情況下,如何快速組織起來應對臨時事件。現在看來,這樣的測試失效了一半。

    看到秦然進來,柳旭峰示意第1組面試者可以開始自我介紹。

    這次面試還是由柳旭峰主導,秦然只是以一個旁觀者身份參加,在他身邊還有周志東、孫金貴、宋鵬程、陳浩和郭會明這五個公司高管。他們將會組成評審團,對應聘者逐一進行打分。這是柳旭峰堅持公司正規化的前提,要求高管們都提前熟悉新人。

    「我叫……」

    第1組面試者開始了自我介紹。

    秦然把進來時外面發生情況告訴了身邊的柳旭峰,兌現了他告訴小組成員的承諾。

    「這群小兔崽子。」

    柳旭峰低聲在秦然耳邊罵了一句。

    「那麼快就找到漏洞並付之行動,你這次找的人看來質量不錯。」

    笑了笑,秦然倒是無所謂,這樣的人培養得好很容易獨擋一面。

    第1組面試者抽到的題目是「要是你們10個人因飛機失事流落到一個荒島之上,要如何規劃你們在島上三天內的生活?」

    「題目不錯,誰想出來的?」

    秦然小聲問道。

    「從以前公司題庫中搬來的。」

    柳旭峰意味深長地笑了笑。

    看來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還是能享受到額外的福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